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節 科技樹

接下來幾天,劉徹除了上朝以外,絕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攀科技樹上面。

不得不說,皇帝與太子之間的差距,幾乎是以光年計算的。

當劉徹還是太子時,只能小心翼翼的挖少府的牆腳,偷偷摸摸的搞技術研發。

然而,當了皇帝以後,他想怎麼玩,就怎麼玩了!

整個少府的所有資源,全部向他敞開供應!

少府擁有數以萬計的在冊工匠,這些工匠們,雖然可能沒什麼文化,但,他們從他們的父輩,祖輩甚至曾祖輩開始,就是工匠了。

只憑經驗與雙手,他們就能製造出在後世只有精密儀器才能製造出來的擁有複雜結構的各種器械。

少府裡,甚至還有着黑科技——傳承自秦代的鍍金技術!

這些工匠用劉徹也看不懂的辦法,硬生生的在鋼劍以及青銅劍身上,鍍上了一層稀有金屬。

但凡鍍了這種金屬的武器,立刻就會獲得一個特效——永不生鏽,且削鐵如泥!

他們所鍍的金屬,根據劉徹的記憶,應該就是後世與秦始皇兵馬俑一起出土並且震驚了世界的鍍鉻兵器。

劉徹對金屬瞭解不多,但他記得,好像後世的新聞上說過,這種鉻,在地球上屬於稀有金屬,含量很少,最重要的是,它需要攝氏3000度的高溫,纔會融化!

在後世,直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西方人才掌握了金屬鉻的技術。

不過這種黑科技。實際意義並不大……

因爲,這種鍍鉻的寶劍。產量極低!

少府一年到頭,最多能成功的給兩三柄寶劍鍍鉻。

而這些寶劍。一般會作爲天子佩劍以及在諸侯王身死時,賞賜給其作爲陪葬品。

基本不會流入到軍隊中……

但從這個方面看的話,這個時代,也並非全然屬於科學荒漠。

最起碼,在少府不是這樣的。

而隨着劉徹登基稱帝,少府,徹底的變成了他一個人的玩具。

那數萬工匠,龐大的作坊羣以及無窮無盡的財富與人力,盡爲劉徹一人所有。

在這樣的局面下。劉徹一聲令下,整個少府的機器,就按照他的意願迅速的動了起來。

不過一個月,西元前地球上人類第一座鍊鋼高爐,就在上林苑的一個偏僻角落高高聳立了起來。

這座高爐其實不算高,最多隻有三米高。

以粘土和磚石搭建而成。

遠遠的看着,就像個醜陋的小塔。

它以焦煤和焦炭爲燃料,日夜不息的進行‘鍊鋼’。

目前一天,可以將至少五百斤的生鐵變成相應不等的‘碳鋼’。

只是質量堪憂。出來的鋼水品質,很難保證。

而且,耗能極大,污染也很嚴重。

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缺點。

反正,少府令岑邁在見到這個醜陋的東西,居然真能煉出鋼鐵來。

高興的像個小孩子一樣。他已經決定,在一年內。修建五百座這樣的鍊鋼爐,爭取年內出鋼十萬斤!

至於環境污染什麼的……

想發展工業。怎麼可能沒污染?

後世英國工業革命,倫敦幾乎變成了一座地獄之城,泰晤士河裡號稱連蝦和蟲子都死絕了!

同時期的法國巴黎,更是號稱臭黎……

但劉徹並不同意在關中這麼玩。

首先關中本身沒有什麼鐵礦,其次,真要關中變成一個烏煙瘴氣,霧霾蔽日的地方,劉氏的江山,恐怕就坐不久了……

所以,劉徹傾向於,將這些高爐放到蜀郡或者河東等煤鐵的主產區。

除此之外,水力鍛壓技術,也開始取得突破。

第一臺水車,已經在上林苑開始安裝,預計,春耕前可以投入使用。

而水車的成功研發,等於,水力鍛壓技術,已經進入了關鍵時刻,胸甲騎兵的出現,開始進入倒計時。

另外,土法水泥,則早已經獲得了成功,並且投入了使用。

目前,這種水泥,主要是用於給皇宮鋪設道路,尤其是太皇太后常常去的那幾條御道。

土法水泥想要大規模的量產,還需要走一段路。

現在,劉徹開始將視線投向軌道運輸了。

在他的命令下,一條木質軌道,開始在上林苑的思賢苑中修建。

軌道的技術是現成的。

當年,秦始皇爲了消滅楚國,就曾經運用了這一技術。

秦人在秦楚邊境,修建了許多條軌道交通網絡。

這種軌道,以馬爲動力,通過一種頗爲特殊的設計,使得馬匹在軌道上會一直不自覺的奔馳。

從而使得物資可以迅速快捷的抵達前線。

根據石渠閣保存的秦代資料記載,這種馬車軌道,一晝夜就可以將物資送達數百里外的前線。

正是在這種軌道交通網的幫助下,秦人如犁庭掃穴一般,迅速的滅亡了楚國,並進入征服了南越。

然而,隨着龐大的秦帝國在農民起義中覆滅,新生的漢室王朝,在初期,嚴重的缺乏馬匹。

當年,就是劉邦自己,都找不齊五匹顏色相同的馬,堂堂丞相蕭何,居然是乘着牛車上朝……

在那樣的情況下,許多在戰火中保留下來的秦代軌道交通網絡,失去了它們的作用。

不是被拆毀,就是被下令填埋。

因爲,這種軌道,只適用馬力運輸。

當漢室失去河套地區,沒有了馬匹的來源後,這種軌道就成了累贅。

它的存在,即阻礙了交通,還沒有任何作用!

只是,當時下令拆毀和填埋這些軌道的丞相蕭何,極富遠見,他命令,將一整條秦代軌道,完整的拆卸,然後保存進武庫中。

更將整個軌道的全部技術資料與建造圖紙,全部封存進石渠閣中,以待將來。

如今,在思賢苑中鋪設的這條軌道,所用的木軌,就是完全按照蕭何保留下來的資料和圖紙,並對照封存在武庫中的那些木軌,複製出來的複製品。

只是這種木製軌道,耗資巨大,每裡的造價,高達五六萬錢。

假如要鋪設一條從長安到蕭關的軌道的話,起碼要花掉數千萬金錢。

而且,它還及其容易被人摧毀——可能一把火,就會讓其中斷運輸。

另外,由於它是以馬力來運輸的。

所以,沿途的馬站以及各種護理人員,都需要培養和建設。

但是,它確是這個時代最便捷最快速最高效以及最強大的運輸方式。

因爲採用了特殊的木軌設計,所以,當馬匹在這種軌道上奔跑起來以後,就很難停下來,甚至不需要車伕揮鞭子……

而一輛標準的軌道馬車,能將數千斤的物資,一晝夜送遞需要的地方。

對於戰爭來說,這幾乎就是一決定勝負的關鍵條件!

也就只有秦人才會發明和創造如此犀利的運輸技術。

畢竟,秦國人口少,在統一戰爭時期,他的全部青壯幾乎都參軍了。

沒有這樣的技術,他很難有快速的補給。

一個月後,當劉徹在思賢苑裡看到,那條已經竣工的軌道上,兩匹駿馬,拉着數節車廂,以蒸汽火車的氣勢,在軌道上狂奔起來後。

他就決定,開始鋪設長安——蕭關的軌道。

不爲別的,單單就是有了這條軌道後,一旦匈奴人再次入侵,長安的軍隊和物資就能在一晝夜抵達蕭關,參與抵抗。

這在軍事上,將有着無比重要的作用!

更何況,這種軌道交通,還將大大的提升漢室的商業經濟。

與之相比,看上去巨大的投資,似乎也值得了。

“去請左相國和中尉過來……”劉徹回頭對已經被軌道嚇傻了的王道吩咐道:“讓他們來看看,這種軌道……”

劉徹敢打包票,周亞夫和郅都肯定會支持他的這個決定。

第494節 油脂第427節 看望第1478節 京兆尹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224節 你行的!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342節 背鍋俠(2)第57節 證據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499節 兩個任務(2)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8節 家宴(下)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1347節 毀滅第1161節 征途(1)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1455節 掀桌子(1)第1229節 儒生的問題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1103節 抉擇(1)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1503節 接班(1)第149節 廷議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445節 博弈(1)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630節 溫言在口(5)第152節 滅蝗策第516節 本性難改第885節 和親確定(2)第1466節 人事調整(2)第1483節 爲政績論(2)第1174節 矯正(1)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824節 影響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第421節 狗腿子(1)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342節 背鍋俠(1)第658節 南巡(3)第123節 蒼鷹第940節 狗大戶們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344節 背鍋俠(4)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3節 薄皇后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1556節 周亞夫致仕(2)第1198節 程序(1)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1071節 血戰(2)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260節 思賢苑與改革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1177節 應變第632節 新學派?(1)第1227節 明道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57節 證據第1548節 諸儒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578節 考舉再開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361節 微服(4)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395節 無題第1318節 運動戰(2)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2節 雪中送炭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639節 廟算(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587節 新世界(3)第322節 研究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1069節 反撲(1)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55節 收買第853節 影響(3)第1476節 見聞(2)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
第494節 油脂第427節 看望第1478節 京兆尹第816節 最後的折蘭騎兵(4)第1013節 衛道的法家(1)第224節 你行的!第942節 濊人,不存在了第342節 背鍋俠(2)第57節 證據第1370節 流血的撤退(2)第1499節 兩個任務(2)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592節 少府令劉舍第1331節 匈奴劇變第232節 劉德的改變第229節 爭鋒相對第8節 家宴(下)第183節 鹽鐵官營第1149節 絕望的匈奴人(1)第219節 一箭三雕第1347節 毀滅第1161節 征途(1)第1046節 戰河陰之強敵(1)第1274節 不教胡馬度燕山(1)第1455節 掀桌子(1)第1229節 儒生的問題第1032節 磨刀霍霍(1)第1103節 抉擇(1)第173節 千萬不要做豪強第1503節 接班(1)第149節 廷議第911節 樓船的腦洞(2)第445節 博弈(1)第696節 爭權奪利第630節 溫言在口(5)第152節 滅蝗策第516節 本性難改第885節 和親確定(2)第1466節 人事調整(2)第1483節 爲政績論(2)第1174節 矯正(1)第1211節 儒家的反擊(1)第824節 影響第291節 忽悠匈奴人(2)第1044節 義縱的惶恐第421節 狗腿子(1)第330節 第二次考舉(1)第342節 背鍋俠(1)第658節 南巡(3)第123節 蒼鷹第940節 狗大戶們第25節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第344節 背鍋俠(4)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1273節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3節 薄皇后第780節 烏孫入甕第1556節 周亞夫致仕(2)第1198節 程序(1)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1071節 血戰(2)第1480節 安東之患(2)第260節 思賢苑與改革第1319節 普羅米修斯第1177節 應變第632節 新學派?(1)第1227節 明道第41節 科舉的土壤第888節 醫學的未來(2)第57節 證據第1548節 諸儒第134節 天子的提議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578節 考舉再開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1)第829節 十面埋伏(3)第840節 英雄故事第827節 十面埋伏(1)第153節 薄皇后的幸福生活?第582節 東甌內附第361節 微服(4)第230節 劉濞的對策第395節 無題第1318節 運動戰(2)第1493節 手中的牌第2節 雪中送炭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639節 廟算(1)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587節 新世界(3)第322節 研究第956節 朕來教你們剝削(1)第1069節 反撲(1)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55節 收買第853節 影響(3)第1476節 見聞(2)第1450節 爲民做主(2)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1496節 一夫狹五口而牧百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