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文家的祖墳在什麼地方?”
“往前走,往東拐,就在前面不遠處。走,你們跟我來。”
老人在前面帶路,大家很在後面。
聽了老人半生不熟的話,鄭峰很李雲帆倒對文家的祖墳產生了 比較濃厚的興趣。
“老人家,文家的祖墳怎麼啦?”卞一鳴走到老人的身旁。
卞一鳴也很好奇。在中國農村的廣大地區,人們的舌頭尖上有很多莫名其妙的文化,這些文化,我們可以說它是歷史,也可以說它是風俗,或者風土人情,當然,還有人說它是封建迷信,筆者不知道這些東西包不包括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裡面,這就如同很多旅遊景點的一些美妙的傳說,歷史的,神話的,很顯然,他們已經成爲三千年文化的一部分,至少已經堂而皇之地被稱之爲旅遊文化。不僅如此,在很多與歷史相關的著作中,也存在這種現象,歷史和文學,歷史和傳說,歷史和故事混雜在一起,結果是歷史被加進了一些佐料,有時候,歷史這道主菜還會變質甚至腐爛,在佐料的掩蓋下,變成了美味佳餚。比如說司馬遷的《史記》《高祖本紀》中有一段敘述,我們先把這一段敘述一字不差地摘錄下來,然後再隨便聊聊。
“高祖,沛縣邑中陽里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這一段話的意思是:劉邦的母親曾經在大澤之陂睡覺,在夢中與神仙相遇。此時雷電交加,天色昏暗,劉邦的父親走到老婆的跟前,看到一條龍伏在老婆的身上,不久,劉邦的母親就懷孕了,之後便生下兒子劉邦。
筆者不知道劉邦的父親所看到的龍是哪種龍?在中國,龍有兩種,一種是客觀存在的,但在很多年就消失了的恐龍,還有一種是存在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龍,這種龍是中國人想象出來的。司馬遷的意思應該是後一種龍,遺憾的是,這後一種龍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也許有人會說,那就是第一種龍,我們不妨來設想一下,如果劉太公看到的是恐龍的話——實際上,這種龍在幾億年前就滅絕了,如果劉太公看到的是這種恐龍的話,那麼,他就會被嚇死,作爲女人的劉媼更會被嚇死。劉太公即使不被龍嚇死,也會被龍生吞活剝了,開玩笑,一條龍趴在自己老婆的身上,那還了的,這分明是欲行不軌,不幹好事嗎?作爲劉邦的父親,應該不會是一個孬種,他一定會和這個畜生做殊死的搏鬥,大家想一想,劉太公能是那條龍的對手嗎?自然會被生吞活剝了。筆者不敢再往下說了,往下說,那一定很難聽,這不就是說劉邦,包括劉邦的子孫並非劉氏血脈嗎?司馬老先生這個馬屁拍的。也許有人會說,司馬遷是史學家,也是文學家,遺憾的是司馬遷首先是史學家,後人把他寫的《史記》當做歷史來讀的,而我們已經自覺和不自覺地把《史記》中的一些東西當成了中華民族三千年燦爛文化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