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聯姻

天空,淅淅瀝瀝的飄灑着綿綿秋雨,衝去了樹葉上的浮沉,也洗淨了屋檐琉璃瓦。半個月來,秋雨時斷時續,天氣竟從來也沒有放晴,長沙城裡,往日喧囂的鬧市,現今人影也是屈指可數,人的心思也想這天空一樣,陰沉沉的。

麗春院。

楚王聚精會神的練習着書法,旁邊侍立的劉彥,一遍磨墨,一遍搖頭晃腦的欣賞着。楚王一臉沉靜的將“和”字的最後一橫,重重的按下。而後捻鬚欣賞了一陣,將筆遞給了劉彥,略有所思的問道:“劉彥,你看着個“和”字寫的如何呀?”

“大王,老奴哪懂得書法呀,不過常聽東野先生他們說,大王的書法是‘方嚴正大,樸拙雄渾’,老奴這樣看着,也覺得是寫的大氣磅礴,讓人看的是心胸開闊、精神抖擻啊。”

楚王呵呵笑道:“你也別吹噓的過了火了,這‘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說的是顏真卿的書法,我這輩子是學不來的了。”

“大王,日理萬機,只能是忙裡抽閒練練字,又哪能像那個什麼顏真卿那樣天天練字的,要是天天練還寫不好,那纔是庸才呢。”

楚王指着劉彥,搖頭笑道:“顏魯公哪像你說的不堪啊。”正在這時,庭院中有急匆匆的腳步聲,楚王連忙擡頭,向外面看去,問走進來的小太監道:“可是老五來給雲兒求情了?老五向來喜愛雲兒,算算時間,他也該來了。”

劉彥心中一跳,畢竟是父子親情,楚王又怎麼會狠下心來重罰五王爺呢,楚王這幾日心緒不佳,恐怕是在等百官上書求情吧。可是,都三天了,除了馬光亮和王妃,還有彭師暠外,居然沒有一個人來爲五王爺求情的,就連馬雲的師傅拓跋恆都沒來。而前面的哪三個人是不得不來的,馬光亮和王妃是親情,這彭師暠是彭雙的哥哥,當年彭家是受過馬雲的重恩的。

楚王的目光是那樣的熱切,讓那個小太監沒有來的一縮腦袋道:“秉大王,不是左將軍來了,是李節李大人來了。”

“哦,他出使李唐回來了。讓他進來吧。”

這李節是李皋的親弟弟。自去年一來,嶺南的漢國,經常性的出兵大楚下轄的桂州等地,搞得大楚是不勝其煩,可大楚和李唐關係也不好,馬希範擔心李唐趁虛而入,所以既不敢發動大軍南下,給漢國一個好看,又不願意就這麼僵持着,墜了大楚的威風。於是,在一個多月前,他無奈的聽從李皋的建議,派遣使節出使李唐,向李唐表達大楚的敬意,釋放和好的信號,緩和大楚和李唐的關係。李節就是那個使者。

李節在宦官的引導下,來到麗春院的大廳裡面,他悄悄看了眼略顯憔悴的楚王,中氣十足的說道:“臣,李節,奉使出使李唐已畢,特來拜見大王。”楚王心緒不好,李節心情很好,今天還沒回道長沙城,他哥哥李皋就偷偷的見了他,通報了長沙城裡的情況,一切都按計劃行事,一起都ok了。

“李璟,他對我們的提議,是怎麼看的呀?”楚王問道。

“大王,臣到了金陵以後,李唐上下對我大楚的提議,很是贊同,不過,他們卻有一些條件?”

“哦,有什麼條件呀?”楚王一臉淡然的問道。和談就是買東西一樣,肯定是要討價還價的。

“他們,要和我大楚聯姻。”

楚王嗤笑道:“寡人只有一個女兒,而且已經出嫁溪州了,還怎麼跟他們聯姻呀?哼,這種事向來不怎麼牢靠,看看我六妹,嫁到漢國,可是老漢王剛死,這漢國的小外甥,不照樣來搶掠他老舅啊。”

“大王,是李唐想把女兒嫁過來。”

楚王一愣,想了想道:“可是,我年長的三個兒子,都已經成婚了呀,總不成讓這李唐的公主嫁過來做妾吧。”

李節的身子一抖,這話……

旁邊垂首侍立的劉彥也忍不住看了楚王一眼,這話既然這麼說了,哪五王爺就應該沒有什麼事了。恐怕要不了多久,給五王爺求情的人,就會如涌而來呀。畢竟是自己的親骨肉,當時鬧得多麼兇啊,可這才幾天啊,楚王就變了。

大廳裡一片寂靜,只聽得廳外淅瀝瀝的雨聲。

李節咳嗽了一聲,問道:“大王,據臣所知,五王爺還向還沒有婚配呀。”

楚王眼睛漫不經心的廳外,移到了李節的臉上。看着李節一副不解的表情,怔怔的向他看來,對視了幾秒之後,楚王終於移開了目光,道:“這個不妥,雲兒已然婚配了的。實在不行,這事就這麼算了吧。”

軍國大事,又豈能如此兒戲,況且這事李皋他們已經計劃了好久了。李節思索了下,說道:“大王,可李唐那邊已經將消息散開了,連婚期都訂好了呀。還派來了迎親使陳覺陳大人,陳大人官居李唐樞密副使。”這話若隱若現的提醒楚王:樞密副使那就是全國兵馬副元帥了,這個官職可不小啊,派他來,足以說明李唐很重視這件事。

“什麼?他不是嫁女兒過來嘛,怎麼要由他來定婚期呢?你是怎麼做事的?”楚王瞪着李節,不滿的說道。

李節腦門上有點流汗了,這事情不好辦了。

李皋他們這些人之所以敢這麼欺上瞞下,主要就在於他們對於楚王的瞭解太深了。楚王是什麼樣的人,李皋早就已經詳詳細細的分析過了。武穆王馬殷出身貧寒,就是一木匠,還是學徒工,雖然身經百戰,才佔有楚地,還受封爲楚王,可是他內心仍然覺得自己一介武夫,生怕喪失了士子之心,所以才建立天策府,設十八學士之位,示意天下,大楚對文人的重視,他恨自己讀書上,對幾個兒子更是悉心培養。馬希範的文采頗好,就是得益於此。馬希範性好古風,當了楚王以後,就重用李皋這樣文采飛揚的文人,也是受了馬殷知書達理要求的影響,說白了,楚王馬希範他基本上任何事都是希望能按照儒家方法來的。

所以,一旦楚王知道馬雲未經允許就結了婚,一定會打發雷霆的。這種行爲無異於當場打了楚王的一耳光,讓他堅持了數十年的東西,蕩然無存。在這種情況下,楚王就算不會把馬雲一竿子魯到底,也一定會重罰馬雲,如果在這個時候提出將馬雲送到李唐,讓他屢受磨練,楚王十有就會答應,而馬雲一到李唐,再略施小計,讓他就此在李唐做了人質,就再也沒有奪嫡的能力和機會了。

可是,楚王畢竟當政多年,這聯姻的壞處,他是一眼就看了出來。而他對馬雲的喜愛,或者說對自己兒子安全的重視,要比那個文人的面子,要大的多啊。這該怎麼辦呢?

更重要的是,李節他們要借李唐的勢力來逼迫楚王就範,所以想方設法的攛掇李唐的使節一起過來了。可這事,萬一要是談不成,楚王愛子心切,不願意聯姻,那麼兩國失和交兵,到時候馬光亮丟車保帥,那他李節可就是萬劫不復了啊。

“請大王恕罪,可是李唐的使者陳覺陳大人,已經來了?”

楚王看了看李節,終是不忍責罵,嘆了口氣,道:“你去探探他的口風,看能不能退掉吧。”

看着李節推出的背影,楚王沉默了半晌,方纔問道:“今天是第幾天了?”

劉彥點忙低頭答道:“大王,到今天五王爺已經被關了三天了。”

楚王望着窗外的細雨,半晌才問道:“你覺得老五怎麼樣呀?”

劉彥偷偷瞄了楚王,就見楚王一臉平靜,目光炯炯出神,也不知在想些什麼。於是,劉彥斟酌着,說道:“五王爺,他……他是個……好人。”

“哦,”楚王收回了目光,啞然的笑了下:“哎,看來我是所問非人了。往日老五犯了事,爲他求情的人早就把門檻給踩破了,可這次,除了他們娘倆,還有彭師暠,居然滿朝文武竟然再也沒有一個爲他求情的人了。”

劉彥垂首侍立,似乎壓根就沒有聽到這話一樣。

楚王想了半晌,回身又坐回了座位道:“劉彥,到刑房大牢去傳旨,放老五出來吧。太甲殘暴,尚有悔過的機會,更不要說老五了,他也不過是頂撞了我幾句。做兒子的,又哪有不頂撞父親的呢?這些日子天氣太潮了,大牢裡被子恐怕都發黴了,讓他出來吧。”

劉彥低頭道了“是”,轉身就準備去宣旨,楚王忽又開口說道:“老五愛武,去,到我的寢宮,把那口龍吟劍拿過去,給他做佩劍吧。明天讓他過來,我問一問南平的情況,就讓他會江陵吧。長沙的這潭渾水,他一個好武的人,不趟也好。”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84章 驛站春風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67章 聯姻第83章 中箭第9章 典軍使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15章 首富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25章 小兵傳奇第47章 賞賜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54章 商討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23章 入貢第15章 首富第20章 死諫第5章 敲詐勒索(3)第81章 豫章行(四)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21章 形勢逆轉第45章 神棍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28章 黎陽大戰第72章 斬立決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167章 中間人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72章 斬立決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17章 救人(下)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05章 後宮第16章 應對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49章 爲你做主第71章 單挑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79章 兵發明州第8章 請君作詩第79章 截擊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207章 水漲了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88章 親征河東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20章 西遷(2)第105章 會戰(4)第十二章第13章 下杭州(1)第26章 離間第46章 奇功第43章 激戰第27章 物價暴跌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46章 蜜月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47章 五代諸葛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38章 決策(1)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63章 堅守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06章 樊若水第105章 後宮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170章 益津關第171章 設伏第27章 物價暴跌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135章 潑髒水2第36章 兵圍荊門第51章 漫天要價第66章 迎親第108章 心動(中)第15章 殺人
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84章 驛站春風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67章 聯姻第83章 中箭第9章 典軍使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43章 繼續出使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46章 三戰石守信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15章 首富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25章 小兵傳奇第47章 賞賜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54章 商討第47章 五代諸葛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23章 入貢第15章 首富第20章 死諫第5章 敲詐勒索(3)第81章 豫章行(四)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21章 形勢逆轉第45章 神棍第2章 吳越使臣7.14第28章 黎陽大戰第72章 斬立決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167章 中間人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72章 斬立決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17章 救人(下)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35章 稱王荊湖(中)第73章 半渡而擊第105章 後宮第16章 應對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49章 爲你做主第71章 單挑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79章 兵發明州第8章 請君作詩第79章 截擊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207章 水漲了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12章 只能打楚國第88章 親征河東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20章 西遷(2)第105章 會戰(4)第十二章第13章 下杭州(1)第26章 離間第46章 奇功第43章 激戰第27章 物價暴跌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46章 蜜月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47章 五代諸葛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138章 隱士,不是那麼好當的第9章 陷害高行周第38章 決策(1)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63章 堅守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22章 嶽州流言第106章 樊若水第105章 後宮第76章 詐筆銀子第11章 典軍的麻煩第170章 益津關第171章 設伏第27章 物價暴跌第189章 高勳議和第135章 潑髒水2第36章 兵圍荊門第51章 漫天要價第66章 迎親第108章 心動(中)第15章 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