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斬立決

趙普聽說又是巧孃的主意,這心裡像翻江倒海一般,一時倒不知道該如何把這話給圓過去了。≈∵?如果說,你們都是豬啊,巧娘出主意你們就聽,巧娘領不領這個人情先不說,眼下豈不是就立刻把在坐的幾位都給得罪了嗎?可要是不說,這事萬一讓巧娘給知道了,後果也是不堪設想啊。

眼下蹲監獄的結果,讓大家也都明白了這“錯”錯的很明顯,一時也沒有什麼可辯解的了。所以當下是一片的寂靜。隔了一會兒,張順才說道:“依先生之見,我們什麼時候可以出去呀?”

聽了這話,彭雙和馬雲又聚精會神的聽趙普解答了。

趙普嘆了口氣,說道:“這次恐怕要關一陣子了。如果王爺不逃獄,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事情了,可這一逃,反倒給了楚王一個壞印象,楚王恐怕對王爺要多加磨練了。”

事不關己,那自然可以高高掛起。可惜,馬雲不符合這個條件,所以他追問道:“什麼意思?”

“依我看,王爺這門親事恐怕是再也逃不了了。本來,看楚王要放王爺的情形,楚王十有是不會答應這門親事的,可是王爺擅自逃獄,楚王的想法恐怕要變了。”說着,趙普還搖了搖頭。

如果紫英知道了這件事,那可怎麼辦呢?馬雲心中不禁想到了這個難題,相對而言,馬雲自然是更喜歡、更關心紫英,而不是那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李唐公主了。雖然悔婚的話,更難堪的哪個人應該是李唐的公主。

看馬雲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趙普寬慰道:“我看楚王很重視親情。雖然你貿然逃獄了,可楚王現在這麼做,也必然沒有什麼惡意的,無非就是略加懲罰而已。王爺,大可放心。過幾天,議定了親事,必然會放王爺回去的。”

他這話不說還好,說完之後,馬雲忍不住嘆息了一聲:“我想楚王也不會對我怎麼樣,畢竟我是他的親生兒子,可是,我是擔心紫英啊。這事她是最無辜了。”

這話一落,剩下的三人心中都是一動:王爺用情很深啊。

當下又是一片沉默,誰也不願開口再勸什麼好男兒志在四方,不要過於掛念妻子一類的話了。就連趙普也暗暗後悔自己剛纔的多嘴了。

兩天時間就這麼過去了。期間,王妃還來看過馬雲,當然少不了責怪他一陣子,末了還帶走了彭雙。話語中透出讓他想開點,不要過於迷戀女色的意思。馬雲心裡一暗,這是再明顯不過了,楚王恐怕答應了婚事,準備送他去金陵娶親了。

看馬雲悶悶不樂的樣子,趙普忍不住說道:“王爺,其實這次回長沙也不算一無所獲,比起二王爺他們來說,王爺您收穫應該是最大的。”

馬雲嘴上不說,心裡可是一直在後悔這趟就不該回來。這時,聽趙普這麼勸說,眨了眨眼睛,心道:你丫的不會是恭喜我娶李唐的公吧?你丫的敢這麼說,老子就踹你一腳。

趙普看馬雲上下左右的打量自己,混沒想到馬雲這會兒是正在思考,這一腳要踢在什麼地方。自顧自的說道:“現在馬左將軍沒事,二王爺是一點便宜也沒站着,那位七爺更是機關算盡還是落得兩手空空。更維持長沙的平衡不變,對王爺來說,這就是一大收穫了。”

靠!說了半天,還不是廢話。馬雲不想踢趙普了,可心裡還是有點子不滿,這安慰話說的也太沒水平了。

“再有就是馬左將軍現了原形。誰也沒想到,整天樂呵呵的五爺,居然暗地裡有這麼一手,王爺,你總不至於猜測馬左將軍只是貪財吧?”

馬雲重重的哼了一聲,這些天他想了很多,五叔馬希廣搞了這麼大的一個貪墨案,明擺着是把內軍中多數將領給拉到自己這邊了。他這麼做想幹什麼。還不是顯而易見的事嘛。

趙普繼續分析道:“通過這件事,五爺的實力暴了光,如果二王爺還想當這個楚王,他就不能不對付五爺,這兩個人短兵相接。王爺您反而安全了。短時間內,他們兩人再也顧不上荊南了。”

一絲疑慮突然從馬雲腦海裡閃過,可惜沒有抓住,馬雲總覺得那裡有點不對勁,遂沒好氣的說道:“趙兄,難道老二不會想辦法把我扣在李唐,然後自己當荊南節度使嗎?”

“二王爺他不會,這就像四爺馬希萼不會害五爺馬希廣一樣,二王爺他手裡可用的親信將領不多,他想插手荊南也沒有人啊。五爺雖然有人,可是有二王爺虎視眈眈的看着,他不敢派大將去,因爲這樣反而分散了自己的實力,如果派一般的人去,又壓不住臺。所以,五爺也不會插手的。他們兩個不插手,別人想插手,想必他們更不樂意了。所以就算王爺去了李唐,這荊南節度副使的職務,還得王爺擔着。”

“難道他們不會想辦法把我給扣在李唐嗎?”

“如果二王爺不知道五爺的企圖,他一定會,可是他一旦知道了,他的態度就會變的。而五爺,他恐怕反而成了最不想王爺回到大楚的人了。”

馬雲忽然明白了過來,問道:“五叔涉及貪墨案,只有我們和七叔知道,老二又怎麼會知道呢?”

“王爺,我們先不說二王爺的事,先說說,我們去了李唐以後,怎麼回來的問題吧。”

當然是偷偷跑回來了,這還用得着問嗎?

“這李唐不同於大晉,也不同於大楚,大晉太亂,朝廷威望低,它的命令下面是陽奉陰違,很少能貫徹執行的,所以上次在汴京我們鬧得那麼大,可出了汴京一點事也沒有,就是這個理。大楚嘛,楚王重子弟,而王爺又位高權重、心向王爺的人也多,王爺在大楚翻雲覆雨也不算什麼難事,就像你逃獄一樣,就算有人看到了,也未必會舉報。可李唐不一樣,李唐對地方控制的很嚴,而我們在李唐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實力。想偷偷的溜走,基本上是屬於天方夜譚了。我們要走,就得從兩方面考慮,一是要讓李唐放我們走,二嘛,是要讓大楚態度堅決的要回我們。這兩條都很重要。先不說怎麼樣讓李唐放我們走,王爺,你以爲怎麼樣做,才能讓大楚堅決的要我們回去呢?”

怎麼辦?當時是出於了求求王妃他們了。馬雲這樣想到。

趙普這一問本就是自問自答,他不等馬雲說話,就繼續說道:“要大楚堅決的要回我們,就必須要那些在大王面前說得上話的人,不斷地提醒大王才行。”

馬雲苦笑着搖了搖頭,說道:“這可不容易啊,本來五叔他們是願意幫我們說話的,可現在這麼一鬧,五叔對我有疑心,恐怕是再也不會爲我說話了。至於老二他們那幫子人,嘿嘿,他們是巴不得我回不來纔好。”

“王爺,在下倒有個辦法,或許能讓這兩人轉變態度也不一定呀?”

馬雲凝神看了眼趙普,喜道:“趙兄,你有什麼辦法呀,趕快說來聽聽。”

“這件事的關鍵,就在於那本賬本。五爺疑心王爺,無非是怕賬本落在王爺手上,如果你把賬本給拿出來,五爺的敵意就會降低了很多。”

賬本就只有一本,上面有收送雙方的印章,這個年代又不能複印什麼的,一旦拿出去了,再僞造可就沒有意義了。是敵是友,無非是利益的驅動。如果賬本交了出去,五叔應該就不會在爲難我們了吧。

“這賬本,不能送給五爺,而是要送給二王爺。”趙普緩緩說道。

一個念頭刷的一下閃過,馬雲哈哈大笑:“趙兄,真是好主意啊。可是他們兩個鬥起來,就能讓他們幫我們說話嗎?”

“當然不能。他們之所以這麼急切的聯合起來對付王爺,王爺功高只是一個小的因素,王爺一路上吟詩作對,收買人心的活動,纔是他們對王爺警惕到了極點的主要原因,所以王爺從今天開始再也不能幹附庸風雅,這樣明顯的收買人心的勾當了。您不妨像過去那樣,裝的粗率一點,另外,五爺一黨基本上全在內軍,二王爺要對付五爺,肯定會慫恿大王調內軍討伐漢國的,這個時候,五爺要想不出兵,他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舉薦人才,替他出兵。在大楚要論善戰,又是馬氏子弟的,只有王爺您了。而且舉薦王爺,對他來說也是最佳的選擇。”

“我帶兵討伐漢國,如果贏了,我的功勞不就更大了嗎?他不會想不到這點吧?”

“他肯定想得到,可是,王爺你覺得如果你出兵討伐漢國,會用哪裡的兵呢?恐怕是江陵的兵將吧,這樣,荊南一帶不就少兵馬了嗎?這個時侯,他找個藉口,隨便派幾個中級的軍官去,就可以安撫下荊南了,至不濟也可以控制一部分,而不像現在這樣,荊南完全是我們的地盤,而且就算你到了桂州,官職肯定是靜江軍節度副使,而那位馬節度使,你的九叔,心裡的想法,可想而知了。他不用吹灰之力,奪了荊南,又挑起了你和九爺的矛盾。嘿嘿,有這樣的好處,他怎麼會不盼着王爺您回來呢?”

馬雲被趙普說的沉默了,五叔看起來挺和善的一個人啊,他不會這樣子吧。可是,聯想到自己都想到留一手,這五叔……哎……

“五爺的支持,只是一方面,還有就是二王爺他們。五爺涉及貪墨案的事情,一旦明朗化,二王爺他們是絕對不能容忍一個有異心又握有軍權的人,常年的呆在長沙的。他們沒有什麼行軍的經驗,說起軍事來分量不足,想要調出內軍,甚至調出五爺可不容易。如果強調的話,說不定會激起什麼軍變來,畢竟五爺軍中的勢力也太大了。這個時候,他們需要有人來平衡五爺的內軍,讓五爺不敢輕舉妄動,最能戰的外軍,不就是我們荊南軍嗎?就算心裡不願意,他們也不得不請王爺回來。因爲王爺長期不回來,最有可能控制荊南軍的不是他們,而是五爺。因爲五爺可是大楚的大元帥啊,管的就是軍隊。”

“這裡面最不想讓王爺回來的人,恐怕就是七爺了。只要我們放出一點點風聲,我們能想明白的事情,不管是二王爺還是五爺,他們一樣會想明白的,這樣七爺他就自身難保了,嘿嘿,想反對也不行了。”

馬雲大喜,忽又想到一個問題,問道:“趙兄,那這賬本讓誰去交呢?”

趙普笑道:“節度使府裡有現成的人選啊。只有他去,李皋他們纔不會懷疑。換了別人,這事情還真不好辦了。”

馬雲沉吟了一下,不禁撫掌叫好,這一招,真是妙啊。而更妙的則是那個人選,這麼一來,說不定還能送五叔一個人情,又能讓五叔和老二徹底的鬥起來。

兩人越來越投機,時間飛逝,轉眼就到了晌午。

聽到門外的腳步聲,兩人不以爲意,準時送飯的人來了。這王進奎差不多就是這個點送的飯。可是越聽越不對勁,這腳步聲太多了,太嘈雜了。

趙普連回頭看一眼都不看,喜道:“恭喜王爺,我們可以脫獄了。”

馬雲看到進來的是大太監劉彥,也不禁笑道:“算算日子,也差不多了。這個鬼地方,咱們終於可以離開了。”

說着看劉彥走進了,馬雲衝着他,說道:“劉彥,上次你早點來,我也不至於多坐了這麼多天牢啊,呵呵,不過本王度量大,不和你計較。趕快開門放我出去。”

這劉彥一臉肅容,走到大牢門口,面無表情的掃視了一下牢中的三人,才緩緩拿起楚王的詔令,念道:“大王有令,荊南節度副使馬光雲,頑劣異常,目無尊上,不遵法紀,屢教而不改……於此種種,甚失孤望,着令:”說着劉彥頓了下。

馬雲看着他,心道:你丫的快說呀。

就見劉彥咳嗽一下,清了下嗓子,調整了下情緒,大喝道:“着令:斬立決!”

話音一落,馬雲徹底的驚呆了,什麼???斬立決!!!老子要死了!!!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16章 應對第11章 新妃(2)第92章 試探第16章 滅蜀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69章 往事第42章 趁火打劫第5章 敲詐勒索(3)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29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101章 雙管齊下31第49章 chongle第182章 對峙第4章 美侍女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23章 入貢第46章 蜜月第117章 造反第36章 兵圍荊門23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43章 激戰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70章 申屠近況第32章 定策(中)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98章 立功第15章 伏擊(一)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35章 拉攏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10章 茅山道士第76章 出城第13章 殺機現第20章 死諫第24章 彷徨第8章 把柄第111章 夜宴(二)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205章 借道第165章 條件第47章 南下邕州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68章 結義第117章 救人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69章 側翼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171章 設伏第3章 英雄母親第12章 岳陽樓(下)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74章 逼宮第72章 斬立決第18章 三千精兵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00章 長江水勢26第199章 追擊第69章 進攻潼關第73章 戰爭賠款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67章 聯姻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83章 豫章行(六)第117章 救人第50章 陰差陽錯第78章 南逃福州第82章 豫章行(五)第4章 人心難測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1章 馬邑之戰第19章 棄子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11章 周娥皇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98章 論戰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
第16章 應對第11章 新妃(2)第92章 試探第16章 滅蜀第24章 大晉的恥辱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69章 往事第42章 趁火打劫第5章 敲詐勒索(3)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52章 韶州鏖戰第103章 她答應了嗎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29第152章 給王殷通風報信第101章 雙管齊下31第49章 chongle第182章 對峙第4章 美侍女第38章 馬踏南平(二)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23章 入貢第46章 蜜月第117章 造反第36章 兵圍荊門23第49章 血戰黃土鎮第43章 激戰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70章 申屠近況第32章 定策(中)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112章 孫晟來訪(2)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98章 立功第15章 伏擊(一)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35章 拉攏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29章 往事如煙(上)第10章 茅山道士第76章 出城第13章 殺機現第20章 死諫第24章 彷徨第8章 把柄第111章 夜宴(二)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1章 馬邑之戰(下)第205章 借道第165章 條件第47章 南下邕州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68章 結義第117章 救人第28章 武忠王之後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69章 側翼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171章 設伏第3章 英雄母親第12章 岳陽樓(下)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74章 逼宮第72章 斬立決第18章 三千精兵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100章 長江水勢26第199章 追擊第69章 進攻潼關第73章 戰爭賠款第61章 打死你丫的第67章 聯姻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83章 豫章行(六)第117章 救人第50章 陰差陽錯第78章 南逃福州第82章 豫章行(五)第4章 人心難測第162章 合二爲一第1章 馬邑之戰第19章 棄子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11章 周娥皇第63章 皇帝樓上坐第98章 論戰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