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就在馬希廣、馬希崇、劉彥韜等軍中將領聯袂勸諫楚王的同時,馬光亮也騎着快馬從昭山軍營趕回了長沙。

大年初六,馬光亮就興致勃勃的趕到昭山軍營,準備整頓許可瓊軍,沒想到天策左將軍馬希廣聚將,搞得偌大的軍營裡,連個衛指揮使都沒有。馬光亮氣急敗壞,當時就趕回了天策將軍府,卻發現許可瓊軍的主要將領們濟濟一堂,正在喝酒聊天,他大怒之下就追問馬希廣這是怎麼回事?結果馬希廣一句內軍傳統就把他給頂了回去。

這年節期間召集主要軍官舉行個茶話會,確實是楚軍的習慣。可壞就壞在時間不對,本來安排許可瓊軍是在初八,結果不知爲何,硬生生被馬希廣給調到了初六,讓馬光亮白白跑了一趟。

馬希廣品階比他高,輩分比他高,軍中威望更比他大,馬光亮在天策府裡被氣的倒噎氣,卻拿馬希廣沒有辦法。這事兒最多就只能算是忘了通知他了,可上司不通知下級就辦事,這在那朝那代也不能算錯事。馬光亮吃了個閉門羹,這是在軍中的將領們看來,這就是馬光亮沒威望的表現。這些人雖然都沒怎麼讀過書,可是心裡的都精明的很,他們很快就嗅出,天策左將軍和二王爺不和。

在那天起,馬光亮想在長沙城遙控指揮,讓許可瓊代替他整頓軍隊,可就有點不好使了。許可瓊的命令,那些軍官們卻也不拒絕,可不拒絕並不代表同意,更不代表就照着命令做事。你不是讓查空餉嗎?當然要查了,可是查東西,不得有個時間啊。這軍隊雖然駐地沒有大的變化,可軍中的人員總有個流動,有個意外天災,有個生老病死,有個升遷變化吧。這一查就是曠日持久。

比如查前鋒衛李林的部隊人數,集合隊伍一點人頭,不對,本來一千人,只有989個。可李林拿出軍冊來,那是振振有詞,一會說這個人去了哪裡哪裡,那個人去了哪裡哪裡,這個人又是由於什麼毛病,被清退出革命隊伍,還有什麼什麼將軍蓋的章,籤的字。搞了半天,讓李林這麼一通算賬,還更多出來了十幾個,差點沒把許可瓊給整懵了,可是人家李林是一點毛病都沒有啊,這人少,它卻是不是吃空餉,它是由於歷史原因造成的。衛指揮使是沒有權力招兵入伍的,這人少了,上一級單位不往下派新兵,它又能有什麼辦法呢?查來查去,反而查到許可瓊頭上了。

對於李林這樣的老油子,許可瓊氣的要命,卻又無可奈何。搞了四五天一天成效都沒有,馬光亮在長沙城裡做不主了,親自下到連隊,下到基層。

馬光亮接下來的幾天裡,一面命令許可瓊整頓查虧空的實際數據,另一面跑到十衛裡面,逐個檢查了一番,然後才約定2天后,在主營閱軍。

這個時間安排的真是好,那幾天昭山下雨,別的軍營裡主營較近,還沒什麼。偏偏李林駐紮在山對面,要過來就有些麻煩。李林見馬光亮人也很隨和,以爲二王爺被整的沒脾氣了,也就沒有多想,第二天一大早帶着人馬就回主營集合,哪想到橋壞了,結果去晚了。馬光亮當場發作整頓了李林,接下來又用霹靂手段,雷厲風行的整頓了許可瓊軍。

這日子剛剛舒坦了兩天,李皋就派人去密告馬光亮,內軍高官炸窩了,準備集體去勸諫楚王。後院起火,馬光亮連忙跑回了長沙城。

他回府之後,聽說李皋、徐仲雅兩位師傅已經在別院等他,他趕緊走了過去,剛剛繞過月亮門,踏上細石小路,就聽到松柏遮掩間的瀟湘亭傳來爭執聲。

“徐仲雅,這次你是大錯特錯了。現在左將軍已經帶着人去清河莊覲見大王了,一旦大王被說動,那王爺整軍的事情就徹底泡湯了。你。。。你這是貽誤時機啊。”李皋氣急敗壞的說道。

“念庵兄,稍安勿躁。你說的那個辦法,太過兇險了,拿着賬本去見五爺,先不說只有賬本,五爺認不認帳,大王認不認帳。只說我們和五爺,自今日起是再也沒有迴旋的餘地了。五爺掌軍多年,萬一他鋌而走險,王爺他就深陷萬劫不復之地了。”徐仲雅還是老樣子,笑吟吟不急不慢的勸道。

“他敢,有大王在,有王贇、彭師藁、許可瓊在,他敢動一動嗎?劉彥韜、劉全明,明面上是一黨,到了這反叛的時候,他們跟還繼續跟着馬希廣?我敢斷定只要大王一紙詔令,他馬希廣就要束手成擒,萬劫不復的不是王爺,是他馬希廣。”李皋氣呼呼的說道。

“念庵,如果認證物證俱全。他五爺自然無話可說。可先在不是沒有人證嗎?就算他一個人沒有這個膽子的,可是你別忘了他要是和荊南的五王爺聯合在一起,那他的膽子可就大了。如果他再打着清君側的名字,反咬王爺一口,那樣的話,這內軍六支部隊,除了王贇的部隊可能不動之外,彭師藁是必然會和他站在一塊的,至於許可瓊,至少也會被拉走一般的兵馬,到那個時候,念庵兄,你說該如何是好啊。”

“那。。。那”李皋看樣子心裡還是有氣,徐仲雅一陣的“如果”、“萬一”,雖然沒有說服他,可是他心裡也是漸漸起了疑慮。

見兩人不在吵了,李皋幹做在一旁,呼呼生悶氣,徐仲雅則是悠閒的喝着茶水。

又停了一下,馬光亮整了整衣衫,沿着石子路,從一棵長青松後面,閃出身影來,他笑着說道:“兩位師傅原來已經來了,現在事情如何?”

徐仲雅連忙放下茶杯站起施禮,只要介紹一下情況,李皋沒好氣的說道:“還有什麼可說的,馬希廣已經帶着內軍主要的將領都去了清河莊,這會兒想必已經見了大王了。大王素念舊情,想必對王爺所作所爲甚是不滿,可能就要收回典軍的詔令了吧。”

“啊。”馬光亮吃了一驚。他在敲山震虎,殺雞儆猴,威嚇馬希廣一黨。沒想到背後裡馬希廣居然給他來了招釜底抽薪,這詔令萬一下達,自己做的可就淨是出力不討好,得罪人不佔便宜的事情了。

見馬光亮神色驚異,徐仲雅卻笑道:“王爺,念庵兄,以我之見,這可不見得啊。我想大王現在心思猶豫,動了舊情是真。可大王典軍治民多年,心裡可清楚的很,他未必看不到這收回詔令的壞處。只要有人在一旁,再說說典軍的好處,大王不會斷然收回詔令的。”

馬光亮如溺水之人,突然抓到了一個救命稻草,他連忙說道:“那好,我立刻去覲見父王,再三陳述典軍之利,堅定父王之心,不然此前所做的努力盡付流水了。”

“那我陪你一塊去,我們勸大王堅定信心。”李皋忽的站起來,瞥了徐仲雅一眼,就準備立刻動身。

見馬光亮也要轉身去見楚王,徐仲雅又說道:“這事,念庵兄一個人去就足夠了。王爺,不但不能去,反而還立刻回到許可瓊軍中。”

“這是爲何啊?”馬光亮不解的問道。

李皋眼中火花一閃,他剛纔是關心則急,現在冷靜了些,腦子立刻就轉了起來,他心中略有些不滿的看了眼徐仲雅。徐仲雅的意思他明白了,既然楚王在猶豫,那麼馬光亮就不能在楚王面前出現,既然問心無愧的治軍,有何必在意別人說些什麼呢。馬光亮呆着軍營中,不是說明他是一心爲國嘛。如果後面一有人扯後腿,馬光亮就立刻蹦出來,這難免讓楚王會心存疑慮,他這是治軍呢,還是整人呢?

可是,李皋心裡可不止想了這些,他想的更多的是,這個徐仲雅明明有主意,剛纔卻不告訴自己,偏偏要等到二王爺來了以後方纔說出。這不是。。。

想到這裡,李皋立刻搶先一步,給馬光亮解釋了一下緣由。

馬光亮恍然大悟,連忙對二人躬身一拜,說道:“小王這就回軍營,長沙城中之事,全拜託兩位師傅了。”

李徐連聲謙虛,不敢當。徐仲雅還說道:“王爺莫及,其實現在五爺去大王面前告狀,對王爺來說,也未嘗不是一個機會。”

“哦?徐師傅,此話該當何講啊。”

徐仲雅微微一笑,說道:“王爺,您想,如果有一個人開始總向您說另一個人如何如何不好,可另一個人卻總是在默默無聞的埋頭苦幹,這告狀的人,告了兩天之後,又突然不告了。請問王爺,對這兩個人,您是如何看待呀?”

“我當然是相信那個埋頭苦幹的人了,至於這個告狀的人,必是心存嫉妒,捕風捉影,甚至是有意誣告的小人罷了。呃。。。徐師傅的意思是。。。”

李皋斜視了徐仲雅一眼,這個徐東野還真是技巧多變,這種招數,都讓他想了出來。當下,李皋連忙有對着馬光亮是一通解釋。徐仲雅微笑而已。

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8章 謀臣(3)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71章 單挑第120章 我看行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76章 出城第23章 設宴第22章 借兵第23章 召回第117章 救人(下)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135章 詩賊(2)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53章 大手筆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38章 決策(1)第49章 越牆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65章 攻城第73章 斷頭臺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172章 中計第23章 限制党項(2)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31章 定策(上)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108章 臨江第182章 對峙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32章 封州之戰(中)27第75章 搜捕第63章 天生麗質第108章 對策第19章 軍務政務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13章 下杭州(1)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22章 覆手爲雨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54章 商討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126章 兩派第61章 招降納叛第11章 岳陽樓(上)第47章 五代諸葛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78章 南逃福州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19章 軍務政務第184章 奔襲第21章 形勢逆轉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35章 拉攏第20章 西遷(2)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20章 三分之二第3章 攻攻試試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55章 失蹤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37章 裁軍第15章 案發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15章 巧奪向城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62章 合二爲一23第14章 威逼第49章 越牆
第186章 耶律休哥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04章 總結宣傳第163章 調兵遣將第18章 謀臣(3)第75章 置之死地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44章 收拾王殷1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71章 單挑第120章 我看行第71章 三路反叛(2)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76章 出城第23章 設宴第22章 借兵第23章 召回第117章 救人(下)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135章 詩賊(2)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53章 大手筆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38章 決策(1)第49章 越牆第8章 圍堵慕容彥超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65章 攻城第73章 斷頭臺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172章 中計第23章 限制党項(2)第138章 你有事了(1)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40章 一戰關中(1)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161章 裡通外國第31章 定策(上)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108章 臨江第182章 對峙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32章 封州之戰(中)27第75章 搜捕第63章 天生麗質第108章 對策第19章 軍務政務第44章 10萬兩白銀第123章 到車裡面坐坐第13章 下杭州(1)第147章 奇怪的案件2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110章 孫晟來訪(1)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7章 契丹滅晉(下)第22章 覆手爲雨第57章 波瀾再起第157章 收復涼州第54章 商討第104章 女孩的心事第126章 兩派第61章 招降納叛第11章 岳陽樓(上)第47章 五代諸葛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78章 南逃福州第26章 販布的同行第19章 軍務政務第184章 奔襲第21章 形勢逆轉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35章 拉攏第20章 西遷(2)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20章 三分之二第3章 攻攻試試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55章 失蹤第136章 刺殺連連第122章 把爺的馬車開來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37章 裁軍第15章 案發第41章 一戰關中(2)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15章 巧奪向城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62章 合二爲一23第14章 威逼第49章 越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