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零章 震動

劇烈的爆炸不僅摧毀了堅實的城牆,西城的防禦,還有無數士兵的生命和信心。

西城牆上當時聚集了大批的士兵,他們成爲了第一批犧牲者。即使當時沒有死的倖存者,也因爲爆炸失去了意識,不能組織起有效的防禦。

距離城牆五百米的大明士兵們不會給他們再多的時間,短短的五百米,頃刻之間就已經抵達。

手持火槍的士兵們十人一組,兩人持盾,兩人補刀,順帶填裝子彈,還有六人分成三組射殺敵人。

大明士兵訓練有素的第一時間就佔據了城牆的缺口,然後就緩慢向前推進。

從其他地方趕過來的帖木兒士兵們根本無法抵擋漫天的子彈,即便是弓箭,這個時候的作用也不大。

當潰敗的局勢已經形成,所有人的心裡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比其他人跑的更快一點。

十萬人的城市,聚集了五十萬人。當城牆被摧毀,失敗的種子種下,城裡原本就脆弱的秩序就完全失控。

這個時候,原本那些卑微的奴兵也露出了獠牙。他們殺死自己的主人,可能就爲了奪取一匹能逃命的馬匹。

明兵有意只攻擊西城,放開了對其他三個方向的包圍。但是這種放開並不意味着放棄追殺,只是爲了故意給他們留下一絲希望,削弱他們的抵抗之心。

實際上,以步兵爲主的攻擊陣勢,是因爲騎兵已經全部放到了外圍剿殺。

大明步兵的進攻並不快速,這裡不是大明,赫拉特之外,幾百裡內都沒有一個城市,到處都是草原和戈壁灘。

這些人即使跑了,也無處可逃。

現在放他們逃跑,也只能延緩他們的末日來臨。

放慢進攻速度,能有效地減少犧牲,大明士兵的命,在朱棣看來,要比帖木兒人珍貴的多。

在大明士兵已經牢牢佔據住了西城的優勢的時候,將近十萬印度輔軍被派上了用場。

他們在滑翔翼兵指引下,在內侍的帶領下,去佔據城裡早已經被觀察清楚的糧倉和羊羣。

大明士兵只管攻堅,殺人,不管劫掠。而這些印度士兵的任務,就是劫掠和搶人。

按照朱棣給他們制定的規則,他們這些人搶到的物資和金銀能保留三成,作戰部隊能分兩成,剩下的五成充公。

但是實際上,他們能落到手的並不多。因爲他們要把一成交給自己的王公,自己可以保留兩成。

但是金銀對他們來說還是禍患,在離開大明軍隊之前,他們又會用這些金銀購買大明的貨物或者武器,只有這樣,這些財富纔是他們自己的。

有內監的人監督,也不怕他們會私藏金銀,他們每個人身上有多少金銀,早就被領隊的內監給摸的一清二楚。

人在軍營裡,毫無隱私可言,他們就是想藏也藏不住。

實際上,爲了保留這些金銀,他們會將所有的金銀都上繳,內監會給他們開具一張票據。憑着這張票據,回到了柯枝,就能換取相應的物資。

所以從成本上來說,大明這次徵召了這麼多人,耗費的成本小的可憐。

赫拉特城是黎明時分就被攻破,但是清剿和佔領用了整整兩天。

除了有一小半人騎馬倉皇而逃,大部分人成爲了槍下亡魂或者是俘虜。

但是,這裡大部分是貧民和女眷,因爲沙哈魯對文人學者,對工匠的重視,大部分學者早已經被轉移到了呼羅珊的西北地區和喀布爾地區。

火槍的出現,已經改變了如今的戰爭模式。

張昶作爲京衛提督,主要任務是協助朱棣管理京衛,拱衛朱棣的安全。

從出征之日,過去了將近一年,一直到今日,纔有機會單獨領軍出征。

他很清楚自己不是才華出衆之輩,他能成爲京衛提督,主要是因爲沾了妹妹的光。

在京城的時候,他做人一直很低調,從不給皇室增添麻煩,本分做人。

但是他的心裡,也有一顆建功立業的心。

如今他帶領金吾衛,府軍衛,騰驤衛負責清剿逃竄敵軍,這是皇上嘉獎他一直勤勤懇懇做事的立功好機會。

他知道自己纔能有限,也知道自己並沒有真的適應新式火槍的戰術。

但是京衛因爲拱衛京城,雖然最先換裝火槍,但是對野戰的戰術同樣不精。

不過,他有一個好兒子。

張武在羽林衛學接受了最先進的軍事教育,追隨朱瞻基經歷了東瀛戰事,南洋戰事,在北非,在克里特島,在北非,都上過戰場。

哪怕他是一頭豬,都也教出來了。何況,他不僅不是一頭豬,還很聰明。

赫拉特城位於興都庫什山脈以南的山谷,只有東西方有平坦的通道,南部是高原,北部是山脈。

但是在興都庫什山脈中,卻有一個卡羅什山谷,直接通向北方的平原地帶。

張昶的任務就是扼守山谷,攔截北逃的敵人。

在張武的安排下,他們埋下一支一千五百人的伏兵位於山谷口,這支伏兵全是步兵,攜帶了超過兩千米的鐵絲網。

而在山谷的出口處,這裡也被佈置了兩道五百米的鐵絲網。

超過一萬騎兵分成了四撥,兩撥藏匿於山頂,兩撥扼守山谷進出口。

從一大早開始,這些士兵就在張武的帶領下,在山谷後挖掘了一條一米多寬的壕溝,在壕溝的前方,佈置好了鐵絲網。

赫拉特城的爆炸聲,宣告了戰爭的開始,但是他們並沒有想到,僅僅一個時辰的時間不到,就有大隊的人馬倉皇逃進了山谷。

因爲人數太多,留守谷口的一千五百士兵根本沒有辦法攔截,他們無法抵抗後方源源不斷聚集而來的潰兵。

還不到午時,就有超過十萬人涌進了這個山谷。

這個時候,不要說張昶了,就是張武也有些傻眼了。

按照他們的估計,道路更加暢通的西北應該是敵人逃亡的主要方向,因爲那邊是呼羅珊地區的糧倉。

而且西北方向同樣也是帖木兒國最富饒的地區,還有高山阻攔。

東北方向除了在興都庫什山脈北麓有一些良田,然後就是荒無人煙的沙漠。

因爲這種預計的錯誤,神機營和京衛的大部分騎兵都佈置在那裡,這裡只有一萬兩千京衛。

可是現在,他們這一萬兩千人卻要面對超過十萬瘋狂逃竄的敵人的衝擊。

張昶是有些心虛的,但是張武卻是初生牛犢不怕虎,跟自己的父親說道:“父親不用擔心,敵人膽氣已寒,而且還沒有火槍,我們雖然只有十一人數,但是人人有槍,再多的人,也只是給我們送軍功。”

“十萬騎兵啊……”

“請父親下令,山谷口處開始進行騷擾,讓敵人不敢再進,我們這一萬人,只要抗住敵人的第一撥衝擊,兩邊都是高山,馬不能行,敵人就是碗裡的菜。”

張昶一咬牙,大手一揮,一個士兵就向天釋放了一支火箭。隨後,每隔兩裡,就有一支火箭升空,不到三十里長的山谷,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山谷入口。

守在山上的士兵不敢再懈怠,只能編成了兩個長龍陣型,從山上下來,封住了谷口。

見到大明士兵,那些逃亡的人羣不敢再進山谷,向着其他方向逃去。

護送着昏迷的沙哈魯的火者,還有他的二子阿布勒法特·依不喇王子、三子貝孫忽王子,四子蘇玉爾格哈特彌士王子和五子穆罕默德·居其王子見到火箭升空,就已經知道了自己一行進入了圈套。

但是他們現在根本顧不上這些,狹路相逢勇者勝,是他們現在唯一的指望。

他們只是略微收縮了陣型,將位於最前方的沙哈魯給轉移到了中軍,然後硬着頭皮衝了上去。

在他們的前方,是四排已經被張開的鐵絲網,這些帶着掛刺的鐵絲網呈環形張開,在中間一些地方,還用木樁固定了起來。

而在鐵絲網的後方,是一條一米多寬的壕溝,因爲敵人太多,如今還有上千大明士兵什麼都不管,又在挖第二條壕溝。

敵人絕望地衝了上來,站在左前方,被幾個盾甲手保護住的張武高高地舉起了右臂,盯着前方做出的記號。

火槍的射程雖然有兩百米,但是隻有在一百米內才能發揮最大的威力。

在鐵絲網困住敵人前進腳步的時候,纔是開槍的最佳時機。

張昶沒有騎馬,而是站在山坡上,居高臨下地望着洶涌而來的敵人。看到自己的兒子不動如山,沒有絲毫畏懼,他忍不住感嘆,當初那個哇哇大哭的小娃娃,是真的長大成才了。

敵人的駿馬撞上了第一道鐵絲網,即使有馬匹躲過了第一道也不可能躲過第二道,何況張武佈置了四道。

那些馬匹嘶吼了起來,畏懼不已,不敢再向前。

也就在這個時候,張武大手一揮。

站在第一排壕溝裡面的傳令官立即揮舞下了旗幟,槍聲響起。

第二排的士兵等了一息,開槍射擊,隨後又是第三排……

中彈的敵人和馬匹都開始慘叫了起來,人還能控制,但是馬匹在面臨死亡的威脅的時候,開始向後退縮。

短短的一百米距離,這裡變成了一處人間慘獄。

向前,是鐵絲網,向後,是滅亡。

依不喇王子跳下了馬匹,繞向了山坡,向前方衝去,無數的士兵也放棄了馬匹,向前衝殺。

但是,山坡上的大明士兵們組成了一個喇叭口的陣勢,居高臨下地向下射擊。

依不喇這個帖木兒國的二王子,還沒有衝到近前,就被一槍擊中了臉龐。六顆子彈全部射進了他的臉,讓他的兩個眼睛登時失去了作用。

他捂住了臉倒了下去,身子沿着山坡一直向下滑,最後落在了一根固定鐵絲網的木樁邊,身子掛在了那裡。

他的強壯身體在那裡痛苦地抽搐着,口中發出的慘叫聲讓無數人膽寒。

但是,從山坡上組成了陣勢了大明士兵們沒有給他們逃命的機會,上萬人包成了一個口袋,將十萬人圍困在了山谷中。

槍聲如豆,奪去的卻是一個個生命。山谷的低氣壓讓大明士兵士兵們開槍形成的煙霧消散不去,在山谷裡形成了一片濃霧。

再也沒有人敢向前衝,這美麗的煙霧,在他們的眼裡是最恐怖的魔霧。

沙哈魯這個時候清醒了過來,他顧不得埋怨幾個兒子聯合火者,侍衛想要把他救走,面臨絕境。

他只能下令,全軍向前,並且命令自己的侍衛軍開始督軍,膽敢後退,殺無赦。

這個時候,張武他們這負責正面堵截的六千人面臨的壓力就大了。

煙霧消散不去,大明士兵根本看不見,也無法瞄準,只能根據命令,向前方開槍。

張武並沒有跟對方硬碰硬的想法,而是且戰且退。他很清楚,只要讓敵人靠近不了自己,拖到最後,勝利肯定是屬於大明的。

站在山谷上方的張昶對眼前的局勢看的最清楚,他畢竟也是一個合格的將領,不停地調兵譴將,將優勢兵力填補阻擊薄弱的地方。

帖木兒人終於越過了鐵絲網,不是鐵絲網失去了作用,而是因爲敵人的屍體已經將鐵絲網壓住。

這不長的一段,死了無數的帖木兒人,屍體已經墊起了道路。

第一道壕溝依舊如此,如果沒有士兵的屍體,馬匹根本不能越過壕溝。

可是還有第二道壕溝,來到這裡的時候,沙哈魯親眼看到自己的五兒子居其被一發子彈擊中了脖子,捂着脖子倒了下去。

他的心裡悲憤欲絕,他以爲自己的國家一點也不比大明弱,他的父親,還曾經想要去征服那個富足的國家。

但是,爲什麼差距如此之大?他們簡直是毫無還手之力,只能被動挨打。

這真的是天要亡他們帖木兒國嗎?

可是,他再也無法得到答案,因爲他的臉上,也被白霧中的一發子彈射中,他仰着頭倒了下去。

一陣風吹過,露出了頭頂灰濛濛的天。

沙哈魯的死亡讓帖木兒人的鬥志徹底消失,無數人跪了下來求饒,但是沒有接到命令,誰也不敢停下開槍。

張昶不是一個兇惡之人,但是他也很清楚,只有死去的敵人,纔是好敵人。

一下子消滅帖木兒國十萬精兵,能讓他們的國力虛弱一小半,沒有二十年,他們根本恢復不了元氣。

沒有了帖木兒國的支持,那個德里蘇丹國在印度也就不能再作威作福,綠教最好還是滾出印度的好。

因爲了解整個戰爭局勢的重要性,張昶一直沒有下令停止射殺,無數的帖木兒人只能向來路回跑,或者是向無人的山坡上逃命。

大明士兵們現在已經麻木了,他們將防禦陣型換成了攻擊陣型,十人一組,開始獵殺敵人。

從凌晨到午時,從午時到傍晚,一直到天色要黑,張昶才終於下達了停止攻擊,打掃戰場的命令。

逃出山谷的帖木兒人是少數,張昶也不會在意,自然有神機營,三千營他們那些人去收拾。

今日打死打傷了近十萬帖木兒人,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大功。要是在一般人,升一個世襲罔替的公爵也是理所應當。

不過,張昶並沒有當公爵的想法。他是國舅,這個伯爺就是靠妹子掙來的,而且朝廷對他們這種外戚的管制也非常嚴格。

在他想來,這次大勝主要靠的是自己的兒子張武,能給他掙一個伯爺噹噹,也就心滿意足了。

但是他還不知道,在山谷中的屍體中,還有一位國君,四個王子,這絕世之功,他是想推也推不掉了。

不過一直到了第二天下午,山谷裡面的屍首被一一甄別出來,這個時候,張昶才知道,原來自己將帖木兒國王給一網打盡了。

如今的帖木兒國,王室就只剩下了駐守在撒馬爾罕的兀魯伯一支。

得到了消息的朱棣顯得格外開心,在他的計劃裡,攻打下赫拉特城是應有之理,但是一舉能將王室成員殺掉大半,可就出乎他的意料了。

如此一來,這裡的百姓似乎不用再屠殺殆盡了,沒有王室,其他人各自爲政,不足爲慮。

而且,殺戮太多,也有傷天和。

所以他又改下命令,善待俘虜。可惜的是,他的命令下的有點晚了,因爲此前的兩日,他們已經將大半戰俘殺光。

特別是那些印度人,爲了搶奪更多的黃金,不要說男人,就是女人也殺了不少。

要不是內監一直盯着他們,甚至不少年輕貌美的女孩也會遭了他們的荼毒。

在赫拉特城劫掠三日,大明又蒐集到瞭如山的糧食和無數的金銀,最開心的就要屬內監的一幫人了,這裡的黃金數量,遠遠超過了他們的預計。

僅僅是從國庫和各家倉庫搜刮出來的黃金,就已經超過了百萬兩。而在各大寺廟,還有無數的金飾。

在跟朱瞻基有過幾次長談之後,朱棣也特別重視對綠教的防範。

所以進城之後,達官貴族的房子一個沒動,但是城裡的寺廟,不管大小,全部被推倒,炸燬。

孟瑛這次也有事情做了,大軍修整之後,還會繼續北上,而他則要帶領一隊精兵,讓這些印度人押送着俘虜和繳獲返回忽魯謨斯。

這些俘虜大多是年輕貌美的女子,等到戰事結束,作爲獎勵獎賞將士們,又能朝廷省下一大筆金銀。

而那些將士只要不是日子過不下去,也是寧願要個美人,也不願意要金銀。金銀是死物,大不了以後再賺。而這樣的波斯美人,可是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

不過這個時候,等到戰爭勝利的激動平靜下來,朱棣也對新炸藥的威力有些後怕。

這幸虧是大明有了新火藥,要是敵人有了,該如何防範?

如果以後新炸藥在軍中氾濫,被人拿來對付自己,又該如何防範?

但是又不能因噎廢食,因爲怕了就封存這樣的利器吧!

這個時候,他也體會到了朱瞻基爲什麼現在不大力推廣新式火槍的矛盾了。

不過,如今大明的火槍已經是無敵的了,暫時不推廣,影響倒也不大。

大明的軍隊還在赫拉特城休整,但是大明的騎兵在到處追剿帖木兒逃兵,赫拉特城城破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中亞地區。

不僅赫拉特城破,就連沙哈魯和他的四個兒子也全部被打死,這樣強大的大明,讓所有部落爲之膽寒。

在喀布爾,原本一直執行騷擾戰術的張信和沐昕,在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登時失望不已。

他們在喀布爾周邊吃盡苦頭,可是大功卻與他們無緣。

現在的他們只期待,朱棣儘早北上,讓他們能在進攻撒馬爾罕的時候,立下大功。

而張昶不同,已經立下了潑天的功勞,這個時候,他只想韜光養晦,所以主動跟朱棣提出,願意駐守赫拉特,並且肅清後方,爲大軍的補給,撤軍掃除牽絆。

這個建議正合朱棣的意思,實際上他現在也在頭疼。

張昶這種外戚,是不能提拔太高的,但是現在他立下這樣的功勞,要是不賞也說不過去。

不過這件事等回到大明再考慮也不晚,現在正是應當一鼓作氣繼續北上的時候。

撒馬爾罕,這個中亞最大的城市,在接到赫拉特守軍全軍覆沒的消息之後,就陷入了劇烈的震盪之中。

不管是沙哈魯,還是兀魯伯,這兩父子在臣民的心中,甚至要比帖木兒的威望更高。

他們深受百姓的敬重,這也是他們統治這個聯盟式的國家,卻一直穩定的主要原因。

但是現在,因爲沙哈魯與他下屬的騎兵的覆滅,許多部落的實力已經超過了兀魯伯。

僅僅依靠兀魯伯的力量,根本不能威懾各方,形成平衡。

大明的軍隊還沒有抵達,撒馬爾罕已經自己先亂了起來。

兀魯伯也很絕望,大明有火槍,有威力驚人的炸藥,還有精銳的騎兵,紀律嚴明的步兵。

他拿什麼來抵抗?

而且,父親與四個弟弟的死亡,他已經不能控制全局。不要說虎視眈眈的東察哈臺汗國,就連西察哈臺汗國都已經亂了起來。

沒有最糟,只有更糟!

這個時候,他已經想要開始向西逃了,先去金帳汗國,如果脫脫迷失不肯收留,就繼續向西……

現在他不是大明的對手,就只能養精蓄銳,臥薪嚐膽,以後再報復回來。

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三十二章 墳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九章 旅途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五章 天才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二章 處政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三十章 心態第五章 天才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八十章 糾紛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二二八章 輿論宣傳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三十二章 墳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四十章 遠行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六十章 新生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一九八章 火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三十四章 探索
第一零九章 報紙第一章 四權分立第三十二章 墳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一二四章 迎接(第十更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金礦與中繼點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四六章 準備出征第八十五章 電動機第七十三章 升職第一九二章 萬事俱備第一四零章 金錢與軍權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二十一章 各有打算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一零九章 驚訝第六十章 佈局第一八九章 出現第五十一章 大明來了第六十三章 出海第四十三章 目的第二十四章 震撼第九十六章 選址第九章 旅途第二章 小露一手第五章 天才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三八章 金融和經濟(求訂閱)第二章 處政第二十九章 達芬奇的冒險(八千字大章)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三十章 心態第五章 天才第三十五章 接觸土人(八千字大章)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四十二章 試探的本意第一九四章 後院穩定第一二三章 鄭和要回來了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十五章 太子又死了第三十八章 有客東來第一一零章 如意第七十五章 任務第十八章 暗地聯絡第八十章 糾紛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一九七章 層次境界第四十四章 聯絡第十四章 改變的策略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一六四章 凱旋第二三零章 忌諱與機會第二二七章 家法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二二八章 輿論宣傳第三十一章 繼續南行第一四九章 登基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三十二章 墳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九十一章 專利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二十六章 矛盾第六十六章 安排第五十八章 東洲計劃第一一零章 工序第一七零章 異人(搖搖搖頭盟主打賞加更七)第三十三章 抵達南洲第七十四章 相見第四十章 遠行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四十九章 變化第十四章 逃兵(求推薦票)第九十六章 中秋第一三五章 對儒家態度(求訂閱)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九十五章 八股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一六八章 燧發槍第三十四章 理清脈絡第六十章 新生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一零三章 幼軍擴招第一九八章 火第三章 美女與制約第三十四章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