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續衛瓘敗與煌

因於曾在題爲"文臣武用屬衛瓘"一文中,主要敘述了衛瓘成功"囚押鄧艾、剿殺鍾會"的過程,簡要帶敘了衛瓘在書法上的成就、命運上的悽慘。有諍友閱後,建議我將"簡要內容"拓展一下,以利讀者能夠更加全面、客觀、立體地瞭解衛瓘,遂遵之。

衛瓘妥處了蜀地亂象的才能,得到司馬昭的充分肯定。其時的司馬昭,已覺察自己的身體出了狀況,因此他必須加快爲兒子司馬炎接班鋪平道路。衛瓘與司馬炎年齡相仿,資歷上的不差上下,註定衛瓘不可能會做功高震主之事,因此司馬昭刻意引導衛瓘聽命司馬炎。

公元266年2月,司馬炎仿學曹丕當年"禮逼漢獻帝禪讓"之招,"禮逼"魏元帝曹奐"禪讓",建立西晉,史稱晉武帝。衛瓘因在"禮逼"過程中出謀劃策,倍受晉武帝的信任。

這以後,衛瓘歷任徵東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兼青州刺史、徵東大將軍、徵北大將軍、都督幽州諸軍事兼幽州刺史、護烏桓校尉。

公元276年,衛瓘根據地理、民族、戰略等因素,建議朝廷設立平州,晉武帝納之,並讓衛瓘兼督平州。衛瓘喊出"民族必須團結"的口號,解決了這一地區久拖難決的邊患問題。晉武帝爲此大加獎賞衛瓘,並欲封其六個兒子爵位,衛瓘堅拒,只求封其弟一爵位。此事傳開後,朝野士民,無不折服衛瓘嚴以律己的作風。

隨着年齡增加,感到身體染恙較頻的衛瓘,請求返京做些力所能及之事。公元278年,晉武帝徵召衛瓘入朝,升爲尚書令,加侍中。四年後,又升其爲司空,仍領尚書令、侍中。不久,晉武帝將其女繁昌公主,下嫁衛瓘第四子衛宣。期間,衛瓘又領太子少傅,加一千步卒、一百騎兵及鼓吹於府中,榮耀無限。

衛瓘的平步青雲,引起了太子司馬衷外公楊駿一派的極度不滿。楊駿素與衛瓘不和,私下老是擔心利益被侵,認爲衛瓘之所以能夠得到晉武帝賞識,全賴"兒女親家"這層關係,如果設計惡化衛宣與繁昌公主的婚姻,衛瓘必會遜位辭職。於是楊駿唆使黃門等,說衛宣沉溺酒色、怠慢公主。晉武帝收納這些詆譭後,大怒之餘下了拆婚之詔。

不明內情的衛瓘既感到慚愧,又感到"高處不勝寒",請求告老遜位。晉武帝準允,詔示衛瓘以太保、菑陽公身份回家。楊駿一夥爲了一勞永逸,上奏收捕衛宣,罷免衛瓘榮譽,晉武帝不許。後來,晉武帝漸知衛宣是被黃門等人構陷,想讓思念衛宣的公主與衛宣複合,但可惜的是,此時衛宣己經因病去世。

公元290年,晉武帝司馬炎駕崩,太子司馬衷即位,史稱晉惠帝。時爲司馬衷太傅的楊駿,領銜輔政。蒞年,楊駿在與皇后賈南風的爭權奪利中,處於下風,不久被傾向賈后的楚王司馬瑋矯詔誅殺。司馬瑋力請曾經作過司馬衷"帝師"的衛罐與汝南王司馬亮共輔朝政,錄尚書事,並被賜予"劍履上殿,入朝不趨"的榮譽。

司馬炎在位時,曾將兒子分封各地爲王,一是出於拱衛京都安全;二是平分各子勢力,防止一人獨大。司馬衷上位後,因其智力上如同"白癡",因此八個藩王除了在自己轄內招兵買馬、壯大實力外,還常住於京城,打探過問朝政。

司馬亮發現了這個後患無窮的問題,便上了"諸王不得居住京都、必須回到籓國、無帝召令不得入京"之奏。朝臣殿議此事時,只有衛瓘附和,其他大臣則無一人敢應。

司馬瑋也是藩王,如若晉惠帝同意此奏,豈非也要離京?司馬瑋就對衛瓘大爲不滿:"當初老子邀你出來輔政,想不到你竟挖老子牆腳。"其時賈后也對當初衛瓘"醉諫"司馬炎、曾言"可惜了這座位"一事懷恨在心,加上衛瓘復出輔政後,屢次阻礙其隨心所欲,便以"謀圖廢立"罪名,下詔給司馬瑋,命其免去衛瓘官職。

司馬瑋矯詔,即派清河王司馬遐,率部包圍衛府,宣詔誅殺衛瓘。衛瓘部屬皆疑詔書有假,苦勸其問清原由再予認罪,衛瓘不許,於是子孫九人,在一個名叫榮晦之吏指認下,悉數蒙難。好在二子衛恆之子衛璪、衛玠外出求醫,僥倖躲過此劫。

那個榮晦,早年在衛瓘就任司空時,曾服務於衛瓘帳下,因其辦事陽奉陰違,常被衛瓘嚴斥。這次他隨司馬遐到達衛府,極盡報復之能事,逐一指認衛瓘家人,即便司馬遐有少斬一人之意,榮晦仍不罷休,以至在家九人無一倖免。

慘案發生後,衛瓘之女及同情衛瓘的國臣重卿,百般奔走、上書、號哭。賈后爲籠絡人心,操縱司馬衷下詔平反衛瓘一案,追贈衛瓘假黃鉞、蘭陵郡公,追諡成公。而榮晦一族,則被盡誅。

司馬亮與衛瓘所擔心的隱患,終於爆發,史稱"八王之亂"。隨着西晉山河破碎,北方遊牧民族趁機襲擾西晉,從而又釀"五胡亂華"。此後近二十年的時間裡,軍閥們往來殺戮,導致有着六千餘萬人口的中國,僅剩不到六百萬人口。

相比政壇上的榮耀,衛罐在書法上的造詣,則更顯輝煌。《晉書》稱衛瓘:"學問深情,明習文藝。"衛瓘與尚書郎敦煌索靖,師從東漢書法家張芝(張伯英),俱善草書,時稱"一臺二妙"。衛瓘自稱:"我得伯英之筋,我二兒衛恆得其骨,索靖得其肉。"

衛瓘不僅兼工各體,還能兼學古人之長,屬於頗有創意的書法家。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章草爲"神品"。

衛氏一門四代,屬於典型的書法世家。其成長脈絡爲:三國初期,衛瓘父親衛覬與鍾繇比肩,經過晉代衛瓘、衛恆、衛夫人等人的弘揚,形成了衛氏書門家風。書聖王羲之的父親與衛夫人是表親,故王羲之幼時親承衛夫人的教誨。

衛瓘蒙難時爲72歲,如果他能得以自然作古的話,相信中國的書法領域,或許會有更大的瑰寶和更多的人才。

酸棗會盟後果酸華歆疑似一壞人性情中人虞仲翔誇誇奇談能揚名單騎逃竄蘊怪異假作真時真亦假狹路相逢勇者勝父女惡行天地怨豬般隊友最可怕人生贏家歸呂岱關羽落敗於自身曹操家事亦傷心叔侄相剋有隱情料敵如神看滿寵學高情摯追邴原不識廬山真面目假仁真奸最是壞張遼爲何不打蜀惡貫滿盈蓋棺定死後哀榮實堪傷愚忠之才遇庸主識時務者公孫康吾粲坦蕩獄中坐有仇不報夏侯霸不愛江山愛美人張遼爲何不打蜀關羽的三種死法德趣益彰頌羊祜功過難分話步騭龐會報仇虛實辯老當益壯代名詞好人壞人難分辨高傲清廉贊鄧芝秦宜祿啊尋你樂身材顏面很重要愚忠之才遇庸主歷史常被小人戲文武雙全夏侯玄皇親國戚照吳懿韓遂的翻來覆去爲嚴將軍頭謳歌明蒙暗混可排憂死後蒙恥嘆全琮人若作孽不可活大儒大義獨盧植不講做意在中意婦人干政猶可怕孫吳穩固贊呂範青黃不接是大忌韓遂的翻來覆去劉備是兒壞孫好龐會報仇虛實辯愚忠之才遇庸主黃權堪與法正比玩火自焚蘊因果曹操家事亦傷心功過難分話步騭善良暴戾陰陽面恃強凌弱燒自身死後哀榮實堪傷恃強凌弱燒自身智商高低看嘴巴放長線可釣大魚蜀漢擇降何其慘蜀漢擇降何其慘人生贏家歸呂岱河東河西輪流嘻嗜血之魔公孫度世崇關羽爲武聖豔服隱藏羞恥情身材顏面很重要曹昂一死百事改七歲看老話曹操傳奇一生看虎侯孰先孰後競風流柿子要揀軟的捏迷茫之苦誰人知吼罵亦可致人死蜀漢擇降何其慘黃忠龐德試比高料敵如神看滿寵法正不死無三國文武雙全夏侯玄這個謀士有點冤許允醜妻有憂喜外斂內放是陳祗老當益壯代名詞空城退敵比心機人怕出名豬怕壯生死不渝在磊落人生贏家歸呂岱年齡是個大問題人怕出名豬怕壯兄弟相殘隱戀情蔡瑁並非將幹害文臣武用屬衛瓘許允醜妻有憂喜假仁真奸最是壞婦人干政猶可怕在國連憂之愍侯
酸棗會盟後果酸華歆疑似一壞人性情中人虞仲翔誇誇奇談能揚名單騎逃竄蘊怪異假作真時真亦假狹路相逢勇者勝父女惡行天地怨豬般隊友最可怕人生贏家歸呂岱關羽落敗於自身曹操家事亦傷心叔侄相剋有隱情料敵如神看滿寵學高情摯追邴原不識廬山真面目假仁真奸最是壞張遼爲何不打蜀惡貫滿盈蓋棺定死後哀榮實堪傷愚忠之才遇庸主識時務者公孫康吾粲坦蕩獄中坐有仇不報夏侯霸不愛江山愛美人張遼爲何不打蜀關羽的三種死法德趣益彰頌羊祜功過難分話步騭龐會報仇虛實辯老當益壯代名詞好人壞人難分辨高傲清廉贊鄧芝秦宜祿啊尋你樂身材顏面很重要愚忠之才遇庸主歷史常被小人戲文武雙全夏侯玄皇親國戚照吳懿韓遂的翻來覆去爲嚴將軍頭謳歌明蒙暗混可排憂死後蒙恥嘆全琮人若作孽不可活大儒大義獨盧植不講做意在中意婦人干政猶可怕孫吳穩固贊呂範青黃不接是大忌韓遂的翻來覆去劉備是兒壞孫好龐會報仇虛實辯愚忠之才遇庸主黃權堪與法正比玩火自焚蘊因果曹操家事亦傷心功過難分話步騭善良暴戾陰陽面恃強凌弱燒自身死後哀榮實堪傷恃強凌弱燒自身智商高低看嘴巴放長線可釣大魚蜀漢擇降何其慘蜀漢擇降何其慘人生贏家歸呂岱河東河西輪流嘻嗜血之魔公孫度世崇關羽爲武聖豔服隱藏羞恥情身材顏面很重要曹昂一死百事改七歲看老話曹操傳奇一生看虎侯孰先孰後競風流柿子要揀軟的捏迷茫之苦誰人知吼罵亦可致人死蜀漢擇降何其慘黃忠龐德試比高料敵如神看滿寵法正不死無三國文武雙全夏侯玄這個謀士有點冤許允醜妻有憂喜外斂內放是陳祗老當益壯代名詞空城退敵比心機人怕出名豬怕壯生死不渝在磊落人生贏家歸呂岱年齡是個大問題人怕出名豬怕壯兄弟相殘隱戀情蔡瑁並非將幹害文臣武用屬衛瓘許允醜妻有憂喜假仁真奸最是壞婦人干政猶可怕在國連憂之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