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節 收買(1)

漢室的動作雷風厲行,第二天,露布上就出現了對鬥毆事件的處置命令。 △,

參與打人的遊俠、地痞,致人死亡的,按照情況輕重,處以死刑至徒刑不等,且不得贖買

但,相較而言,魯儒派系受到的打擊更沉重。

所有被打者,全部以‘誹謗朝廷、妄議國政、侮辱士民’的罪名,終生禁止考舉,且師長、家族兄弟子侄叔伯,師兄弟,連坐,三年不得考舉。

這下子,魯儒門固然如喪妣考。

但現階段,他們還沒有點亮‘騙廷杖’這個科技點,在表明了強硬的態度的漢室朝廷面前,他們也只能捏着鼻子,縮起腦袋,裝作不知道有這麼個事情。

畢竟,五十來年前,高皇帝劉邦可是親自用刀槍劍弩,教魯儒們應該怎麼做人。

更關鍵的是,就連儒家內部的其他派系,也對他們很不友好,甚至施加了巨大的壓力。

像混的比較好的宗正劉禮,紅候劉富兄弟,還有中郎將衛綰,天子近臣顏異,都對魯儒派系發出了嚴厲的警告:特麼你們作死,別連累我們!

萬一要是惹怒了天子,下令禁絕儒生爲官,你們賠啊?

至於遊俠們就更不敢吭聲了。

幾十年的貓抓老鼠遊戲下來,遊俠們對官府的敬畏,絕對是發自內心的。

遊俠犯了事,被官府逮住,想活命?千難萬難!

就算是那些有背景的大人物,也只能慌忙逃竄。躲避風聲。

當然,牢騷自然是有的。只是,自古以來‘有活力的社會組織’的牢騷。從來不會引起統治者半分的注意。

這樣熙熙攘攘了兩天後,第一輪考舉的成績單公佈了。

頓時,此事就壓過了所有的事情,成爲了輿論的焦點。

畢竟,不就死了三個魯儒,抓了幾個遊俠要砍頭嘛?

比起自家子侄的前途,這都是小事!

甚至連朝廷已經正式下詔,討伐朝鮮這個事情在此事面前,都成了不起眼的小問題。

只是……

在公佈成績單的同時。 也不知道是誰從哪裡聽到了天子對魯儒的一句評價,瞬間,整個長安都知道了。

無數人議論紛紛。

連看着魯儒的眼神都變了。

“嘿!他們之所以爲夷狄張目的原因,是爲了免得去愛自己的同袍!陛下的話,可真是一針見血,還人人能懂!”有人對着一個穿儒袍的士子,故意大聲說道,瞬間就引起了衆人的鬨笑。

“聖天子明見萬里,自然看得清楚!此輩滿嘴仁義道德。實則吝嗇自私,他們連對自己的妻小,也刻薄無比呢!”有人似乎去過魯地,對魯地的地主和貴族階級。充滿了惡意。

而實際上,魯人在漢室的商業活動中,確是以吝嗇聞名。但凡與魯人做過買賣的,都清楚這一點。

要說不噁心

。那是騙人的。

趁着這個機會,自然是有仇報仇。有怨報怨,落井下石的不亦樂乎。

那儒生見了這情況,連忙低下頭,臉色雪白的逃的遠遠的。

“哎!真是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人心裡感慨一聲:“吾與魯儒明明是兩個派系,魯儒確實頑固保守,不思進取,但我不是啊,我學的可是公羊學,奉的可是‘十世之仇猶可報’的理念……”

更多的其他儒家派系的領袖,則是憂心忡忡的注視着一切。

天可見憐,儒家花了五十多年,通過內部革新和改變,才慢慢的適應了北方尤其是關中地主階級以及貴族勳臣階級的喜好,順應時代,慢慢的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

可如今,這五十多年的努力,眼看着,就要被天子一句:他們之所以爲夷狄張目,爲的是免得去愛自己的同袍給粉碎了。

許多人急的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四處拉關係,託人,終於,好歹湊出一個團隊,準備面見天子。

然而劉徹此時已經沒有功夫去理會這些小事了。

那句‘他們之所以爲夷狄張目,是爲了免得去愛自己的同袍’,是劉徹故意傳出去,爲的就是讓魯儒們清醒清醒,順便逼着他們去變,去改革。

這一點,劉徹非常有自信。

因爲,儒家算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能與時俱進的一個學派。

他們能與法家聯合執政,也能跪在夷狄腳下,高喊陛下聖明,轉頭又能跪在漢人皇帝腳下,大談華夷之防,甚至到了工業時代的天朝,他們也能煥發第二春。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得有人拿着刀子,架在他們脖子上。

不然,他們是肯定不會樂意改變的。

但,現在劉徹已經沒有空再關心儒家的反應,魯儒們的心思了。

因爲,剛剛帶着全族總共二十五萬多口人,加上一塊總面積大概相當於漢室遼東郡三分之二大小的土地,內附漢室,請爲郡縣的濊人的首領,濊郡南閭信即將抵達長安,覲見劉徹。

不管千金買馬骨也好,爲了朝廷的臉面也罷,劉徹都將此事放到了當下最重要的事情的位置上。

對於像濊人這樣主動內附,舉族來投的異族,不管在那個朝代,都是值得統治者大書特書的事情。

因此,南閭信還在路上,劉徹就已經派出了使者,前去傳詔,封南閭信爲滄海君,賜節杖,依舊統帥濊人,賞賜黃金一千金,許鞍車駟馬相迎,賞賜歸附濊人人月米一石,酒一斗,肉三斤,布帛一匹。

從表面上看,劉徹好似是在開歷史的倒車了。

人家濊人內附,以漢室傳統,對於部族首腦應該封侯,安置到內地,許以高官厚祿,榮華富貴,然後再慢慢的同化內附的異族。

而劉徹卻依舊保留了南閭信的部族首腦地位,而且還強化了他的權柄,以天子之尊,爲他南閭氏族的地位背書。

可以想象,只要劉氏不滅,南閭氏自己不作死,他們的地位就不會失卻

爲了這個事情,丞相周亞夫,第一次跟劉徹發生了衝突,而且是激烈的衝突,那頭犟驢在沒有辦法說服劉徹的情況下,索性就撂挑子,報了個病假,回家休息了。

對此,劉徹也很無奈。

甚至也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

但,冷靜下來後,仔細想想,劉徹覺得自己沒有做錯!

對於濊人以及以後歸附的異族,必須用這樣的手法來羈絆。

劉徹不是想開歷史倒車,而是想要扶持一批打手。

如同後世俄羅斯帝國的哥薩克一樣盡職盡責的打手。

俄國沙皇對於哥薩克是怎麼籠絡的?

無非就是承認和扶持哥薩克上層貴族以及酋長的地位,許以厚恩,然後,在哥薩克的貴族和酋長們的鞭子和唾罵聲中,哥薩克們高喊着烏拉,爲了祖國母親,爲了沙皇陛下,前仆後繼,給毛子打下好大的江山。

最關鍵的是沙俄爲此需要付出的代價很少。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滿清統治時期。

滿清通過對蒙古上層貴族的收買,成功的讓蒙古騎兵,變成了自己的打手。

上層貴族紙醉金迷,酒池肉林,甚至不把下層的牧民、奴隸當人看。

然而,這卻沒什麼大不了。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階級的固化現象,比起農耕文明更加嚴重。

若再加上一個宗教束縛,基本上,下層的人都會認命,甚至會覺得給上層的貴族老爺賣命,去死,是理所當然的光榮事業。

至於上層貴族?

倘若能享受榮華富貴,還能時不時的欺壓一下下層的百姓,魚肉奴隸,再以漢文化侵襲。

你覺得,他們會放棄美好幸福安逸的生活,轉頭對抗給予他們這一切的皇帝?

用屁股想都不可能!

最關鍵的是,收買上層貴族,撐死了也只需要負責一部分人的榮華富貴和幸福生活,但倘若將歸順的濊人全部視爲漢室臣民,給予公民待遇,那開支就大了!

或許,現在這幾十萬濊人,漢室還能負擔。

但日後,隨之漢軍不斷征服,殖民更多地區。

難不成,到時候連三哥們也能享受漢室國民待遇?

hold不住啊!

當然,爲了防止濊人日後跟他們的親戚倭人一樣反噬自己的主子。

第1583節 戰前(1)第705節 淘金浪潮(3)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275節 新思維(4)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650節 嘗試(2)第88節 扁鵲傳人!第1124節 赦與罰(2)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66節 劇孟來投第988節 商賈的興起第754節 遠航(3)第845節 善後(2)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505節 接班(3)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1537節 居延(2)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1193節 公示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1128節 波瀾(2)第1395節 談判(2)第382節 殖民(2)第691節 文治(2)第610節 胸甲第1393節 畫大餅(2)第1428節 在大夏(2)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1022節 替死鬼(1)第861節 杜仲膠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467節 家宴(1)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384節 反轉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56節 燕飲(下)第459節 一箭N雕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429節 在大夏(3)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67節 安排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1581節 籌備(1)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42節 長漂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1448節 決策第1368節 幕南無王庭第1122節 影響(2)第1070節 血戰(1)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271節 反應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755節 鯨川海第757節 抵達(1)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395節 無題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461節 大朝儀(1)第1056節 糾纏(2)第1188節 明主(1)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1277節 戰前(1)第1168節 藝術(2)第897節 租船(1)第1387節 聯盟(1)第257節 即將到來的麻煩第654節 梟雄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329節 安排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1305節 問題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988節 商賈的興起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79節 姊弟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106節 爲政之道
第1583節 戰前(1)第705節 淘金浪潮(3)第228節 第一次主持廷議第275節 新思維(4)第619節 羣魔亂舞(2)第805節 馬邑之戰(2)第650節 嘗試(2)第88節 扁鵲傳人!第1124節 赦與罰(2)第1575節 流血的單于庭(3)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66節 劇孟來投第988節 商賈的興起第754節 遠航(3)第845節 善後(2)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1553節 官制改革(2)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505節 接班(3)第452節 朝鮮之戰(1)第762節 打擊一小撮(1)第1537節 居延(2)第231節 天子的考驗第1193節 公示第583節 漢越一體化計劃(1)第1128節 波瀾(2)第1395節 談判(2)第382節 殖民(2)第691節 文治(2)第610節 胸甲第1393節 畫大餅(2)第1428節 在大夏(2)第1055節 安東的狂歡(1)第503節 鄴邑公主第1544節 不對稱的戰鬥(1)第288節 夷狄與諸夏第1477節 薄世回京第1022節 替死鬼(1)第861節 杜仲膠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467節 家宴(1)第993節 我死之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084節 匈奴最後的指望第1384節 反轉第700節 主爵都尉第56節 燕飲(下)第459節 一箭N雕第870節 歸來的英雄們(1)第287節 新的開始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4節 天子的本質第1429節 在大夏(3)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67節 安排第17節 暴怒的天子第304節 真假楚王(2)第1581節 籌備(1)第1279節 匈奴會向哪裡跑?第42節 長漂第1360節 新的利益集團第1448節 決策第1368節 幕南無王庭第1122節 影響(2)第1070節 血戰(1)第1298節 武貴文輕第603節 魚海!魚海!(3)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271節 反應第105節 天子的決斷第673節 打造作死禍害二人組(2)第755節 鯨川海第757節 抵達(1)第533節 釐定歷史第949節 器械一量第395節 無題第895節 風起南國(1)第461節 大朝儀(1)第1056節 糾纏(2)第1188節 明主(1)第1292節 帝國的毀滅(1)第1277節 戰前(1)第1168節 藝術(2)第897節 租船(1)第1387節 聯盟(1)第257節 即將到來的麻煩第654節 梟雄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329節 安排第199節 要走正路啊第1305節 問題第315節 天下英雄入吾甕中(1)第988節 商賈的興起第862節 新時代的序幕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280節 戰鬥力爆表的御史們(2)第1302節 我死以後,哪管洪水滔天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179節 姊弟第850節 武夫當國(3)第106節 爲政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