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展示實力

第141章展示實力汴京城的慈昭殿裡,面對着銀裝素裹的蒼白世界,大皇帝郭榮以及新晉的兵部尚書王樸,相顧無言,神情之中多多少少帶着一點抑鬱。自己的使者在上京被捉的消息,很快就傳回了汴京,送到了郭榮的桌前。

“陛下,這一次是臣的失誤,哎,沒想到這才幾年時間楚國居然和契丹的關係搞得這麼緊密。”王樸輕嘆一聲說道。他心中明鏡似地,刺殺馬希萼的人,確實是大周派去的,可這事兒,整個使團沒有一個人知道。換句話說,從明面上看,大周使者和刺客沒有一點關係,兩者之間根本就沒有什麼交集點。這麼一來,契丹人還敢封查驛館,封了也就封了,居然還嚴刑拷問,這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這是的打臉,這麼做是爲了給楚國人一個交代。說白了,契丹人現在不管這刺客到底是不是大周派的,反正他就是把這件事賴在了大周身上,然後向楚國賣好。對大周來說,問題的關鍵是要搞清楚,契丹高層突然轉度的原因,現在這種情況,到底是高派和撻烈派兩派合流產生的呢?還是高派迫不得已呢?

不管這是兩種情況是那一種,大周面對的都是很尷尬的局面,使者被人嚴刑逼供,無論如何,大周都要採取具有針對的行動;可是,現在的契丹政局詭異莫測,向來纏鬥不休的兩大派系,在刺馬案的態度上居然前所未有的一致,異口同聲的要捉拿拷問大周使者。讓大周皇帝郭榮有點舉棋不定,不做任何表態,這事兒說不過去;可是,如果表態了,事態萬一激化,這對於致力於西征的大周來說,無疑是一種沉重的包袱。南北兩大國上下齊出,大周能保得住中原大地嗎?

依目前的形勢來旦契丹和楚國達成出兵的協議,契丹人正式和大周撕破臉皮,那麼,大河南北將重燃戰火。剛剛經歷一場大戰的周國,根本經不起這麼大的消耗,從中原戰敗估計是難以避免的,即便是僥倖勝了,別人拍拍走了,剩下這滿目瘡痍,大周也實在是無力支撐。那麼中原到底是主動放棄好呢?還是實施焦土之戰,寸土必爭好呢?

可不管實施那一條,丟了中原,大周也就丟了爭奪天下的底氣。現在可不像三百年前的大唐,自居關中而治天下,關中不復當年繁華不說,這天下局勢也與當年大不一樣,當年關東之地戰亂不休,竇建德、王世充、李密等人不斷纏鬥,給了李唐發展壯大的機會。如果,現在大周放棄了中原,中原大半就將落入楚國的手中,到時候,天下形勢就變了。

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當年王樸提出並不斷完善的計劃:放棄中原,但並不是完全放棄,而是扼守一些險要之地,比如洛陽、潞州等地,放遊騎四處,擾中原。讓楚國得了中原,也不得安生。可這麼做,最大的一個問題是,多線作戰,一方面和西域的党項作戰,一方面又和楚國、契丹干了起來,家底本就薄的大周,實在是耗不了太長的時間。

能不打,還是不打的好!郭榮腦子裡劃過這麼一個念頭。他正想着心思,猛然聽到王樸這麼當下苦笑着,擺了擺手,說道:“王先生,這事怪不了太多,誰會知道馬希萼居然這麼命大!”

“他不是命大,是我們的探子,沒有查探清楚。這事情的責任在我。我們花費了太多的精神在楚國身上,對契丹疏於警惕了。”王樸一臉的歉意。

郭榮搖了搖頭,慢慢的說道:“藩王,難啊!”

這一句話說到了王樸的內心深處。郭榮當皇帝不過三個月時間,戰亂、災荒、叛亂、權臣、敵國,這一樁樁一件件事情,讓郭榮再也沒有往日暢談天下的時間,沒有了煮酒論英雄的餘暇。接手就是一副遙遙欲墜的爛攤子,除了白衣軍,滿手基本上沒什麼好牌,滿腔壯志讓郭榮無處施展,就彷彿自己是一個大力士,可週圍偏偏是鬆鬆軟軟的棉花,有力氣也撒不出去。只能是謹小慎微。可當藩王的時候,上有王竣等人阻撓,下有表兄弟李重進虎視眈眈,郭榮也不敢做什麼太大的動作,更何況,時間上也不過。強盛一世的大周,從建立之日起到今天不過區區四年時間。

王樸的眼睛一時有些潤。很多事情看起來是一回事,可做起來卻完全不同。他雖然不像諸葛武侯那樣自比管仲樂毅,可也是自負甚高的人。可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誰會想到明明能看到馬希萼,卻死活捅不開那層窗戶紙,殺不了馬希萼。如果。。。如果馬希萼死了,這事情不就好辦了。馬希萼一死,契丹和楚國蒙上一層影,大周使者再和高模翰加強一下聯繫,這個局面說不定就搬過來了,誰知道卻引發了貪墨案,還有南逃大周,讓高模翰投鼠忌器,不敢和大周使者過於頻繁的來往。哎,或許。。。或許這由太原使者被殺案引發的貪墨案就是楚國的人乾的,還真是被楚國人給趕巧了。

天算不如人算啊!

“陛下,眼下使者被抓,我大周是一定要有所反應的!”王樸說道。

“以王先生之見,此事當如何處理啊?”

“臣以爲當明發詔書,痛責契丹人,重派使者到契丹問罪。另外,派遣派遣一廂禁軍沿途護送使者,展示國威!”王樸說道。

郭榮按了按自己眉頭,許久之後,方纔說道:“如果,如果契丹人不予理睬,那我們該當如何呢?”

“陛下,兩國交戰,尚且不斬來使。更何況,現如今大周和契丹尚未有什麼衝突。於情於理,我們都應該派人去上京申斥,接着讓石守信等人在雄州整軍布武,以示支持。至於,契丹人有什麼反應,臣以爲他們一定就會翻臉南下!”王樸慎重的說道。

郭榮心裡有兩個計較,一是覺得自己派人去契丹,一旦契丹人不理會,那這不就是自打自臉嗎?二是覺得如果在邊關布武,會不會刺激到契丹人,讓契丹趁機藉口南下。至於是不是有所反應。郭榮倒是有自己的看法,答案是肯定的,沒有反應,對朝廷,對天下百姓都沒法交代。

郭榮一向以王樸爲智囊,見王樸這麼說,連忙追問道:“請王先生爲朕解說一下!”

“陛下,契丹的宗親耶律撻烈和勳貴高模翰,自從耶律?即位之後,一直是爭鬥不休,向來你支持的我就反對,可眼下卻似乎是有點合二爲一的意思。對於此事,臣以爲這是假象。耶律撻烈想南下,那不是什麼私密之事。每年他管轄的燕京府諸州都會出兵南下擾,而楊袞北歸之時,只有耶律撻烈大肆出兵接應。上京傳來的消息也說,耶律撻烈和楚國的田雨關係頗好,他的態度已經是一目瞭然的。可高模翰不一樣,有人是人老成精,有人卻是老小孩,高模翰精明是精明,可格上卻有點老小孩的樣子,他和耶律撻烈鬥氣多年,絕對不可能向耶律撻烈低頭。可現在他卻站在了耶律撻烈的一邊,那隻能說明一件事,他在朝堂上很被動。咋他被動可能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呢,可能是受到了貪墨案的牽連,二則是收到了咱們使者的牽連。”

“受我們使者的牽連?”郭榮有點不明白。

“因爲高模翰是傾向於大周的,或者說,他傾向於大周與楚國長期對峙。當咱們的使者北上的時候,他爲了向耶律撻烈表達自己的態度,一定會在公共場合和我們的使者表示親密的關係,現在,朝堂上風聲變了,聞到氣味的高模翰也只能暫時躲了起來。”王樸說道。

“恩。。。王先生,你的意思是說,我們要顯示出大周的力量,給高模翰一點支持?”郭榮說道。

明人不說暗話。郭榮和王樸相交多年,王樸有了辦法,領悟最快的就是郭榮了。王樸的意思很明顯,過去契丹一直和大周沒有大的衝突,原因很簡單:耶律撻烈要南下,高模翰就反對,然後就是一通扯皮,耽誤了時機。高派和撻烈派爭鬥,對大周有利,可高派隱退,撻烈派實力大漲,契丹的政局向一邊倒的時候,大周就要想方設法給高模翰以支持,讓他重新將大局給穩定下來。

那怎麼給高模翰支持呢?就是讓高模翰在皇帝耶律?面前有機會說話,有證據證明他的理論是正確的。高模翰的主張是什麼?均勢啊!他一門心思就想楚國和大周爭鬥不休,契丹則躲在一旁看笑話,休養生息,以待將來。

可現在,耶律撻烈十有拿住了高模翰的病腳了,說高模翰和大周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那麼現在大周要做的,就是充分展示大周的實力,讓契丹上上下下看到大周的實力,讓高模翰有繼續堅持立場的理由。

爲什麼說展示實力,就給了高模翰的臺階呢?爲什麼不裝個慫,讓契丹人覺得大周幹不過大楚,需要契丹人保持中立呢?原因很簡單。

手機問:訪問:

網站地圖:

??

25第108章 對策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68章 來了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5章 不謀而合第8章 盛典第63章 天生麗質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55章 失蹤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29章 詐門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65章 好事將近第54章 商討第98章 罪狀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05章 幽會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5章 下杭州(3)第88章 援兵4第76章 吳越變亂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21章 形勢逆轉第64章 祭孔第21章 江湖傳聞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35章 潑髒水2第108章 臨江第85章 潞州第87章 戲弄第70章 申屠近況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50章 戰象第79章 截擊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51章 發證獎勵第143章 等待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17章 救人(下)第24章 議和第170章 益津關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81章 分兵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9章 典軍使第4章 造假幣第20章 想我?像我?第120章 歸程(上)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24章 彷徨第172章 中計第9章 讓涇州第15章 伏擊(一)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69章 往事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47章 賞賜第7章 火藥第52章 蕭縣大捷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4章 斷其一臂第56章 賬本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28章 黎陽大戰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47章 南下邕州第127章 買賣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6章 投石問路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22章 摸底第21章 劉崇南下第60章 出降(下)第5章 誰去出征?第87章 援兵3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7章 火藥第9章 讓涇州第1章 南平窘境第64章 交州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79章 截擊
25第108章 對策第139章 重新謀劃第68章 來了第125章 盡用楚人?(1)第125章 半夜敲門第5章 不謀而合第8章 盛典第63章 天生麗質第53章 圍困汴京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55章 失蹤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29章 詐門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65章 好事將近第54章 商討第98章 罪狀第55章 連番用計第105章 幽會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15章 下杭州(3)第88章 援兵4第76章 吳越變亂第208章 咱也出兵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21章 形勢逆轉第64章 祭孔第21章 江湖傳聞第54章 使者不斷第135章 潑髒水2第108章 臨江第85章 潞州第87章 戲弄第70章 申屠近況第40章 馬踏南平(四)第50章 戰象第79章 截擊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96章 崩潰的前夕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51章 發證獎勵第143章 等待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117章 救人(下)第24章 議和第170章 益津關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81章 分兵第56章 是誰走漏了消息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9章 典軍使第4章 造假幣第20章 想我?像我?第120章 歸程(上)第61章 龍虎風雲會(四)第24章 彷徨第172章 中計第9章 讓涇州第15章 伏擊(一)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20章 李唐猝亡(4)第69章 往事第14章 兵圍南陽第118章 李唐猝亡(2)第129章 盡用楚人?(5)第126章 盡用楚人?(2)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47章 賞賜第7章 火藥第52章 蕭縣大捷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4章 斷其一臂第56章 賬本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62章 龍虎風雲會(五)第28章 黎陽大戰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47章 南下邕州第127章 買賣第31章 黑吃黑的太祖皇帝第6章 投石問路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22章 摸底第21章 劉崇南下第60章 出降(下)第5章 誰去出征?第87章 援兵3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22章 限制党項(1)第7章 火藥第9章 讓涇州第1章 南平窘境第64章 交州第27章 限制党項(6)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79章 截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