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迷惑

他這話,反倒把郭榮弄的一愣,其實王樸的分析,郭榮還是認同的,也和郭榮心中的想法基本符合,只不過王樸過於遍地馬雲和楚國,讓郭榮心裡有點含糊,但是出擊潼關的想法並沒有動搖。可是,他沒想到趙匡胤竟然這麼說。?

郭榮一副難以置信的樣子,說道:“七弟,不至於吧。咱們白衣軍難道就如此不堪一擊嗎?”?

“三哥,你正好說反了。不是因爲白衣軍不堪一擊,而是因爲我們太強了。這幾年,天下誰不知道白衣軍的赫赫威名。馬雲作爲大楚的皇帝,又曾經和我們交過手,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咱們的實力有多強呢?如果咱們全軍出動,趕赴汴京,汴京之圍肯定可以解救,可是……”趙匡胤突然頓了一下,他想到史虛白對他忠告,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還是要謹慎一點好。關於馬雲的行動,史虛白已經對趙匡胤做了詳細的分析,可話到了嘴邊,趙匡胤卻頓住了,這倒不是說趙匡胤就對郭榮起了異心,可是史虛白說的很清楚,“功高蓋主、鳥盡弓藏”的歷史教訓實在是太多了,他眼睛轉了轉,這次救援汴京,可不能想往常那樣,自己一個人把功勞搶個精光,這次要讓石守信、慕容延釗這些兄弟們都立功來纔對。?

郭榮也是很有主見,很會權衡的一個人,趙匡胤的話雖然沒有說完,他自己心裡想了想,反問道:“七弟可是覺得,咱們的小兄弟會卷旗收兵嗎?”?

“三哥,小弟說句實話,如果是野戰的話,我們戰勝楚軍的機會會大很多,可是,如果楚軍退縮到了宋州這樣的大鎮裡面,那……就算有十萬白衣軍要想攻克宋州,可就困難的多了。沒有足夠的馬屁,是楚軍最大的問題,我聽說他們爲了克服這種情況,也想了很多辦法,在碭山一戰中,似乎也用了手段對付郭崇的騎兵。不過,他們的手法,也無非是從器械和陣型上動動手腳,這不算什麼,我已經想好了一些對付他們的法子,不會再像上次在唐州那樣了。而楚軍對於自己的缺點,相比也是瞭解的,如果咱們大舉出關,就像三哥擔心的那樣,馬雲說不定就溜了回去。”?

“不戰而退,對楚國的名聲恐怕不太好吧。”郭榮說道。?

“哼哼。三哥,你可能不瞭解,馬雲那個人就是個無賴,無賴的人,見到好處就上,如果只有壞處,而沒有好處,他就會立刻拍屁股走人,纔不管什麼面子不面子呢?我可聽說了,當年馬雲在金陵的時候,可是跟李璟簽了一個什麼稱臣的協議,從李璟那裡騙了不少好處,可後來了,這翻臉比翻書還快。”趙匡胤恨恨的說道。?

郭榮一笑,馬雲掃平江南,滅國者六,其中最委屈、最無辜的當屬李唐了,而李唐在文人中偏偏有個好人緣,所以,李唐亡國之後,很有一批遺老遺少在一塊唉聲嘆氣,辱罵楚國的。這麼一來,有些兩國間的機密之事,就逐漸被泄露了出來。這麼一來,馬雲的政治形象在各國都不太好,尤其是在大周,由於敵對關係,大周王朝對於這些事情,更是添油加醋的大力宣傳,基本上是家喻戶曉了。這也難怪,馬雲會在宋州惺惺作態,迫不及待的收攬人心了。?

郭榮接着問道:“那以七弟之見,我們應該如何出兵啊。”?

趙匡胤望着遠方影影綽綽的軍營,說道:“小弟和王先生的意見差不多,就是要活用騎兵。長安距離汴京有四五百里,騎兵的話不用一日一夜就能抵達汴京。也就是說,我們有機會打楚軍一個措手不及。”?

郭榮有些猶豫,騎兵突襲這一條,他也想過,王樸也曾經這麼建議過,而現在趙匡胤有一次這麼建議。郭榮問道:“七弟,不知你需要多少騎兵啊?”關中的騎兵大部分都在靈武,可不是說關中的騎兵都在靈武,所以郭榮有這麼一問,如果需要的騎兵多的話,關中抽調不出來,那該怎麼辦呢??

“只要靈武的三萬人馬就足夠了。”?

“只用靈武的人馬,就有三成的勝利機會。如果我再給你增派一些,豈不是機會更大了?”郭榮說道,顯然這個三成,讓他還有心存顧忌啊。?

不料,趙匡胤搖了搖頭:“只要三萬人,多了反而礙事。再說別的人也有另外的用途。”?

“要說打仗,在咱們白衣軍裡面,你是獨一份了,王先生調兵有方,可是真要打起戰來,反而不如你。你說說看,你有什麼計劃。”?

“三哥,我的計劃很簡單。可以說就分爲兩步,第一步,是用來迷惑馬雲的,讓馬雲覺得咱們關中一時半會兒,可能還不能救援汴京。這麼一來,馬雲肯定是想攻下汴京的,他就會日夜攻城,讓楚軍頓于堅城之下,有精銳部隊,變成疲勞、厭戰的軍隊。至於如何迷惑嗎?就不知道三哥是怎麼考慮的了?”?

聽了這話,郭榮馬上就明白了,趙匡胤已經有了迷惑馬雲的法子,現在在爭取自己的意見。郭榮說道:“七弟,但說不妨。”?

“是這樣的,我想請三哥命令王彥超放棄鳳翔府,讓蜀軍進入關中!”趙匡胤說道。? шшш ⊕ttκǎ n ⊕c o

“什麼?”這下子說話的不是郭榮,而是跟在身後不遠處的張永德,張永德作爲靈武副將,也跟着趙匡胤一塊了回來的。張永德勸阻道:“老三,我的晉王,你可不能答應這事啊,失了鳳翔,關中可就一馬平川了,那……那損失可就大了。”?

趙匡胤嗤之以鼻說道:“蜀軍根本就沒有幾匹馬,就算是一馬平川,他們也走不快。5萬大軍攻打鳳翔5000人馬,打了足足一個月,連城牆都沒有上去過,這……這蜀軍的戰鬥力,大家想必也知道。就算放他們進關中,他們又能做什麼呢?破壞莊稼、殘殺百姓?王招遠可是謙謙君子,這事他做不出來。”?

趙匡胤最後一句絕對不是什麼誇讚之語,而是帶有濃濃的譏誚之意。原來這蜀軍統帥王招遠到了鳳翔之後,只是圍城,卻不允許蜀軍破壞莊稼,殺害百姓。爲什麼呢?有蜀軍的將領問過這事,王招遠一副精打細算的樣子:“鳳翔早晚就是咱們大蜀的地方,破壞了莊稼,那百姓吃什麼啊?殺害了百姓,那我們吃什麼啊?莫說這些了,就連着鳳翔城,我都捨不得破壞啊!?

這麼一個人,就算他帶兵進了關中,也沒有什麼太大的作爲。(穿越原創)?

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44章 黃土鎮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65章 搏命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87章 援兵3第7章 火藥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6章 滅蜀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4章 斷其一臂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07章 明詔第13章 下杭州(1)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45章 空去空來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38章 夜襲(下)第134章 詩賊(1)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206章 鳳翔第67章 聯姻第56章 專權第63章 我冤!我冤!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7章 大火熊熊第98章 論戰第85章 援兵1第107章 心動(上)第2章 整風運動第112章 夜宴(三)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17章 救人(下)第39章 重組軍隊第106章 會戰(5)第97章 拼了第78章 豫章行(一)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79章 截擊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102章 會戰(1)第86章 南下第66章 迎親第198章 立功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3章 攻攻試試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35章 大戰略第35章 燒不死你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11章 岳陽樓(上)第97章 觀畫27第50章 戰象第73章 斷頭臺第95章 新軍情第16章 架起油鍋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64章 交州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135章 詩賊(2)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39章 重組軍隊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63章 天生麗質第98章 觀畫(下)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67章 催妝第70章 血戰第167章 中間人第167章 中間人第106章 樊若水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03章 會戰(2)第10章 茅山道士第34章 入蜀(3)第109章 心動(下)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3章 出使第69章 側翼第5章 敲詐勒索(3)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97章 向東!第211章 隴州第4章 斷其一臂
第124章 敲定買賣第44章 黃土鎮第149章 當皇帝了(1)第65章 搏命第48章 人事勝於天意第87章 援兵3第7章 火藥第129章 不要出門第39章 李唐的反映(4)第76章 吳越變亂第130章 盡用楚人?(6)第16章 滅蜀第11章 三個人的交頭接耳第4章 斷其一臂第193章 拽刺再出使第107章 明詔第13章 下杭州(1)第166章 幫人砍砍價第45章 空去空來第84章 後蜀的由來第38章 夜襲(下)第134章 詩賊(1)第30章 駐兵靈州(2)第72章 三路反叛(3)第146章 奇怪的案件1第150章 財政收入第206章 鳳翔第67章 聯姻第56章 專權第63章 我冤!我冤!第20章 白衣如雪趙匡胤第7章 大火熊熊第98章 論戰第85章 援兵1第107章 心動(上)第2章 整風運動第112章 夜宴(三)第121章 大好局面第128章 盡用楚人?(4)第117章 救人(下)第39章 重組軍隊第106章 會戰(5)第97章 拼了第78章 豫章行(一)第42章 一戰關中(3)第79章 截擊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54章 落井下槍第102章 會戰(1)第86章 南下第66章 迎親第198章 立功第95章 內鬥連連第137章 兄弟,來科考不?第128章 給他功勞第3章 攻攻試試第51章 追還是不追第35章 大戰略第35章 燒不死你第59章 龍虎風雲會(二)第11章 岳陽樓(上)第97章 觀畫27第50章 戰象第73章 斷頭臺第95章 新軍情第16章 架起油鍋第89章 馬作的盧飛快第64章 交州第36章 火藥與石油第135章 詩賊(2)第141章 展示實力第39章 重組軍隊第2章 丫就一空城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63章 天生麗質第98章 觀畫(下)第63章 我冤!我冤!第148章 黃袍加身(5)第37章 聲東擊西(上)第67章 催妝第70章 血戰第167章 中間人第167章 中間人第106章 樊若水第115章 刑部大堂(下)第30章 自救與被救之間第103章 會戰(2)第10章 茅山道士第34章 入蜀(3)第109章 心動(下)第18章 光猛南下第13章 出使第69章 側翼第5章 敲詐勒索(3)第37章 馬踏南平(一)第1章 馬邑之戰(中)第97章 向東!第211章 隴州第4章 斷其一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