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皇宮

東宮文華殿,朱瞻基吃着長壽麪,面前還有八小碟葷素搭配的小菜。

一屋子人,上上下下都盯着他一個人吃飯。哪個菜喜歡吃,多吃了一口,哪個菜不喜歡吃,吃一口就不動了,都有人專門記了下來。

他的便宜老媽雖然吃着飯,不過那眼睛一直也落在他身上,哪怕他皺了一下眉頭,也趕緊問是不是菜不合口味。

這似乎還是他第一次自己用筷子吃麪條,所以有些不習慣,不過他堅決地不讓人喂,自己就着小碗吃。

這所謂的古董碗,也根本比不上後世燒製的精品瓷器。

倒是筷子,用紅木鑲嵌銀,一方面是防止下毒,一方面是爲了美觀,算得上是他用過的最精緻的筷子。

看着周邊的一羣女人和宦官,他忍不住嘆了口氣。

在這樣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就跟賈寶玉一樣養於婦人,宦官之手,半點不敢違逆,能養出有多大能耐的人啊?

他也恨不得噴那些穿越小說的主角一臉口水,說什麼來到古代就沒有好吃的。

民間平民或許真的是沒有條件,有好東西也做不出好味道,但是在這皇宮裡,哪怕一盤青菜也能炒的鮮香可口。

缺少調料?就是現代社會裡,真正的大廚,又有幾個把各種調料往菜里加的呢!

那些穿越者,還真是小瞧了古人的手藝啊。

吃了兩小碗麪條,朱瞻基推開了面前的飯碗。“母親,吃飽了。”

雖然朱棣已經封了張氏爲燕王妃,朱瞻基也開始喊朱高熾爲父王。不過王妃這邊,他一直習慣了喊母親,也沒有人強制要他改稱呼,還在這樣喊。

張氏親自拿了手帕幫他擦嘴笑說:“皇后娘娘一大早就吩咐了,等你吃完,就到坤寧宮去玩。她讓人打造了一個木馬,你肯定喜歡。”

“木馬有什麼好玩的,他可不是原本五歲的朱瞻基了。”雖然肚子裡腹誹,不過他也知道,在他這個年齡,也就只能玩玩木馬,想騎真馬是不可能的。

在朱瞻基的印象裡,他跟他的便宜奶奶相處的還不錯。在北平的時候,他大部分時間都被留在皇后身邊給她解悶,連他母親想親近他都要排隊。

只是來金陵後,處處講規矩,他才被安置到文華殿這邊居住。

朱瞻基很清楚,想要在皇宮裡安穩地生活下去,最需要討好的是朱棣,其次就是皇后了。

歷史上曾說,徐皇后去世後,朱棣就沒有再立皇后,由此也能知道他這個奶奶的重要性。

至於他那個胖子老爹,面子上過的去就行了,不用特意巴結。反正朱棣死了不到一年,他也跟着去了,總共才當了十個月的皇帝。

聽到張氏這麼說,朱瞻基嗯了一下說道:“孩兒想要一匹真馬……”

“那可不行,即使你皇爺爺想要你成爲大將軍,也要等你骨頭硬了,才能打磨身體。記得別跟皇后娘娘說,她會擔心你的。”

朱瞻基裝作悶悶不樂地嗯了一聲,張氏也不再管他,吩咐讓人擺轎。

朱元璋登基以後,嚴格限制了官員乘轎,規定只許婦女和年老有病者乘轎。三品以上文官特許乘坐四人擡的轎子,餘皆騎馬。

勳戚和武官不問老少,皆不得乘轎;違例乘轎及擅用八人擡轎者,都要接受嚴厲處罰。

不過皇宮面積大,從南城牆根的文華殿到最北面的坤寧宮,差不多有一公里,所以少數人還是允許乘轎的。

從文華殿出來,朱瞻基坐在四個年紀大的宮女擡着的轎子上,看着四周綠樹成蔭的風景,將這些景色跟自己腦子裡面有些模糊的記憶一一對照。

文華殿出來向北,首先經過的是變成一片花園的春和殿,這裡被建文帝一把火燒了,沒有重建,又被栽了一片花。

只是現在還是冬季,顯得有些蕭瑟。

左邊的奉天大殿也被燒了,目前正在重新修繕,他們一行人爲了避開工匠,就從右側一排錯落有致的宮殿邊向北走。

經過永福宮,興慶宮,到了奉先殿,然後這裡就開始屬於後宮的範圍了。

向西拐了一段距離,從一個側門進入乾清宮。這裡應該是皇帝睡覺和辦公的地方,不過朱瞻基的記憶裡,朱棣是在武英殿處理政事,所以這裡大部分時間都沒人。

一路上,碰到的宮女,太監都是彎腰低頭,以示行禮。根本不是電視上拍的那樣,要跪下來磕頭。

而且後宮裡面的太監並不多,太監也大都是一些小太監。

這裡大部分都是宮女,太監服侍皇帝,宮女服侍后妃,這好像有一個明確的界線。

據傳這個皇宮是填湖建造的,後來地面塌陷,造成了後院地面積水。

所以進來之後,朱瞻基也一直在觀察,發現傳聞不假。有些院落的牆壁,都因爲地面塌陷而裂開,有修補的痕跡。

轎子到了坤寧宮,一個大約三十歲的首領宮女迎了出來,先向張氏行了一個半蹲式的萬福禮,才向着朱瞻基伸出了手臂笑道:“世子殿下生辰大喜,奴婢祝你福如東海。”

朱瞻基還有點奇怪,福如東海不是跟老年人說的嗎?

不過他看張氏也沒有表現異樣,就知道這個成語可能只是後世又潛移默化了,有了特指的對象。

面對她身處的手臂,朱瞻基也伸開手臂,讓她將自己從涼轎上抱了下來。“江尚宮免禮,我長大了,不用抱了。”

她笑着把朱瞻基放在了地上。“是,是,世子今天就七歲了呢,一天就長了一歲。”

周遊還是有些不習慣這種虛歲算法,五歲算六歲也就罷了,剛過五週歲生日,就變成七歲了。

這位江尚宮可以算是宮女之首了,能在三十歲年齡就混成尚宮,不僅需要八面玲瓏,更需要有很強的能力。

所以即使是張氏也不敢忽視了她,一邊盯着朱瞻基的身影,一邊跟她搭着話。“昨日連江伯夫人來見皇后娘娘,臉色可不大好,是不是來告狀的?”

“王妃睿智,一會兒我在跟你細說……”

朱瞻基暗地撇了撇嘴,這些女人啊,不管什麼時代,都脫離不了八卦的天性。

邁着小短腿上了青石臺階,那些宮女們顯然也都跟他很熟了,有品秩的依次問好,沒品秩的,連跟他說話的資格都沒有。

坤寧宮是皇后的寢宮,主殿九間,進深三間,從外面看,面積大約在七八百平米左右。

這麼大的面積,當然不只是一間臥室,裡面被牆壁和裝飾隔成了一個個不同的用途。

進門就是一個大廳,深約十五米,左右都有一個個雕花座椅,座椅中間擺着茶几。

最裡面是一個金黃色裝飾的鳳座,這裡是皇后會見大臣或者貴族夫人的地方。

七八個小宮女正在擦拭着灰塵,見他從門口望進來,一個個都笑了笑,也沒有停下手裡的工作。

江尚宮笑着喊他:“世子殿下不是不喜歡正堂的嗎?怎麼跑那邊去了。快過來,皇后娘娘正盼着你呢!”

從東側第二個門進去,這裡應該是個小型的會客廳,徐皇后坐在一個像貴妃椅一樣的軟榻上,面前擺了一些布料和針線,正在挑挑選選。

看見朱瞻基立即眉開眼笑起來,放下了手中的絲線,向他招手。“基兒快來奶奶這裡,今日穿上了袞冕,還真像個小大人了。”

朱瞻基回憶了一下自己的記憶,來到了她的跟前,在她面前跪下,磕了三個頭。喊道:“長孫燕王世子瞻基,覲見祖母皇后殿下。”

徐皇后慌的連忙站起身來,將他扶了起來,摟在懷裡驚訝問道:“基兒何故行此大禮?”

朱瞻基雖然有些不習慣被一箇中年女人摟住如此親密,但是也沒有反抗,而是裝作乖巧地說道:“今日是基兒生辰,沒有祖母就沒有父王,沒有父王就沒有我,所以我要心懷感恩。”

憑周遊在前世的霸道與冷酷,他是萬萬想不出這樣的話的。這句話是懂事的中軒有一次在教育調皮的中奧時候說的,讓周遊記住了。

徐皇后問道:“這話是誰教你的?”

“沒人教孩兒,孩兒自己想的。”

徐皇后卻是不信,眼睛看向了人羣后面的付典衣和薛掌闈。兩人嚇的立刻上前跪下,卻不敢開口喊冤分辨。

“你們私下沒有跟世子嚼三說四吧?”

“奴婢不敢”兩人都連忙應道。

“那世子如何會說出這樣的話?這些道理還不到他知道的時候!一個六歲的孩子,要是讓你們教成阿諛奉承之輩,那是大罪過。”

這件事想要查清楚並不困難,因爲他的身邊最少都有四個人照看,相互幫助,也相互監督。所以,分開一問,誰跟朱瞻基說了什麼話,都隱瞞不了。

好一會兒徐皇后才確定了的確沒有人教朱瞻基,如果是大人教唆,那就是心懷不軌。但是真的是一個五週歲的孩子就能如此懂事,只會讓徐皇后越發喜歡這個聰慧的孫子。

張氏又把朱瞻基早上跟她說的話跟徐皇后一說,越發惹得徐皇后心喜了,摟着朱瞻基問道:“基兒跟奶奶說說,你怎麼就想到了這些?”

朱瞻基卻故意裝作不開心地慪氣。“祖母都不信基……兒,本來就沒有人教……我,都是我自己想的。”

周遊越發覺得朱瞻基這個名字真的是太LOW了,基兒,基兒,誰天天把這東西掛在嘴邊啊!

(新書求推薦票,求評價票,一定要五星啊,一個四星就直接不及格了,謝謝大家)

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一九八章 火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十七章 備戰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九章 旅途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六章 分道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二十四章 引導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章 交戰第九十七章 送行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十一章 逆反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一一五章 戰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一一六章 拜師(二更求訂閱)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一七六章 清查
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一九八章 火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十七章 備戰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六十四章 從歐洲到大明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五十五章 希望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二十六章 得與失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八十七章 改變(一萬二更新)第九章 旅途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二十九章 不同的路第一九零章 父子之爭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二十九章 大明的變化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二三六章 太孫下西洋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十三章 態度的轉變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十六章 兼愛天下第六章 分道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二十四章 引導第二十四章 引導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五十章 交戰第九十七章 送行單章求訂閱,求月票第一七五章 傳聞第一四五章 安排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一二七章 拜祭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一四七章 交心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四章 誰家天下第九十八章 目標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一七六章 清查第二一三章 刺殺與條約(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總十更)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十一章 逆反第三十九章 德里蘇丹國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四十五章 打秋風第五十一章 後記1第五十八章 經濟控制第一一五章 戰第六十五章 文臣第七十八章 新型炸藥第一二一章 紡織引發革命第五十一章 絕不後退第九十二章 華夏第七十三章 處罰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二十三章 利奧納多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四八章 小題大做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二二三章 銀行與異人第一一六章 拜師(二更求訂閱)第一二五章 海權(搖搖搖頭盟主第一更)第一七六章 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