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希望

bookmark

在張輔的壽宴上提醒衆人,是朱瞻基早就考慮好的,因爲大部分勳貴都會出現。

而因爲他的出席,文官們也會派人關注這裡,他這個時候說一句話,堪比在大朝會上提。

但是追債這樣的事,放在大朝會上提,未免有些太過了。

如今這個時代,君子不言利啊,即使是小人,也要在輾轉幾番,在外面套上一層光環。

雖然人人是爲了名利,但是對公可以談利,對私談利就顯得粗鄙不堪。

直接談錢,那是會讓人看不起的。

聽到朱瞻基這樣說,不少人的臉色尷尬了起來。

沐昕也是欠債方之一,他現在在發展銀行的借債就有三萬枚銀幣,除了還了半年利息,本金是一分沒有還。

他自認與朱瞻基關係密切,笑着問道:“殿下,這發展銀行的情況,真的如此嚴重了嗎?”

朱瞻基嘆道:“孤創辦銀行,目的是爲了活躍我大明經濟。但是如今虧空甚多,就如同血管裡面沒有了血,這人的身體還怎麼能好?”

沐昕笑道:“三百萬虧空,相對於殿下自西洋獲利兩千萬,不值一提吧?”

朱瞻基抱拳說道:“姑父此言差異,這一碼歸一碼,不可混爲一談。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是規矩,這是倫理。建立銀行的目的是爲了發展我大明經濟,讓銀行爲所有人服務,而不是讓銀行成爲少數人的錢袋子。

若人人如此,今後銀行資金枯竭,反倒是讓那些存銀在銀行的百姓人人自危,形成擠兌。銀行信用一失,今後誰還會把銀子存進銀行?誰還會用銀行來行便利之事?

內庫不能沒有底線地拿銀子來補足虧空,如果真要如此,開辦銀行的大計,豈不是一場笑話?”

朱瞻基口口聲聲爲了便利,卻不能明着說我皇家的銀子不能任由你們侵吞,在後世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因爲如今是家天下時代,人人把佔便宜也當做天經地義。

就像朱棣挪用銀行資金是天經地義,大臣們自認自己佔點便宜也是天經地義。

這天底下的銀子不能老朱家一家佔了,他們這些功臣,同樣也該佔一點小頭。

朱瞻基如果爲了銀子,向他們追債,那纔是不對的。

不過朱瞻基也不是沒有手段來對付他們,如果他們真的不敢還錢,他不用要債的理由,用其他理由也能對付他們。

如今的特權時代,誰家沒有一些陰私之事!真敢不還錢,朱瞻基有的辦法對付他們。

就以沐昕來說,他雖然因爲是駙馬都尉,平日比較注重形象,沒有多少違法事蹟。

但是沐家家大業大,也因農莊爭水械鬥有過人命官司,也因管家仗勢欺人,強佔了一貌美女子當了兒媳婦。

朱瞻基只需要借題發揮,也能讓他吃不了兜着走。

不過這種盤外招一般時候還是不用爲好,只要他們能老老實實還錢,在他掌權的初期,這些人還是要維護的。

帝王的權力需要穩固,需要得到體現,而他們這些人,就是帝王權力衍伸的重要途徑。

朱瞻基只是一個人,他不可能三頭六臂,什麼東西都控制在自己的手中,這也不可能。

帝王的意志想要得到執行,除了建立規則,關鍵還有控制住人。

沐昕其實是不在乎三萬兩銀子的,他們沐家現在控制了雲南,貴州一帶。那裡是大明在北明山銅礦之前,最大的銅礦產地。

沐家鎮守幾十年,早就賺的盆滿鉢滿了。

感受到朱瞻基的堅決,他沉吟了一下問道:“殿下可是有急用銀子的地方?”

朱瞻基點頭說道:“這大軍出征,興修天下水利,修路架橋,哪裡不需要銀子?孤欲用水泥路將大明所有的縣城都連接起來,這筆耗費可不會小啊!”

衆人皆是一驚……

自水泥發明的四五年來,朱棣修路的重心一直是往北方發展。目前,往西北的水泥路已經修到了哈密,往北的路已經修到了北明山。

但是在大明境內,還有大部分州府都沒有通水泥路。

特別是往西南方向,水泥路只修到了湖北,湖南的大州府,再往山裡,就沒有水泥路了。

現在朱瞻基說要給天下的所有縣城都修上水泥路,這個工程大的驚人了。

沐昕追問道:“殿下,可是也修往雲南的水泥路?”

“當然,不僅要修到雲南,孤還欲修到勃固,修到大城去。”

勃固是指緬甸,大城是指泰國。朱瞻基這樣說,就意味着未來將會有無數的工程要開工。

雖然這些工程是由工部主導,但是這幾年,不少大家族因爲修路的配套服務,都賺了不少銀子。

不管是給工程送沙子,石子,送糧食,還是直接參與工程建設,都能獲得穩定的收益。

朱瞻基這樣一說,立刻就有許多人心動了起來。

沐昕卻頗爲激動地說道:“若朝廷修通直達雲南的水泥路,臣不僅立即歸還借貸的三萬銀子,還願聯絡西南土司,爲朝廷提供更多的人手。”

沐家鎮守雲南,雖然獲利頗豐,但是因爲山高路遠,獲得的利益並不能帶來太多的受益。

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在京城,普通百姓都能隔三差五地花五十文錢去看一場大戲。

但是在雲南,想要看一場大戲,需要養一個戲班子,花幾百兩,甚至幾千兩銀子。

在京城,吃一份一兩銀子的席面,到了雲南,花幾十兩銀子都置辦不起來。

金銀再多,不能轉化爲實際的好處,這就代表了沐家實際得到的好處並不多。

但是如果道路全部修通,在雲南也能享受到京城的一切,那麼哪怕實際利益比現在小一點,也是划算的。

沐昕的話引起了許多人的撇嘴,你到時的了好處,爽快地答應了還錢,還做了好人。

但是卻讓其他人的處境更尷尬了,一些用銀子做生意的還好說,總歸是能抽出銀子來。

但是一些紈絝子弟,本來就沒有想過還銀子,把這些銀子已經消費了,現在讓他們還錢,那可要傷筋動骨了。

張府的管家悄悄地走了進來,在張輔的耳邊低聲說了幾句。張輔笑着說道:“時辰已經不早了,諸位請入席吧……殿下,裡間請。”

朱瞻基的目的已經達到,爽快地起身,率先進了西花園。

那裡已經搭起了一個戲臺,衆人可以邊吃飯,邊看戲。

衆人隨在他們的身後,各自的心裡心思萬千。

山東。青州府。

褚鬆這一個月來,一直隨着林三和唐賽兒夫婦一起,轉遍了小半個山東。

最南抵達了臨沂,最東到了即墨,萊陽,最北到了河北的滄州,最西到了菏澤。

在這一個月的過程中,褚鬆也算是深刻了解到了白蓮教在民間根深蒂固的影響。

表面上,雖然白蓮教並沒有森嚴的教規,也沒有太大的約束力,不屬於那種凝聚的反動勢力。

正因爲這種鬆泛的教規,爲普通百姓着想的教義,讓白蓮教在民間屢禁不絕。

但是實際上,白蓮教教派衆多,各派內部實行家長制統治,尊卑有序,等級森嚴。

他們首領的成分十分複雜,對明廷的態度也很不一致。有的借興教欺騙信徒,聚斂錢財;有的憑撰寫經卷攀附上層,取悅朝廷;有的在宮廷太監、官僚豪門中發展信徒;有的則與下層羣衆反對官府的鬥爭相結合,發動武裝起義。

林三原本就是白蓮教一個分支的教子,屬於上層人物。

在與唐賽兒結婚以後,藉助唐家的地方影響力,他更是利用各種手段,將武藝高強,豪氣仗義的唐賽兒捧爲聖母,這讓他們在白蓮教中勢力大漲。

也許是因爲殿下許諾的好處太大,也許是能夠封爵,開疆拓土給了林三更多的期望。

所以他現在孤注一擲,根本不怕泄露自己的秘密,只爲了拿出更大的籌碼,來從朝廷獲得更多的支持。

根據褚鬆的統計,他們直系的勢力雖然不大,青壯也就只有數百人,但是能夠影響的範圍卻大的驚人。

光是他們自己,就能蠱惑最低兩千人的隊伍。

而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各處的山賊,民間結社的其他分支,能輕易拉出一支上萬人的隊伍。

這些還只是褚鬆看到的。

許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有朝廷,遇到事情也不會向官府求公道,而是依靠他們這種民間勢力尋求公道。

看到這些,褚鬆暗自心驚,如果不是他這次揹負聖命,如果不是這股勢力能爲朝廷所用,他都想要上書讓朝廷全部剿滅這些勢力了。

即便如此,他還是在給馮小年的密信中,用暗語將一切介紹的清清楚楚。

幸虧是殿下高瞻遠矚啊,若是任由山東局勢這樣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這唐家受了如此委屈,這次到京城怕是最後一步棋了。如果沒有尋求到公道,他們一怒之下反了,可是會引發大禍。

幸好,幸好!

一開始,林三還害怕招不到人,不管什麼人都願意接納,但是到了後來,因爲想要隨他們一起前往極西的人太多,他們反而要儘量壓縮人手了。

因爲第一批去的人不能超過五千青壯,如果超過五千,這上萬里路,光是攜帶的糧食,就能拖垮他們。

朝廷雖然許諾了他們一人一馬,但是一個人行程萬里,光是路上耗費的糧食就是不少的數目。

一個人要攜帶幾百斤糧食,還有行李,武器,這樣的負擔是非常大的,即使有馬,也需要車。

而朝廷是不會給他們提供馬車的,他們自己現在湊錢預訂馬車,最多也只能買得起幾百輛而已。

他們還不能買重型馬車,因爲這一路上到處都是沒有路的,馬車太大,反而不利行程。

爲了協助他們進行統籌,在褚鬆的要求下,幼軍派出了一位負責了二十年後勤輜重運輸的老文書去協助他們進行準備工作。

五千人,是他們第一次出發去的極限。

只有抵達了目的地,在那邊開始開發金礦,進行建城。站定了腳跟以後,才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親眷遷移的準備。

如今的林三可謂是春風得意,朝廷的扶持讓他在白蓮教中地位大增。

朱瞻基派來的錦衣衛可以讓他在官面上無人阻攔,而派來的後勤專家,更是將一切準備工作都安排的井井有條。

現在所有人都鼓足了勁兒,一心想要前往極西建功立業。人數越多,他們也就越是興奮。

雖然第一批他們只有五千人,但是這五千人都是青壯,而在極西,沒有任何一個小部落有他們人多勢衆。

至於那些大型部落,有大明的震懾,也根本不敢欺負他們。

隨着二月五日大朝會之後,陛下御駕親征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大明。

所有人都知道,陛下要去極西打仗了,他們藉着這個機會去西域,根本不怕有人會跟他們這五千人來打。

山東這邊選出了七大勢力,一共五千人,其中有兩支都是山寨的土匪。

不過這個時候朝廷既往不咎,只要他們前往極西,一視同仁。

已經到了需要前往北明山去事先聯絡的時間了,但是林三卻不想去北明山。

他跟唐賽兒雖然是夫妻,雖然夫妻感情一直很好,但是唐賽兒還是比較強勢的。

要是以往,林三也就尊着,敬着妻子。可是如今這相當於整個山東的綠林結盟,他林三雖然不是盟主,也好似盟主。

一個盟主,哪有這個時候離開自己的勢力,不管統籌安排,去擔當聯絡人的道理。

可是這話他也不好說出口,他總不能說,讓自己的老婆去聯絡,他在家裡坐享其成吧!

反倒是唐賽兒並沒有想到這裡,她總認爲自己要爲所有人的命運負責,主動提出了前往北明山聯絡。

林三雖然知道自己讓老婆去不是男人做派,但是這次,沒有說讓唐賽兒留在家中,自己前往北明山的話了。

三月初一,是唐賽兒動身的日子。與她同行的除了兩個師兄賓鴻,董彥皋,還有高羊兒,郝雲中他們那些大型勢力派的四個代表,加上褚鬆與一個下屬,一共九人。

這一日,青州城簡直成了山東綠林大會,原本的土匪,山賊,今日也根本不怕官府,大搖大擺出現在了青州城。

一夜縱情大醉,第二日一早,所有人都來到了北門外。

林三與唐賽兒***愉,到了早上,林三數次想要提出自己代替唐賽兒前往,但是都沒有說出口。

一直到了早上,林三剛表現的有些衝動,想要開口,但是剛一開口就被唐賽兒捂住了嘴。“三哥,我們夫妻本爲一體,你是男人,有遠大抱負。我是女人,自然要爲你披荊斬棘,掃除障礙。去北明山是我自己願意的,我不願你因爲愧疚,就放棄了籠絡山東好漢的機會。”

林三越發感動,摟住了她豐滿的身體。“是三哥心思不純,不能以你爲先。”

“這天底下哪家不是男人當家?賽兒能嫁給三哥,得三哥寵愛,已經別無所求了。我去北明山是偷懶了呢,按照褚千戶所言,那邊早就根據我們的準備,籌集好了各種物資。”

林三也不再矯情,說道:“放心好了,我在家裡一定將所有事都準備的妥妥當當,只等內監那裡送來了馬車,就啓程與你匯合。”

兩人一同出了門,就恢復了常態,唐賽兒變成了豪氣萬千的聖母,林三也變成了氣度不凡的大統領。

衆人一起出發,來到了北門外,高羊兒這才向唐賽兒抱拳道:“山高水長,三姐一路好走,待一月後,最多兩月,我們就到北明山與三姐匯合。”

郝雲中也說道:“如今朝廷雖然承諾了各種物資,但是若有不諧,還望三姐早日告知哥哥。”

唐賽兒福了一下說道:“諸位哥哥,賽兒雖然不算見多識廣,但是自忖也算是個明白人。今日山東這裡我們都大搖大擺擺出身份了,朝廷也沒有動手,那就說明殿下是個大度的。只要殿下是個大度的,我們現在也是爲朝廷效力,就不會被坑。這次我先走一步,還望諸位兄長這些時日約束兄弟們,不要在大事未竟之前,鬧出是非,影響大業。”

唐賽兒別的不怕,就怕他們有些人覺得自己要走了,就無顧忌的向那些富戶下手。

真要發生這樣的事,恐怕茶臺絕對饒不了他們。

郝雲中他們都說道:“三姐放心,這些時日我一定會約束那些小兔崽子們,不給大夥添麻煩。”

唐賽兒又看了一眼有些低沉的林三,跟他相視一笑,轉身上馬,一揚馬鞭。“駕!”

聽到鞭響,馬兒身子微沉,後腿發力,身子就躥了出去。

看着唐賽兒頭也不回地向前跑去,褚鬆內心一陣讚歎,有些羨慕地看了林三一眼。抱拳說道:“林當家的,承蒙一個多月的照顧,鬆在此拜謝了。

今後的準備工作你就多問一下毛先生,他經驗豐富,比我能出力的地方更多。待你到了北明山,我們再一起喝酒慶祝!”

與衆人一一告辭,褚鬆這才轉身上馬,與賓鴻他們一起向北行去。

這一路上,他們天亮則行,天黑落馬,根據驛站的位置,每日行走兩百里左右。

因爲有褚鬆作伴,他們一路上不僅可以入住朝廷驛站,還能每日一換馬,不怕把馬給跑廢了。

第三日間,他們就抵達了天津。

北平行在如今就是一個大軍營,大倉庫,整個北方的糧食運輸,分配,都是在這裡進行。

爲了營造這個北方的軍事中心,皇上親自下令,在北平西南渤海邊上,興建一個姊妹城,稱之爲天津。

唐賽兒他們前往極西,糧食就要到天津來領取。如今朝廷米多面少,所以他們雖然是北方人,但是依舊會給他們米麪參半。

唐賽兒親眼看到海邊倉庫那一座座糧倉,也聽了此地主事承諾不敢剋扣一粒糧食。

如今山東大案還在審判之中,許多內監官員人人自危,根本不敢借機發財了。

從天津到北平,出了宣府,就變的荒涼起來。

但是在這條十米寬的水泥路上,卻是一副熱鬧的場景。

這幾年間,北明山的銅礦石源源不斷運到開平前屯衛,在開平前屯衛提煉了金銀,又源源不斷地運往北平,到天津。

從天津,這些馬車又裝上糧食,補給,再返回開平前屯衛,就這樣一路形成了一個活躍的經濟圈。

如果沒有北明山銅礦,朝廷承擔北方二十萬騎兵是很大的負擔。但是現在,因爲有這樣一個循環的經濟圈,北方的二十萬騎兵不僅不是負擔,反而在北方形成了一個繁榮的景象。

唐賽兒一路上注意到不少異族也在運送銅錠和糧食的隊伍中,他們這些異族如今也跟大明人一樣,能用豬油,醬油淋飯,然後用筷子吃的津津有味。

抵達開平前屯衛的時候,這裡漫天的濃煙讓唐賽兒驚訝不已。

這裡有無數的車,無數的焦炭窯,還有那一靠近就感覺到熱氣沸騰的提煉金銅的窯。

異族越發多了,但是在她印象裡那些殘暴的異族,如今都老老實實地幹着活。

這裡的馬車的巨大也讓她驚訝不已,在大明腹心,她見過的最大馬車也就能拉一兩千斤。

但是這裡的馬車竟然有六個輪子,前面兩個輪子是活動的,可以調節方向,一車怕不是能裝四五千斤的礦石和石炭。

可惜的是,去極西那裡沒有水泥路,否則的話,他們只需要五百輛這樣的馬車,所有的東西就都能裝上車。

在她的印象裡,北地應該是極冷的,但是現在,她覺得似乎也沒有那麼冷,除了早晚更冷一些,白日裡,這裡跟山東差不多。

無數的馬車在這條三車道的水泥路上來回行駛,道路中間被劃了幾條線,分成了三車道。

中間一條車道是不讓車行走的,只有前面的馬車壞掉,才能通過中間一條道借道通過。

每隔不遠,道路兩邊就有一個修車鋪,這個修車鋪主要就是修理車輪。因爲拉的礦石太重,車輪的損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這新奇的一切都讓唐賽兒對極西沒有了那麼多畏懼,如果今後極西也能發展起來,大明也能修建一條這樣的道路,哪怕遠隔萬里,他們一個多月,兩個月也就能回來了。

只要有路,那裡似乎也不遠。

(今日牙疼好了許多,我現在繼續第二更,爭取晚上十二點以前寫出來。)

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五章 天才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十八章 驚喜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二十章 曙光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二零五章 戰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章 迎接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十章 林家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一二五章 選才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十五章 斬殺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八十章 父子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十八章 驚喜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十八章 驚喜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一九九章 錯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
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二二五章 下西洋計劃第一零四章 英國公回京第十六章 人心不定(又是一萬二求訂閱)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一三四章 寧波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四十七章 遭遇第九章 手段與目的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二十二章 公主出使第五章 天才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一八五章 求親第十八章 驚喜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二十章 曙光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六十一章 問計第八章 傳統與打破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二零五章 戰第二十六章 社會穩定的基礎第一五八章 謀劃第一九六章 無需再藏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二十七章 白左第八十六章 秋闈第四十一章 大勝第一章 迎接第一五三章 戰場的變化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十章 林家第十一章 各國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十二章 第一次下西洋第一二一章 火車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一零八章 國家與民族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一二五章 選才第三十章 勝利的威懾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四十一章 各方第四十二章 青壯派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八十八章 過年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十五章 斬殺第二一六章 文化與經濟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二三一章 移花接木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八十章 父子第五十二章 開始貿易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十八章 驚喜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一三九章 處置第十五章 殿下,使不得啊第二二一章 銀行與試探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三六章 大善第五十八章 壓力第一零五章 盟友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一一六章 敵退(祝各位書友除夕快樂)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五十一章 不能聲張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十八章 驚喜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一一九章 城破第四十五章 直布羅陀第一一四章 選定第三十四章 出征第一九九章 錯第六章 學文(求推薦票)第五十章 卡爾索利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