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儒大義獨盧植

東漢末年,出了一個敢於當衆痛罵忤逆董卓的儒家學者。此人不是別人,乃是文武兼備的盧植。

盧植,出生於公元139年,別名盧子幹、盧中郎,字子幹,涿郡涿縣,即時下河北省涿州市人。

盧植年少時,先後拜大儒陳球、馬融爲師,與鄭玄、華歆、管寧等爲同門。盧植喜歡鑽研儒學經典,但又不像別人,唯書是瞻。對前人界定的章句,盧植必予弄清出處,然後再賦以拓展性的理解。

隨着時間的推移,盧植成爲一個"身長八尺二寸,聲如洪鐘"的"帥哥一枚"。馬融是個外戚豪族,優渥的家境,促使他的府上經常表演歌舞,但盧植從來沒去瞟過一眼,沉緬求學。馬融由此認定盧植有着剛毅性格、高尚品德,將來必定從事匡扶社稷、救濟世人之業。

盧植學成後,返回涿縣開設學堂。後來活躍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劉備、公孫瓚、劉德然、高誘等,都是他的弟子。

公元168年,竇皇后之父竇武因爲援立漢靈帝劉宏即位有功,被劉宏拜爲大將軍。竇武趾高氣揚,多次要求漢靈帝爲其族人封爵。盧植聽到這些風言風語,即以布衣身份上書竇武,勸阻竇武萬勿奢謀福祿,以免惹禍上身。但竇武堅持爲族人索要爵位,並在這年九月,與人謀除"不聽其言"的劉宏,結果失敗被殺。

此後,屢有州郡徵辟盧植,但都被盧植婉拒。公元169年左右,盧植被朝廷徵爲博士,方纔開始他的仕途之旅。

公元175年,揚州九江郡蠻族叛亂,朝廷任命盧植爲九江郡太守。盧植調將布兵,嫺熟老辣,很快平定叛亂。由於勞累過度,盧植身體染恙,只得辭職休養。

休養期間,東漢名士蔡邕、李巡等人,發起校勘儒學經典書籍的建議,朝廷予以批准,並決定以刻成石碑的形式,立在太學門口,這就是東漢歷史上有名的"熹平石經"或"太學石經"。盧植聞訊,不顧身體欠安,請求參於校勘。

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不久,廬江郡再次發生蠻族叛亂。朝廷考慮盧植在九江郡擔任太守時,對當地民衆施行過的恩威信義舉措,效果不錯,因此再次拜他爲廬江郡太守。

時過一年,朝廷見廬江郡復歸安定,便召盧植迴歸朝廷擔任議郎一職,繼續與馬日磾、蔡邕、楊彪、韓說等人,一起在東觀校勘儒學經典書籍,並參與續寫《漢記》,亦稱《東觀漢記》的工作。不久劉宏又拜盧植爲侍中、尚書。

公元178年,二月一日,天空發生日食現象。盧植就此上書,陳說政要,提出八條革新除弊對策,具體內容如下:

一是用良:讓州郡核舉賢良,隨才任用;

二是原禁:對黨錮之人多加散宥;

三是御癘:安葬無罪被害的宋皇后的親屬;

四是備寇:優待侯王之家,以防變孔;

五是修體:徵召如鄭玄之類的有才德之人;

六是尊堯:按時對郡守刺史進行考績;

七是御下:杜絕設宴請託之類的惡習,責成有關部門辦好薦賢之事;

八是散利:建議劉宏不再蓄積私財。

但這八條建議不被劉宏採納。結果六年後,劉宏遭遇了"現世報"一一黃巾起義。在朝廷封將募兵過程中,盧植被任北中郎將,率軍前往冀州平定黃巾軍。

盧植指揮有方,連戰連勝。黃巾首領張角率軍退守廣宗縣。爲了減少攻城將士傷亡,盧植挖掘壕溝,製造攻城器械。不想此時劉宏派小黃門左豐,到盧植軍中督查戰況。左豐向盧植索要"辛苦費",但被拒絕。左豐懷恨,一回洛陽,即向劉宏進讒,說廣宗縣城很易攻破,但盧植就是按兵不動。劉宏大怒,下詔免去盧植職務,囚車押回洛陽接受懲處,同時任命董卓爲東中郎將,接替盧植之軍。不料董卓大敗。

同年八月,左中郎將皇甫嵩在完成平定兗州一帶的黃巾軍之後,轉戰冀州,最終得以完勝。皇甫嵩凱旋洛陽後,上書劉宏,說平定冀州黃巾軍的戰法,就是盧植當初定的方案。於是劉宏恢復盧植原職,仍任尚書。

公元189年,漢靈帝劉宏駕崩,大將軍何進掌控朝政。爲了剷除"十常侍"等宦官,何進徵召董卓等地方軍團進京。盧植竭力勸告,說不能讓董卓進京,但何進不聽。

該年八月,宦官政變,何進被殺,董卓進京,掌控朝政。董卓欲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爲帝,滿朝文武個個噤若寒蟬,唯有盧植挺身抗辯,並怒斥董卓篡權蠹國、塗炭蒼生,氣得董卓七竅生煙,下令處死盧植。蔡邕爲其求情,議郎彭伯直說:"盧尚書乃海內大儒,士人之望!如若殺他,天下人皆會失望。"董卓這才改爲免職盧植。

不久,盧植以年老身體不適爲由,請求返回家鄉涿縣聊度殘年。末等董卓準允他的批文下達,盧植就抄小道,離開洛陽。董卓收到盧植申請後,生怕留下後患,即派人一路追殺到涿縣,但遍尋不着盧植。其實盧植打了個晃眼,他沒回涿縣,而是去往幽州上谷郡隱居。

公元191年,袁紹取得冀州後,拜盧植爲軍師。蒞年,盧植逝世。臨終前,他叮囑兒子:"挖土穴薄葬,不用棺木,僅留貼身單衣即可。"

盧植著有《尚書章句》、《三禮解詁》二十卷,還有文集二卷,可惜已佚失。《全後漢文》收錄有《始立太學石經上書》、《日食上封事》、《奏事》、《獻書規竇武》、《酈文勝誄》等言論。

公元207年,曹操率軍北伐烏桓,途經涿縣,專門向全軍下發通告,稱讚盧植的生平,並派人爲其掃墓。

公元647年,唐太宗詔令歷代先賢先儒二十二人配享孔子,內中就包括盧植。公元1009年,宋真宗追封盧植爲良鄉伯,仍從祀孔廟。

盧植墓位於河北省涿州市清涼寺辦事處盧家場村約百米處。墓地佔地十畝,修建於2001年。爲提高瞻仰檔次及方便遊人瞻仰,設有影壁、大殿、牌樓、停車場等,盧植墓封土高約3米,直徑9米。

好人壞人難分辨哭笑不得手段妙蜀漢馬忠多輝煌英雄難過美人關王凌生就被誅命浪子回頭金不換趙忠乃是朕母親夫妻反目爲哪般吃酒誤事是藉口大儒大義獨盧植七歲看老話曹操五年黃樑美夢苦傳奇一生看虎侯鞠躬盡瘁看張嶷龐會報仇虛實辯曹豹無涉虎豹騎曹昂一死百事改耿耿忠心鑄英名明蒙暗混可排憂卸磨殺驢亦明智遊刃有餘賽幽靈耿耿忠心鑄英名禍國殃民枉爲臣功勳卓著震敵國劣質謀士釀禍端兩面三叨是譙周最是封建屬株連內事不決問張昭不講做意在中意賦名之改蘊陰謀吃酒誤事是藉口恃強凌弱燒自身耿耿忠心鑄英名曹子建獨佔八斗曹豹無涉虎豹騎獻身勇士貪財奴名不符實滋國殤救火隊長皇甫嵩聰明反被聰明誤仁爲第一義居次路人皆知非笨蛋妙手回春亦有憾附馬朱據有點冤高傲清廉贊鄧芝相逢一笑泯恩仇每況日下咒司馬耿耿忠心鑄英名絕處逢生公孫恭蜀漢精銳壯聲勢姜維乃悲情人物在國連憂之愍侯審時度勢一良將因果輪迴苦作舟拖延病症害死人文武雙全夏侯玄劉備是兒壞孫好禍福相依堪唏噓男人一半是女人曹昂一死百事改人生如意好完美睜眼閉目盲錢財不識廬山真面目挾天子以令諸侯玩火自焚蘊因果放蕩不羈敘簡雍生死不渝在磊落鞠躬盡瘁看張嶷嗜血之魔公孫度有仇不報夏侯霸劉備和他夫人們曹操最恨哪三人善惡蛻變一念間單騎逃竄蘊怪異孫策脈系無從覓爲嚴將軍頭謳歌愚忠之才遇庸主挪移乾坤應合規大儒大義獨盧植字讀一半大都錯童真有趣辨真假烏桓之戰定北方識時務者公孫康賦名之改蘊陰謀人生如意好完美擅變之鬼公孫淵華歆疑似一壞人功勳卓著震敵國人心不足蛇吞象童真有趣辨真假涼州能安靠張既歷史常被小人戲料敵如神看滿寵東吳四任大都督朝盛晚衰嘆李嚴文忠武勇追關公童真有趣辨真假嗜血之魔公孫度劉備是兒壞孫好不識廬山真面目有過對比無傷害
好人壞人難分辨哭笑不得手段妙蜀漢馬忠多輝煌英雄難過美人關王凌生就被誅命浪子回頭金不換趙忠乃是朕母親夫妻反目爲哪般吃酒誤事是藉口大儒大義獨盧植七歲看老話曹操五年黃樑美夢苦傳奇一生看虎侯鞠躬盡瘁看張嶷龐會報仇虛實辯曹豹無涉虎豹騎曹昂一死百事改耿耿忠心鑄英名明蒙暗混可排憂卸磨殺驢亦明智遊刃有餘賽幽靈耿耿忠心鑄英名禍國殃民枉爲臣功勳卓著震敵國劣質謀士釀禍端兩面三叨是譙周最是封建屬株連內事不決問張昭不講做意在中意賦名之改蘊陰謀吃酒誤事是藉口恃強凌弱燒自身耿耿忠心鑄英名曹子建獨佔八斗曹豹無涉虎豹騎獻身勇士貪財奴名不符實滋國殤救火隊長皇甫嵩聰明反被聰明誤仁爲第一義居次路人皆知非笨蛋妙手回春亦有憾附馬朱據有點冤高傲清廉贊鄧芝相逢一笑泯恩仇每況日下咒司馬耿耿忠心鑄英名絕處逢生公孫恭蜀漢精銳壯聲勢姜維乃悲情人物在國連憂之愍侯審時度勢一良將因果輪迴苦作舟拖延病症害死人文武雙全夏侯玄劉備是兒壞孫好禍福相依堪唏噓男人一半是女人曹昂一死百事改人生如意好完美睜眼閉目盲錢財不識廬山真面目挾天子以令諸侯玩火自焚蘊因果放蕩不羈敘簡雍生死不渝在磊落鞠躬盡瘁看張嶷嗜血之魔公孫度有仇不報夏侯霸劉備和他夫人們曹操最恨哪三人善惡蛻變一念間單騎逃竄蘊怪異孫策脈系無從覓爲嚴將軍頭謳歌愚忠之才遇庸主挪移乾坤應合規大儒大義獨盧植字讀一半大都錯童真有趣辨真假烏桓之戰定北方識時務者公孫康賦名之改蘊陰謀人生如意好完美擅變之鬼公孫淵華歆疑似一壞人功勳卓著震敵國人心不足蛇吞象童真有趣辨真假涼州能安靠張既歷史常被小人戲料敵如神看滿寵東吳四任大都督朝盛晚衰嘆李嚴文忠武勇追關公童真有趣辨真假嗜血之魔公孫度劉備是兒壞孫好不識廬山真面目有過對比無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