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妃(1)

馬雲爲什麼會感到爲難呢?

楚國最開始做得樂觀估計,是一直認爲楚周關係時鬆時緊,小打不斷,大打不會。可現在楚周對峙的形勢,就猶如一根橡皮筋一樣,越繃越緊。這也難怪郭威會如此針鋒相對,因爲楚國步步進逼,得隴望蜀,得了徐州,竟然還想得兗州。如果讓楚國得了兗州,那麼整個山東半島基本上就可以說是落入了楚國的掌控之中。這對大周來說是極爲不利的,於是,郭威從開始的避戰逐步調整了戰略,和楚國針鋒相對了起來。

不僅僅是在政策上、在民心上競爭,而且在軍事上也有了相對的反映。一批驍將被佈置在楚周的邊界上,兩軍之間擦槍走火的事情時有發生,特別是在徐州,突然出現的馬賊,讓曹彬吃驚之後,變敏銳的意識到,這是有人在這馬賊,而且十有是大周的人再!楚軍少馬,對於淮河以北,主要採取的是防禦措施,高築牆,廣積糧,等着對方攻擊,和對方死耗。可是,在馬賊一鬧,徐州城以及下面的縣城都是沒有事情的,可是,老百姓卻遭了殃,這馬賊不殺人,卻搶東西,把吃的喝的用的,搶了個一乾二淨。這麼一來楚國的壓力變大了,遷移徐州的百姓顯然不是什麼好主意,可是,老百姓沒吃沒喝沒錢,這要救濟啊,可救濟下來,這不是消耗了楚國大量的錢糧嘛。

而對於這股子馬賊,基本上沒有安撫的可能性,必須要用剿,可是楚國少馬,這怎麼剿滅啊?在自己沒有馬匹,而對方行動迅速的情況下,想剿滅馬賊,只有一個辦法,築牆紮寨,步步爲營,壓縮馬賊的活動範圍,最後聚而殲之。可是,這個法子需要大量的軍隊,而楚國現在的觀念就是打贏一場局部戰爭。對於調撥大批軍隊,楚國上上下下都沒有這個決心。

被動挨打,肯定不是辦法了。

對於這種情況,李驤出了個主意:僞周不是和我們玩馬賊嗎?咱們大楚就跟他們玩海盜,派水師從海州出發,打掉青州、密州、登州、萊州的鹽場。在沿海地區,攻佔幾個島嶼,比如登州對面的廟島,大周沿海地區進行徹底的騷擾,不讓大週一條船下海,讓他們的鹽場開不起來!

這計策確實狠,可是馬雲卻不能不用,這事實上是以打促和,不然徐州的馬賊就會一直鬧下去。楚國確實有5000馬軍,可是,這馬軍極其珍貴的,和馬賊交戰,是戰死一匹少一匹,而大周因爲握有靈州等地,馬匹的供應是源源不斷的。乾耗下去吃虧的是大楚啊!

海盜這麼一放,楚周之間的關係更加惡劣了起來。這主要是因爲郭威他們還在想辦法對付海盜,一旦他們對海盜就像馬雲對馬賊一樣,感到無力的時候,纔會回來找楚國談判了。可是,現在兩國的關係是極其緊張的,處事不小心的話,慕容彥超就很可能成了楚周大戰的導火索,這是楚國所不願意看到的。特別是,楚國還需要一定的兵力來威懾吳越,爭取在吳越攫取最大的利益。

“父皇,你準備好了沒有,咱們什麼時候出宮啊?”看着正在思索問題的馬雲,大皇子馬允文叫道。原來今天馬雲答應了馬允文,要帶他和馬允武出宮見識見識外面的世界。

見兒子催促了,馬雲收回了自己的思考,他微微一笑,說道:“張順,你就先留在這裡,如果有大臣來了,你就替朕應付一下。傳召李二狗,讓他帶幾個近衛軍侍衛跟着朕出宮轉轉。”

張順點了點頭,推出去佈置了。大楚傳到馬雲這裡雖然是三代四主,可是馬雲這個主子,和前面兩個主子可是大不相同,他雖然是繼承,可是在繼承之上對大楚又有了極大的開創。他這個人是很有主見的,並不是那麼容易改變主意。只要打定了出遊的主意,勸說是沒有一點效果的。

馬雲帶着自己的兩個兒子從皇宮的側門轉了出去。這兩個小傢伙出來逛街,當然是要找最熱鬧的地方了。金陵城最繁華的是紫榴大街,最熱鬧的則是東城的獅子街。之所以叫獅子街,是因爲過去這裡有很多家舞獅子的,隨着時間的推移,這裡漸漸變成了一個雜耍的地帶,在這裡擺攤玩把戲的人極多。

馬雲帶着兒子,一會兒看看這爬杆的,一會兒看看這鬥雞遛狗的。一路走下來,兩個小傢伙是極其的興奮,300米的一條大街,足足走了一個時辰才走完,到了街口之後,對面竟然是一座廟宇。古詩有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這金陵的寺廟極多。對面這座廟宇,山門寬大,門框上掛着黑底金字的木匾,上面寫“匯元庵”三個大字。

馬雲走了一陣子,感覺也很累了,於是就笑道:“允文、允武,我們去那個寺廟裡面走一走,休息休息吧。”

不能不說這個年代的讀書人,對佛家還是有一定的尊崇的。對此,馬雲並沒有太多的阻攔和反對,雖然他壓根就不信佛。他這麼做一來是因爲社會環境,這個年代給老百姓講什麼無神論,可肯定是沒什麼市場的,特別是作爲一個皇帝,因勢利導最爲重要,有了因勢利導才能獲取民心,有了民心,有了大衆的,才能慢慢的逆天改命。再說,馬雲覺得,有個信念對百姓來說,對士子來說,也算得上是一個好事。有了神鬼之論,有了地獄天堂,那麼很多人或者都有個奔頭了。人,最怕的其實是什麼都不信,這樣的人最終只能淪爲只相信自己,活着只是爲了自己,至於死了,人都死人,管他死後是不是洪水滔天呢?

馬雲信步走上了臺階,進到了推開山門,進到了廟宇之中。對面正巧走來一人,身材婀娜,步履輕盈,搖曳生姿的走了過來,正是楊雪雲。

新飛廣告好,不如新妃查查好。

第78章 豫章行(一)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00章 戰高平2第86章 援兵2第115章 西征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17章 謀臣(2)第95章 內鬥連連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20章 我看行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39章 茅山道長第98章 觀畫(下)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117章 救人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22章 摸底59第21章 劉崇南下第45章 神棍第10章 茅山道士第4章 斷其一臂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52章 蕭縣大捷第110章 夜宴(一)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87章 戲弄第96章 心理陰影第203章 謀蜀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84章 奔襲第16章 伏擊(二)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57章 京變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28章 黎陽大戰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24章 名臣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二 卷夜襲朔州上第23章 召回第111章 決策第4章 晚宴第54章 商討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17章 救人(下)第94章 再見陳傳第97章 拼了第100章 戰高平2第26章 謠言第61章 迷惑26第20章 死諫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十二章第165章 條件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95章 新軍情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110章 新策略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21章 形勢逆轉第47章 五代諸葛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53章 奇謀第70章 申屠近況第24章 名臣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66章 翻臉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53章 奇謀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24章 彷徨第19章 血戰(二)第74章 算計第178章 糧草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127章 買賣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39章 決策(2)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87章 戰潞州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8章 盛典第十二章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79章 截擊第22章 借兵第103章 會戰(2)第110章 新策略第114章 遠交近攻
第78章 豫章行(一)第11章 後漢的建立(下)第150章 當皇帝了(2)第43章 三使南唐(4)第100章 戰高平2第86章 援兵2第115章 西征第8章 倡議北伐(上)第17章 謀臣(2)第95章 內鬥連連第52章 惹了大麻煩第120章 我看行第40章 三使南唐(1)第39章 茅山道長第98章 觀畫(下)第24章 限制党項(3)第117章 救人第37章 牢頭居然是王樸第22章 摸底59第21章 劉崇南下第45章 神棍第10章 茅山道士第4章 斷其一臂第38章 世界上真的有鬼嗎?第52章 蕭縣大捷第110章 夜宴(一)第102章 溫存一下第87章 戲弄第96章 心理陰影第203章 謀蜀第119章 王爺出使第184章 奔襲第16章 伏擊(二)第21章 翻手爲雲第142章 改朝換代(3)第57章 京變第41章 馬踏南平(五)第28章 黎陽大戰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10章 茅山道士第124章 水火不相容第48章 江湖節度使第37章 聲東擊西(下)第24章 名臣第35章 稱王荊湖(上)第二 卷夜襲朔州上第23章 召回第111章 決策第4章 晚宴第54章 商討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117章 救人(下)第94章 再見陳傳第97章 拼了第100章 戰高平2第26章 謠言第61章 迷惑26第20章 死諫第34章 來之不易的晚餐第十二章第165章 條件第83章 漫漫的攻城歲月第95章 新軍情第201章 再次北伐第110章 新策略第131章 盡用楚人?(7)第21章 形勢逆轉第47章 五代諸葛第70章 三路反叛(1)第53章 奇謀第70章 申屠近況第24章 名臣第147章 黃袍加身(4)第59章 老五吞了那筆錢第66章 翻臉第21章 奇襲興元府第53章 奇謀第159章 幫你守城第24章 彷徨第19章 血戰(二)第74章 算計第178章 糧草第93章 到後方去要啥有啥第127章 買賣第44章 他是個女人第39章 決策(2)第39章 李唐的反映(3)第190章 窺測和揣摩第87章 戰潞州第13章 轉戰歸州(上)第8章 盛典第十二章第122章 攻陷河中第79章 截擊第22章 借兵第103章 會戰(2)第110章 新策略第114章 遠交近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