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8節 學術腐敗

董府之中,氣氛已然變得十分融洽了。

坐在上首的董仲舒,舉着酒樽,對着張恢敬酒祝觴:“張子,請滿飲此杯!”

張恢笑着擺擺手,將酒樽放下,道:“老朽年邁,不勝酒力,董子請隨意……”

董仲舒聞言,也不以爲意,將手裡的酒一飲而盡。

這些酒乃是如今長安城裡首屈一指的奢侈品,一壺就要價數千錢,還有價無市,一般人想買也買不到。

因爲,它們產自安東的深山,乃是用上等的山參浸泡而出的美酒。

是整個長安的貴族官員都爭相追捧的養生聖品,不僅僅可以滋補身體,還能壯陽。

張恢看着董仲舒的模樣,卻在心裡嘆息了一聲:“孔仲尼和子夏先生若泉下有知,恐怕已經在氣的打滾了……”

今日的儒家巨頭們奢侈之風,日盛一日。

看看這董仲舒的豪宅吧!

這棟豪宅,地處長安城裡最貴的地段——尚冠裡的中心。

一宅(一畝)作價高達五十萬,董仲舒這個宅子,市價超過一千萬!

家中歌姬、美婢數十人,奴僕、僕從百餘人,更有着弟子門徒數十人服侍。

一般的漢家列侯和兩千石,拍馬也不及這位儒家的博士。

很顯然,僅僅靠着董仲舒那點俸祿和津貼,就算賣了他,也買不起這麼頂級的豪宅。

這些錢,也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

自然,這位董子的財富來源,就是一個謎了。

雖然外界,都在說,董子的這個豪宅和家裡的奴僕、歌姬、美婢,都是那些仰慕他的豪商與貴族所送的。

但,張恢卻是很疑惑。

那個狗大戶,能一次性送上一棟這樣價值千萬,甚至根本不可能通過正常途徑買到的豪宅給他董仲舒?

反正,他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狗大戶。

門徒弟子的親友送過他最大的一筆禮物,也不過價值數百金而已。

還被他拿去作爲了學苑的辦學經費。

這董子的錢,哪裡來的?

這還真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張恢可是知道,同樣是儒門巨頭,董仲舒的師兄胡毋生,可至今都還住在太常撥給的那棟官邸裡,用的也是太常按照制度撥給的奴僕、下人。

而除了胡毋生,其他在長安的儒家巨頭,也基本都是奢侈無比。

某位千石博士的兒子,據傳曾經一次在茂陵賽馬場輸掉了上百萬的賭注!

不過,這種事情,張恢懶得去探查究竟。

當前,對法家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確保晁錯能夠安穩順利的上位。

所以,等到董仲舒放下酒樽,張恢就笑着道:“董子,您方纔所言的事情,老朽想過了,有些不妥啊……”

董仲舒開的條件,何止是不妥?

簡直就是異想天開!

要知道,這些條件裡,甚至有着要求晁錯上臺後,給與儒家十個丞相府的少史和徽事名額的要求。

更有着要求指定五人成爲太子舍人的條件!

這簡直就是亂彈琴嘛!

這樣的條件,任何一個法家的人都不可能答應。

因爲一旦答應,就等於自己否定自己的道統。

更有可能惹下大麻煩!

公器私用,一旦被天子知道,儒法統統要被拖到未央宮宣室殿之中打屁股,不打個皮開肉綻,這個天子肯定就不姓劉。

不過,談判就是這樣,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正常的很。

法家也見慣了類似的場面。

“那張子以爲呢?”董仲舒也明白,自己的條件,必定不會被接受。

就算法家答應了,他也不敢要。

因爲,鬼知道法家會不會在這裡給他挖一個坑,等着他跳進去?

論起政治手腕,儒家遠遠不及法家的皮毛。

“不如這樣……”張恢微微一笑,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董仲舒一聽,搖搖頭,道:“張子太小氣了……”

這樣再三來回,最終,兩人終於達成了一致。

法家放棄在齊國和楚國的兩個學苑,將人撤回北方,同時不給儒家進入安東經營設置障礙。

作爲交換,儒家在晁錯的問題上保持克制和冷靜,不搞事,不鬧事。

這樣的條件,對於儒法而言,都可以接受。

儒家拿到了好處,而法家得到了一個丞相。

可謂是皆大歡喜。

…………

“這個世界,能殺人的,只有兩種武器……”

“第一種是武器的批判,第二種是批判的武器……”

拿着手上的報告,劉徹嘴角輕笑了一聲,低聲呢喃道:“還好朕早就明白了這個道理!”

對於任何一個統治者而言,軍隊的槍桿子和文人的筆桿子,都是必須牢牢控制在自己手裡的。

這兩者,缺一不可,缺了的皇帝的就是瘸子。

所以,繡衣衛不僅僅在監視文武大臣,還在監察諸子百家。

指不定,哪位巨頭的管家、僕人甚至門徒,就是繡衣衛的人。

基本上,只要劉徹願意知道,至少在這個長安城內,沒有什麼事情能夠瞞過他的耳目。

將手上的報告放下來,劉徹輕聲招呼一聲,命令道:“繡衣衛繼續監視……”

“諾!”繡衣衛都督周左車連忙屈身拜道。

“再去告訴各郡國的繡衣衛校尉、都尉,給朕盯緊了各地的學苑,倘若有什麼風吹草動,朕授權給各郡國繡衣衛校尉、都尉,便宜行事,相機決斷!”劉徹有些不放心的補充一句。

雖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儒法的高層,似乎達成妥協和交易。

具體的內容,劉徹暫時還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法家對儒家做出了讓步,以換取儒家在晁錯上位一事上閉嘴甚至是鼓掌歡呼。

但,這個交易能否落實?

天知道!

畢竟,儒家或者法家,乃至於當今天下任意一個學派,從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單純的組織和個體。

連墨家內部,都有科研派和實踐派的區別。

儒法這樣的龐然大物內部的分歧和複雜程度,更是遠超想象。

高層的大人物一句話就能讓下面的人服氣?

想都不要想!

甚至,儒法內部的高層,在這個事情上,未必是一條心。

這個世界,從來不缺冒險激進派。

而劉徹,自然要做好,敲打的準備。

儒法在理論和思想層面,不管怎麼鬧,劉徹都懶得去幹涉。

但,若有人企圖在社會和政壇上搞風搞雨,那就對不起了。

尤其是在這樣的敏感而緊張的時候,誰出頭,誰就是在找死!

劉徹會毫不客氣的將之踩死!

辦法嘛,也很簡單。

反腐就行了!

別以爲現在儒家沒有在政壇上佔據優勢,就沒有腐敗了!

事實上,儒家內部現在的腐敗多的讓你無法想象!

首當其衝的,就是各大學苑內部的各種學術腐敗和裙帶利益關係。

後世的各個大學裡有的花招,現在天下各大學苑內,一個也不少。

尤其是儒家的各大學苑,特別是那些超級學苑。

由於人實在太多,利益實在太大,更是爛的讓劉徹不忍目睹。

繡衣衛歷年的報告裡,就沒有少講這些內容。

什麼董仲舒的某個弟子,在短短數年時間,家訾達到數百萬。

什麼胡毋生的某個親戚,不過在齊國的臨淄學苑裡做了個管後勤和伙食的負責人,一年就能撈上百萬!

這些都是毛毛雨。

更誇張的事情,還有的是!

譬如,票沒來自豪商、大賈的捐獻,截留郡國和朝廷發下來的補貼,甚至於挪用學苑的公共資金出去放高利貸。

這些渣渣,把幾乎所有能撈錢的手段,全部都用了出來。

今天漢室學術界的腐敗,特別是儒家各大學苑內的腐敗情況,十倍於官場!

要不是劉徹高擡貴手,這些渣渣,恐怕早就全部都得去廷尉大牢走一遭了。

當然,劉徹不是在慣着他們。

只是因爲,其實很難去處理他們!

沒有藉口,也沒有法理依據。

畢竟,這些傢伙,都是縮在各大學派的巨頭的私人學苑之中,關起門來自己玩自己的。

他們傷害和侵害的,也不過是各自老師/長輩的利益。

子盜父財,有罪嗎?

在現行的漢律裡,還真找不到可以治他們的罪名。

皇帝無緣無故的就去插手人家家事,這本身就是很犯忌諱。

萬一要是那個被侵害和損害了利益的當事人自己跳出來說——唉,陛下這沒關係的,這些錢是臣送給某某的……

到那個時候,就尷尬了!

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干預和插手類似的事情。

就像現在,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倘若某些人按捺不住的內心的魔鬼,頭很鐵,非要跳出來搗亂。

那劉徹就找到藉口和理由了。

居然膽敢非議和質疑君父的人事安排?

查你準沒錯!

天下人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而拔出蘿蔔帶出泥,這樣的事情,只要一開始,就很難停止。

當這些問題被拉出水面,讓天下人看到了以後,劉徹自然可以順理成章的制定法律,加強和強化對各個學苑的控制,乃至於將這些私人學苑變成一個半官方的學苑也是有可能的。

如此,國家就可以牢牢控制住這些拿着筆桿子的文人了。

聽話的,就給顆甜棗,不聽話?直接趕出門,自生自滅。

至於會不會有人跳出來?

劉徹相信,肯定會有人的。

實在不行,也可以自己來導演嘛。

照着國會縱火案的劇本來演就行了。

“不過,這個規模,朕得控制一下……”劉徹在心裡暗暗想着,這個戲不能演的太過分,搞得人人自危。

這場戲,說到底,不過是殺雞給猴看。

想到這裡,劉徹也是在心裡搖了搖頭。

自即位以來,他就深知文人士大夫這個羣體,既不能打的太狠,打的太狠,人家就會逆反,就會不服,甚至於故意給你搗亂、拖後腿。

但也不能不打,這些傢伙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活脫脫就是一個傲嬌大小姐的人設!

所以說啊,治大國如烹小鮮。

“周卿……”劉徹轉過身來,對着周左車說道:“愛卿明年也該卸任這繡衣衛都督的職位了,卿想去哪裡?”

“衛尉?太僕?還是太常?”

周左車這幾年,執掌繡衣衛,乾的還是不錯的。

從一個單純的貴族,變成了今日的特務頭子,對自己的工作也算盡職盡責了。

最重要的是他的口風很緊,從來沒有從他嘴裡走漏過什麼風聲。

這讓劉徹很滿意。

自然就要賞賜了!

起碼,得給他解決一下這個個人待遇問題。

當然了,順便也是爲了防止繡衣衛的權力落入私人手裡。

“陛下厚愛,臣感激不盡,一切旦從陛下吩咐!”周左車聞言,卻是樂的臉都笑成了一朵花了。

老周家自從第一代的悼候周昌開始,就有些官運不暢,除了周昌外,沒有出過一個九卿。

這太危險了!

沒有出過九卿的列侯家族,是很難擁有什麼影響力的。

“去當一屆衛尉吧……”劉徹想了想,對周左車說道:“衛尉權責重大,身系宮廷安危,愛卿上任後,當再接再厲,不要辜負朕的期望!”

太僕,關係着漢室的馬政大策,必須要用專業人士,顯然不適合周左車。

至於那太常,則過於清貴了。

讓周左車這個前特務頭子去做,劉徹估計,文人士大夫得炸鍋。

還是衛尉這個職務適合周左車。

當前漢家的體制下,衛尉其實就是個擺設,是個看門人。

宮廷,特別是未央宮內的戒備任務,早就已經落到了虎賁衛和羽林衛之手,南北兩軍,也從過去的禁衛武裝,變成了今日的野戰主力。

一旦有大戰,南北兩軍就會被抽調去前線。

這是劉徹爲了防止,南北兩軍變成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而採取的策略。

於是,這衛尉實際能控制的軍隊,不過就是武庫駐軍加上十二司馬候校尉的那幾千人。

“諾!”周左車卻還是高興的不能自已,衛尉的權力,從來不在於他手下有多少人馬,而在於這個職位與皇帝的關係遠近。

只要與皇帝關係親密,衛尉哪怕只有一個兵,也足以讓人側目。

反之,哪怕手下有千軍萬馬,但也不會有人聽命。

皇帝都不要的衛尉?還想要軍隊服從?做夢!

“愛卿下去辦事吧……”劉徹笑着揮揮手,囑咐他道:“一有消息,馬上來報告給朕!”

“諾!”周左車心滿意足的頓首拜辭。

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1288節 上谷之戰(2)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529節 刷經驗(1)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1079節 小算盤第1523節 劉榮之死(2)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455節 坑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1403節 繼任者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1324節 抉擇(2)第650節 嘗試(2)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1407節 裁決(1)第16節 決裂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561節 左勾拳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874節 未來第959節 猛將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493節 到來第36節 張湯第484節 作死的人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1128節 波瀾(2)第428節 戰爭!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57節 證據第144節 因材施用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478節 引導第238節 喪母第775節 承諾(2)第1395節 談判(2)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496節 美好時代第594節 忠臣第935節 刺史之制(1)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449節 土化肥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871節 覲見(1)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384節 反轉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285節 坑貨外戚們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1141節 選擇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1494節 權衡利弊第632節 新學派?(1)第1473節 衆智(1)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57節 證據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247節 佈置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1581節 籌備(1)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1343節 屍山第793節 廟算(2)第525節 勞務派遣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65節 前世仇第1582節 籌備(2)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
第1068節 作繭自縛(2)第365節 新的時代(1)第1110節 高闕會戰(3)第1288節 上谷之戰(2)第1453節 狂風暴雨(2)第159節 三個條件第1017節 戰前準備(3)第972節 材官不死第1333節 寧與友邦,不與家奴第1529節 刷經驗(1)第963節 搶手的墨家士子第1079節 小算盤第1523節 劉榮之死(2)第241節 新丞相的人選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737節 王者歸來——墨家(2)第455節 坑第1509節 單純的竇嬰第1403節 繼任者第97節 沒有沒用的學問第157節 仁德無雙第1324節 抉擇(2)第650節 嘗試(2)第1173節 真正目的第552節 長水胡騎第1407節 裁決(1)第16節 決裂第1558節 匈奴西遷(1)第1567節 吹響殖民號角(1)第920節 從此朕既國家(2)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561節 左勾拳第678節 決定未來的朔望朝第741節 中亞與印度(2)第1539節 驚慌的世界(2)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663節 強按牛頭喝水第874節 未來第959節 猛將第211節 遇到文青怎麼辦?第1008節 假民牛馬第714節 龍城大會(1)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493節 到來第36節 張湯第484節 作死的人第1220節 崩潰的士大夫(1)第1128節 波瀾(2)第428節 戰爭!第662節 以法飾儒?第57節 證據第144節 因材施用第1165節 上吧!主父偃!第478節 引導第238節 喪母第775節 承諾(2)第1395節 談判(2)第1531節 和平時代結束了第496節 美好時代第594節 忠臣第935節 刺史之制(1)第1518節 囂張的劉榮第449節 土化肥第148節 蝗蟲要來了第882節 富裕的大宛第701節 移民政策第871節 覲見(1)第975節 陌刀威武(3)第1384節 反轉第420節 軍制改革第222節 劉安要悲劇了第285節 坑貨外戚們第895節 風起南國(2)第1141節 選擇第1078節 城彼朔方!(2)第1494節 權衡利弊第632節 新學派?(1)第1473節 衆智(1)第85節 匈奴的消息第886節 季心歸來第1435節 行動力爆表的商賈(1)第57節 證據第540節 駱郢歸心第247節 太子劉德(3)第1247節 佈置第331節 第二次考舉(2)第1581節 籌備(1)第370節 各人的遭遇第1564節 以夷制夷第1535節 恐懼的西匈奴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1521節 悲劇的劉榮(2)第139節 負荊請罪第1343節 屍山第793節 廟算(2)第525節 勞務派遣第539節 曲線興國第65節 前世仇第1582節 籌備(2)第1409節 成功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