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節 勇者無敵(1)

在忠勇軍出現後,戰場的形勢陡然發生了劇變。

須卜氏族和當屠氏族被逼到了絕路!

須卜雕難和當屠闋都非常清楚——假如自己不能在漢軍援兵到來前,衝破和掙脫漢朝人的糾纏以及封鎖。

那麼等待他們的唯有全軍覆沒!

沒有什麼軍隊,能在被人前後夾擊時,還能活下來!

至少,在草原的歷史上就是如此!

好在,他們還有優勢——正從漢朝背後襲來的呼衍氏族的本部萬騎,就是他們的最好助力!

“勇士們!”須卜雕難用力的將自己肩膀上的傷口重新紮進,拔掉胸口的那塊幾乎被漢軍的馬刀砍破的皮甲,將之丟在地上,對着自己部族剩餘的騎兵們說道:“偉大的蒼鷹子孫,在今天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無數勇士死在了漢朝人的陰謀之下!”

他的眼睛望着前方凌亂的戰場。

哪裡已經是一個修羅場了!

到處都是殘肢斷體和嗚咽的戰馬。

無數個人頭在地上打滾,死屍堆砌了一層又一層,以至於在某塊地獄,人和馬的屍體,居然堆砌出了一座山丘!

暗紅色的鮮血,流淌在地面,居然在低窪之處,形成一個血潭!

紫黑色的鮮血,散發着濃重刺鼻的血腥味。

哪怕是曾經最殘忍的匈奴騎兵,也不忍目睹這個場面!

這場戰鬥,須卜氏族,遭遇了完敗!

打到現在,六千餘騎的須卜氏族,已經只剩下兩千多還能衝鋒的騎兵。

剩下的不是成爲了屍體,就是即將成爲屍體。

那些被砍斷了肢體,鮮血噴濺的騎兵,此刻都躺在地上哀嚎和掙扎。

而對面的漢朝騎兵,現在居然在數量上,比須卜騎兵還要多一些。

須卜騎兵戰死四千餘人,卻只換來了漢朝騎兵不到兩千人!

漢朝人的戰力和膽魄,讓須卜氏族的騎兵,身體都有些發抖了。

若不是,此地的戰場的特殊性。

恐怕須卜氏族現在已經崩潰了。

事實上,倘若不是看到了呼衍氏族的援軍正在殺來。

哪怕須卜騎兵們意志再頑強,性格再暴虐,現在也早就四散而逃了。

沒有人能在這樣的惡戰之中,還能保持勇氣。

須卜騎兵們,甚至現在連策馬的力氣和舉刀的氣力,也接近於無了。

須卜雕難當然清楚這一點!

部族的騎兵們,已經被漢朝人打掉了一切驕傲和自豪。

所有勇敢者和強者,都已經死掉了。

剩下的,只是些苟延殘喘的膽小鬼。

想讓他們再次發起進攻,可能性幾乎爲零!

須卜雕難甚至毫不懷疑,若他再次下令進攻,那麼,剩下的人裡,恐怕有人要殺死他,然後去逃命!

“勇士們,我們不能讓那些戰死者的血白流!”須卜雕難揮舞着拳頭說道:“他們必須付出代價!”

以牙還牙!以眼還眼!

“勇士們,漢朝人已經堅持不下去了!”須卜雕難奮力呼喊道:“只要我們拖住他們,等待呼衍氏族的騎兵過來,那就是他們的死期!”

隨着他的這些鼓舞,殘餘的須卜騎兵,這纔有了些生氣。

但他們依舊沒有動作,也沒有幾個人策馬上前。

很多騎兵,都是默默的看着前方的修羅場。

那宛如地獄一樣的場面,深深的震撼着每一個人的視覺!

從來沒有!匈奴人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血戰!

哪怕是傳說中的尹列水之戰,須卜騎兵也沒有見過這樣的地獄!

漢朝的騎兵,彷彿每一個人都是鐵打的一般!

不止有一個須卜騎兵親眼看到了有人將馬刀斬進一個漢騎的身體,但在臨死的那刻,那個漢朝騎兵卻用盡全身最後的氣力,抓住了馬刀,然後將那個部族裡有名的勇士,拖下了戰馬!

漢朝人,太可怕了!

這還是長輩們口中懦弱無能,膽小如鼠的漢朝人嗎?

他們比折蘭人還瘋狂,比須卜人跟強大,比攣鞮氏還要驕傲。

但……

望着從漢騎後方而來的呼衍氏的萬騎,很多須卜騎兵都在心裡鬆了一口氣。

這樣可怕的敵人,這樣無畏的騎兵,就要全部死光了!

許多人都在心裡祈禱着:“天神啊,請保佑呼衍氏將他們全部殺光!”

他們若是活着,那須卜騎兵永遠都不會再有上戰場的勇氣了。

甚至不敢再騎馬了。

這些漢朝騎兵的英姿和衝鋒時的氣勢,將會成爲他們永恆夢魘!

…………

漢軍的騎兵,此刻也確實是疲憊至極了。

不僅僅是生理上,心理上也是如此。

王勇撫摸着自己已經砍捲了的馬刀,望着前方的戰場。

回憶着那一個個曾經歡聲笑語的同袍們。

那都是他的手足同袍,骨肉兄弟啊!

漢軍特殊的建制,決定主將和士兵以及各級軍官,都存在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士兵、軍官、將主,基本都是來自於一個地方的。

甚至是同宗同族!

就如同王勇,此戰,從小與他一起長大的三個家臣,全部戰死!

他一手訓練和提拔起來的十一個隊率,戰死了六個!

他甚至還失去了自己的兩個侄子和一個外甥!

其他同族的同袍,更是戰死無數!

這些都是他的親人,他的好友的子弟,他的宗族的兒郎!

王勇甚至有些害怕回去面對家鄉的親人了。

他不知道該怎麼向那些白髮蒼蒼的長輩,向那些淚眼汪汪的叔嫂,向那些一臉天真的孩子交代!

雖然,他們也創造了一個漢軍戰史上的奇蹟——以四千騎對六千騎,還是匈奴絕對主力的須卜萬騎,他們取得了完勝!

在正面交鋒,在白刃肉搏之中,將自己的敵人徹底完全的打垮!

但……

王勇覺得,他寧願此刻自己已經戰死了!

“二三子!”王勇淡淡的對自己的手足同袍說道:“勝利,已經不遠了!”

遠方,忠勇軍的騎兵,已經飛速的疾馳而來。

最遲兩刻鐘後,忠勇軍就將加入戰場。

到那個時候,屬於棘門軍和灞上軍的使命也就結束了。

匈奴騎兵,也將走上末日!

但是,在那之前,王勇必須保護剩下的漢騎,安全的回到家鄉。

而,攔在勝利之路上的,只有前方的殘餘匈奴騎兵。

只要沖垮他們,灞上軍和棘門軍的將士就可以跟衛將軍的主力匯合。

王勇將馬刀前指,大聲說道:“爲了陛下,爲了戰死的同袍,爲了家鄉的親人!讓我們再次衝鋒吧!”

“萬勝!”棘門軍和灞上軍剩餘的將官們紛紛拔刀。

這些來自關中大地的勇士們,踏着自己同袍和親人曾經奮戰的土地,疾馳向前。

所有人,此刻只有一個想法。

爲了戰死的同袍,這場勝利,他們必須拿到!

只有拿到這場勝利,才能告慰那些戰死者的英靈!

只有拿下這場勝利,才能讓這些英靈的遺骸,迴歸家鄉的宗祀!

也唯有拿下這場勝利,才能讓犧牲者的血沒有白流!

更是隻有擊敗敵人,才能讓千百年後的後人知道,曾經有過這樣一場戰鬥。

爲了子孫後代和諸夏民族,兩千多名三秦子弟永久的埋骨於此!

不需要太多語言,也不需要太多煽動。

士兵們跟着王勇,策馬前進。

烈烈北風,吹拂在山崗之上,發出嗚咽的呼嘯聲。

也不知道是誰,唱了一句。

總之,漢騎們很快就開始了合唱:“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古老的戰歌,迴盪在天地,帶着慷慨激昂和一往無前的氣勢,猶如風暴一般,卷向了須卜萬騎的陣地。(。)

第439節 收買(4)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1050節 郅都的應對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1166節 決心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933節 廣關(2)第566節 風暴(2)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1578節 技術發展與未雨綢繆第1156節 合縱(2)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332節 重賞!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1603節 僵持(2)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426節 換皮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25節 難題第1593節 統治(3)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1036節 出塞(1)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1169節 藝術(3)第937節 西進的匈奴第77節 上林苑第432節 廟算(4)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33節 竇太后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946節 整頓(1)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1136節 封神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421節 狗腿子(1)第344節 背鍋俠(4)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1585節 戰前(2)第3節 薄皇后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560節 加稅?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517節 煩擾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605節 說服(2)第552節 誘餌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411節 考舉(4)第93節 尷尬第1063節 屠殺(1)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656節 南巡(1)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1224節 觸動第189節 佈置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536節 洗腦(1)第1203節 命運第1147節 漢。歸義單于!第605節 戰略第1504節 接班(2)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482節 視察第499節 問題第825節 腹黑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260節 思賢苑與改革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1119節 高闕陷落(1)第775節 承諾(2)第44節 財源第334節 滅亡(2)第359節 微服(2)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634節 新學派(3)第363節 劇變(1)第191節 造假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
第439節 收買(4)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203節 周陽由的末日(2)第554節 繡衣衛改革(2)第1423節 兒單于的設想第253節 八方英才匯聚(2)第1050節 郅都的應對第1569節 吹響殖民號角(2)第255節 艱難的抉擇第1166節 決心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933節 廣關(2)第566節 風暴(2)第1599節 變遷與海疆第1578節 技術發展與未雨綢繆第1156節 合縱(2)第1238節 敢有再議者族!第731節 國情諮文(2)第332節 重賞!第1293節 帝國的毀滅(2)第1603節 僵持(2)第116節 李廣難封(1)第164節 猜測與決定第426節 換皮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25節 難題第1593節 統治(3)第998節 晁錯遇到了對手了第1036節 出塞(1)第838節 軍臣的條件(2)第1169節 藝術(3)第937節 西進的匈奴第77節 上林苑第432節 廟算(4)第1420節 作死的劉榮第33節 竇太后第1176節 儒墨和解第1217節 墨家的表演(2)第1330節 秩序與交通第1562節 夏務運動第716節 龍城大會(3)第1122節 前進吧!墨家!(1)第1003節 託付重任第946節 整頓(1)第971節 戰爭的腳步(2)第1136節 封神第112節 劉啓教子第421節 狗腿子(1)第344節 背鍋俠(4)第1053節 感動與殺意第1585節 戰前(2)第3節 薄皇后第1519節 保衛先帝宗廟第560節 加稅?第305節 晁錯的感激第1297節 帝國的毀滅(6)第1517節 煩擾第614節 烏孫的災難(2)第471節 鹽鐵官營(2)第1556節 匈奴的大一統(1)第1605節 說服(2)第552節 誘餌第791節 背叛與忠臣(2)第1329節 長安的重新規劃第411節 考舉(4)第93節 尷尬第1063節 屠殺(1)第719節 拿錯劇本的儒家(2)第656節 南巡(1)第108節 衆生百態第1224節 觸動第189節 佈置第553節 繡衣衛改革(1)第536節 洗腦(1)第1203節 命運第1147節 漢。歸義單于!第605節 戰略第1504節 接班(2)第724節 統一戰略第1459節 軍隊的憤怒第482節 視察第499節 問題第825節 腹黑第248節 太子劉德(4)第1406節 龍顏大悅第1304節 張湯回京第260節 思賢苑與改革第143節 見人說人話第1440節 龍城大會(2)第1119節 高闕陷落(1)第775節 承諾(2)第44節 財源第334節 滅亡(2)第359節 微服(2)第1588節 異子之科第634節 新學派(3)第363節 劇變(1)第191節 造假第759節 帝國的轉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