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緊迫

bookmark

將太孫一行送出了大門口,趙時春與王府總管龐玉率領着衆將軍返回了王府。

朱高燧仍然如同一刻鐘之前的模樣,坐在花園的陰影中,小太監們沒有一個敢近前打擾。

看見衆將返回,朱高燧這才強打起精神,揮了揮手說道:“皇上御駕至北平,明日事務繁忙,孤還要見駕,早些散了吧。趙先生和袁參將留下。”

聽到朱高燧的吩咐,衆人都知道趙王有話要私下說,紛紛告辭離開。

待得衆人離開,朱高燧的身邊只留下了趙時春和袁旭,還有總管龐玉在一邊伺候。“趙先生,袁參將,你們是我最信賴的文武大才。今日見了太孫,不知有何觀瞻?”

趙時春看了看袁旭,先開口說道:“今日臣與太孫殿下接觸不多,不過聽其言,觀其行,太孫殿下果然如同傳言所說生而知之,有一種不符合其年齡的成熟。”

щшш✿ тTk ān✿ ¢ O 袁旭也接話說道:“太孫雖然年幼,但是對軍中事務並不陌生,臣等刻意奉承,其卻不爲所惑,不可小覷。”

趙王突然嘿嘿笑了起來,很有一些自得其樂的高興。“我那二哥心高氣傲,誰都看不起,但是這個侄兒更不是一盞省油的燈。只是不知道,他們兩人,誰能笑到最後……”

趙時春笑道:“天下衆人皆知,漢王不得聖心。如今不僅軍權不得其染,連封地也只是樂安一地。太子雖然不得陛下喜愛,卻得天下讀書人支持,更有一個好兒子啊!”

“我那二哥一直想要重蹈覆轍,走靖難之老路,只可惜,恐怕父皇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且等等看,看看大軍開動之後,到底是將太孫留在北平,還是帶在軍中,就能知道我那父皇的心意了。”

朱瞻基回到了別院,別院裡面又多了二十多個軍中將領,羽林左衛這支朱瞻基的親衛,中層將領全部候在了院中。

除了他們,在院子的另一邊,十幾個身着飛魚服的錦衣衛,更是顯得有些顯眼,引得趙王府留守的一幫侍衛驚訝不已。

在他們眼裡,平日裡驕縱,跋扈,不可一世的錦衣衛們,今天卻變的格外老實。

“臣等拜見殿下。”

羽林衛一衛滿編五千六百人,左衛劃歸朱瞻基親衛,略多於右衛,湊足三千人。

此次隨軍北征,自指揮使劉大庸以下,所有人隨扈拱衛。

說起來,朱棣對朱瞻基真的不錯,這三千人的部隊,就配備了兩千五百匹軍馬。除了四百人的輒重營,還配備了八百人的民夫負責運送糧草和武器。

劉大庸自洪武年間,就隨着朱元璋一同打天下,是朱元璋從徵軍的老兵。他如今年歲已大,這個指揮使的職位,不過是個養老的職位。

所以他這次並沒有隨軍,一應大權都由指揮僉事趙永亮掌握。

以前的羽林左衛,雖然名義上屬於是朱瞻基,但是朱瞻基並沒有指揮權。留在應天府的時候,他只能掌握跟在自己身邊的幾十個親衛而已。

但是出征以後就不一樣了,朱棣將另一半兵符交給了朱瞻基,大軍出征,總不可能讓朱瞻基還指揮不了手下的兵。

此次北征,指揮僉事趙永亮一心想要在太孫面前出一把風頭。但是他也知道,羽林左衛不可能有太多上戰場的機會,他們更多的是在中軍隨扈拱衛。

既然如此,那麼朱瞻基想讓他們怎麼做,他們就會怎麼做,以此來博取朱瞻基的好感。

朱瞻基對這支羽林衛的期望並不大,他們作爲親衛軍,雖然一個個身強力壯,但是更多的是樣子貨。

如今的明朝大軍,最強的還是北疆的衛所和朱棣親自掌管的衛軍。

錦衣衛,羽林衛這些屬於是京軍,更多的是保護職責。

而地方衛所的戰鬥力,除了經常打仗的地區,其他也都很一般。

只有真正的衛軍,這是屬於大明的野戰部隊,騎兵部隊,他們纔是明朝軍隊的核心戰鬥力。

但是,他也絕對不想在戰場上溜達一圈就回去,他這個太孫不在乎虛名,他只在乎實惠。

如果能夠因爲自己的原因,改變一些戰場的結果,纔是他真正想要的。

“趙將軍,五軍都督府的動員命令下來了沒有?”

“殿下,今日御駕才進城,最早也要等到明日纔會有行軍計劃。不過據往日經驗,輜重營應該會先期出發,我們大軍都是騎兵,應該會最後一批隨御駕出征。”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羽林左衛雖然大軍要隨中軍出動,但是我希望你能安排兩支一百人的斥候營,隨我的幼軍一同出發。在大軍的情報系統之外,我需要你們得到瓦剌大軍的動員情報。”

趙永亮聽到朱瞻基的安排,立即皺眉說道:“殿下,請聽臣一言。草原是瓦剌人的天下,加上地勢開闊,無處隱匿和休整,派出斥候營只會成爲瓦剌人的目標。”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羽林衛只需要派出識途老兵做好輔助工作,一切查探由幼軍完成。張營副,幼軍目前狀態如何?”

“殿下,幼軍203人無一掉隊,除一人感染痢疾,不能出戰,其餘人等靜候殿下指示。”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次北征乃是驗證幼軍甲字營三年訓練之成果,大浪淘盡英雄,唯有才之人錐出囊中。此番直入瓦剌後方,將會歷盡艱險,怕不怕?”

張鳳山嘿嘿笑道:“揚我華夏,驅逐韃虜,鐵血幼軍,匡扶大明。卑職自羽林衛轉入幼軍,三年流血流汗,爲的不就是今天。所以卑職沒有懼意,只有興奮。”

朱瞻基高興說道:“好,好,我對幼軍的期望,也就只有你們幾個最清楚。雖然危險,但是我對你們每一個人的重視都遠超其他人。你們是種子,我希望你們每一個人都能發芽,生根,徹底改變大明目前的軍隊訓練。所以,任務要完成,但是個人安全也要重視。”

他又轉頭向趙永亮說道:“明日持我令符,向御馬監徵八百匹上好軍馬。斥候營四百人分成兩隊,一隊兩百人,由一百幼軍和一百羽林衛組成,一人雙馬。幼軍負責行動,羽林衛輔助。”

趙永亮看了看興奮的張鳳山,這個張鳳山以前只是羽林衛的小旗,如今卻成爲了幼軍的營副,按照大明軍制,這個營副相當於副千總了,雖然不能說一步登天,但是看着以前的一個小兵,現在都快跟自己平起平坐了,他的心裡還是有些不服氣的。

他躬身說道:“殿下,幼軍將士不過是初生牛犢,殿下讓他們擔此大任,恐怕軍中將士有所不服。”

朱瞻基絲毫不在乎地說道:“不服就較量一番,何況幼軍負責偵查,把腦袋系在腰帶上,羽林衛真的願意爭這個功勞嗎?”

這個時候他當然不肯弱了自己的士氣,抱拳說道:“羽林左衛三千將士,都願爲殿下效死!”

朱瞻基搖了搖頭說道:“效死就不必了,我需要你們都活的好好的,要死,也要讓敵人死。你們下去合計一番,明日或者後日進行一番比試,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去吧……。李亮,讓錦衣衛的人進來。”

衆人紛紛行禮:“臣等告退!”

對羽林左衛,朱瞻基現在並不重視,或者說他是不能太重視。

軍隊是朱棣的根基,他現在正當壯年,一點也不服老,朱瞻基哪怕是他的孫子,如果想要挖他根腳,也會讓他心裡不舒服。

但是朱瞻基也不能太無能,如果他連這三千人的軍隊都掌握不好,朱棣又如何放心讓他掌握更多的軍隊!

所以,適當地展現一點自己的能力,卻不能表現的太貪權,纔是朱瞻基應該做的。

楊章德他們帶着一夥錦衣衛進了大堂,因爲是第一次見面,衆人紛紛單膝跪拜,大禮參見。

朱瞻基不曾想,這幾個人裡面,竟然還有兩個人自己都聽過他們的名字。

其一爲今年已經年紀不小的塞哈智,此人出身蒙族,卻是堅定的反蒙派。因爲如今的蒙族幾乎還是奴隸制,除了貴族和和尚們,普通牧民的生活比漢族更慘。

塞哈智出身不高,自小就受盡折磨,在自己的主子被趕走了之後,才真正過上了好日子。

朱瞻基聽說過他是在後世,因爲在紀綱被朱棣處死之後,就是他接替了紀綱的錦衣衛指揮使職位。

雖然歷史上說他是個老好人,並沒有什麼卓越的成績。但是能坐上這個指揮使的位置,就不是個簡單的人。

另一個人是莊敬,此人乃是錦衣衛指揮僉事,紀綱真正的左右手之一。在錦衣衛內部也是大名鼎鼎,殘暴名聲僅次於掌管了北鎮撫司的龐瑛。

如果說紀綱是朱棣的走狗,那麼莊敬就是紀綱的走狗,還是最好用的走狗之一。

朱瞻基沒有想到紀綱會把他派到北平來輔助自己,這也說明紀綱是真的把自己的話放在了心上。

塞哈智老成持重,莊敬狠厲能幹。他們兩個來幫自己,想要掌控北平目前出征的情報,就不會出現大的差錯。

而楊章德卻有些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接觸的層次越高,他發覺自己需要加強的方面就越多。

想要混到更高的層次,僅憑敢打敢殺,已經遠遠不夠了。

(今日推薦票上千,感謝各位書友)

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四章 西北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七章 呂宋第三章 皇宮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三十章 總攻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一一五章 戰第八十章 父子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一百章 北上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二00章 分功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六章 分道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十一章 各國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九章 旅途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
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一三零章 靜與動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四章 西北第四十九章 迎敵第六十四章 喜好第四十五章 微服私訪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六十七章 結盟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一一七章 報復(祝大家新年快樂)第七十七章 科學教第一二八章 病危第七章 呂宋第三章 皇宮第二十五章 星城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八十九章 真正的槍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三十章 總攻第四十七章 出兵休達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一六零章 對馬島第一一三章 新年第二零四章 船(兩章合一大章節)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九十五章 合法財產保護第一五零章 臨戰(求訂閱)第二零八章 家祚(二合一大章節)第一四七章 移民規劃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一一五章 戰第八十章 父子第六十四章 朝議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七一章 關係第一二零章 震動第二一九章 南亞計劃(七千字大章)第一一二章 捱揍第一五六章 警告(搖搖搖頭兄弟盟主加更6)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一七四章 特使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九十七章 激動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七十九章 認錯第一百章 北上第一二四章 黃金(祝大家情人節快樂)第九十四章 懂事第二十八章 野望第二一四章 班師回朝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一三五章 接連震撼第二00章 分功第四十一章 黃金城第一七八章 最後的據點第一四三章 風向(紫軒煜塵盟主加更2)第一一七章 擢升(繼續求票票)第二一一章 意料之內的結果第一一二章 順利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四十一章 緊迫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六章 分道第六章 大明朝政議事法則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一章 大明之大第六十二章 規則與分化第二十二章 糧食哪去了(汐牧羊人宗師加更)第二十三章 發明帶來的欣喜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十五章 局勢與大勢第二一二章 征服者第四十九章 風暴第五十三章 敗逃(求推薦)第五十二章 被遺忘的人第一五七章 攪屎棍第二零二章 報仇第四十八章 先禮後兵第一一八章 局勢第五十九章 種子第二一零章 活捉與貿易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三十三章 兩種待遇第十一章 各國第二三五章 出發準備第三十八章 抵達北平第九章 旅途第二十五章 大案第九十一章 各有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