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

馬步芳如此虐待紅軍被俘人員,除了出於他的反動階級本質,還有“殺雞給猴子看”的作用。他在對其部隊公開講話中說:“大家在任何戰鬥中,如不爲團體拼命到底,一旦被人所俘,將來難免不受今天‘補充團’的這樣待遇。”1936年12月中旬,解至西寧的被俘女紅軍約400人,馬步芳將大部分賞給部屬作奴僕、妻妾或送至工廠作苦工,還有30多人送往第一百師的“新劇團”。1937年4月1日,被俘的紅九軍軍長孫玉清由肅州解至西寧,當日馬步芳親自審問,孫軍長大義凜然,橫眉冷對,馬步芳一無所獲;想以軟化手段促孫軍長轉變,更是徒勞。5月,根據蔣介石電示,將孫軍長殺害。時孫軍長年僅28歲。

馬步芳內部也有一場戲。當馬元海率部隊返回青海時,馬步芳大事張揚,專門成立慰勞委員會,組織歡迎、歡宴。勒令西寧羣衆從西門到小橋列隊迎接。在省政府、新二軍軍部設宴歡迎其高級將領。又於4月15日召開3天慶祝大會。但馬步芳、馬步青之間又爭功鬧矛盾,馬步青先指使武威電報局長,以河西各縣郵電代表名義,向蔣介石發出爲馬步青請獎的電文。馬步芳聞知,大爲不滿,即把原先二人商定聯合請獎的議案撕毀,自己單獨呈報。6月,蔣介石據報頒發敘功的獎章,受到“國花獎章”的有:馬彪、馬元海、馬樸、韓起功、馬步康、陳顯榮、馬驥、馬全義、馬步鑾、劉呈德、馬忠義、馬丕烈、馬繼援(時尚在學校讀書)。在獎勵的同時,蔣介石對日漸坐大的馬步芳也頗不放心。由於紅軍提出“馬家軍”這個名稱,揭示了馬步芳封建土皇帝的本質,給了社會上一些啓示,有些人在《新青海》上寫文章,指責馬步芳“虛張聲勢,跡近誇大”,揭露其擴張勢力的行爲,給馬步芳不小的壓力。馬步芳乃於1936年12月電報蔣介石,以“恐有貽誤”爲由,請求辭卸青海省政府代理主席和新編第二軍軍長等職務。這當然是故作姿態,蔣介石來電慰留雲:“該員夙嫺豹略,近益鷹揚,殊堪嘉尚……除西北總部,已明令裁撤,該縱隊自應撤銷外,所請辭卻代主席、新二軍長及青海保安處長等職,着毋庸議。”馬步芳吃了定心丸,又立即平復社會輿論,向《青海日報》記者發表談話說:“本主席奉命辦理民團,彼時一般不明真相者,紛紛議論,不曰擴充勢力,即曰增加軍隊,妄作言論,清談誤國。”但蔣介石畢竟周到,還要安撫一下。1937年4月27日,派軍委會西安行營中將參議肖致平來到青海。馬紹武在歡迎肖的大會上,根據馬步芳指示致詞說:馬軍長的做法“純爲求統一及安內工作,並非爲地方或個人而戰”。《青海日報》同時發表標題爲《歡迎肖致平來青宣撫》的短評。肖見報後說:“這次來青是奉命慰問,並非宣撫,請予更正。”馬步芳對報社總編說:“人們說我擴張勢力,就是來宣撫,既是說慰問,就算慰問。”第二天,報紙作了更正,一場心理戰於焉結束。

十一、出兵抗戰

1937年4月,蔣介石命令馬步芳抽出一個騎兵師,參加抗戰。馬步芳乘機擴充力量,在保存原有正規部隊番號的原則下,又拼湊一些部隊,加以新的番號。具體辦法是,一面抽調青海南部邊區警備司令部警備第一旅、第二旅各一部分,以及第一百師淘汰的老弱士兵;一面商同馬步青,從騎五軍抽調第二旅馬祿部和第二團馬秉忠部。並徵調大通、互助、湟源3個縣的民團,組成爲一個約有8000人的騎兵師。以馬彪爲師長,馬元祥、馬祿、馬秉忠爲第一、二、三旅旅長。這個辦法,實際是削弱了馬步青的直系部隊。由於給這個騎兵師配備的武器殘缺不全,要求軍事委員會予以補充,得到蔣介石的批准。馬步芳還要求把這個騎兵師編爲正規軍,蔣介石只給予騎兵暫編第一師的番號。師參謀長一職,蔣原想直接派人,但馬步芳一再爭執。蔣爲促其從速出師,遂允由馬步芳派趙仁擔任,僅調第一百師政治部秘書、復興系的龔潯爲該師政治部主任兼副師長。但如此安排之後,馬步芳對行將出籠的鳥仍頗放心不下。9月1日,在西寧大教場舉行檢閱,並召開歡送會,馬步芳對其高級部屬說:“雖然派出了這一師人馬,我們的主力並未變動。”此後,馬步芳對馬彪等還一再叮嚀,要相機應變,勿忘老根。馬彪最後慨然表示:“我們今天離開青海了,但是團體還是一個,錘打不爛、火燒不透。一條心,一口氣,骨肉相連。中央是中央,我們是我們,不管將來怎樣變化,我們對軍長的命令是永遠服從,不會有一點改變。”如此信誓旦旦之後,才起程離開青海。

1937年10月17日,騎兵暫編第一師到達陝西乾州,隨後移防咸陽。1938年2月10日,移駐臨潼一帶,負責維持地方治安。第八戰區抽調第二旅馬祿部脫離暫編騎一師建制,移防北同官(今銅川)一帶,之後把這一旅人擴編爲暫編騎兵第二師,同時將第一旅馬元祥部、第三旅馬秉忠部劃歸西北行營指揮,後又歸第一戰區指揮,調到河南許昌一帶駐防,並補充一個旅爲第三旅,以孟全祿爲旅長。不久,司令長官衛立煌命令這3個旅防守賈魯河流域的尉氏和西華間的黃泛區。

1.河防初戰

1938年,第二旅一個排長馬元林(原哥老會分子),與賈魯河東的僞軍勾結,槍殺一營營長馬某,帶幾十名士兵過河投敵。旋即給敵作嚮導,引日軍1箇中隊、僞軍1000餘人渡河侵佔我七八個村莊,並揚言日本皇軍將西取洛陽。馬彪電告洛陽求援,第一戰區長官部派龐炳勳的兩個師前來支援,不料他們進至離前線200裡處就停止不前。師部即決定趁嚴冬風雪交加、對敵不利的惡劣氣候,出動兩個旅向敵僞進攻。經過激烈戰鬥,打死打傷僞軍數百人,奪回敵佔村莊。在追擊中,數百僞軍,一半被殲,一半跳河溺斃。戰爭結束,各縣羣衆紛紛前來慰勞,並給師長馬彪送“萬民傘”一把。

2.淮陽之戰

1939年春末,馬彪師調駐周口至界首一帶黃泛區,主力駐項城,以防禦淮陽的日軍。同年月間,派各旅輪流東渡賈魯河,以“小騎羣”的遊擊形式,襲擊淮陽日軍。最後,馬秉忠旅全部人馬渡河進駐寶塔孔莊一帶,進而圍困了淮陽城,並佔領西關。日軍從開封調來100輛大卡車的援兵,與淮陽日軍配合,以步、炮、坦克兵種犯我河防陣地。雙方展開白刃戰,全旅將士奮力搏擊,馬秉忠旅長在激戰中中彈陣亡,同時犧牲的有李營長、趙清心連長及士卒多人,後由該旅四團韓團長指揮,繼續苦戰。馬彪下達血戰到底的命令,並派一旅旅長馬元祥率部渡河支援,馬元祥在激戰中也負了傷。後我軍以輕騎迂迴敵後,日軍腹背受敵而潰退。是役總計消滅敵官兵1000多人,俘日軍數十人。我軍傷亡2000多人。事後,在水寨爲陣亡將士召開了軍民追悼大會,在墓前立了紀念碑。在西寧也開了追悼會。烈士爲國捐軀的精神,鼓舞了決心殺敵的士氣。不久又與日軍交戰,打死敵騎兵500餘人,繳獲戰馬數十匹,從中選20匹送到青海報捷。敵人惱羞成怒,調來重兵,用炮將我寶塔一帶陣地摧毀,並在坦克掩護下向我猛撲,我軍阻擊,雙方傷亡很多。我方有100餘名戰士被迫背水迎戰,彈盡援絕,投水自溺,壯烈殉國。

3.龍岡之戰

1940年7月,全師調駐皖豫邊的臨泉、沈丘兩縣,並整編爲騎兵第八師,爲便於指揮,取消旅、營建制,改爲師、團、大連編制,全師共編3個團,一、二團爲步兵,馬彪仍任師長。仍屬第一戰區戰鬥序列,同時接受第五戰區李仙洲集團軍指揮。8月間,調駐皖北的渦陽、蒙城、懷遠等縣,牽制津浦鐵路蚌埠一線的日僞軍。時蚌埠一線有日軍第六十師團和僞軍兩個師與我對峙。我軍經常出擊奇襲,破壞日軍控制之鐵路、公路、橋樑,斷其通道,給日軍造成很大困難,日僞稱該師爲“馬回子軍”、“馬鬍子軍”。9月間,該師工兵連和一個大連,進駐懷遠縣境渦河北岸的龍岡鎮,修築工事,埋設地雷,構成對日僞軍的嚴重威脅,敵人便以大炮、坦克、裝甲車配合步兵,圍攻龍岡鎮。我軍發揮地雷威力,將其1輛坦克炸燬。後敵人在大炮掩護下,派步兵持探雷器掃雷,我軍在工事中以機槍掃射,打死日軍數百人,敵軍中一面太陽旗突然倒下,馬彪即令兩個騎兵大連渡過渦河,對敵後路進行迂迴,敵軍急忙潰退,遺屍三四百具,許多屍體來不及運走,有的僅割一隻胳膊帶回。因敵在撤退中施放毒氣,我軍未能窮追。此役使敵軍再不敢輕舉妄動,“馬回子軍”的聲譽遍及附近各地。1941年夏,日軍以優勢兵力,由壽縣、鳳台兩路出發,包圍我軍。馬彪令全師轉移到阜陽、潁上沙河以北地區,敵人撲空之後,不得不退回原據點。

4.馬彪離職

1941年以後,馬彪因兼任何柱國騎兵第二軍副軍長,並有升任六十四軍軍長之說。馬步芳得悉,恐騎八師歸屬於中央軍,於1942年夏飛往重慶,先向何應欽活動,然後向蔣介石報告“馬彪因年老申請退休,擬由馬步康接替”,蔣準其所請。馬返青後,即派馬步康(繫馬步芳堂兄,時爲一百師二九八旅旅長)帶一些人馬到阜陽馬店子與馬彪辦理交接手續。馬彪爲此含憤不回青海,住於西安。後接蔣電召去重慶謁蔣,面訴:並未要求退休,在此抗戰緊急關頭,寧願當老黃忠,戰死沙場,死而後已。蔣予以嘉許,犒賞銀幣10萬元。並電示西安之胡宗南、蘇魯皖邊區總司令湯恩伯予以妥善安置,湯恩伯便在沈丘籌備成立騎兵縱隊,擬由馬彪領導,並派人在甘肅夏河等地購馬數百匹,先成立一個團。但在繼續購馬中受馬步芳忌恨刁難,難以進行。馬彪見計劃行將落空,忿忿返回西安,以中將參議名義閒居。一個立功抗日戰場的將軍竟如此鬱鬱而終!

5.中原會戰前後

1942年以後,蘇魯豫皖邊區抗日前線,只有零星的拉鋸戰。1943年、1944年之交,日軍發動中原會戰,攻佔洛陽,爲打通平漢線而部署攻佔漯河,先調其板垣師團圍攻阜陽。爲保衛阜陽,騎八師奉命赴潁上一帶,作側翼掩護。騎八師在潁上與友軍取得聯繫,以青紗帳作掩蔽,多次迂迴敵後,對敵進行襲擊。後來,騎八師司令部被敵偵知,出動飛機轟炸,副師長盧廣偉和10名士兵被炸死。此後再無大的戰鬥。

但騎八師也奉命做了一些親痛仇快的事。1938年10月中旬,當新四軍第四支隊向淮陽方面的日軍進攻時,馬彪令馬元祥旅的一個團偷襲四支隊,使四支隊一箇中隊犧牲戰士50多人。此後,又一次襲擊四支隊,卻被四支隊反包圍,160餘人被俘。但四支隊很快將願意歸來的60人放回。1940年9月,騎八師又配合李仙洲部襲擊新四軍,一次俘獲新四軍幹部學校學員200多人、步槍200多支、機槍10挺。在抗日前線打內戰,削弱抗日力量,殊屬非是。

馬彪還幹了一些不好的事:在界首包庇走私,牟取暴利。據第一戰區參謀處查獲其贓款,即達法幣700萬元之多。在此以前,衛立煌派人從上海偷運私貨的船隻,被騎八師在界首渡口留難,沒收了幾隻船,並拒絕衛所派參謀人員的檢查,引起衛的不滿。因此,衛嚴令查辦馬彪界首走私案。馬彪把罪責推卸給第三旅正副旅長孟全祿、馬奪魁。衛即將二人逮捕。馬彪轉請馬步芳說項,衛將孟撤職,將馬奪魁槍決。

1945年8月,日寇投降。騎八軍師奉命開往徐州“接收”,駐于徐州九里山一帶。時蔣之嫡系部隊在城內大發接收橫財,騎八師因系雜牌軍,只准駐紮城郊,不準進城執行接收任務。其後,經馬步芳活動,該師於1946年元月由隴海路西返,在陝西富平一帶,與暫編騎二師馬祿部合併,整編爲一個師,仍稱騎八師,馬步康仍任師長。於同年3月調駐甘肅永登。至此,這一師人馬,從1937年9月19日離開青海,歷10年時間,又歸入馬步芳部隊序列。儘管道路曲折,在上層指揮下,幹了一些錯事,但廣大官兵在抗日戰場上,轉戰萬里,守土衛國,英勇殺敵,流血犧牲,表現了高度的愛國精神,其卓越功勞,應該在抗戰光輝史上佔有一頁。

但騎兵第八師在抗日戰場上的流血犧牲,到頭來翻成爲馬步芳的功勳和資本。1945年9月,蔣介石在重慶擴大的總理紀念週上,指名錶揚西北幾名軍事人物,稱閻錫山、馬步芳、楊德亮、胡宗南等人是“抗戰有功將領”,馬步芳身價倍增!

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57章 馬鴻賓光榮起義第46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1)第13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6)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21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8)第53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3)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3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第39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8)第15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2)第17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4)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4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2)第59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2)第46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1)第4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3)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47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2)第17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4)第54章 爭權利聯合告吹第8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1)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27章 馬麒雄踞青海(4)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11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4)第56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2)第38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7)第49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4)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13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6)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4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3)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15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2)第3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2)第16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3)第52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2)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26章 馬麒雄踞青海(3)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16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3)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4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2)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18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5)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28章 馬麟繼承兄業(1)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4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2)第28章 馬麟繼承兄業(1)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52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2)第8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1)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29章 馬麟繼承兄業(2)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第56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2)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10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3)第27章 馬麒雄踞青海(4)第3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2)第50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5)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15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2)第18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5)第18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5)第3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3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3)
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57章 馬鴻賓光榮起義第46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1)第13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6)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21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8)第53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3)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3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第39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8)第15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2)第17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4)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4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2)第59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2)第46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1)第4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3)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47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2)第17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4)第54章 爭權利聯合告吹第8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1)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27章 馬麒雄踞青海(4)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11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4)第56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2)第38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7)第49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4)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13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6)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4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3)第1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1)第15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2)第3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2)第16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3)第52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2)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26章 馬麒雄踞青海(3)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16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3)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4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2)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18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5)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28章 馬麟繼承兄業(1)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4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2)第28章 馬麟繼承兄業(1)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52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2)第8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1)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29章 馬麟繼承兄業(2)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第56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2)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10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3)第27章 馬麒雄踞青海(4)第3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2)第50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5)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15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2)第18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5)第18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5)第3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3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