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1年,在蜀稱帝的劉備,親率號稱70萬的蜀漢大軍,劍指東吳,欲爲關羽報仇。東吳舉國皆驚。朝野內外,到處可聞諸葛瑾暗通蜀漢的流言。只有陸遜上表孫權,力保諸葛瑾絕無此意。
孫權回覆陸遜:"我和子瑜,相知多年,有過生死不渝的誓言。子瑜爲人,非道不行,非義不言。當年其弟孔明出訪吳國,我要子瑜挽留下他。子瑜對我說:'弟已跟隨他人,義無二心。肯定不會留下,就像我不會離開主公一樣。'他的言行多麼光明磊落。因此你放心,任何讒言誹語,已是不能離間我與子瑜的'神交'之誼了。"君臣之間,能夠如此相互信任,豈是佳話兩字所能概括?
諸葛瑾,出生於公元174年,別名諸葛使君,字子瑜,琅琊陽都,即時下山東省沂南市人。三國時期孫吳重臣,蜀漢丞相諸葛亮之兄,東吳太傅諸葛恪之父。另有一子諸葛融。
諸葛瑾少年時期,博覽《詩經》、《尚書》、《左氏春秋》,曾遊覽京城洛陽。其母早年去世,諸葛瑾遵俗守孝,一切合乎禮節。父娶繼室後,諸葛謹侍奉繼母恭敬謹慎,甚得周邊百姓讚揚。
公元200年,中原戰事不息。爲避禍災,諸葛瑾南下江東。一日遇見孫權姊婿曲阿弘諮,兩人閒聊,弘諮感到諸葛瑾才華非淺,驚奇之餘,舉薦孫權,成爲與魯肅相等的賓待。
蒞年,諸葛謹與步騭、嚴畯等三人,結伴遊歷吳中各地,所到之處,體察民風,仗義執言,妙手著文,聲名因此顯赫,三人齊獲"當世英傑俊才"之譽。之後諸葛瑾曾任海鹽縣長,不久升爲孫權長史,轉中司馬。
諸葛瑾爲人謙和仁慈,無論孫權召他談話,還是他去勸諫,從不急迫直言,只是表示傾向、大概意圖,點到爲止。比如與孫權意見不合,他就先換話題,然後在不經意中,再回到前面內容,事情往往得解。一次,孫權斥罵吳郡太守朱治,諸葛瑾沒爲朱治當場說項,而是採用寫信方法,化解了孫權對朱治的誤會。另有一次,孫權準備處斬校尉殷模,說他來自外地,目中無人,讓其服帖,唯有滅之。在場人都爲殷模求情,惟獨諸葛瑾一言不發。孫權奇怪,問他爲何不語?諸葛瑾說自己也是來自外地,平時言語甚多,須懂服帖之理,因此不語。孫權恍然,免了殷模死罪。
公元215年,孫權派遣諸葛瑾出使蜀漢,就荊州等地歸屬問題進行會談。諸葛瑾與諸葛亮兄弟倆每次相逢公館,自始至終不談一點私事。最後雙方簽訂"湘水之盟"。返回東吳後,隨從們無不宣揚諸葛瑾公而忘私的品德。
諸葛瑾臉型狹長。有次孫權當着百官開他玩笑,在一頭驢上,寫了"諸葛子瑜"四字,樂得百官轟堂大笑,但諸葛瑾只是寬厚待之。好在湊巧路過的其子諸葛恪機智,從而成就了一則"諸葛子瑜之驢"的佳話。
回到文首。孫權回覆陸遜之信後,即囑諸葛瑾全權負責與蜀漢求和事宜。諸葛瑾領命後,即修書一封,以理曉示劉備,要他從大處着眼,共築吳蜀友好。此信內容較長,不再俱列。但劉備收到此信後,仍然一意孤行,最終大敗,不久鬱死白帝城。
關羽敗走麥城不久,東吳大將呂蒙將被囚荊州的曹魏名將於禁,解至東吳居住。有次孫權偕于禁騎馬並行,孫權屬臣虞翻大怒:"降賊安有如此資格?"揮起馬鞭欲揍于禁,被孫權喝止。虞翻爲人性情粗曠,經常與人爭個高低,有次狂放到頂撞孫權,故遭流放。別人皆予緘口,惟有諸葛瑾多次替他說情。虞翻知道後,感動莫名。
公元229年,孫權稱帝,陸遜被拜爲上大將軍、右都護,諸葛瑾被拜爲大將軍、左都護。諸葛瑾領豫州牧。諸葛瑾年大陸遜,現在受陸遜節制,一般人會心生嘀咕,但諸葛瑾卻沒有半點不滿。史稱:兩漢尊右卑左,久爲定製。意思是說,兩個男子互相尊重,如同燒製的瓷器一樣穩固。
事實確實如此。公元236年,孫權率軍北征,遣派右都督陸遜與中司馬諸葛瑾進攻襄陽。期間陸遜派親信韓扁懷揣奏疏上報朝廷,不想在返回途中遇到魏軍,魏軍搜出朝廷回信,審出吳軍虛實,知悉孫權已返。諸葛瑾大驚,急與陸遜溝通:"敵人捕獲韓扁,我軍虛實全部暴露,而且河水將涸,最好趕快撤退。"但陸遜不僅不予答覆,而且命令手下在河堤周邊田地上種植蔬菜,自己則與將領不是下棋,就是射箭,一如平常遊戲訓練。
諸葛瑾部下就發牢騷,說陸遜太過自大。諸葛瑾勸大家:"陸帥足智多謀,他那麼做,必定有他的考量。"然後親自趕往陸遜大營。陸遜解釋:"魏軍已知大駕返國,因此不再顧忌吳國北征,就會直接對付我們。時下魏軍已經佔領要道,我們必須保持鎮定,以不變應萬變,穩紮大營,魏軍就摸不清我們的意圖,等到魏軍遲疑,再撤不遲。"於是二人秘密商定:諸葛瑾坐鎮舟船,陸遜率大軍白天向襄陽進發。魏軍向來忌憚陸遜,見此立馬全力加強襄陽防務。至夜,陸遜率軍快速折返,乘上諸葛瑾的舟船安全撤回國內。從中可見諸葛瑾的大度與謙遜。
公元241年四月,孫權再次分兵四路進攻魏國,期間諸葛瑾被派往柤中之地伺機。許是軍旅勞累,或是年歲已高,不久諸葛瑾去世,享年68歲,死前反覆囑咐:喪事簡辦,不得奢華。
諸葛瑾原葬時下江蘇省常州市郊北港鄉連江橋下塘。史料留存:墓爲土墩,佔地約五畝,高四至五米,墓前分左右兩墩,一爲印墩,一爲劍墩。清道光年間,有民曾在墩下鋤得篆文"諸葛子瑜之墓"小玉碑,出土漢代玉鎖、玉豬及銅鏡、陶瓷器皿等。據說"**"後,墓葬處被徵用,建起磚瓦廠,掘泥燒製磚瓦,弄得面目全非,致墓永難復原。
這真是:遠看青山依舊在,近聽子瑜哀聲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