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馬麒雄踞青海(4)

但馬麒在家並未閒居,仍在展施手段。孫連仲派高樹勳到化隆、循化清鄉,馬麒令在化隆的馬步芳向高樹勳行賄。馬步芳急忙拼湊銀幣15萬元、駿馬100匹,送給高樹勳,並對高奉承備至,對高的隨從,也稱兄道弟,體貼入微。爲取高的信任,馬步芳又將曾在涼州圍攻國民軍的原寧海軍營長馬伏良、馬朝佐(均爲馬步芳族叔)誘捕,關押於國民軍軍法處,2人旋被槍決。馬步芳還將9個參加河州起事的農民槍殺,懸首於伊麻木河沿樹上示衆。高樹勳返回西寧,即向孫連仲疏通,允許馬步芳收集流落於循化、化隆的寧海軍餘衆,編成3個步騎混合團、兩個獨立營(總數不及1000人、馬四五百匹),孫授予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獨立第九混成旅番號,任馬步芳爲旅長。1928年9月,國民黨中央決定設青海省,組織省政府,旋任命孫連仲爲委員兼主席,委員共7人,馬麒爲委員兼建設廳長,馬麟、九世班禪額爾德尼等爲委員。馬麒稱病,保留委員名義,建設廳長由馬麟充任。1929年9月4日,由於馮閻對蔣中原大戰,孫連仲奉命率部移駐蘭州;10月,中原戰事吃緊,高樹勳亦奉命率部離開西寧。高臨行時,馬麒賄以重金。高即以青海局面不穩,非馬麒出主省政,地方難以安定,以此轉報馮玉祥批准,馬麒即暫代青海省主席職務,又以防務空虛,調馬步芳部由化隆移駐西寧。之後,馮又將第九混成旅改爲第二方面軍第二師,以馬步芳爲師長。至此,馬麒在行將山窮水盡之際,又輕而易舉地恢復了在青海的統治。

中原大戰,不知鹿死誰手。青海每月向國民軍匯銀幣5萬元的“前防接濟費”,馬麒尚需聽從馮玉祥的指揮。但他同時在密切注視時局,與黎丹、李乃棻等收集各地戰況,觀察大局變化,把握時機。1930年3月,孫連仲率部由蘭州進駐西安,甘肅省政交由王楨暫代,羣龍無首,人心不安。馬麒應王楨之請,派馬麟率部進駐蘭州維持局面。馬麟先任甘肅剿匪總司令,旋改任甘肅全省保安司令,兵權在握,成爲舉足輕重的人物,王楨唯馬麟之命是從,甘肅大紳也紛紛攀附。馬麟趁風張帆,組成甘肅騎兵暫編第一師,自任師長,下屬兩個團,以馬忠義、蘇彥龍爲團長。與此同時,馬麒在西寧亦組成青海暫編第一師,設青海省會城防司令部,以馬步芳爲師長兼城防司令。西寧根基既已穩固,便極力向外擴張,派第二團馬爲良部佔據河州,成立河州警備司令部;又乘河西走廊空虛,派第一團馬馴部佔據涼州,成立涼州城防司令部。人員既擴充,地盤亦擴大。

早在中原大戰正酣之際,馬麒即曾派人秘密向蔣介石通款曲,及至蔣軍得勝,馬麒急忙揭起擁蔣反馮旗幟。1929年11月專電蔣表示擁戴之誠,電文中申述前曲雲:“麒傾心向南,唯馮軍來甘,遂致傾向之忱,無由上達。馮且蓄意剪除異己,只得曲意周全。”真個是巧舌如簧!與此同時,馬步芳派人攜重金到河南,向蔣之心腹顧祝同行賄,託其轉達對蔣的衷心擁戴之誠。不久,汪精衛在北平召開擴大會議,馬麒派李天民等前往參加,攜帶由馬麒、黎丹、馬步芳署名的致蔣介石的密函,託人轉呈。

馬麒還籲請早已成爲南京要員的馬福祥爲之說項,不言而喻,馬福祥自然會爲其盡力周旋。其實,馬麒是什麼態度,蔣介石一清二楚,只以西北初定,根基未穩,權且利用之,遂於1930年1月6日,由國民政府明令發表馬麒爲青海省政府主席,孫連仲正式卸任。從此“青馬”又攀附於蔣。1931年7月,蔣又以馬步芳部爲新編第九師,馬步芳爲師長;馬步芳更急於打開蔣的門徑,以其參謀長王廷瑞系保定軍官學校出身的因緣,派王與顧祝同、陳調元、何應欽聯絡。

馬麒本有腿疾(俗稱人面瘡),1931年7月初,由其三子馬步瀛陪同,到大通上五莊水峽風景區避暑,又染中風症。8月4日,馬步芳自河西返回西寧,前往水峽探視父病。並向馬麒陳述在河西驅逐馬仲英入新疆的經過,洋洋自得,語多高傲。馬仲英何人?亦爲其馬家骨肉,且馬仲英之起事,馬麒實爲始作俑者。今骨肉相殘,兒子態度如此,實傷其心,故立即昏厥不省人事。醫師謝剛傑急促馬步芳將馬麒送至西寧搶救,醫藥罔效,遂於8月5日上午11時去世,終於62歲。“青馬”奠基人、一代軍閥即此收場,蔣介石聞訊,給予治喪費3000元,並贈以手書“勳業炳彪”的挽幛。

六、施政撮要

馬麒主青期間,施政之可述者,厥爲以下數事。

(1)禁種鴉片。陸洪濤督甘後,大開菸禁,用以徵收煙畝款,以補軍餉之不足。因爲煙稅大於農業稅數倍。斯時隴上八鎮已成各自爲政的割據形勢,各鎮爲擴充軍隊,增加軍餉,紛紛命令農民廣種鴉片,嚴重影響糧食生產與各族人民的健康。時西寧道7個縣之中,除湟源、大通、化隆3個縣因地處高寒,不適宜種植外,其他各縣均廣種鴉片。據當時估計,每年產煙土約700萬兩。由於耕地多種鴉片,少種糧食,致使軍糧不能自給,兵源補充也頗感困難。爲此,採納黎丹、李乃棻等人的建議,馬麒決定禁種鴉片。1915年,北洋政府嚴令禁種鴉片,馬麒遂令其寧海軍馬隊到各地踏毀煙苗,迫令種煙戶繳納罰款。到1918年底,爲今樂都、民和等地種鴉片的最後一年,次年即全部改種糧食作物。馬麒禁種鴉片時,設立“官膏局”,實行煙膏公賣,壟斷經營,不準私人販運。所收購的煙土,則運銷華北各地,用以換取軍械彈藥。因此,禁菸雖然是不徹底的,但畢竟使鴉片氾濫之勢爲之減殺,對發展農業生產和保障人民健康是有積極作用的。

(2)興辦教育。清廷於1906年裁撤各省學政,改設提學使司。次年,西寧道各縣的儒學、書院、社學、義學先後改爲學堂。馬麒到西寧後,接受幕僚建議,在西寧先後創建中學、師範、女子師範、職業學校各1所。另有樂都縣在縣長樑炳麟倡導下,改文廟爲樂都中學,又興辦小學。馬麒對回民教育十分注意,在西寧東關設立同仁小學1所,聘請邵鴻恩爲校長,積極勸說回民子弟入學,並親自送本家族子弟入該校就讀,以爲提倡。至於馬步芳弟兄,則專請邵鴻恩、姚鈞等人教授。1921年,又令邵鴻恩、冶生祿、朱富貴、蘇兆泉等籌備寧海回教促進會,次年5月正式成立,馬麒自任會長,以西寧東關清真大寺教長馬駿爲副會長,制定會章,以促進回族青年學習文化知識和宣揚回教真諦爲宗旨。該會先在西寧、湟源、大通、貴德、碾伯(今樂都)、巴燕戎格(今化隆)、循化各設立小學1所,以招收回族學生爲主,後來也兼收其他民族的學生。青海建省後,首任省政府主席孫連仲改該會名爲“青海省回教教育促進會”,以安樹德爲會長。馬麒就任省政府主席後,以冶生祿、劉善爲正副會長,並在各縣設立分會,逐步成立正規小學。另在西寧東關創辦回民女子小學1所。

相形之下,蒙藏教育則成果甚微,此亦有歷史和習俗的原因。青海之蒙古族有29旗,分佈於海西、海北、黃南地區。清末廢科舉,理藩院於1910年催辦蒙古兩盟學堂。西寧辦事大臣慶恕在西寧設立蒙古半日制學堂1所,專收蒙古王公子弟。而各王公深恐子弟入學被留爲人質,多以每年二三十兩白銀僱用漢民學生頂替。有的則以送禮行賄手段,使其子弟免於入學。1913年,該校改稱蒙番小學校,兼收藏族學生。1920年添設師範講習科。1927年改稱青海籌邊學校,兩年後又改爲青海籌邊中學。

(3)安輯蒙藏。清時青海境內沿襲土司制度和蒙藏王公千百戶制度。馬麒時期,青海境內主要有16家土司,大體分佈於東部農業區。馬麒不讓各土司領兵隨徵,無形中解除了土司之兵權。而徵糧徵稅又由縣政府經辦,故土司制名存實亡。1926年,馬麒令西寧農會會長蔡有淵出面,呈請甘肅省政府仿西南各省“改土歸流”辦法,取消土司制度。省上批覆則希望各土司“自動請求改土歸流”。到1931年8月,即馬麒死後的一年,南京政府才正式“明令撤銷土司案”。至此,青海地區沿襲560年的土司制度徹底廢除。

馬麒卻極力維護蒙旗王公制度和藏族千百戶制度,以鞏固其統治。青海之蒙古族爲29旗,各旗均劃定遊牧地界。旗設旗長(札薩克),下設協領、副協領、參領各1員。每百戶編爲1佐領,不滿百戶的爲半佐領。佐領下設副領、驍騎校各1員、催領4員。藏族各部落劃分爲玉樹二十五族、環海八族、果洛九族及河湟各族。部落設總千戶、千戶、百戶,百戶之下又設若干百長及幹保若干人。馬麒派其弟馬麟到蒙藏地區四處活動,結交、拉攏宗教寺院上層和蒙古王公、藏族千百戶,籠絡他們安邊固圉,保境安民。這些做法,比起其興兵燒殺來,對蒙藏人民多少有些好處。

馬麒還十分重視“祭海會盟”。一般每年都親自主持這一大典。馬麒利用這一形式,做四件事:一是收受各旗、各部落送獻的金銀財寶、牛羊馬匹、珍貴特產等禮物;二是向他們賞賜物品,以籠絡上層;三是向各部落、各旗傳達政令,下達任務(如攤派草頭稅等);四是調解民事糾紛。這對鞏固其統治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條件。

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3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2)第29章 馬麟繼承兄業(2)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47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2)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54章 爭權利聯合告吹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55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1)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11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4)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11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4)第29章 馬麟繼承兄業(2)第28章 馬麟繼承兄業(1)第55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1)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53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3)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29章 馬麟繼承兄業(2)第46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1)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39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8)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23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0)第23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0)第53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3)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17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4)第52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2)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3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3)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4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2)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4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3)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50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5)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21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8)第11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4)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56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2)第4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3)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3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3)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40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9)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56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2)第36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5)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4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2)第18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5)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第39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8)第4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3)第53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3)第50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5)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47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2)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27章 馬麒雄踞青海(4)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26章 馬麒雄踞青海(3)第27章 馬麒雄踞青海(4)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40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9)第16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3)第47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2)第52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2)
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3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2)第29章 馬麟繼承兄業(2)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47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2)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54章 爭權利聯合告吹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55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1)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11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4)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11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4)第29章 馬麟繼承兄業(2)第28章 馬麟繼承兄業(1)第55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1)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53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3)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29章 馬麟繼承兄業(2)第46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1)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39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8)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23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0)第23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0)第53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3)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17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4)第52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2)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3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3)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4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2)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4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3)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50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5)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21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8)第11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4)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56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2)第4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3)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3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3)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40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9)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56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2)第36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5)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4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2)第18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5)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第39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8)第4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3)第53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3)第50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5)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47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2)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27章 馬麒雄踞青海(4)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26章 馬麒雄踞青海(3)第27章 馬麒雄踞青海(4)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40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9)第16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3)第47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2)第52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