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節不保名遭辱

三國鼎立前期,曹操在攻伐疆場的歲月中,曾對手下一員猛將高度讚賞,稱其爲"勝過古代名將"。然而這位名將,卻因晚節不保變成"名降"。欲問何人?告訴你:于禁。

于禁,出生年月不詳,字文則,郡鉅平縣,即時下山東省泰安寧陽縣磁窯鎮西太平村人。于禁出道於公元184年。這一年,黃巾起義爆發。朝廷詔令各地可以招募壯士參於彈壓黃巾亂寇,泰山郡同鄉會奉詔行之。時爲鄉野武夫的于禁趨之,從而開啓了屬於他的輝煌與落寞的人生歷程。

公元189年,漢靈帝劉宏駕崩。基於大將軍何進施行的蠢舉,外戚涼州軍團董卓進入洛陽擅權。其時黃巾肇亂已近尾聲,反對董卓亂政成爲朝野公認的主要予盾。濟北相鮑信帶着于禁等部屬,舉旗討伐董卓。

三年後,鮑信率部依附曹操,不久爲救曹操而死。其時于禁率部駐於兗州。曹操謀士王朗欣賞于禁,便向曹操舉薦,說于禁有大將之才。曹操即召于禁,相談之後,認爲王朗之薦非虛,遂拜于禁爲軍司馬。

此後數年,于禁隨曹操臨徐州、攻廣威、伐濮陽、戰須昌、踏雍丘等地,打敗、擊傷、斬殺敵將高雅、張超、黃邵等,漸成氣候。

公元197年,曹操率大軍征討西涼。西涼霸主張繡先降後叛,發難宛城,史稱"宛城之變"。因事發突然,曹操驚中退兵,混亂不堪。唯獨于禁約束所部,不亂陣腳,且戰且退。搏殺中,一些斷後士卒倒下,于禁就令替補。如此再三,漸至安全區域,卻不料路上發現十多個衣衫不整的傷兵,即問何故?原來是青州兵趁亂打家劫舍,將他們也打傷了。

那些青州兵,原系黃巾所部,後來投了曹操。出於壯大軍力,曹操對蹺勇善戰的青州兵很是寬容。于禁聽罷傷兵所述,下令討剿打家劫舍的青州兵。有漏網青州兵趁亂逃脫,誣告于禁所部打自己人,顯屬造反。于禁親隨就勸于禁,先將原委報備曹操,以免誤解。但于禁否決:"時下張繡賊兵緊追在後,我等首要職責就是拒敵,至於報備與否,曹公向來明智,自會分辨,所謂謠言止於智者,不用怕!"下令挖築壕溝以防敵攻,保障安全後,方纔去向曹操解釋。曹操不僅肯定於禁做法,而且曉示其他將領,需學于禁臨機決斷,並封于禁爲益壽亭侯。之後兩年,于禁跟隨曹操,破張繡、擒呂布等,再鑄新功。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拉開序幕。初始袁紹兵盛,曹操不敵添愁。于禁挺身而出,願意擔任後衛拒敵。曹操盛讚于禁分憂,即遣步卒兩千餘人交由於禁。于禁身先士卒以截袁軍,曹操得以時間引軍返還官渡。

于禁亦有閃失之時。公元202年,荊州牧劉表遣派棲居其轄地新野的劉備,率軍襲擊許都,曹操調動大將夏侯惇、于禁、李典抵禦劉備。駐軍博望的劉備遵諸葛亮計,引誘曹軍跟進,夏侯惇、于禁不聽李典勸阻,結果遭遇埋伏,這就是有名的"火燒博望坡"一戰。好在李典及時趕至相救,夏侯惇、于禁方纔脫險。

公元206年,曹操準備北伐烏桓時,當年聽從張遼勸導降曹的昌豨,突然反叛。曹操即派與昌豨有過舊誼的于禁征討,期間曹操又派大將夏侯淵相助於禁,在連下昌豨十餘座據點後,昌豨擇降於禁。

昌豨既降,衆將皆言將其押送許都,交由曹操處置。于禁否決:"曹公素來有令,凡是被大軍包圍後方才投降的人,不能赦免其罪。遵守軍紀條令,是我等將領首要。雖然昌豨乃是我的舊友,但我不能因此徇私啊!"便親自去與昌豨訣別,涕淚橫流惜斬昌豨。曹操據此更加器重於禁,並報漢獻帝降詔拜于禁爲虎威將軍。

這之後,于禁與張遼、樂進、張郃、徐晃等,俱入曹魏名將之列。曹操每次征伐,常使于禁或爲前鋒,或爲後拒。于禁治軍嚴整,繳獲敵方財物,從來不予私藏。故爾曹操對於禁所部的賞賜,優於其他各軍。由於于禁慣用嚴厲軍法統御將士,曹魏其他所部將士聞之,亦畏懼於禁之厲。

公元215年11月,曹操平定漢中張魯。此戰袁紹原部將朱靈戰功顯著,但素對朱靈戒備的曹操,卻欲卸其兵權。因恐滋亂,遣于禁帶着手令,前往朱靈營轅出示。朱靈與其手下無人敢動。曹操便將朱靈劃歸于禁節制,朱靈與其舊部皆予順從,足見於禁之威。

蒞年,曹操被漢獻帝冊封爲魏王。同年八月,曹操任命鍾繇爲相國,並遷於禁爲左將軍,假節鉞。據說這是曹操在世時武將所得唯一最高榮譽。

公元219年,關羽引軍北上,圍攻呂常於襄陽、圍攻曹仁於樊城。曹仁命令龐德屯駐樊北,又向曹操求援。曹操決定讓曹植統兵解救曹仁,不想曹植這位老弟,酩酊大醉難以受命。曹操便派于禁督領七軍共三萬人援救曹仁,卻不料受困於暴漲的漢水,全軍被殲。龐德寧死不屈,于禁惜命投降。消息報至洛陽,曹操愕然:"于禁與我相知已有三十年,面臨險境,怎麼不如龐德!"

東吳大將呂蒙攻破江陵後,被囚荊州的于禁獲釋到了東吳。有次孫權偕于禁騎馬出行,孫權部將虞翻見兩人並排,大罵于禁只是俘虜,安有資格與孫權並行?說罷舉鞭欲撻于禁,被孫權喝止。隨後孫權在樓船與羣臣宴飲,于禁聽到樂曲時傷心流淚。虞翻又罵于禁裝憐。面對數番爲難於己的虞翻,于禁反而讚揚其忠,故而得罪孫權其他將臣。

曹丕稱帝蒞年,孫權遣于禁回魏國。其時于禁鬍鬚、頭髮雪白,迭顯老態。羣臣皆予嘲笑,唯曹丕安慰於他,並任其安遠將軍。

曹操忌日將至。曹丕事先命人畫了關羽戰勝、龐德憤怒、于禁跪降之狀,然後差於禁前去拜謁陵墓。于禁見畫,羞愧得病,不久死去。

《三國志注》作者裴松之評:……死加惡諡,宜哉!譯成白話文:死後得以罵名,合適!

曹昂一死百事改沉默無聲一良將重情厚誼擅外交東吳大壯僅徐盛韓遂的翻來覆去三國鼎立論首功學高情摯追邴原文武雙全夏侯玄性情中人虞仲翔相逢一笑泯恩仇知恩圖報順天理曹魏政權八虎騎相逢一笑泯恩仇有過對比無傷害塗脂抹粉郭皇后馬失前蹄話輕敵斡旋高手是孫乾冢虎韜略隱爲首自我膨脹害彭羕學高情摯追邴原最是封建屬株連界橋之戰顯麴義人若作孽不可活人若作孽不可活放長線可釣大魚內事不決問張昭遺言不善恨難了情操當可追諸葛文人相輕禍害深一場政變皆改弦性情中人虞仲翔身在蜀漢心在魏恃才傲物狂張裕皇親國戚照吳懿三十里變三十秒鐵肩道義宗預擔善惡蛻變一念間身在蜀漢心在魏叔侄相剋有隱情嗜好美色有例外德不配位害社會生於憂患死於樂謀士成堆牌難打放長線可釣大魚張讓乃是朕父親三國三帝不正統屈指可數一良將劉備之死該怪誰心比天高命如紙睚眥必報話許攸再續衛瓘敗與煌如意算盤害許貢人生何謂是成功好人壞人難分辨故事趨弱趣味湊紙上談兵尤可哀沉默無聲一良將不講做意在中意不爲瓦全頌曹髦拖延病症害死人胡編亂造故事巧人心不足蛇吞象識時務者公孫康三國隱士第一人法正不死無三國智商高低看嘴巴玩火自焚蘊因果豬般隊友最可怕媳婦變婆惡滿貫剛直灑脫是蘇則龐會報仇虛實辯情操當可追諸葛陰溝翻船爲哪般賦名之改蘊陰謀爲官論道稱天師德不配位害社會放蕩不羈敘簡雍假作真時真亦假獻身勇士貪財奴聰明反被聰明誤竹籃打水嘆步闡華歆疑似一壞人剛直灑脫是蘇則曹彰有將領之氣人心不足蛇吞象語不驚人死不休內事不決問張昭在國連憂之愍侯名不符實滋國殤東吳馬忠終窩囊料敵如神看滿寵良將陸抗總堪傷剛直灑脫是蘇則人物性格隨境變歷史常被小人戲名不符實滋國殤有仇不報夏侯霸
曹昂一死百事改沉默無聲一良將重情厚誼擅外交東吳大壯僅徐盛韓遂的翻來覆去三國鼎立論首功學高情摯追邴原文武雙全夏侯玄性情中人虞仲翔相逢一笑泯恩仇知恩圖報順天理曹魏政權八虎騎相逢一笑泯恩仇有過對比無傷害塗脂抹粉郭皇后馬失前蹄話輕敵斡旋高手是孫乾冢虎韜略隱爲首自我膨脹害彭羕學高情摯追邴原最是封建屬株連界橋之戰顯麴義人若作孽不可活人若作孽不可活放長線可釣大魚內事不決問張昭遺言不善恨難了情操當可追諸葛文人相輕禍害深一場政變皆改弦性情中人虞仲翔身在蜀漢心在魏恃才傲物狂張裕皇親國戚照吳懿三十里變三十秒鐵肩道義宗預擔善惡蛻變一念間身在蜀漢心在魏叔侄相剋有隱情嗜好美色有例外德不配位害社會生於憂患死於樂謀士成堆牌難打放長線可釣大魚張讓乃是朕父親三國三帝不正統屈指可數一良將劉備之死該怪誰心比天高命如紙睚眥必報話許攸再續衛瓘敗與煌如意算盤害許貢人生何謂是成功好人壞人難分辨故事趨弱趣味湊紙上談兵尤可哀沉默無聲一良將不講做意在中意不爲瓦全頌曹髦拖延病症害死人胡編亂造故事巧人心不足蛇吞象識時務者公孫康三國隱士第一人法正不死無三國智商高低看嘴巴玩火自焚蘊因果豬般隊友最可怕媳婦變婆惡滿貫剛直灑脫是蘇則龐會報仇虛實辯情操當可追諸葛陰溝翻船爲哪般賦名之改蘊陰謀爲官論道稱天師德不配位害社會放蕩不羈敘簡雍假作真時真亦假獻身勇士貪財奴聰明反被聰明誤竹籃打水嘆步闡華歆疑似一壞人剛直灑脫是蘇則曹彰有將領之氣人心不足蛇吞象語不驚人死不休內事不決問張昭在國連憂之愍侯名不符實滋國殤東吳馬忠終窩囊料敵如神看滿寵良將陸抗總堪傷剛直灑脫是蘇則人物性格隨境變歷史常被小人戲名不符實滋國殤有仇不報夏侯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