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夜襲(中)

黑夜逝去,黎明到來。青山綠水,又從夜色中一一顯出它原來的風采。五代之時,廣西人煙稀少,義州以西的山雖然不是崑崙、秦嶺那樣的大山脈,只是綠樹成林,依着地形,起伏不定,卻也讓人望不到邊際。

官道上行進的漢軍士卒們,滿臉大汗,渾身溼透,彷彿剛從水裡面撈出來的一樣,受了箭傷的人,簡易的包紮了一下,臉上的苦楚之色卻是無法掩飾。

剛纔在敵軍偷襲之下,精神抖擻,亡命逃竄的漢軍,等脫離了危險之後,軍士們也長出一口氣,這才忽然發現,自己真的是疲勞至極,不僅覺得揹着的行軍行囊越來越重,就連當兵賴以生存的傢伙——兵器,也不再端端正正的持着了,軍士們只是用一隻手拎着兵器的一端,任由另一端戳在地上,就這樣拖着兵器,一步一挪的向容州進發。

就這樣剛剛走了一里多地,突然從大軍後面的左側的密林裡,又傳出陣陣戰鼓聲。後面軍士定睛看去,林中樹木交錯的間隙,影影綽綽,竟露出一角大旗,隱隱約約看的出,上面繡了一個斗大的“楚”字。

危機面前,疲勞的軍士在死亡的威脅下,猶如注射了興奮劑,吸了鴉片煙一樣,再次加快了行軍的腳步。一通鼓過後,後面的軍士們多少有些納悶,因爲他們只聽到戰鼓聲響,又是還有陣陣的廝殺聲,可就是沒見着一個敵人的影子。他們心中也漸漸安定了下來。昨晚,先是在烏漆馬黑中,被敵人亂箭射了一陣,後來密林裡火光沖天,據說燒死了整個後軍。這前軍將士有點驚弓之鳥的樣子,聽到後面戰鼓聲響,條件性的反應過來,邁開腿,拼命的往前跑,有執法隊看着,這兵器倒也不敢亂丟,可這行囊裡有些東西,跌落下來,卻再也不管不顧了。

跑了一陣,看樣子是把敵軍給甩開了,這些軍士才慢慢的放下腳步,緩緩前行。吳懷恩對此也是束手無策,後面有疑兵,派人清剿的話,一來怕象李爍一樣中了敵軍的奸計,一把火下來,燒了六七成去;二來,經過昨晚這麼一鬧,燒死了多少人,吳懷恩查不出來,可是明亮之後,一點人數少了近5000人,恐怕不少人,昨夜進了密林之後,就此撒丫子走人了。這會兒要是派兵清剿,人少了不頂事,人多了,自己的主力部隊,可就少人了。沒有辦法,吳懷恩只好派了一個校尉,帶着1000來人,遠遠的跟在大軍後面,一面保持距離,一面吸引楚軍的疑兵。

一路上,吳懷恩走的極其鬱悶,原本吳懷恩是生怕行軍速度慢,可現在,完全不用吳懷恩下命令,催促行軍。每當漢軍速度降下來的時候,這楚軍就猶如天降一般,搖旗吶喊,戰鼓累累,這行軍速度竟是比昨天還要快些。未到晌午,就到了距離容州只有20裡地的新道鎮,這塊地勢開闊,登高一望,可以目及四方,左側有北流江緩緩流過,是天然的屏障,右側是難得的一片水田,微風盪漾,青青稻苗隨風搖曳,裡面連個人毛也沒有。吳懷恩對容州地形很熟,連着兩天的行軍,他也知道軍士體力不足,可是一路上都不是有山,就是有林,絕對不是什麼按營寨扎,穩妥休息的所在,只有這個新道鎮,才適合大軍休息,不怕楚軍偷襲。

漢軍在新道鎮剛剛安營紮寨,正準備埋鍋造飯的時候,就聽到新道鎮外通往義州的官道上,戰鼓敲響,錦旗迎風飄拜,楚軍居然又來了。

得到稟報的吳懷恩,自己帶着親軍來到大營的後面,舉目眺望,就見兩三裡地之外,一片白光中,錦旗飄舞,戰鼓喧天,看樣子大概500餘人樣子,各個盔甲鮮明,刀戟明亮,那白光想必就是這些刀槍劍戟反射的原因。楚軍敲鼓的敲鼓,搖旗的搖旗,吶喊的吶喊,象走江湖玩雜耍的一樣,搞得熱熱鬧鬧的,可是,壓根就沒有一個人往前再走一步的。

吳懷恩嘴角輕笑,這必是楚軍的疲兵之計了。漢軍連日奔走,已經是相當的疲勞,而楚軍卻故作進攻的樣子,白白的消耗着漢軍的體力。看樣子,楚軍進攻容州的兵馬並不算多,不然的話,何必用此疑兵之計,大可以在昨晚埋伏偷襲啊。他這樣想,卻是想錯了。他看到沿途有楚軍的疑兵,就以爲這些楚軍是從容州那邊派過來的,卻沒想到這疑兵不是從容州過來的。馬光猛得知吳懷恩奉命救援封州之後,立刻就在圍城部隊中,秘密抽掉了2萬5千兵馬,取道梧州的戎城,走滕州,南下容州,在滕州之時,他就兵分兩路,一路由潘美帶領2000人在義州各處埋伏,故作疑兵,另外的兵馬卻雖然他一起,直取容州。打下容州的楚軍,無論怎麼趕路,沒有辦法在極短的時間之內趕到義州埋伏,而且,義州竟能雖然有山有水,可並沒有什麼險隘之地,設伏的效果未必能好到哪裡去。

楚軍在2裡外,鬧了半天,可漢軍該吃飯的吃飯,該休息的休息,壓根理都不理,楚軍自娛自樂了一會兒,無趣的收兵東退了。

聽到楚軍退兵的消息,吳懷恩略略定下了心神,對於疲兵之計,不管是派兵追擊,還是嚴密警戒,都可以說是中計了,只有鎮之以靜,他玩他的,我做我的,視若無睹纔是王道。當然,吳懷恩敢這麼做,還是因爲他看到了楚軍的兵力,500人對他2萬多的大軍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壓根就不夠他塞牙縫的了。

在新道鎮,吳懷恩一邊命令大軍休息,另一面抽調軍中的木匠,穿過北流江伐木製造雲梯。漢軍這次出門,是援軍,就沒有帶什麼攻城的器具。沒有云梯,衝車這樣的攻城器具,就像打下容州,那簡直是不可想想。

有道是人多好辦事。不到一個時辰的功夫,已經制造出了百餘架簡易的雲梯。時間不等人,生怕有別的變故,因此有了這些雲梯之後,吳懷恩指揮大軍繼續進軍。

二十里地,不久就到了。

“嗚嗚。。。”號角聲吹響。

到達容州的漢軍前部先鋒吳珣,按照節度使吳懷恩的計謀,也不再等漢軍中軍大隊人馬,直接指揮者麾下的兵馬,駕着雲梯,向東城門發起了衝鋒。

衝鋒陣型,前中後三個部分。前部的軍士,排成二十幾列縱隊,左手舉着盾牌,右手卻反手附在背後,扶住背上揹着土袋子。

隨着離城牆的距離越來越近,城上阻擊的弓箭威力也是越來越大,射在地上激起塵土一片,射在木製的盾牌上,“咚咚”直響,巨大的衝擊力,有些甚至穿透了盾牌,震得的漢軍士卒手臂發麻。

不過這隊漢軍排列的稀稀拉拉,守城的楚軍將領,顯然以爲就這點人馬值不得他發動更加密集的箭雨,更不值得發動弩炮、拋石機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楚軍瞄的隨準,可是畢竟數量上欠佳,所以漢軍的傷亡並不大,這羣漢軍終於衝到了護城河前,將自己身上揹負的土袋,往河裡一扔,不掛不顧的,頂着盾牌,扭頭就跑。

容州的護城河並不是很寬,在城樓上,楚軍弓箭打擊力,較弱的情況下,漢軍很快就填平了數段護城河。

看護城河已經有被填好了二十多段,吳珣大手一揮。

“咚咚咚。。。”衝鋒的戰鼓聲敲響。

刀盾手腰間挎着戰刀,一手向上,高舉着木製的盾牌,另一手搬着雲梯的一角,分成二十餘縱隊,向這東城衝來。其後跟在拿着朴刀,領着長槍的軍士。

城樓上,楚軍守城大將正是團練使周行逢,他一早就憋着氣,等漢軍大軍衝鋒,好令人發射弩炮、拋石機,也好在弓箭射程不到的地方,也殺傷些漢軍。卻沒有想到,這漢軍把陣型居然排的極其鬆散,這護城河也只是填充了數段,看漢軍的意思,這雲梯是要從填充部位通過,架上城牆攻擊。

媽的。這衝鋒怎麼衝的這麼零零散散啊。漢軍不是有3萬人嗎?那不是應該集中兵力,一起衝鋒殺傷力才大啊。就憑這二十幾架雲梯,就算每次的人都能上到城牆上來,也不過二十幾個人啊,這頂什麼用呢?忽的,周行逢心思一動,不對呀,這漢軍恐怕是聲東擊西吧。他估計擺出攻擊東門的樣子,吸引我軍的兵力,然後再乘我不被,想偷襲其他城門吧。

“來人,傳令四城嚴加防範,不得亂動,,命令第一營在城中隨時待命。”周行逢一陣冷笑,我倒要看看你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東城門外的漢軍淅淅瀝瀝,在弓箭射程之外的軍士自然安全的多,可是正在順着雲梯向上爬的軍士,可就到了大黴。總共只有20幾架雲梯,守城軍士的火力全部集中在上面,又是滾石檑木,又是長箭勁弩,這人還沒爬到一半兒呢,不是是被射死,就設被滾石砸死。城牆下,舉着盾牌扶着雲梯的漢軍,處境也是舉步維艱。很多人不小心,就派滾石檑木活活砸死。

吳珣也算是一員猛將,他見漢軍損失慘重,卻也不敢鳴金守兵,原因很簡單,他是佯攻,可是真正的攻擊上沒開始之前,他就得硬着頭皮一陣進攻下去。

“咚咚咚”,戰鼓聲,在容州城北門響起。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 ,都會成爲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爲作者加油吧!

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23章 召回第88章 宴無好宴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37章 裁軍第150章 財政收入24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5章 首富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65章 二合一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13章 周宗犯錯第74章 算計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35章 潑髒水2第17章 伏擊(三)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8章 火中會師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6章 軍事改革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25章 刺殺第79章 兵發明州第18章 光猛南下第9章 長沙朝議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97章 觀畫第88章 援兵4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153章 趙季札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8章 請君作詩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70章 血戰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67章 中間人第16章 伏擊(二)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27章 孤注一擲第67章 催妝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4章 晚宴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181章 生意經第43章 激戰第10章 未來的CEO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16章 伏擊(二)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7章 送客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17章 造反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32章 定策(中)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23章 召回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8章 請君作詩第13章 殺機現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8章 盛典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38章 決策(1)第132章 刺殺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5章 巧奪向城第35章 燒不死你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07章 心動(上)第69章 一鍋燴第95章 內鬥連連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9章 軍務政務第72章 斬立決第110章 出使楚國
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23章 召回第88章 宴無好宴第99章 被打亂的計劃第37章 裁軍第150章 財政收入24第32章 封州之戰(上)第32章 國庫沒錢了第15章 首富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65章 二合一第68章 老婆闖大牢第13章 周宗犯錯第74章 算計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135章 潑髒水2第17章 伏擊(三)第160章 慢慢磨吧第8章 火中會師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23章 汴京動盪第169章 清州軍情第6章 軍事改革第109章 昭告天下第114章 刑部大堂(上)第25章 刺殺第79章 兵發明州第18章 光猛南下第9章 長沙朝議第197章 血戰玉河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97章 觀畫第88章 援兵4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153章 趙季札第100章 我纔是駙馬第14章 奇怪的彈劾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8章 請君作詩第10章 最像諸葛罵王朗第70章 血戰第39章 馬踏南平(三)第167章 中間人第16章 伏擊(二)第39章 李唐的反應(2)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66章 休妻?這可不行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70章 一錯再錯(上)第22章 吊睛白額虎第27章 孤注一擲第67章 催妝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4章 晚宴第25章 決定戰爭的因素第39章 李唐的反映(5)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27章 盡用楚人?(3)第33章 皇帝的心事第181章 生意經第43章 激戰第10章 未來的CEO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16章 伏擊(二)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7章 送客第82章 豫章行(五)第117章 造反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37章 刺殺連連(2)第32章 定策(中)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71章 一錯再錯(下)第23章 召回第1章 一三人才工程第8章 請君作詩第13章 殺機現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196章 調兵遣將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8章 盛典第195章 跟在皇帝身邊第38章 決策(1)第132章 刺殺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202章 三路並舉第15章 巧奪向城第35章 燒不死你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07章 心動(上)第69章 一鍋燴第95章 內鬥連連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19章 軍務政務第72章 斬立決第110章 出使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