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三路反叛(3)

李守貞反叛是因爲劉知遠死後,他認爲自己應該是老大,想過過當皇帝的隱。趙思綰反叛原因要複雜一點,契丹入侵的時候,鎮國軍節度使趙贊和鳳翔節度使侯益,都聽命於契丹,等劉知遠當上了皇帝之後,對他們兩個不太放心,可這個時候,劉知遠要應付杜重威的反叛,所以對這兩人沒有立刻翻臉。可這兩個人自己卻憂心忡忡,生怕劉知遠對付他們,於是就和蜀國有了些勾連,但是,這兩個人鼠首兩端,等劉知遠大破杜重威之後,這兩個人又向劉知遠投降了,請求入朝。

而恰好這個時候,回紇的使者朝見劉知遠,卻被党項人給擋着了,回紇就派人跑到汴京,請求劉知遠派兵救援。於是,劉知遠就趁這個機會,派了王景崇率兵解救回紇使者。當時,劉知遠已經生病了,他在臥室召見王景崇,秘密對他說道:“你這次救援回紇使者是假,主要要看看侯益和趙贊這兩個人是不是老實聽話,如果他們有什麼異動的話,你就順便解決了他們!”

當王景崇到了陝州(今河南三門峽)的時候,正好碰上趙贊,他自然就放過了趙贊,可他還沒到永興呢,就聽說蜀國出兵侵擾鳳翔,於是,他受命調集趙讚的部下趙思綰等人,一同攻擊蜀國,將蜀兵給擊敗了。劉知遠因此任命王景崇爲鳳翔巡檢使,而鳳翔節度使侯益卻沒有一點要入朝的意思。

於是,就有人勸王景崇遵照劉知遠的命令,把侯益給做掉,可還沒等王景崇動手呢,劉知遠就掛了。當時劉知遠告訴王景崇這個秘密任務的時候,旁邊一個人都沒有。劉知遠這麼一掛,王景崇怕被別人誣陷自己造反,所以,他猶豫不絕,幾次都『露』出要殺侯益的動作,可是到了最後關頭,他又退縮了。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時間一長,這事就讓侯益給知道了,他趕緊收拾收拾東西,老老實實的跑去汴京入朝了。王景崇怕這個侯益在路上做什麼小動作,就讓趙思綰一路監視着侯益。

王景崇這招原本是不錯的,讓趙思綰陪着侯益去汴京,既解決了侯益,又解決了趙思綰。可惜,他完全沒有料到趙思綰居然看透了他的目的。趙思綰他們到了永興之後,新的鎮國軍節度副使安又歸出城十里迎接侯益,這本是官場的應酬,可沒想到趙思綰卻說:“我手下的兵,都是永興人,家屬都在城裡面,今天好不容易路過永興,請您允許他們進城看看家眷吧。”

安又歸信以爲真,就讓趙思綰進城了。趙思綰帶着自己這羣兵回到城門口,故意找守城軍士的岔,當時就斬殺了一個校尉,十幾個守城的軍士。殺完以後,趙思綰就說現在騎虎難下了,大家還是跟着我反了吧,於是就帶人攻佔了永興,舉旗造反。

趙思綰反了,可王景崇還是一心一意的想當他的大漢子民。這個時候,他卻得到了一個壞消息。這侯益進來汴京之後,這老皇帝早就掛了,楊邠、史弘肇等人掌握了大權,侯益就用重金賄賂了這兩個人,給自己求得了一個開封尹(相當於北京市長)的官職,這官雖然不小,可比自己在鳳翔當土皇帝可差的太遠了,於是,這傢伙想起王景崇來,就恨得牙癢癢。整天的造謠中傷王景崇。

王景崇吃虧就吃虧在,當時劉知遠對他交代事情的時候,是單線聯繫,除了劉知遠和他自己知道之外,誰也不知道。當王景崇聽說侯益不但沒有被束之高閣,反而受了重用,而且還整天的誹謗自己,他有點着慌了,於是,他暗地裡讓鳳翔的官員們上表,舉薦他爲鳳陽節度使。這奏章到了汴京,再加上侯益的中傷,朝廷對王景崇就起了疑心。下詔調任王景崇爲邠州(今陝西彬縣)留後。王景崇得到消息之後,他想了想自己要是去當了這個邠州留後,級別上比侯益低,離朝廷也遠,侯益這小子要是再添油加醋的搞自己,自己恐怕就要被侯益給活活玩死。而這個時候,李守貞、趙思綰反的正熱火朝天,於是,他也就加了進來。

李守貞是二月反叛的,等到了六月份,朝廷的諸路大軍終於將李守貞部團團圍在和河中府,派郭從義圍困永興,派趙暉進攻王景崇。相對於李守貞來說,趙思綰和王景崇威望不夠,實力也弱小,特別是趙思綰,他反叛的時候,連永興城裡是什麼情況都不知道,他反了以後才發現,這永興城裡沒什麼糧草。捱了幾個月實在扛不住了,這傢伙居然吃起人肉來,每次犒勞三軍,不是發銀子,而是殺幾百百姓,熬成人肉排骨湯,他還特別喜歡吃人膽,他每次取出人膽之後用酒吞下,還洋洋得意的對部下說道:“吃人膽吃到一千個,就勇猛的天下無敵了。”真是殘忍至極!

相對於趙思綰,王景崇的日子要稍微好過一點,鳳翔就挨着蜀國。很容易就請來了後蜀的救兵。蜀兵倒是能打,在鳳翔城下連敗漢軍兩陣,前線指揮趙暉只好退至寶雞。趙暉向郭威告急,郭威直罵孟昶狗拿耗子多管閒事。爲了慎重起見,郭威親自去鳳翔會會蜀軍,可沒等郭威到地方呢,探子來報蜀軍因爲糧食吃光了,撤回西川去了。

於是郭威又回到了河中,繼續圍攻李守貞。這李守貞不愧是驍將,倒也能攻能守,外加河中糧草衆多,一時也沒有什麼敗象。可是要贏,就只能指望,自己派出去請求援兵的人,能夠遊說成功,不管是李唐、契丹還是楚國,要是能遊說其中一個出兵,自己說不定就可以反敗爲勝了。

可契丹內部有矛盾,耶律德光死的太急,沒有明確的指定繼承人,兩派人馬正在殊死搏殺,沒空鳥李守貞;而李唐現在內部矛盾就更大了,馮延巳、查文徽雖然下臺了,可是剛剛回到金陵的陳覺,卻揭發周宗賣國求榮,兩幫子人馬鬥得是不亦樂呼,再加上李唐現在經濟形勢也好,軍隊損失慘重,哪有心情管李守貞啊。唯一的指望就剩下楚國了。

第69章 進攻潼關第46章 蜜月第54章 使者不斷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15章 下杭州(3)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31章 定策(上)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45章 空去空來第73章 戰爭賠款第16章 謀臣(1)第182章 對峙第4章 斷其一臂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108章 臨江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54章 使者不斷第61章 招降納叛第69章 側翼第153章 趙季札第23章 入貢第48章第165章 條件第8章 請君作詩50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60章 出降(下)第17章 滅蜀第90章 聯合契丹第39章 重組軍隊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149章 奢侈品第28章 黎陽大戰第107章 明詔第116章 含元殿第4章 斷其一臂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40章 一三五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80章 豫章行(三)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155章 藏獒第22章 摸底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26章 離間第40章 一三五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52章 脫身之策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7章 火藥第91章 遇刺第11章 周娥皇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1章 岳陽樓(上)第39章 茅山道長第53章 圍困汴京第90章 聯合契丹第66章 援軍?第95章 軍事互動第47章 南下邕州第11章 新妃(2)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09章 心動(下)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11章 夜宴(二)第88章 宴無好宴第15章 首富第12章 楚王選集第22章 摸底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38章 夜襲(中)第211章 隴州第42章 隔山打牛第194章 驚慌失措第46章 蜜月第7章 火藥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97章 觀畫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131章 使者第71章 單挑第47章 賞賜第149章 奢侈品第111章 決策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3章 下杭州(1)第82章 豫章行(五)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38章 夜襲(上)
第69章 進攻潼關第46章 蜜月第54章 使者不斷第33章 激戰封川(上)第15章 下杭州(3)第6章 契丹滅晉(中)第31章 定策(上)第103章 高舉旗幟不動搖第45章 空去空來第73章 戰爭賠款第16章 謀臣(1)第182章 對峙第4章 斷其一臂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108章 臨江第143章 改朝換代(4)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54章 使者不斷第61章 招降納叛第69章 側翼第153章 趙季札第23章 入貢第48章第165章 條件第8章 請君作詩50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14章 轉戰歸州(下)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60章 出降(下)第17章 滅蜀第90章 聯合契丹第39章 重組軍隊第9章 行爲藝術大師第16章 大海航行靠舵手第149章 奢侈品第28章 黎陽大戰第107章 明詔第116章 含元殿第4章 斷其一臂第55章 強弩之末?第118章 合議簽署第40章 一三五第2章 丁思覲是誰?第80章 豫章行(三)第45章 三使南唐(6)第155章 藏獒第22章 摸底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26章 離間第40章 一三五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52章 脫身之策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7章 火藥第91章 遇刺第11章 周娥皇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11章 岳陽樓(上)第39章 茅山道長第53章 圍困汴京第90章 聯合契丹第66章 援軍?第95章 軍事互動第47章 南下邕州第11章 新妃(2)第7章 聖人東南飛第109章 心動(下)第9章 倡議北伐(下)第80章 豫章行(三)第111章 夜宴(二)第88章 宴無好宴第15章 首富第12章 楚王選集第22章 摸底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79章 今天是個好日子第38章 夜襲(中)第211章 隴州第42章 隔山打牛第194章 驚慌失措第46章 蜜月第7章 火藥第62章 架梯子爬牆第97章 觀畫第110章 出使楚國第132章 測三圍(上)第77章 無利不起早第131章 使者第71章 單挑第47章 賞賜第149章 奢侈品第111章 決策第77章 兩個吳越王第13章 下杭州(1)第82章 豫章行(五)第31章 駐兵靈州(3)第38章 夜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