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交心

永樂十三年十一月初十,經過幾天的準備工作,朱瞻基率領着衆將登上了一艘四百石福船改建成的樓船。

四百石的福船,不要說在海中,就是在長江裡,也不是大型船隻。

但是這種船的尖底造型與龍骨結構、水密隔艙結構、多重船底板、用於操縱尾舵升降的絞車等,都代表了這個時代大明最先進的海船技術。

這種船不僅更安全,不易顛覆,能承受大風浪,即使漏水也不影響航行,更重要的是,這艘船的速度更快。

如今的大明海軍第一軍區,是從荊州,到武昌,到九江,並且一直延伸到後世的崇明島的龐大水師。

這種四百石的戰艦雖然不是最大的,但是速度最快,而且吃水不深。不論是在巢湖,鄱陽湖,洞庭湖都能暢行無阻,所以這種船也成爲了各水師將領在內河指揮的座船。

朱瞻基他們將會乘坐這艘船抵達崇明島水師營,在那裡換乘排水量超過五千噸的大型寶船,立旗出兵。

因爲這次是剿匪,而不是兩軍對壘。爲了保密,所以他這次出兵並沒有興師動衆,許多大明的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朱瞻基這個太孫親自出海剿匪。

上次出征,他是朱棣身邊的跟班,除了自己的衛隊,任何人都指揮不了。

但是這一次,他卻是三軍主帥,不僅第一艦隊兩百艘各式戰艦都歸他指揮,就連與第一艦隊組合成包圍網的第二艦隊和第三艦隊,也都歸他遙控指揮。

對倭寇,其實並沒有人真的擔心他們能對大明艦隊造成什麼傷亡。

他們再狠,也只是在陸地上殺人狠辣。在茫茫大海上,如果遭遇,更主要的是看船隻的大小,炮火的犀利。

包括朱瞻基在內的一衆水師將領,他們更願意將這次的出海看做的一次實彈演習,鍛鍊一下大明水師的配合作戰實力。

大明水師的實力雖然冠絕全世界,但是如何有效地提升戰鬥力,發揮戰爭潛力方面,也不過處於一個初級階段。

朱瞻基不是一個領導新手,在前世的時候,他就能發揮楊比利的特長,讓他將自己的僱傭兵軍團打造成了一支戰鬥力超羣的軍事集團。

他雖然在指揮作戰上有着自己的天然短板,但是他的能力本來就在協調和對人的管理上。

在海軍總部,他就召集了第一艦隊都指揮使以上級別的將領,召開了第一次作戰會議。

根據出海作戰船隻的規模,第一艦隊確定了行軍線路,作戰計劃,確定新型的傳令旗語,甚至包括了遭遇海風后,大霧後,各船的應急措施。

意氣風發地坐在了主將的位置上,隨即發佈了第一條軍令,就是確定整隻船隊的指揮系統。

在新江口軍營,當地一艘座船升起了軍令旗之後,所有的船隻陸續升旗。

每一艘不同的船升旗的左右不同,高低位置不同,而這些決定了他們在行軍過程中的位置。任何經過訓練的船員,能輕易地分辨出每一艘船應該航行的位置。

整個艦隊被分成了指揮部分、航海部分、後勤保障部分,作戰部分。

雖然通訊方式有些落後,但是當簡潔明瞭的旗語傳令系統統一起來之後,看似雜亂無章的船隊,其實有着一種穩定的規律。

傳達了第一條命令,朱瞻基就坐在指揮艙裡,將大權移交給了鄭和。

在如今的大明,作戰比鄭和勇猛的將領多了去,但是在指揮一支兩百艘戰艦行軍,作戰的經驗上,沒有人能超過鄭和。

隨着鄭和的一道道命令通過旗語傳達了下去,在這裡雲集的兩百艘戰艦開始有條不紊地出發。

寬闊的長江上,戰艦按照大小規制的不同,用途的不同,列隊前行。或者兩船並列,或者三船並列,最多四船並行佔據了長江一半的水面。

來往行駛的商船,看到這樣規模的行軍,都紛紛躲在了岸邊,讓出了航道。

沿着長江順流而下,船速飛快,最多一天的時間,船隊就能抵達崇明島。

朱瞻基他們的旗艦位於船隊的中間,兩側各有一艘護衛艦保護。這還只是在長江裡面,等到了大海里,船隊的規模會更加驚人。

船隊航行,船隊各將也就閒了下來。

待鄭和將所有的命令傳達完畢,朱瞻基將他請到了自己的下手坐下。“鄭總兵初次指揮全作戰艦隊,可有不偕?”

鄭和搖了搖頭說道:“全作戰艦隊,船隻類型只有四種,各部將士統一授命,卻要比出使艦隊更易控制。”

朱瞻基點了點頭,明白他的意思。如今出發的全部都是戰艦,沒有馬船,沒有太多補給艦,船員的組成也不是各部抽調,所以執行命令起來更是整齊劃一。

鄭和以往出使,兩百多艘不同的船隻,船隻的種類有幾十種,各船又不是隸屬一個艦隊。有些船速快,有些慢,有些大,有些小,有作戰部隊,有外交團隊,指揮起來其實更復雜。

朱瞻基看了看他有些黝黑的臉,說道:“此番出海搜尋倭寇,非比往常外交使命。我也知道鄭總兵心懷仁慈,不願多造殺戮。但是此番目的不同,還望鄭總兵能更果決一些。”

鄭和抱拳說道:“內臣知曉。對待倭寇仁慈,就是對我大明沿海民衆的殘忍。此番和定以殿下之命爲尊,不負使命。”

朱瞻基笑了起來,鄭和雖然信佛,更像一個溫和的外交家,而不是一個軍事家。但是他從靖難之役那時候就是一刀一槍殺出來的,此番使命不同,也不怕他會對敵人仁慈了。

如果他真的仁慈,也不會有陳祖義五千大軍被他一把火燒死,也不會有錫蘭國都都被他攻破的戰績了。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剿滅倭寇之難,在於行蹤難尋。不過此番錦衣衛已有暗探混跡於倭寇之中,除非他們永不靠岸,否則定會泄露根腳。剿滅倭寇是我們此番的戰術目的,卻不是我大明的戰略目的。爲我大明長治久安,此番孤還需總兵傾力相助。”

鄭和沉吟了一下問道:“殿下,何爲戰術?何爲戰略?”

朱瞻基反問道:“鄭總兵學富五車,可知政治一詞?”

鄭和應道:“先秦諸子就曾使用過政治一詞。《尚書·畢命》有‘道洽政治,澤潤生民’;《周禮·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歷朝歷代在更多的情況下是將‘政’與‘治’分開闡釋。‘政’主要指國家的權力、制度、秩序和法令;‘治’則主要指管理民衆和教化民衆,也指實現安定的社會。”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鄭總兵當真名不虛傳,如此生僻之詞義也能闡釋的清清楚楚。那麼,請問鄭總兵,戰爭的目的又是什麼?”

鄭和沉吟了起來,朱瞻基不等他開口又說道:“所謂戰爭不過是政治的延續,一切戰爭的目的都是爲了政治服務。剿滅倭寇,只是一場戰爭,但是要是想要徹底解決倭寇問題,不是一場戰爭就能解決問題的,我們必須深挖倭寇之根基,從根本上斷絕倭寇的生存之基,這就是戰術和戰略的區別。”

鄭和應道:“殿下的意思是說,爭一時之長短,用戰術就可以達到!如果是爭一世之計,就需要從全局出發去規劃,這就是戰略!”

朱瞻基哈哈笑道:“與總兵言語真是讓人心曠神怡,瞻基佩服不已。”

這是朱瞻基的心裡話,跟聰明人說話,對方能很快就領會自己的意思,節省了不少口舌。

而且鄭和能用簡潔的話語,就完整地表達了朱瞻基的意思,這一點是朱瞻基遠遠不及的。

他比鄭和強的地方,只是多了一些見識,另外兩個人的地位不同,所以接觸的信息不對稱。

真的比起個人綜合素質,朱瞻基真的覺得自己比不上鄭和。

鄭和問道:“殿下,內臣長期不在朝中,所以對朝廷局勢瞭解不多。自去年北征,陛下擊潰瓦剌部,在草原開發北明山銅礦,草原局勢爲之肅清。如今朝廷是否將主要精力轉移到大明沿海各國了?”

朱瞻基笑道:“鄭總兵是否想問,朝廷會更加重視海權了吧?”

鄭和有些羞愧地自慚地笑了笑,抱拳說道:“內臣貽笑大方了。”

朱瞻基肯定地點了點頭說道:“鄭總兵請放心,雖然現在的草原勢力還沒有徹底征服,但是朝廷也不過是在等新式火槍換裝。待得大明各軍衛都用上了火槍,那個時候,草原勢力的騎兵優勢將徹底不復存在。

而今後的大明,不會再將那兩百萬北元勢力視爲真正的敵手。大明就將會變成以海權爲主的盟主國,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大明以外的地區。鄭總兵需要做的就是要好好保養自己的身體,今後的大明,需要總兵的地方還多着呢!”

鄭和又問:“如果肅清了倭寇勢力,和下一步將何去何從,還請殿下明示!”

朱瞻基笑道:“在帖木兒王國的西方,還有無數的小國,那些國家都沒有聽說過我大明,甚至不知在東方還有我大明的存在。要揚我大明國威,還離不開總兵的辛勞。”

鄭和斬釘截鐵地說道:“此乃和畢生志向,不已爲苦。”

感謝額吐你哦,燈火見人家,小楊柳啊,書熾,睡不醒要補覺,搖搖搖頭,嶄佰,大隋章德公的打賞,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九章 旅途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一章 穿越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二十五章 大案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一二五章 選才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三十章 選擇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五章 天才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八十章 父子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八十章 父子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訂閱,求保底月票)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百章 生日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七章 遷都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四十章 天道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六十六章 安排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十四章 爵位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二00章 分功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一五九章 心機
第九章 旅途第三十五章 理想第一章 穿越第四十八章 活動第一零六章 水泥第二十五章 大案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四二章 國事家事第二一五章 琉球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第一三一章 劉青田後人第一二五章 選才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一二二章 春闈第三十九章 銘記歷史第八十六章 鐵竹鐵木第三十章 選擇第四十六章 教誨第三十八章 處政與安排第七十六章 倭寇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二三二章 英雄第二零七章 收穫(二合一大章節)第五章 天才第一二八章 西域使團第八十七章 叔侄第九十章 技術封存第二十八章 對比第八十五章 緣由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八十章 父子第九十三章 幼軍(加更完成)第一零七章 戰爭的紅利第一一三章 懲罰第一三零章 經濟控制(搖搖搖頭盟主加更第二更)第八十章 父子第六十章 新生第一二七章 自作第五十七章 軟禁(Libra~汐牧羊人盟主加更)第二零一章 成本第一一五章 二狗子(求訂閱,求保底月票)第二一七章 心思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十八章 帝王之術魏徵《諫太宗十思疏》第一百章 生日第七十一章 目的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四十七章 繞行第五十七章 撥動歷史第四十二章 文明地搶劫第五章 書呆子 (求推薦票)第十章 輿論控制第七章 遷都第四十六章 無奈第八十四章 火車第一一八章 納吉(還有嗎……)第一五四章 天何不公?第二三四章 家宴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一七三章 糧食第七十二章 相見第五十章 乾淨利落的勝利第四十章 天道第一二六章 第三支使團(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開戰第五十九章 代理人第二二二章 心態與進京第一一九章 官司(第五更)第二十一章 聚合第九十三章 格物第一二零章 偶遇(求訂閱)第一零二章 傻妞第六十六章 安排一百五十二章 勢成第一四八章 寶船第十二章 朝議 (下)第一三二章 鍊鋼之難第十四章 爵位第八十八章 發現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三十四章 探索第四十八章 備戰第四十四章 壓力第一八四章 家(搖搖搖頭盟主第八更)第一四一章 緣由(紫軒煜塵盟主加更1)第五十五章 區別對待第二00章 分功第二零九章 正道邪道第一六一章 絕望第一三七章 禪位第一二六章 想法第三十四章 繼承人第四十七章 引以爲戒第七十六章 坦白第一五五章 一邊倒第一八三章 父子重逢第二十一章 白蓮教第一五九章 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