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國庫沒錢了

馬雲、趙普等人和雪雲姑娘商議完實施經濟打擊的計劃之後,雪雲回了金陵,馬雲秘密派人押解契丹人搜刮的20萬兩白銀到長沙,作爲經濟打擊李唐的專款,同時通知範質,制定新的方案,與雪雲配合,推動大錢的發行,並且安排人手,趕赴虔州,爲鑄錢工房,做前期的準備。

馬雲留在鄧州,在趙普、吳班的陪同下,接見慰撫鄧、唐二州的士紳之後,留下大將倪可福駐守鄧州,自己帶着李驤等諸位將領南返,於大漢天福十二年五月,到達襄州。在馬雲逗留鄧州期間,江淮的密探傳來消息,郭威率領漢軍在宿州城下,大敗李唐軍隊,斬首20000餘人,俘虜了包括監軍魏岑在內的李唐軍隊40000多人,元帥李景遂僅以身免。江淮震動,李唐倉皇間派出禁軍將領劉仁瞻率軍兩萬趕赴壽州駐防。郭威在淮河邊大閱三軍之後,率軍北返。

好消息接踵而來,讓馬雲心情好大,在去襄州的路上,馬雲問計與李驤道:“李先生,眼下李唐大敗,寡人意欲留軍於鄧、唐之間,看劉知遠與杜重威戰事如何,伺機而動,先生以爲如何呀?”

看都不用看馬雲一眼,只聽聽馬雲的話,李驤就明白,這位楚王千歲,最近感覺良好,這回十有八九是想在劉知遠的背後捅刀子了,李驤搖了搖頭,說道:“大王,此事有三不可,第一,我軍自二月北伐以來,已經經歷了三個月,眼下正在南返的途中,軍心思歸,如果此時再繼續北上,恐怕軍心不穩啊。您也知道,咱們的軍隊不像中原王朝的軍隊那樣,咱們的軍隊裡面,有一批民兵,這些人農閒訓練,農忙耕作,戰時出戰。可眼下已經是***了,馬上就是農忙季節,這些人恐怕早就盼着回家收糧食了。第二,當今天下,漢最強,唐第二,楚國第三,杜重威除了鄴城附近,再也沒有別的地盤,實力最爲弱小。眼下,唐軍脆敗,李唐的實力,十成裡面至少去掉了兩成,可是漢軍不僅沒有什麼損失,反而聲勢大振,劉知遠已經坐穩了江山,此時北伐,沒有了振臂一呼,應者如雲的號召力,況且我軍基本上都是步兵,必須逐城逐地的爭奪,一來推進緩慢,二來攻城戰又最損兵馬。恐怕咱們還沒能打下許州(今許昌)呢,漢軍就已經擊敗杜重威,攜勝勢而來了。第三,咱們的軍糧不多了,而錢財又大半投到了李唐,眼下我們財政困難,如果一旦北伐陷入泥潭,那時候,要糧沒糧,要錢沒錢,大王又該如何是好啊?現在北伐,軍無戰意,出師又沒有合理的接口,自己錢糧又準備不足,臣真是不知道,大王如何才能達到必勝呢?何況,大楚剛剛稱臣,就翻臉北上,天下人將如何看待大王呢?”

一席話說得馬雲挺不自在的,李驤淡然一笑,又說道:“這中原王朝確實是我們大楚敵人,可是飯要一口一口吃,眼下我們最重要的對手不是中原,而是李唐。只有佔有了江南,我大楚要錢有錢,要人有人,依江淮爲屏障,進可取中原,退足以自守,何況李景無能,周宗、馮延巳結黨亂政,這是上天賜予大王的機會,大王若不把握住這個機會,後悔就來不及了。眼下,中原可以結爲後援,嶺南漢國則是我們仇敵,如何把李唐拉入到我們伐漢的戰爭中,再次削弱李唐的實力,纔是我們真正要做的。”

馬雲被李驤一語驚醒,知道現在確實也不是和中原翻臉的時機,說道:“李先生所言甚是。是寡人過於樂觀了。可是,咱們這次北伐,原本就是和李唐商議好聯合出兵的,但是他們居然晚出兵,結果又損失慘重,如果我們討伐嶺南,李唐還會出兵嗎?”

李驤看了眼趙普,並不說話,他並非不知道李唐的事情,只是李唐出不出兵,這要派人去勸說,誘之以利,這最佳的人選當然是數次出使李唐的趙普了。所以,這話,還是留給趙普說好了。

果然,一旁的趙普笑道:“大王,以臣之見,李唐必然出兵。馮延巳和周宗爲首兩黨,鬥爭激烈。馮延巳主戰,希望能借機統一天下,周宗主和,希望能休養生息,等待時機。可是今年來,馮延巳主戰的結果卻很不理想,他派兵福建,卻僅僅攻下了汀州,圍困建州兩年,最近纔剛剛攻克,而建州被攻克之後,一直鼠首兩端的福州李仁達,現在又徹底的倒向了吳越,吳越已經派兵到了福州,幫助李仁達駐防。至於南部的泉州、漳州雖然表面上臣服了,可李唐一點也指揮不動他們。這種情況,糊弄一下百姓,說是福建大捷,那自然是沒有關係的,可是卻一定糊弄不住周宗等人。至於這次北伐,全軍覆沒,對於馮延巳來說更是一個打擊,他的相位已經不穩了,如果他想保住自己的相位,就必須打仗,而且還要打勝仗。更何況,現在銅價飛漲,李唐經濟危機,馮延巳對這種情況,無非只有兩種處理方法,一是同意鑄造大錢,二呢,就是打下嶺南,佔有劉氏的財富,勉強度日。如果我們提議打嶺南,這對於馮延巳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他一定會遊說李景,答應下來的。”

三人就這樣邊走邊說,不多時便到了襄州城外,十里長亭指出,彩旗飄揚,人聲鼎沸。新任的鄧州道都統丁思瑾和布政使石文德,率領襄州的大小官員,一齊出城迎接楚王凱旋。新佔領的地方需要撫慰,所以這兩人就暫時呆在了襄州。

馬雲對百官並不怎麼理會,只是走到一旁的鄉老面前,寬言慰問,希望他們能忘記悲慘的過去,鼓足幹勁兒,重新投入到大楚封建主義建設的大潮中。之後,方纔在文武百官的衆星捧月般的簇擁之下,來到了襄州刺史府。

用過午餐之後,馬雲便在大廳召集趙普、李驤、吳班、石文德、丁思瑾、劉彥濤、彭師藁等人議事,聽取石文德的奏報。

沒想到石文德的第一句話是:“大王,老臣年邁,精力不濟,實施難以擔任鄧州、安州、荊州三道布政使之職。請大王體諒,讓微臣卸去鄧州、安州兩道布政使的職務。”

馬雲看了看五十多歲的石文德,這老小子三個月前北伐的前夕見過,又是下到州縣,體察民情,又是遊說自己,讓長沙加大對荊州道的資助,上竄下跳,精神矍鑠。就是現在看來,這石文德也是目光炯炯有神,思維敏捷,談吐不凡;再聯想到剛纔午宴的時候,這老小子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整個就是一身體倍兒棒的人,一點也不沒有老態龍鍾的樣子,再說,你不是說自己年老體弱嗎?怎麼不請求告老還鄉,而是隻請求卸任兩個職務呢?

中國文人說話,很多時候都講究個曲折前進,迂迴包抄,讓別人聞絃聲而知雅意。可惜,這回這話太玄了,馬雲沒有聽出來其中的意思,因此,他笑着挽留道:“石愛卿,身體健碩,國家有賴之處甚多,近日何處此言啊?”

石文德說道:“前日徐大人和範大人,發公文過來。讓老臣開墾荊州、襄州、隨州、復州、安州等地,招攬難民、開荒地、修水利,只是許諾免徵兩年的賦稅,卻沒有下發一筆銀子。老臣雖想爲國家出力,替百姓造福,可惜,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呀。沒有銀子,這些工程一項也開動不了。老臣身居其位,卻不能做任何事情,哎,尸位素餐,還不如就此引退罷了。”

怪不得石文德抱怨呢?原來徐仲雅他們又想讓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這怎麼可能呢?國庫空虛那是必然的,馬雲即位以來,又是賞三軍,又是提高老臣的待遇,還減免百姓的一些賦稅,爲了提高軍隊戰鬥力,花費巨資購買馬匹,鑄造重甲,外加上還要對李唐發動經濟攻勢,這進項少了,燒錢的地方卻多了,徐仲雅等人在中樞沒有辦法,石文德他們在地方也是想不出折來。所有的眼睛就盯着一處——內庫,馬希範橫徵暴斂這麼多年,雖然揮霍了不少,可總是還剩下不少吧。

馬雲一下子明白過來,這老東西是想從自己腰包裡擠東西出來。這個時候的國家財政觀念基本上是沒有的,皇帝不富裕了,就從國庫裡拿銀子,如果國庫不富裕了,要是碰上個明君,政府就從內庫裡拿銀子。在他們看來,馬雲毫無疑問的就是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大局觀的“四有”明君,不從他這裡拿銀子,還能從哪裡拿銀子呢?可是,上次中了徐仲雅這些人的奸計,答應了他們從此不能把國庫當成自己家賬房,雖然每年仍然能從國庫裡領取不少薪水,可是總有種自己也是公務員的感覺,把自己的錢和國家的錢分的還挺開的。這個時候,讓馬雲自己掏腰包,他有些肉痛。於是,他掃視了一圈,要尋找幾個幫手,幫着說說。

結果,趙普擡頭看着天花板,興致勃勃的正在研究着呢,看樣子是很喜歡這個樣式,準備在自己家也弄一個;李驤則是低着頭,饒有興趣的看着自己鞋子,彷彿上面繡了一個晶瑩剔透的鑽石一樣;吳班倒是沒有躲避,反而一臉殷切的看着馬雲,心裡十有八九正盼着馬明君趕緊痛快的答應,目光之熱切,搞得馬雲掃了他一眼之後,再也不敢望向他了。

這該怎麼辦呢

第30章 攻克江陵第85章 潞州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191章 被欺騙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05章 會戰(4)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15章 伏擊(一)第8章 火中會師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98章 罪狀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6章 應對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21章 捕風房第6章 各有所謀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11章 決策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92章 試探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80章 議徵安南第62章 匍匐臥倒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134章 潑髒水第66章 迎親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87章 戲弄第62章 匍匐臥倒第24章 彷徨25第199章 追擊第97章 拼了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05章 後宮24第29章 詐門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89章 鬥嘴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0章 未來的CEO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28章 打劫第22章 嶽州流言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97章 觀畫第135章 詩賊(2)第145章第94章 再見陳傳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63章 我冤!我冤!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39章 重組軍隊第31章 推波助瀾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35章 拉攏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82章 包圍第48章第59章 出降(上)第59章 出降(上)第83章 中箭第167章 中間人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4章 經濟計劃第57章 京變第167章 中間人第46章 蜜月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55章 連番用計第64章 收編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65章 搏命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11章 岳陽樓(上)第24章 議和第16章 應對第53章 奇謀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86章 林仁肇
第30章 攻克江陵第85章 潞州第119章 公主大婚(下)第2章 夜襲朔州(中)第90章 給契丹人拉活第191章 被欺騙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05章 會戰(4)第188章 誰都沒法拖下去第15章 伏擊(一)第8章 火中會師第32章 小寶與平沙落雁式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98章 罪狀第84章 驛站春風第16章 應對第173章 伏擊益津關第21章 捕風房第6章 各有所謀第58章 直搗興王府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111章 決策第32章 封州之戰(中)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92章 試探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80章 議徵安南第62章 匍匐臥倒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134章 潑髒水第66章 迎親第130章 一石二鳥第1章 稀裡糊塗的穿越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209章 半個月時間第74章 在天願爲比翼鳥第87章 戲弄第62章 匍匐臥倒第24章 彷徨25第199章 追擊第97章 拼了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05章 後宮24第29章 詐門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118章 宿州、泗州第89章 鬥嘴第106章 巧孃的擔心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50章 陰差陽錯第10章 未來的CEO第10章 歸州第一戰第28章 打劫第22章 嶽州流言第85章 走在時代最前列第107章 巧妙的戰略第97章 觀畫第135章 詩賊(2)第145章第94章 再見陳傳第6章 尋找聖人子孫第63章 我冤!我冤!第42章 三使南唐(3)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39章 重組軍隊第31章 推波助瀾第27章 婚前恐慌症第35章 拉攏第35章 大相國寺半日遊第156章 養馬之術第29章 駐兵靈州(1)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82章 包圍第48章第59章 出降(上)第59章 出降(上)第83章 中箭第167章 中間人第140章 改朝換代(1)第14章 經濟計劃第57章 京變第167章 中間人第46章 蜜月第6章 大楚高級會議(二)第164章 立下大功勞第55章 連番用計第64章 收編第12章 岳陽樓(下)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65章 搏命第99章 請人喝花酒第11章 岳陽樓(上)第24章 議和第16章 應對第53章 奇謀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86章 林仁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