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八、欣欣

如姬在內院招待各家親眷,龐癝自是無緣一見,只得在外院與其餘同僚說笑。

多年的習慣,使得龐癝不喜形於色,故而也未有人察覺到龐癝的異常。

一個時辰後,魏郊攜新娘歸府,而如姬也從後院出來,接受新人的跪拜。

“本來,上面應該有我的位置的!”看着如姬一臉高興的接受新人的跪拜,龐癝心中五味雜陳。

婚禮結束之後,龐癝草草的喝了幾杯酒,便匆匆的離開了這裡。

回到家中,龐癝獨自一人在堂中借酒澆愁,直到魏雨萱從魏郊家中趕回來。

不過魏雨萱卻龐癝可沒什麼好臉色,一見到龐癝便說:“夫君今天是怎麼回事?去的時候就悶悶不樂,後面更是不告而別,現在又獨自一人在家中喝悶酒,有你這麼做姐夫的嗎?”

龐癝心中苦笑,可自己與如姬之間的關係又不敢對魏雨萱說,只得硬着頭皮道:“只是想着朝中大事,心中煩悶的很,故而不告而別。”

“現在我大魏一家獨大,即便是秦國也不得不看我魏國的臉色行事,夫君又有什麼好煩惱的?”魏雨萱不解的問道。

龐癝道:“話雖如此,可又有哪個國家是真的心甘情願屈服於大魏?不過是形勢所逼罷了,這些事情你又不懂,別瞎問了。夫人今日也是忙碌了一天,還是回屋歇息去吧!”

“可不是,今日妾身也覺得身心有些疲憊,那我這就回去歇息去了,你也少喝點酒,知道嗎?”魏雨萱叮囑了幾句,便轉身回了後院······

五日後,太后羋嫣正式下旨,拜襄陵君魏郊爲上將軍,總管魏國軍務。

而半個月後,龐癝長子龐援大婚,正式迎娶韓國紅蓮公主爲妻,婚禮自是熱熱鬧鬧,比魏郊的婚禮更加的隆重。其實這也不意外,畢竟龐癝已經爲相二十餘年,更別說現在是龐癝獨攬朝政之際,雖然魏郊已經被拜爲上將軍,然而其畢竟在政務上的見解還十分的稚嫩。

即便是當初支持魏郊近早上位的嚴恩等一衆老臣,在這幾日見魏郊處理其軍務來,手段很是稚嫩,心中莫名有些後悔這麼早將魏郊推出來。然而這事已經成爲事實,自己等人只能耐心輔佐魏郊,指點其不對之處。好在魏郊對於嚴恩等人的指點都悉心接受,沒有半點不情願的樣子,這纔多少使得嚴恩等老臣心中有些欣慰。

而龐癝爲官二十餘年,積累下來的人脈、威望也不是魏郊可以比擬的,如果是信陵君魏無忌在世的話,估計衆人還會有所收斂,然而魏無忌已經去世近一年,在羣臣眼中自然是唯龐癝之命是從,龐援的婚禮上,衆人自然也格外的給面子。

更何況女方還是韓國的公主,如果只是韓國這般小國的公主還罷了,關鍵是這個公主是韓非的親妹妹。韓非是什麼樣的人,魏國上下沒有人不清楚,法家的代表性人物,與秦國李斯並稱法家二賢,且韓非還掌握着廷尉署,魏國所有廷獄之事均出於韓非之手,在九卿之中,韓非無疑是是權勢最炙手可熱之人,故而誰人不巴結?誰人不奉承?更何況男方是相邦龐癝長之龐援呢?

以往,龐衛還在的時候,龐援這個庶子就是一個隱形人,人們巴結也只是巴結龐衛這個嫡子,可現在龐衛始終昏迷不醒,眼看着龐援就要成了龐癝的結班人,誰人不去討好?

故而,在龐援大婚之日,大梁城內的所有權貴之家均出現在了婚禮之上,更有地方郡守趕來恭賀,而因爲路途遙遠給來不及親自參加婚禮的郡守們,也都紛紛送上了貴重的賀禮。

見這一情景,龐癝心中很是不悅,可畢竟是兒子的大婚之日,龐癝也不好發火,只能待來日再做處理。

其實這也不怪地方官吏刻意逢迎,實在是這些地方官吏之中,絕大部分都是通過公開的官員考覈選拔出來的,而創辦這個官員選拔制度的就是龐癝,自認而然,在這些得以入仕的官吏心中,對龐癝自是感恩戴德的。

在此之前,魏國朝堂上的大部分官吏都是出自權貴之家,而落魄貴族子弟及士子根本就沒有好的入仕之路。直到官吏選拔制度的出現,纔給這些底層的士子晉升的可能。

其實說到底,這些士子也是貴族出身,往上數三代,這些人的家族也是顯赫之家,只不過如今沒落了而已。

其實這也是無無奈之事,在紙張沒有被髮明之前,知識只掌握在少數貴族手中,而普通人家想要入仕,只得靠軍功來達到目的。不止是魏國,天下列國莫不如是。

在這個時代,想要識文斷字,是一件極其奢侈的事情。即便魏國已經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學堂傳授知識,然而,有能力進入學堂的,大都還是各地的豪富之家。

雖然說知識被貴族壟斷,但毫無疑問的是,這個時代只要是能夠嶄露頭角之人,其才能遠遠超過了後世的那些只知道誦讀四書五經之人。

通過這些年的官員選拔,龐癝發現其中有不少都是漢初名臣,其中最爲有名的莫過於陳郡郡守蕭何以及自己的中庶子張良了,至於其餘人等,曹參、酈商、周昌、張蒼、周苛、盧綰等稍微年長之人均已經入仕,不過多被任命爲地方上的縣令等職務。

這並不是說這些人不優秀,而是說魏國朝堂上優秀之人實在是太多了。不說躋身魏國權力核心的尉繚、范增、韓非、唐雎等人要麼才能出衆,要麼德高望重,就是漢初三傑中的蕭何如今也只是一個郡守,而張良更是中庶子之職。

安邦之人,魏國是不缺的,魏國缺的是定國之人。不過好在劉季已經回鄉拉攏他的那些小兄弟去了,龐癝相信不久之後,軍中亦會出現入朝堂般人才濟濟的景象。

待這些人成長起來還需要幾年時間,不過龐癝相信他們能在亂世脫穎而出,就不是凡俗之輩,這一世,他們一定也能夠脫穎而出的。

只需再忍耐幾年,無論王翦還是李牧,龐癝不信他們能夠抵擋得住這股將潮,而那時,便是魏國一統天下,君臨四海之日······

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三十三、妥協七十六、惜才、送才八十四、燕、趙之戰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八十七、論勢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十五、掙扎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二百零五、反思一百二十三、函谷四、千百謀劃爲今朝一百二十四、分兵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九十八、君臣問答四十四、伐楚七十七、蕭何求見九十五、滅魯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五、翩翩佳公子五十二、洛邑會盟七十九、口舌之利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一百三十五、試探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三十四、範睢遠謀五十一、變法開始二百零一、君臣危機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一百二十九、議和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二十六、廉頗到來三、功名利祿在眼前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四十一、見秦王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七十一、無忌戲龐癝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三十、迴歸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九十六、魏王起疑六十四、入陶地二百一十三、廢太子八十八、秦國意圖六、戰國四公子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九十、對陣五十、韓國求救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一百七十八、戰國策四十八、廢立事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三十九、交鋒一百四十三、忠奸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九十二、劉季罵營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八十三、謀劃一百零一、范增深夜訪王翦二百四十八、渡江四十一、見秦王七十七、唐雎使楚一百二十四、分兵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二百一十三、廢太子六、戰國四公子一百三十一、家庭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七、上黨戰起二百三十、伐蜀前夕十八、天門關之戰(一)一百三十七、憋屈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九十四、羣臣諫一百零五、秦王到十六、互換質子九十五、張良計二百三十四、誤判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
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三十三、妥協七十六、惜才、送才八十四、燕、趙之戰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二十八、血戰滎陽城上八十七、論勢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十五、掙扎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二百零五、反思一百二十三、函谷四、千百謀劃爲今朝一百二十四、分兵一百八十八、王翦的擔憂一百五十五、甕中捉鱉九十八、君臣問答四十四、伐楚七十七、蕭何求見九十五、滅魯二十九、降卒問題(求推薦、求收藏)一百零四、臨淄之戰五、翩翩佳公子五十二、洛邑會盟七十九、口舌之利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一百零一、唐雎駁黃歇一百三十五、試探六十、魏王煩惱,如姬獻策三十四、範睢遠謀五十一、變法開始二百零一、君臣危機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一百二十九、議和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二十六、廉頗到來三、功名利祿在眼前四十五、龐癝變法內容二十六、惡果(求收藏、求推薦)四十一、見秦王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二百四十二、李信戰亡七十一、無忌戲龐癝十一、一朝得所願,志氣萬里長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一百三十、迴歸二百一十六、龐癝的舉動九十六、魏王起疑六十四、入陶地二百一十三、廢太子八十八、秦國意圖六、戰國四公子六十九、秦國的打算二百三十一、蒙恬爲將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九十、對陣五十、韓國求救一百二十、決戰爆發一百零二、李斯之謀一百五十、弄巧成拙一百七十八、戰國策四十八、廢立事一百二十三、函谷一百九十五、魏、趙決戰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三十九、交鋒一百四十三、忠奸四十、黑夜中的大梁一百六十一、爲君之道四十二、戰神歿,英雄殤九十二、劉季罵營二十八、將軍歿,大勝歸(求收藏、求推薦)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一百八十三、謀劃一百零一、范增深夜訪王翦二百四十八、渡江四十一、見秦王七十七、唐雎使楚一百二十四、分兵七十八、楚王及王后一百六十六、人才機制二百一十三、廢太子六、戰國四公子一百三十一、家庭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七、上黨戰起二百三十、伐蜀前夕十八、天門關之戰(一)一百三十七、憋屈二百三十三、王翦定巴蜀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九十四、羣臣諫一百零五、秦王到十六、互換質子九十五、張良計二百三十四、誤判一百六十七、歷史改變二百三十二、各自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