第117章 什麼是漢
看着面前這個臉色蠟黃,兩個眼圈還有些黑的男人。
張俊怎麼也沒辦法,把他和兩個月前自己那個白白壯壯的皇帝給聯繫在一起。
張太尉叫人去壽春縣城買了茶來,又小心翼翼地問道:
“官家,您怎的來了?”
劉邦剛想要回答他,就覺得肚子有些抽抽……
自從他告訴那幾個老頭兒,自己準備來前線督軍一下後。
每個人的反應都是激烈極了,差點沒把自己給吞了下去。
都說什麼現在還不是時候,什麼天子之軀不該以身犯險,什麼以江山社稷爲重。
趙家難得出了一個有骨氣的皇帝,這些人巴不得把他給供起來,哪裡捨得讓他去前線冒險!
特別是辛次膺,老頭兒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就說如果自己一定要走,那他明天就吊死在城門樓下。
連這種威脅都用出來了,本來他老老實實地回去過他的舒坦日子就行了。
畢竟上輩子也沒怎麼享享福,現在幹事兒的大臣有,能統兵的將也不少。
但只要一閉眼吧,他就總是會想起一些事情。
想起那個說書老頭兒說的甚麼開封城破的慘狀,想起宋國從上到下都被欺壓得沒有了尊嚴,又想起那個思北樓的、想要回北邊祭奠她父母的妓女。
反正就想起了很多,他們有貴有賤,有貧有富,有尊有卑,他們身份各不相同,乾的活計也不相同,自個兒的家鄉也不相同。
唯獨,都稱呼自己是漢人。
他就問郭藥師,問這個被宋遼金三國招納又被三國防備到死的人:
“你覺得什麼纔是真正的漢人?是長得像就算,還是說的話一樣纔算,再或者,是出身在漢地的人才算?”
那老頭兒也許是從來沒有想到,皇帝會問起自己這個事兒。
誰來問都好,偏偏是他,偏偏是這個宋國的皇帝,這個他們漢人的皇帝來問。
當時就沒憋住,劉邦第一次見他哭了起來。
真不能怪這老頭兒,遼東漢人何止千萬?皇帝問的,何嘗不是這些人時常在想的?
說來也巧,當年張覺被殺,他要投降金國的時候,呂頤浩拼命阻攔。
同樣的問題,他也問過呂頤浩。
但是那酸書生想了想,給了他一個他並不太滿意的答案,於是他便把這個答案送給了皇帝:
“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很明顯,這個回答劉邦也覺得不太滿意,按照他們那個什麼‘禮’來劃分,那自己估計都算不上是漢人。
漢人祖宗算不上是漢人,這他孃的不是逗嘛!
還是趙鼎告訴他:
“官家,其實沒有那麼複雜,不管他們是在金國還是在宋國,不管他們是在北邊還是在西邊……”
“若他們自己覺得是漢人,他們便是漢人。”
“相反的,哪怕他們就在天子腳下,就在這臨安城,他們覺得自己不是,那便不是。”
這回答還算不錯,劉邦又問他們:
“現在北邊已經丟了十幾年,當年那批生下來的孩子長到現在,便一直長在金國的地盤。”
“他們根本就沒有自己是漢人的念頭,若再等個十年,北邊又哪裡還能剩得下漢人?”
“此番北伐,這些人若是見了朕,心裡頭又會是個什麼想法?”
皇帝這話確實有幾分在理,連年北伐,連年議和,淮河以南的人都沒甚耐心了,更不用提北邊的了。
加上上次岳飛都到開封外邊了,又被急召了回來,這次兩國議和的事兒又傳了出去……
無論如何,若人心盡失的話,當真比失了半壁江山危害還要來得大。
北伐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若他們見着了皇帝,哪怕沒有見着,只是知道了皇帝此次也跟着去了,
至少也能知道,南邊的人沒有忘記他們,大宋不曾忘記他們。
大夥兒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當年求着趙家父子督戰,人家都不願意去。
後來宗澤都給康王殿下磕頭了,也沒能止住這位南逃。
現在皇帝陛下要去前線,這是利大於弊的事情,這是宋國上下的福氣。
於是,幾人的口風便鬆了些,商量了好久,拿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出來。
畢竟現在您沒個後,若萬一……是吧,好不容易要北伐了,到時候大家若是又挑了個窩囊皇帝上去……按照你趙家人的秉性,這種可能性有多大,大家都是知道的。
當然了,話肯定不會這麼說,反正道理是這個道理就是了。
只是辛苦了劉邦,爲了天下的漢兒漢女們,差點沒從牀上下來。
後宮幾位陳貴妃、種貴妃和王婕妤就不說了,當年陪着一起南下的吳貴妃,還有……
反正太醫們是沒少忙活,沒少出些補身體的方子。
劉邦是哪裡是肚子抽抽,分明就是腎在抽抽。
最後他實在受不了了,沒等幾個受了寵的女人肚子有反應,就表示自己已經幹完活了,該走了。
皇帝的賣力大家都看在眼裡,只得又讓了一步,挑了一個太祖一脈的小孩兒,說是先養着,等哪位貴人誕下龍子,便將其給送回去。
劉邦想了想,若是自己當真出了什麼意外,管得了那麼許多!
便由着他們去了。
反正大事兒在中書省就差不多辦完了,自己待在臨安也確實起不了什麼作用,便又囑咐了趙鼎他們幾個,讓連着辛次膺在內的幾人共同監國。
如此,才脫身了出來。
本來還想着去楊沂中那兒,畢竟他在地圖上看到,那宿州應該離沛縣不遠,到時候說不準還能懷懷舊。
可後來覺得,這沿岸的諸將,只有張俊最不讓人省心,終究還是到了淮南。
不過讓他有些意外的是,張太尉不在淮南城裡享福,反而是跑到了壽春縣來……這番作風,讓他有些刮目相看。
此時見了張俊和他的部將們,又見外邊數着大大的漢軍旗幟,劉邦本來想挑刺的,現在換了個口風道:
“太尉做得不錯,朕沿江看了看,治軍還算有方。”
張俊聽了這久違的誇獎,原本按下去的委屈又涌了上來:
“官,官家……”
不過沒等他感動太長時間,皇帝便做出了他的第一個決定。
“八月了,咱們出兵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