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的大殿議事廳之中,原本自己極力反對的那張桌子,雖然沒有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上,但是卻擺放在蕭笙書房的對面,顯得不倫不類,而且十分的扎眼。
此時,蕭笙正懶洋洋的居中而坐,手裡玩着一個白瓷的杯子,兩邊分別坐着幾個人,爲首的便是隗旭,還有宋玉,還有幾個直接管轄武陵城的官員,更讓樊雷氣憤地是,阿鬆居然也坐在了右手第三的位置上。
樊雷腳步聲音很重,蕭笙擡起了頭,笑道:“咱們樊將軍來了,快,找地方自己坐,坐好了咱們好商量事情!”
樊雷卻是一臉的鐵青,向前走了幾步,朝着蕭笙行了一個鄭重的家將的禮節,有重重的跪了下去,標標準準的磕個頭。卻是不肯起來。
隗旭立刻就明白了這裡面的事情,也是一臉的尷尬,便在座位上站了起來,宋玉自從奉豊無常之命下山輔佐蕭笙,這還是第一次出現在衆人的面前,只是上下打量着樊雷。阿鬆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合,也是怔怔的坐在椅子上,不知道該怎麼做。
樊雷冷哼了一聲,道:“君臣之禮不可廢,隗大人,你讀的書都給渾忘了吧!陛下坐着,我們做臣子的,豈有坐着的道理?就算是陛下賜座,也不是這樣的一個坐姿,你到底還知不知禮?”
接着,又轉向了阿鬆和宋玉,道:“聽陛下說,宋玉先生是方外之人,自然是不拘禮的,但是阿鬆,你可是陛下的近侍,怎麼也如此的越禮!”
樊雷突然這般的發難起來,整個房間都陷入了一陣極其尷尬的氣氛,蕭笙乾笑了兩聲,道:“樊雷,你起來吧,是我讓這樣做的,你不必責備他們,”說罷,打趣道:“我看咱們樊將軍想卸去武職,想當禮部尚書了。”
樊雷卻是一臉正色,道:“若是陛下的旨意,我再身兼一個禮部尚書,也不是不可以的!”
“行了,既然我說的話就是旨意,那麼好,我現在宣佈,在這大殿之上,不需要什麼君臣之禮,大家一律同坐議事!”蕭笙鄭重其事的道。
樊雷見蕭笙如此堅持,只好嘆了一口氣,隨便找了一個位置就坐了下去。
蕭笙又連連的讓隗旭,秦忠,甚至狗蛋驢蛋等人一起坐了下去,這才環視着這些人,這些人便是自己目前的班底了。
宋玉,豊無常推薦的,雖然豊無常對此人也是不甚瞭解,但是他說,無樑殿上的掌事,都是飽讀了詩書的,巫醫星象無所不包的,才學自然是不在話下,現在還沒有展示他才華的時候。
隗旭則是這幾個月理事的主要人物,爲人沉穩,做什麼事都是有理有據的,早就展現出了宰相之風。
樊雷,則是蕭笙手下的第一戰將,一手劈山刀法,江湖上很少遇到對手,爲人粗獷直率,更重要的是,對蕭笙忠心耿耿。
秦忠,自從蕭笙把他師傅的屍體在山上順手帶了下來,讓秦忠盡了師生情誼。他便是對蕭笙感恩戴德,也是一心跟隨者蕭笙,只不過以前是江湖中人,又做過麻匪,所以江湖習氣頗重。
狗蛋和驢蛋,在蕭笙看來,兩個孩子的未來更加是不可限量,通過阿鬆一路上的描述,這兩個傢伙聰明的很,是自己喜歡的類型。
其餘的,便是在這次建造新城,遷移居民的時候成績突出的幾個末吏了,蕭笙同樣把他們也叫道大殿議事。
看着手下的班底,蕭笙滿意的笑了笑,道:“那什麼,咱們就開會了。”蕭笙突然覺得很滑稽,自己從來就沒有當什麼官。甚至連小組長都沒有當過,現在卻真的玩起了建國遊戲,清了清嗓子,道:“今天叫大家來,就是想跟大家商量一下建國的事情。”
一提到建國,剛剛還陰沉着臉的樊雷,眼睛裡立刻就熠熠生輝。甕聲甕氣的道:“就按照禮記裡面說的不就成了?”
隗旭點了點頭,看樣子也是同意這樣的說法,但是蕭笙確實搖了搖頭,道:“我不想弄得那麼死氣沉沉的,沒有一絲,你知道爲什麼別的國王都叫自己寡人嗎?就是坐在大王的位置上,所有人都是畢恭畢敬,惴惴不安,懷着伴君如伴虎的想法,久而久之,就沒有人肯對他說真心話了,他會覺得孤獨,我不想這樣,隗旭,你且說說你擬定的幾條草案吧。”
隗旭正了正身子,道:“在陛下的授意之下,爲臣查閱了一些史料書籍,還有一些陛下的建議,我擬定了三條建國大典的流程,現在跟大家介紹一下,供大家參詳。”
說罷,在寬大的袖子裡取出了幾頁薄薄的紙,清了清嗓子,道:“第一,就是依照乾元國的禮儀流程,嚴格按照周禮,羣臣身穿華服,在大殿之外跪拜陛下。恭祝大王登基。屆時宮樂四起,平民設香案,朝着王宮跪拜,陛下祭告天地完畢,封賞百官,大禮即成。”
蕭笙擺了擺手,道:“這個不好,我不想當獨裁者,也不想自稱寡人,下一個。”
隗旭無奈的吞了口唾沫,看了一眼滿臉不豫之色的樊雷,接着道:“這第二個草案,是陛下提出來的,就是無論官員品級,都來到大殿之內,擺上幾十桌宴席,大家吃一頓,然後就算是建國了。對了,陛下還提到什麼平民代表,也要參加宴席的。”
“這個不行!”樊雷幾乎跳了出來,道:“陛下,祖宗之法不可廢,若是老陛下在天看到您這般胡鬧,一定也會生氣的!”
蕭笙嘆了一口氣,當時自己是跟隗旭說了一句玩笑,沒想到這個丞相之才的隗旭,竟然還真的記在了心裡,蕭笙隱隱的感覺到了一種十分不舒服的感覺,看起來這道鴻溝,自己雖然是極力的彌補,但是依舊是難以避免的產生了,自己作爲未來的陛下,是不能隨便開玩笑的,現在隱隱的有了一些孤家寡人的感覺了。
隗旭清了清嗓子,接着道:“這第三,是宋玉先生提出來的,既然陛下不喜歡按照周禮行事,那麼這個便是最折衷的方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