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漫天要價

鍾允章一路風塵僕僕的趕到了封州,他先見到了寧遠節度使潘崇徹,將來意告訴了潘崇徹,潘崇徹搖了搖頭,說道:“自前年,楚軍攻下容州以來,猶如一把匕首斬在了寧遠、建武兩節度使府之間。可是也正因爲如此,楚軍兩面受敵,才難以有所作爲。建武節度使府雖然人少兵寡,可畢竟處於容州今廣西容縣、梧州的西面,可以與寧遠節度使府東西策應,現今突然割給了楚國,楚軍沒有了後顧之憂,這將來楚軍脅勢而至,我大漢恐怕就難以抵擋了。”

鍾允章看了眼潘崇徹,冷笑着反問道:“潘將軍既然知道建武節度使府的作用,你爲什麼不舉兵攻向梧州、或者容州,反而收斂兵馬布防在義州、封州呢?你這麼說,豈不是自斷一臂嗎?”

潘崇徹嘆了口氣,說道:“鍾大人,有所不知啊,下官這麼做。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啊,我已經探明,楚軍僅僅出動了一師兩團的兵力,也就是1萬六七千人馬攻擊邕州,而在梧州、容州則足足有四五萬人馬。如果我貿然進攻恐怕會反中了楚國的埋伏。我也是無能無力啊。如果朝廷能夠繼發大軍,那麼我肯定會揮師西進,救援邕州了。”鍾允章是老臣,潘崇徹對他頗爲敬重,雖然現在官階高於鍾允章,卻開始口稱“下官”,不敢自居高位。

鍾允章搖了搖頭說道:“封州一帶不比韶州,李唐南下必走韶州,可楚軍大可以繞過封州,而直取康州,陛下也是心有所慮,方纔猶豫啊。”鍾允章從潘崇徹嘴裡聽到了他對朝廷的抱怨,鍾允章是老臣了,這個時候,心中對劉晟不滿,卻也只能是溫言安慰邊帥。

潘崇徹跺了下腳,心中頗有不甘,卻也轉換了話題問道:“鍾大人此去楚國,可有幾分把握,遊說楚王同意啊。我怕楚國得隴望蜀,既得建武,復望寧遠啊。鍾大人,下官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說不當說。”

潘崇徹欲言又止,鍾允章說道:“潘將軍,但說不妨。”

“鍾大人,此去楚國,恐怕是林延遇借刀殺人之計啊。看目前的局勢,楚唐二國殺氣騰騰的趕來,他們必然是事先商量好的,所圖的恐怕遠遠不止一個建武節度使,或者些許錢糧。依下官之見,您此次去楚國,楚王恐怕不會答應,到時候,您回到興王府可就難免會受到申斥。這倒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楚王答應了您的條件,得到了建武節度使府,卻不退兵,到時候,您可就不僅僅是遭到申斥了……鍾大人,以下官之見,您還是在封州呆段日,然後回興王府算了。”

這話說得有些交淺言深了,不過潘崇徹誠摯之意,鍾允章還是聽得出來的。他有些感動的說道:“哎,潘將軍所眼,在下在興王府就知道了。可是國難當頭,在下又豈能獨善其身呢。雖有千難萬苦,在下也願意試一試。”說着拱了拱手,繼續道:“在下這就去梧州了,請潘將軍表,陳述寧遠的態勢,希望朝廷能再派遣援軍過來,鞏固封州、義州的防線。”——

鍾允章到了梧州,見到了梧州刺史任建和梧州守周行逢,說明了來意,被這兩人給強留在梧州,只是推說要秉楚王知道,有了楚王的允許,方纔能讓他去拜見楚王。這樣過了五六天,周行逢方纔放行,讓鍾允章去象州今廣西象州拜見楚王。

得知楚王在象州,鍾允章就知道潘崇徹所說不假,這楚軍果然只是派遣了偏師攻擊建武節度使府,而真正的大軍則陳列在梧州、容州一帶,不然這楚王怎麼可能在象州,也不是在邕州前線呢?

到了象州之後,馬雲很快就召見了這位大漢的使者。

鍾允章走見大廳,見馬雲坐在正中,而兩側各站這些官員將領,他整了衣冠,躬身施禮道:“大漢使者鍾允章拜見楚國殿下。”

象州地處嶺南,經濟落後,城裡面也沒有什麼像樣的大戶人家,馬雲來了這裡之後,就直接搬進了象州刺史府,把刺史府當成了臨時的辦公地點。此時,見鍾允章走了進來,馬雲掃了他兩眼,這人四十多歲年紀,個頭不高,圓臉大眼睛,走路不慌不忙,說話不卑不亢,頗有大臣的儀表。這兩年,馬雲見得使者多了,做不把這國際人當回事兒了,當下懶洋洋的問道:“你就是鍾允章?”

“微臣正是,昔年微臣也曾出使過大楚,還曾見過龍潛府邸的殿下。”鍾允章說道。

馬雲一愣,你見過我?他看了看在這一旁的李驤等人,這些人一看就知道,馬雲忘了這回事兒了,可是這種場合,馬雲一人高高再,他們想附耳細說,還真有點麻煩。正猶豫間,倒是站立在馬雲身後服侍的太監張順,輕聲說道:“大王,大前年,這鐘允章曾經出使我國,替劉晟向太王求親,喜歡能娶一位郡主,被太王拒絕了。”

馬雲明白了過來,怪不得我沒印象呢,搞了半天,那時候,咱還沒有穿越過來。於是,馬雲正色道:“昔年,汝主求親遭拒,竟然悍然入犯我大楚。今日寡人親領重兵,就是要告訴劉晟知道,我大楚是不是輕易可辱的!”

鍾允章說道:“昔年之事,我主已然後悔。今日派微臣來,一是向大王問好,當面道歉,二是給大王提親,希望兩國重修舊好。”

“又提親,寡人現在只有兩個兒,還沒女兒,就是有女兒,還是當年太王的舊話,不準!”馬雲毫不客氣的拒絕了。現在大楚佔了風,那還不耍耍威風,更待何時啊?

鍾允章心中有些忿怒,臉卻是絲毫不敢表露出來,連忙否認道:“大王,您誤會了。我主的意思,是想嫁一位郡主過來,給您坐王妃。”

馬雲呵呵大笑道:“汝主什麼時候,竟然變得這麼客氣啊。不過,寡人卻是沒有興趣。他想做齊襄公,寡人可不是魯桓公。”話剛說話,楚國臣皆是哈哈大笑。

馬雲的話,可不是什麼好話。這齊襄公當年,可是和親妹妹私通,後來將親妹妹嫁給了魯桓公,他妹妹爲了能繼續保持和哥哥的關係,還強迫魯桓公,多次和齊宣公舉行會談,自己偷偷和哥哥幽會。

鍾允章眼中的怒火一閃而過,心裡卻是無可奈何的嘆了口氣,劉晟這些年來,可不僅僅是重用太監,搞大漢國不足兩百萬人口裡面,竟然有兩萬多太監。他還殘殺兄弟,殺了兄弟還不算,把兄弟的妻女一通兒的沒入宮中,供他宣淫,這醜聞早就傳開了。

鍾允章定了下心神,方纔說道:“大王,我大漢與大楚本是親戚,我王太后乃是大王的親姑姑。楚漢一水相連,本是一家。相煎何太急啊?”

馬雲冷笑道:“昔年汝主,侵犯我大楚的時候,不知鍾大人可勸過汝主嗎?今日之事,唯有刀兵方能解決。鍾大人就回去,讓汝主親帥大軍而來。寡人也好會會這位從沒有見過面的表兄。”

“大王,息怒。臣尚有一言。今日之形勢,楚唐想必已然聯合,那麼臣想問,我大漢滅亡之日,楚唐將如何劃分地界呢?大王,這建武節度使府、寧遠節度使府地方雖大,可是人口尚不及韶州、英州、潮州、循州今廣東龍川、敬州今廣東梅州、齊昌府今廣東五華,財富那就更加少的可憐了。而那些地方接近唐,而遠於楚。貴國耗費這麼大的精力,竟然僅僅得到了一塊雞肋之地,臣爲大楚感到不值啊。”見馬雲作勢要走,鍾允章趕緊說道。

馬雲聽了這話,倒是坐穩了,他默默的一言不發。鍾允章見馬雲似乎被說動了,連忙說道:“大漢,願獻建武節度使府二十三州於大楚。望大王罷兵。”

馬雲不吭聲,下面站立的李驤冷笑道:“你剛纔也說了,建武、寧遠加在一塊人口都比不了東邊的五州,你獻的這23州,人口能有多少人啊,三十萬?還是四十萬,對我大楚來說,一樣也是雞肋而已啊。而且,我大軍已經將邕州團團包圍,邕州被我軍攻下,那是早晚的事情了。建武節度使府的兵力,百分之八十都在邕州。邕州一下,其餘的州縣,傳檄就能平定,這恐怕不算是你們貢獻的。實話告訴你,我大軍錦旗南指,濱州、澄州等地已經頭像了。”

鍾允章一愣,他馬反應過來,自己在梧州耽擱的那五六天,恐怕是楚軍有意爲之的,不過,他也有些安心,楚國既然這樣做,看來是有意和談了,只不過自己手裡的籌碼恐怕就不夠了。他有些心驚的問道:“不知大王,將要何地,方肯罷兵啊。”

馬雲緩緩說道:“賀水以西,鬱江之南,盡皆屬於大楚。”

鍾允章眼睛一跳,楚王的胃口未免太大了,這些地方人口不多,經濟也不發達,可地方太大了,而且這麼以來,楚國想要攻擊漢國,一點困難都沒有了,原來可以當成天險的封州等地,完全成了擺設,他們可以直接攻擊漢國的心臟興王府。

“大王恐怕我主難以答允啊。”

馬雲直接說道:“漫天要價,坐地還錢,你當然可以討價還價了。不過,你自己能決定的又有多少籌碼呢?如果只是去去一個建武節度使府,那就免了。我勸你還是趕緊回去,再找個能做決定的人過來相商,我給你半個月的時間,半個月之後,如果還沒有人來談判,那寡人就要自己動手,去取我想要的地方了。”說完,馬雲拂袖而去。

本 。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

第15章 首富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22章 摸底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31章 定策(上)第76章 詐筆銀子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47章 賞賜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88章 親征河東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20章 歸程(下)第14章 經濟計劃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23章 設宴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66章 翻臉第120章 歸程(上)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102章 會戰(1)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91章 遇刺第38章 決策(1)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6章 謀臣(1)第129章 盡用楚人?(5)23第17章 送客第64章 收編第74章 算計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24章 彷徨第5章 誰去出征?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25章 約四事第110章 新策略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6章 各有所謀第69章 側翼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65章 條件第135章 潑髒水2第74章 兵進泉州第145章第183章 發兵第8章 火中會師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31第7章 火藥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15章 首富第28章 打劫第36章 兵圍荊門第111章 決策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63章 我冤!我冤!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9章 典軍使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170章 益津關第29章 詐門第48章第20章 西遷(2)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134章 詩賊(1)第174章 逼宮第38章 夜襲(下)第67章 徒呼奈何第75章 廣東內務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03章 會戰(2)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33章 入蜀(2)第42章 趁火打劫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70章 申屠近況第99章 戰高平第126章 兩派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35章 大戰略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86章 援兵2
第15章 首富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22章 摸底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31章 定策(上)第76章 詐筆銀子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47章 賞賜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88章 親征河東第34章 馬屁研究所第120章 歸程(下)第14章 經濟計劃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23章 設宴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140章 僞周的計劃第66章 翻臉第120章 歸程(上)第78章 南逃福州第145章 收拾王殷2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102章 會戰(1)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91章 遇刺第38章 決策(1)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39章 李唐的反應(1)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25章 限制党項(4)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6章 謀臣(1)第129章 盡用楚人?(5)23第17章 送客第64章 收編第74章 算計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24章 彷徨第5章 誰去出征?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25章 約四事第110章 新策略第5章 契丹滅晉(上)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6章 各有所謀第69章 側翼第142章 展示實力2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49章 爲你做主第165章 條件第135章 潑髒水2第74章 兵進泉州第145章第183章 發兵第8章 火中會師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36章 初戰石守信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31第7章 火藥第64章 做的次數少了第15章 首富第28章 打劫第36章 兵圍荊門第111章 決策第158章 蜀國來客第41章 路遇趙匡胤第63章 我冤!我冤!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9章 典軍使第114章 遠交近攻第170章 益津關第29章 詐門第48章第20章 西遷(2)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134章 詩賊(1)第174章 逼宮第38章 夜襲(下)第67章 徒呼奈何第75章 廣東內務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03章 會戰(2)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33章 入蜀(2)第42章 趁火打劫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70章 申屠近況第99章 戰高平第126章 兩派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35章 大戰略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86章 援兵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