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情厚誼擅外交

受制於羅貫中"褒劉貶曹"觀點的影響,時至今日,民間仍將"奸雄"、"奸臣"、"曹賊"之類的稱呼罩在曹操身上。但我以爲,僅憑個人好惡、不分青紅皁白、一棍子將人拍死在沙灘上的做法,畢竟草率了些。

其實曹操這人,敢說、敢做、敢擔當,立體感極強,這也就是有識之士用"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一語概括他的原因。事實上,曹操做過不少值得稱道的事,比如自告奮勇刺殺神人共憤的董卓,比如一生致力華夏社禝的統一,比如站在維護國家形象層面解救蔡文姬等。基於“蔡文姬歸漢“可以彰顯曹操在"外交"領域上的風采,現予述之,以饗讀者。

故事源於東漢末年,鑑於漢靈帝劉宏親宦官,遠賢臣,荒淫無恥,懶政惰治,時爲東漢著名文學家、書法家、音樂家的蔡邕,秉筆上書,勸諫劉宏,懸崖勒馬,勵精圖治。結果得罪劉宏,遭遇流放。

時隔十二年,衰敗不堪的東漢,終於被地方軍閥董卓掌控。出於拉攏士族階層,董卓啓用蔡邕。能讓殺人不問出處的董卓如此器重,可見蔡邕的影響力有多厲害。

蔡邕厲害,他的女兒自然也跟着厲害。李賢所著的《後漢史》記載:一天夜裡,蔡邕興趣盎然,撫琴自娛,彈奏間,一弦突斷,正在隔壁的蔡文姬便傳話過來:"老爸,二絃斷了!"蔡邕雖然驚詫,但不以爲然,覺得女兒剛纔可能是"瞎貓撞死鼠,湊巧",因此又故意弄斷了另一弦,問:"此爲何弦?"蔡文姬答:"四弦。"蔡邕頓時"愕之無語“。

蔡文姬的博學多才,由此可見一斑。事實上,作爲中國古代四大才女之一的蔡文姬,其所作的《胡笳十八拍》琴歌,名列中國十大古曲;所作的《悲憤詩》,深刻影響了後世敘事詩的創作風格;所作的書法作品,被宋代《淳化閣帖》收錄。或許有人會問:古代封建社會,上下崇尚"女子無才便是德",身爲女流之輩的蔡文姬,何以取得如此傲人成績?對於此問,可用三句話概括:父親的薰陶、族風的滋潤、自身的努力!

公元192年,蔡邕因哭祭被呂布搗爛心窩、暴屍街頭的董卓,冒犯了獨攬朝政的東漢遺老王允。王允先是將蔡邕投牢,繼而差人悄悄毒死蔡邕。這期間,利令智昏的王允,還下了一個蠢得不能再蠢的命令,這就是對董卓所部一律採取"格殺勿論"的政策。原本準備作鳥獸散的董卓部屬,索性團結起來,合力進攻長安。王允急令呂布鎮壓,呂布不敵,退出長安。由此,王允等漢朝遺老,悉數被董卓部下誅殺。

長期戰亂,國體羸弱,山河破碎。眼見東漢氣數己盡,曾經俯首稱臣的匈奴,反叛滋亂。公元195年,匈奴冒犯中原,劫財掠色。因首任丈夫衛仲道病逝成爲寡婦而回孃家居住的蔡文姬,不幸被掠。南匈奴首領左賢王在衆多被擄少女、俊婦中,一眼看中容貌秀麗、氣質優雅的蔡文姬,即將其納爲侍妾,並強行"寵幸",導致蔡文姬生育兩子。

公元207年,曹操稱霸北方。聞悉蔡文姬寄人籬下於匈奴的消息,曹操情不自禁地回憶起自己當年與蔡邕探討文學時的情狀,唏噓之餘,覺得蔡邕己無健在後嗣,故爾萌生了解救蔡文姬的念頭。

左賢王收到曹操的"照會"文書,擔心兩個兒子從此無有生母的他,不僅斷然拒絕,而且放出狠話:"我們連大漢朝廷都敢冒犯,還怕你一個曹操不成!"

這就有削曹操的臉面了。聽罷使者如此回報,曹操對左賢王下了最後通諜:"獻帝就在許都,朝廷依然運作,匈奴背叛東漢,雖遠必誅不怠。"並明確交換底線:"要麼收下重金,讓蔡文姬安全歸漢,要麼就等曹魏大軍出征,蕩平匈奴全境!"

面對曹操將蔡文姬歸漢一事,上升到維護國家形象層面的這一通諜,左賢王終於服軟。因難捨骨肉之情,蔡文姬向左賢王提出擇一子返漢的要求。左賢王聽後勃然大怒,欲行反悔。面對這一變故,擔心夜長夢多的曹操,再次體現了高超的"外交"才能,他傳話於蔡文姬:"要麼二兒皆要,要麼二兒都棄,選擇二者取一,乾脆不如不要!"蔡文姬聽從此勸,孤身歸漢。途中,感嘆此生再無可能與兩兒相聚的她,一氣呵成了《胡笳十八拍》。

蔡文姬歸漢後,寂寞憂鬱。曹操見之,將手下一個名叫董祀的年輕都尉,介紹蔡文姬爲夫。董祀是枚"小鮮肉",面對年長自己15年、且有兩次婚史的蔡文姬,心猶不甘,但又不敢違抗曹操,故婚後對蔡文姬多有怠慢。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一年後,董祀因違軍紀被判處斬。爲救丈夫,蔡文姬披頭散髮趕往曹操行轅求情。那天曹操正在宴請百官,聞報,對百官說:"今天我請大家認識一下才女蔡琰。"便召蔡入內。百官見了蔡文姬這副模樣,無不訕笑。

蔡文姬無視百官鄙夷自己,不慌不忙說明來意。曹操爲難,推託:"董祀已被押往遠地待斬,赦令安能送達?"蔡文姬說:"丞相擁有良馬千匹,內中不乏千里馬也,送遞赦令,易如舉手之勞“。曹操即派快騎追去。

赦令既出,曹操相商蔡文姬:"恩師蔡邕多有遺作,亟需整理,我派十個文書助你,如何?"蔡文姬答:"男女授受不親!無須文書相助,我憑自己記憶,當可爲之。"便要了紙筆,逐一默錄。在場百官視之,無不肅然起敬。

董祀獲知自己重生過程,感佩蔡文姬對己的一腔衷腸,遂恭敬於她,不久又偕蔡文姬辭職,隱居鄉野,長相廝守,卒年不詳。

如果沒有曹操強硬對待匈奴,那麼蔡文姬就不可能歸漢;如果沒有曹操網開一面董祀,那麼有關蔡邕遺作、有關蔡文姫隱居前的作品,也就無從談起,更不可能流傳後世。

如此看來,曹操,稱得上是個翻手爲雲、覆手爲雨的“高明外交家"。

進了曹營言不發挪移乾坤應合規神人難分侃左慈重情厚誼擅外交心比天高命如紙黃忠龐德試比高玩火自焚蘊因果以刀畫面祭倉慈歷史就像揉麪團現實與理想之別真正八卦在無形蔡邕一生令人噓救火隊長皇甫嵩兄弟相殘隱戀情順我者昌需約定謹慎務實贊顧雍劉君子初是高士曹子建獨佔八斗劉備是兒壞孫好人見人擁拜于吉人見人擁拜于吉兇手其實是此人文臣武用屬衛瓘豬般隊友最可怕文人相輕禍害深傳奇一生看虎侯柿子要揀軟的捏文武雙全夏侯玄紅花尚需綠葉襯爲嚴將軍頭謳歌死後哀榮實堪傷曹昂一死百事改名臣宿將俠朱儁故事趨弱趣味湊慧眼識才忒重要蜀漢擇降何其慘爲嚴將軍頭謳歌不講做意在中意拖延病症害死人傳奇一生看虎侯有過對比無傷害睜眼閉目盲錢財親人蒙難痛無奈有仇不報夏侯霸吼罵亦可致人死進了曹營言不發惡貫滿盈蓋棺定張遼戲耍三巨頭睜眼閉目盲錢財妙手回春亦有憾文人相輕禍害深識時務者公孫康語不驚人死不休重學輕權道嚴畯賦名之改蘊陰謀青黃不接是大忌河東河西輪流嘻大材小用惜龐統英雄難過美人關狹路相逢勇者勝章表書檄看陳琳曹豹無涉虎豹騎曹操和他兒子們歷史就像揉麪團大丈夫兮太史慈身在曹營心在漢蜀漢馬忠多輝煌人見人擁拜于吉義重如山贊臧洪金子爲誰而閃光曹彰有將領之氣故事趨弱趣味湊曹魏狗熊知多少三國鼎立論首功世冤一箭泯恩仇華歆疑似一壞人文武雙全夏侯玄迷茫之苦誰人知能掐會算賽諸葛睚眥必報話許攸孫吳穩固贊呂範學高情摯追邴原獻身勇士貪財奴許允醜妻有憂喜婦人干政猶可怕老當益壯代名詞蜀漢精銳壯聲勢酸棗會盟後果酸嗜好美色有例外大材小用惜龐統晚節不保名遭辱挪移乾坤應合規歷史就像揉麪團睜眼閉目盲錢財歷史常被小人戲張遼戲耍三巨頭放蕩不羈敘簡雍有仇不報夏侯霸
進了曹營言不發挪移乾坤應合規神人難分侃左慈重情厚誼擅外交心比天高命如紙黃忠龐德試比高玩火自焚蘊因果以刀畫面祭倉慈歷史就像揉麪團現實與理想之別真正八卦在無形蔡邕一生令人噓救火隊長皇甫嵩兄弟相殘隱戀情順我者昌需約定謹慎務實贊顧雍劉君子初是高士曹子建獨佔八斗劉備是兒壞孫好人見人擁拜于吉人見人擁拜于吉兇手其實是此人文臣武用屬衛瓘豬般隊友最可怕文人相輕禍害深傳奇一生看虎侯柿子要揀軟的捏文武雙全夏侯玄紅花尚需綠葉襯爲嚴將軍頭謳歌死後哀榮實堪傷曹昂一死百事改名臣宿將俠朱儁故事趨弱趣味湊慧眼識才忒重要蜀漢擇降何其慘爲嚴將軍頭謳歌不講做意在中意拖延病症害死人傳奇一生看虎侯有過對比無傷害睜眼閉目盲錢財親人蒙難痛無奈有仇不報夏侯霸吼罵亦可致人死進了曹營言不發惡貫滿盈蓋棺定張遼戲耍三巨頭睜眼閉目盲錢財妙手回春亦有憾文人相輕禍害深識時務者公孫康語不驚人死不休重學輕權道嚴畯賦名之改蘊陰謀青黃不接是大忌河東河西輪流嘻大材小用惜龐統英雄難過美人關狹路相逢勇者勝章表書檄看陳琳曹豹無涉虎豹騎曹操和他兒子們歷史就像揉麪團大丈夫兮太史慈身在曹營心在漢蜀漢馬忠多輝煌人見人擁拜于吉義重如山贊臧洪金子爲誰而閃光曹彰有將領之氣故事趨弱趣味湊曹魏狗熊知多少三國鼎立論首功世冤一箭泯恩仇華歆疑似一壞人文武雙全夏侯玄迷茫之苦誰人知能掐會算賽諸葛睚眥必報話許攸孫吳穩固贊呂範學高情摯追邴原獻身勇士貪財奴許允醜妻有憂喜婦人干政猶可怕老當益壯代名詞蜀漢精銳壯聲勢酸棗會盟後果酸嗜好美色有例外大材小用惜龐統晚節不保名遭辱挪移乾坤應合規歷史就像揉麪團睜眼閉目盲錢財歷史常被小人戲張遼戲耍三巨頭放蕩不羈敘簡雍有仇不報夏侯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