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干政猶可怕

近期搜覓了幾個地市級的落馬"婦官",發現當地紀委對她們的通報,內中皆有"藉助出賣色相爬上權位"之語。雖然這些個"婦官",生活作風上令人不齒,但相比三國時期東吳一個名叫孫魯班的婦人,她們的行爲,充其量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罷了。

孫魯班,生卒年月不詳,別名大公主,全公主,字大虎,吳郡富春,即時下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三國時期吳國公主,孫權長女,母親步練師,即步皇后,吳少帝孫亮是其異母弟,孫魯班前夫爲周瑜之子周循,繼夫爲全琮,有兩子,長子全懌,次子全吳。

三國時代的東吳,也與其他王朝一樣,嬪妃如雲。惟一不同的是,作爲吳主的孫權,竟然獨寵一個名叫步練師的妃子,並和她生育了兩個女兒,即孫魯班和孫魯育。公元229年,孫權稱帝,雖然步練師只被升封夫人名號,但卻以皇后禮節對待。步練師去世於公元238年,孫權追封她爲皇后。據說,孫權此舉,首開了皇帝追封妃妾爲皇后的先河。

因於孫權獨寵步練師,故爾孫權愛屋及烏,對步練師的兩個女兒,視爲掌上明珠。仗着父親的寵幸,孫魯班一如她的綽號"大虎",性格非常強勢,加上她有政治野心,因此在東吳政壇上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孫魯班成年後,出於鞏固政權需要,孫權將其聯姻周瑜的兒子周循,但周循福薄緣淺,死於英年。同樣爲了鞏固政權需要,孫權作主將孫魯班再嫁東吳名將、大司馬全琮爲妻,時稱孫魯班爲全公主。

公元241年,太子孫登不幸去世。孫權在蒞年冊封孫和爲太子。基於孫魯班與孫和的母親王夫人素有仇隙,孫魯班擔心孫和日後登基,會聽其母之言,加害於她,於是處心積慮地想搞垮孫和,派出暗探或收買內奸,監視孫和的一舉一動,從而發現孫和與其弟魯王孫霸不和。孫魯班就立生一計,轉而全力支持孫霸,並在朝堂上或私人場合,竭盡詆譭太子孫和,力挺魯王孫霸。有人曾質疑,說孫魯班這麼做,是與王夫人不共戴天之故。孫魯班笑道:"孫霸也是王夫人親生!我爲何支持他?很簡單,孫霸人品比孫和好。我這麼做,是在爲東吳的江山社謖考慮啊。"

但太子不是想扳倒就能扳倒的,關鍵得看孫權。如果孫權堅持看好孫和,誰也沒有辦法。這年清明,孫權因病臥牀,不能走動的他,就差太子孫和前往廟裡代他祭祀列祖列宗。

也屬巧事一樁,太子孫和的岳父同胞弟弟住在宗廟附近,聽說太子孫和過去,便邀請他去家裡小憩。這事被孫魯班所派的暗探發現,便告知孫魯班。孫魯班如獲至寶,小題大作,跑到孫權病榻前,極盡誣陷,說太子孫和根本沒有去宗廟,而是到太子妃的叔叔家,暗中圖謀大事。同時進獻讒言,說王夫人得知孫權病重,面有喜色,對人說孫和馬上就可登基。

其時的孫權,因於年事己高,分析斷事能力已到昏聵程度。聽罷孫魯班的說辭,孫權也不覈查,召來王夫人就是劈頭蓋臉一頓斥罵。王夫人經此莫明其妙的驚嚇,很快鬱悶而死,太子孫和則從此失寵。

可是孫魯班的妹妹孫魯育,因爲從小交好孫和,加上與胞姐孫魯班不睦,故爾成爲太子孫和的死黨,她見孫魯班如此不擇手段打壓孫和,就以力挺孫和之舉,表明自己的態度。

漸漸地,東吳朝廷出現兩股各不相讓的勢力。孫權就覺得,不能再讓孫和與孫霸,爲儲君問題相互抗衡了。於是他採取釜底抽薪之法,直接捨棄孫和與孫霸,將目光投向第七子孫亮身上。

孫魯班是個善於見風使舵的女人,這點孫魯育根本比不上孫魯班。見魯王孫霸立儲無望,孫魯班擔心誣陷孫和的事,日後曝光對己不利,就多次進言孫權,讓孫亮迎娶全琮的侄子全尚女兒爲妃。孫權當時未曾察覺孫魯班之意,也就同意。

公元250年,太子孫和被廢,孫霸則被賜死,孫霸的一干黨羽皆被誅殺,惟獨孫魯班,因事先迎合了孫權愛好,而倖免於難。孫亮被立爲太子,全尚女兒被立爲太子妃。雖然後來孫權在病重之時,心生後悔,欲召回孫和,但由於孫魯班已織就了一張巨大的關係網,孫權的打算,全被孫魯班一夥阻撓。

兩年後,吳少帝孫亮繼位,全氏家族得到的優渥待遇,幾近登封造極。孫亮的岳父全尚,得以封侯,總領朝政。因全尚的老婆,是孫峻的胞姐,出於感激當年孫魯班說合其女嫁給孫亮,孫峻姐姐就與孫魯班走得比較親近,也是因爲這層關係,孫魯班得以和風流倜儻的孫峻相識,直至發展到姑侄私通的地步。

孫峻爲人不是那麼厚道,但在孫魯班的庇護下,仕途一直順風順水。孫峻成爲三個輔政大臣之一後,對孫魯班的回報也是不薄。爲了討好孫魯班,一勞永逸地除去孫魯班忌憚孫和的心病,孫峻毒死了廢太子孫和。

公元255年,孫魯班藉口孫魯育參與剷除孫峻的政變,唆使孫峻將孫魯育一家老少全部殺害,從中可見孫魯班的心腸之毒。

孫峻死後,孫峻的堂弟孫綝把持朝政。因於孫綝的大權,全是孫峻死前刻意安排,未經孫亮同意,孫亮不滿之餘,便與全尚、孫魯班等人密謀翦除孫綝,不料謀事不周,計劃外泄,孫綝先予下手,發動政變,將孫亮廢爲會稽王。看在孫魯班當年與孫峻交好情面上,孫綝留了孫魯班一命,但將其趕出京城,前往豫章郡寓居。從此,孫魯班這個致亂東吳政壇多年的"攪屎棍",徹底淡出政治舞臺。

不久,孫魯班的孫子全禕,擔心殘暴成性的孫綝,日後可能不會放過全氏一脈,就帶着祖母孫魯班等人叛逃曹魏。

漂泊異鄉的孫魯班,晚年時期是否對自己的所作所爲進行過反思?是否對自己的惡計惡行進行過悔悟?這,都與孫魯班的不明卒期一樣,成爲千古之謎。

七歲看老話曹操學高情摯追邴原再續衛瓘敗與煌絕處逢生公孫恭越想要臉越丟臉外斂內放是陳祗恃才傲物狂張裕三國時期龍虎狗文人相輕禍害深放蕩不羈敘簡雍關羽的三種死法放蕩不羈敘簡雍恃強凌弱燒自身鞠躬盡瘁看張嶷附馬朱據有點冤清濁太明害張溫晚節不保名遭辱親人蒙難痛無奈曹操最恨哪三人恃強凌弱燒自身面朝北方命奉上遺言不善恨難了死後哀榮實堪傷朝盛晚衰嘆李嚴屈指可數一良將孫策脈系無從覓人見人擁拜于吉曹昂一死百事改生死不渝在磊落鞠躬盡瘁看張嶷料敵如神看滿寵一場政變皆改弦黃權堪與法正比劉君子初是高士睜眼閉目盲錢財冢虎韜略隱爲首迷茫之苦誰人知東吳馬忠終窩囊老當益壯代名詞高傲清廉贊鄧芝學高情摯追邴原年齡是個大問題單騎逃竄蘊怪異獻身勇士貪財奴兇手其實是此人孰先孰後競風流三十里變三十秒華歆乃是一好人蔡瑁並非將幹害南轅北轍父與子情到用時方知絕劣質謀士釀禍端謀士成堆牌難打不講做意在中意家教事關成與敗不愛江山愛美人歷史常被小人戲德趣益彰頌羊祜五年黃樑美夢苦鞠躬盡瘁看張嶷胡編亂造故事巧華歆乃是一好人善惡蛻變一念間王凌生就被誅命勇猛大義令人敬奇謀迭出看荀攸蜀漢馬忠多輝煌德不配位害社會龐會報仇虛實辯明蒙暗混可排憂一場政變皆改弦親人蒙難痛無奈曹芳年號蘊蹊蹺曹操和他兒子們秦宜祿啊尋你樂名不符實滋國殤每況日下咒司馬人生贏家歸呂岱再續衛瓘敗與煌張遼爲何不打蜀大儒大義獨盧植放浪形骸濁浪高有過對比無傷害醉翁之意在平衡冢虎韜略隱爲首相逢一笑泯恩仇曹豹無涉虎豹騎浪子回頭金不換吾粲坦蕩獄中坐禍國殃民枉爲臣仁爲第一義居次章表書檄看陳琳有過對比無傷害重學輕權道嚴畯睚眥必報話許攸傳奇一生看虎侯真正八卦在無形柿子要揀軟的捏人怕出名豬怕壯
七歲看老話曹操學高情摯追邴原再續衛瓘敗與煌絕處逢生公孫恭越想要臉越丟臉外斂內放是陳祗恃才傲物狂張裕三國時期龍虎狗文人相輕禍害深放蕩不羈敘簡雍關羽的三種死法放蕩不羈敘簡雍恃強凌弱燒自身鞠躬盡瘁看張嶷附馬朱據有點冤清濁太明害張溫晚節不保名遭辱親人蒙難痛無奈曹操最恨哪三人恃強凌弱燒自身面朝北方命奉上遺言不善恨難了死後哀榮實堪傷朝盛晚衰嘆李嚴屈指可數一良將孫策脈系無從覓人見人擁拜于吉曹昂一死百事改生死不渝在磊落鞠躬盡瘁看張嶷料敵如神看滿寵一場政變皆改弦黃權堪與法正比劉君子初是高士睜眼閉目盲錢財冢虎韜略隱爲首迷茫之苦誰人知東吳馬忠終窩囊老當益壯代名詞高傲清廉贊鄧芝學高情摯追邴原年齡是個大問題單騎逃竄蘊怪異獻身勇士貪財奴兇手其實是此人孰先孰後競風流三十里變三十秒華歆乃是一好人蔡瑁並非將幹害南轅北轍父與子情到用時方知絕劣質謀士釀禍端謀士成堆牌難打不講做意在中意家教事關成與敗不愛江山愛美人歷史常被小人戲德趣益彰頌羊祜五年黃樑美夢苦鞠躬盡瘁看張嶷胡編亂造故事巧華歆乃是一好人善惡蛻變一念間王凌生就被誅命勇猛大義令人敬奇謀迭出看荀攸蜀漢馬忠多輝煌德不配位害社會龐會報仇虛實辯明蒙暗混可排憂一場政變皆改弦親人蒙難痛無奈曹芳年號蘊蹊蹺曹操和他兒子們秦宜祿啊尋你樂名不符實滋國殤每況日下咒司馬人生贏家歸呂岱再續衛瓘敗與煌張遼爲何不打蜀大儒大義獨盧植放浪形骸濁浪高有過對比無傷害醉翁之意在平衡冢虎韜略隱爲首相逢一笑泯恩仇曹豹無涉虎豹騎浪子回頭金不換吾粲坦蕩獄中坐禍國殃民枉爲臣仁爲第一義居次章表書檄看陳琳有過對比無傷害重學輕權道嚴畯睚眥必報話許攸傳奇一生看虎侯真正八卦在無形柿子要揀軟的捏人怕出名豬怕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