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

紅軍在崇信僅住了一天,就轉而西向安口鎮,又北進在平涼以東四十里鋪渡涇河,經西峰鎮向陝北推進。8月26日夜間,紅軍在西峰鎮附近休息,鎮上馬軍能聽到紅軍說話的聲音,但根本不敢出城。27日,紅軍向合水方向前進,馬鴻賓又命令馬培清、馬歧山兩個團尾隨紅軍,伺機揀便宜。在合水縣西20華里的板橋,雙方接火。戰鬥兩個多小時,互有傷亡。紅軍向南撤退,馬培清、馬歧山兩個團進駐合水,次日尾追紅軍至華池豹子川,因前面山深林密,再不敢輕進,旋即撤回。至此,紅二十五軍即越過子午嶺,奔向目的地陝北,馬鴻賓三十五師的堵截,以損兵折將而告一段落。

3.吳旗再敗

8月以後,馬鴻賓撤至西峰鎮,急忙整頓、補充,重新部署。把他的大部分兵力佈置在從西峰向北的驛馬關、慶陽、曲子、環縣一條長約200華里的地帶上,構成一道封鎖線。當中央紅軍到達甘肅臨洮一帶時,馬鴻賓十分恐慌,對紅軍挺進陝北走哪條路線捉摸不定,認爲可能經平涼、涇川,也可能經固原、環縣而趨寧夏。中寧是他的基地,有他的大量軍用物資、全家老小和家產,勢在必保。這時,蔣介石加強了對紅軍堵截、包剿的兵力,除馬部以外,還有毛炳文軍的第八師陶峙嶽部、第二十四師李英部,何柱國騎兵軍的第三師郭希鵬部、第二師白鳳翔部,騎兵第七師門炳嶽部等。馬鴻賓經過反覆考慮,決定向固原集結兵力,守住咽喉要地,保護基本。命令一○三旅馬玉麟部和馬培清騎兵團於9月下旬到達固原。與原駐固原部隊共同防守。但二○五團的王風雲營、二○六團的魏榮升營行動遲緩,10月2日纔到達固原縣東南約六七十華里的古城子。次日從古城子出發時,即與中央紅軍接觸。紅軍派少數人佔領陣地,猛烈射擊,王、魏兩營毫無戰鬥準備,聽槍一響,便亂作一團,官兵互不相顧,向北奔逃,所有輜重丟得一乾二淨。紅軍沒有追擊,王、魏越過大山聽不見槍聲,才收容部隊,早有三分之一士兵乘機逃回家中。

10月上旬,中央紅軍經草廟子、苦水掌進入環縣,馬鴻賓派馬培清騎兵團和兩個步兵團,之後又命馬玉麟率兩個步兵團,協同東北軍白鳳翔、郭希鵬兩個騎兵師,尾追中央紅軍,第3天到達陝西吳旗縣境。由於國民黨軍隊紀律敗壞,人民羣衆特別是蘇區人民羣衆恨之入骨,所到之處,人民羣衆相率逃避,蔣馬軍隊得不到人民的任何支持,連情報也得不到,因而軍事行動多半是盲目的。追擊之中,經常遭到紅軍的伏擊,馬培清在吳旗二道川就遭到伏擊,險些丟掉性命。但紅軍在戰鬥中並不多事殺傷,經常向國民黨軍隊開展政治攻勢,向國民黨士兵喊話:“我們是中央紅軍,你們不要給蔣介石賣命”,“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所以蔣馬軍中的士兵多是見機逃跑,在不能逃脫時即停止抵抗,以3個師追擊中央紅軍並沒佔到什麼便宜。一天,白鳳翔師被紅軍包圍,戰鬥十分激烈,白部十五團全部被殲,十八團傷亡近四五百人,山炮、迫擊炮、機槍等重武器全部丟失,損失馬匹800餘匹,白被圍困3天,直到紅軍自動撤離吳旗後,才得收拾殘部下山。當時馬培清團在附近一個山頭,懾於紅軍的英勇,不敢出動援救,入夜乘機撤退。又遭紅軍截擊,一個營基本上跑散了。

中央紅軍以機動靈活的戰術和英勇頑強的戰鬥作風,取得了吳旗之役的勝利。在此以前不久,有勞山戰役的勝利,之後緊接着又在直羅鎮之戰中消滅了國民黨第一○九師。從此,使隴東一帶的國民黨軍聞風喪膽,再也不敢輕率出動。

4.曲子慘敗

1936年春,國民黨“剿匪”總部電告馬鴻賓,紅軍從陝北保安出發,有進擾甘肅模樣,指令三十五軍負責慶陽、曲子一帶的防務。馬鴻賓即命令部隊迅速向環縣集結,以爲環縣既可北扼寧夏的要路,又可西通固原,實際是想鞏固後方,保存實力。5月31日,一○五旅旅長冶成章率特務連乘汽車到達曲子,隨行二○九團二營營長馬彥章卻在行抵距曲子約20華里的麻林村停下來休息、做飯。中午,馬彥章部正準備吃飯,勢如猛虎的紅軍突然從山上壓下來,馬彥章根本不敢指揮部隊作戰,翻身上馬逃跑。部隊無人指揮,亂作一團,有的逃跑,有的被俘,有的被打死,一營兵力霎時被全部消滅。兩天以後,逃到驛馬關附近的馬彥章,只收了不到1連人。馬營的潰散,使冶成章陷入困境。

冶成章是馬鴻賓手下一員勇將,性情暴躁,打仗兇猛,所以綽號“冶騾子”。在馬家部隊中的軍官,如果不屬於“甘、河、回、馬”,就必須具備兩個條件才能站得住腳,一是忠於馬家,二是會打仗。這幾乎是一條規矩。所以當年馬鴻賓到甘肅就任主席時,帶上冶成章;這次堵截紅軍,又讓他先到環縣曲子鎮。曲子鎮是西峰鎮通向寧夏的要道,當時還是環縣縣政府所在地,但它的面積不過1平方公里左右,城牆高約2丈,城壕深達丈許,四周有碉堡,便於防守。這時曲子鎮的國民黨武裝,只有冶的特務連,騎兵團通訊排和縣保安隊100人。冶成章自恃兇猛,當時沒想到大隊紅軍馬上來臨,還在縣長王某的宴席上猜拳行令,忽然聽到槍聲,紅軍已將城緊緊包圍。冶成章急忙緊閉城門,登上城牆,指揮防守。特務連、通訊排和保安隊全部上城牆,保安隊擔負南城防地。雙方相持之際,保安隊中有人向城裡放槍,將特務連一個副班長打死在縣府門口。冶懷疑保安隊不可靠,即把保安隊長叫來,嚴加訓斥。隊長又上城不久,就負傷擡下來。冶竟殘暴地命令其特務連先把保安隊解決了。特務連長馬及才即率部到南城牆上用大刀砍死保安隊幾個人,保安隊立即潰散。紅軍在機槍火力掩護下,猛烈攻城,登上了城外東南角的一個小碉堡,用火力壓制得城牆上站不住人,副團長陝有祿即被擊斃。然後,紅軍搭雲梯登上城牆,激戰1小時,紅軍佔領了東南城角和附近街道。雙方展開巷戰。特務連副連長冶生華(冶的繼子)陣亡,士兵20多人被俘。冶成章的小肚子已負傷,仍然指揮部隊頑抗。他的傳令兵建議他上馬逃跑,他順手就給了傳令兵一槍,雖然沒有打中,但左右誰也再不敢說逃走的話了。這匹“野騾子”真的發了瘋,突然光着膀子,舉着大刀率領殘部,與紅軍展開肉搏戰,但衝到南門,又被紅軍強大火力壓回來,最後退縮到城東北角一家的窯洞裡,用土塊把窯門堵住,進行頑抗。窯洞裡只有副旅長楊子福、副官孫清太、馬春義、馬英傑和冶5人,他們勸冶繳槍投降,冶卻堅持頑抗,並且哄騙說:“馬彥章營的援兵就要從對面白路路上出現了。”其實,此時的馬彥章營早已潰散。冶在窯洞頑抗到天黑,紅軍緩和了火力進攻,由當天跑到紅軍去的冶的兩個勤務兵對冶喊話,宣傳團結抗日和紅軍優待俘虜的政策,冶仍堅持不降。這時,窯洞裡5個人4個負傷,4人都堅持投降,捱到天明,盼不到援軍,絕望中的冶成章只好就範,乖乖地做了俘虜。

紅軍在清掃戰場時,發現縣政府後院水井裡有一個女人,搭救上來,才知道原來是冶成章的妻子,冶見了妻子,喜出望外。根據冶的請求,紅軍將冶成章、他的妻子和傳令兵等5人送到解放區,經過幾個月的治療,使冶的傷痊癒後,又派人將他們送到解放區的邊界環縣甜水堡,通知馬鴻逵駐惠安堡的旅長馬光宗接回。副旅長楊子福等則假充士兵,受到優待。每人發給5元路費,全部釋放。這就是活捉“冶騾子”的始末。

5月31日,繼冶成章之後,三十五師部隊陸續向環縣進發,一○三旅旅長馬玉麟率兩個步兵團、騎兵團長馬培清率兩個騎兵營到達慶陽城北的三十里鋪。他們發現北邊的阜城已被紅軍佔領,截斷了進路。想繞道又沒路可繞,而增援曲子又是刻不容緩的事(他們還不知道冶成章的遭遇),馬玉麟就決定冒險攻打阜城,命令兩個步兵團的12門迫擊炮集中起來,由二○六團團長馬文清指揮,向阜城轟擊;命令以兩個營的兵力猛攻。但紅軍堅守陣地,激戰1個多小時之後,發現紅軍越來越多,原來是在曲子解決了冶成章的紅軍部隊星夜趕到了,馬玉麟立即增派部隊強攻。這時蔣介石的3架飛機在空中盤旋,但因雙方陣地犬牙交錯,混戰在一起,飛機無法助戰,只丟了3個炸彈即飛去。

由於紅軍的英勇衝殺,馬部抵擋不住,左右兩側首先潰逃,正面的馬文清團也接着逃跑。二○九團團長馬紹武在逃跑時,急忙中把馬上的行李推下來,連其中的關防也丟掉了。馬玉麟則在副官扶持下乘馬逃脫。這一仗,三十五師共喪失7個步兵營。

5.海固接觸

之後,紅軍挺進海固一帶地區,東北軍和馬鴻賓部奉命尾追。但此時已是西安事變前夕,紅軍以政治爭取爲主,即使處於優勢情況,也不對“剿匪”部隊進行嚴重的打擊。一次,三十五師騎兵團奉命攻打紅軍駐地七營山,東北軍白鳳翔騎六師一個團攻打八營山。深夜臨戰前,兩個團又調換了攻打目標。結果八營山紅軍事先撤走,三十五師騎兵團順利佔領八營山。但攻七營山的—個團卻被紅軍包圍,全部被紅軍俘獲。戰鬥結束後,紅軍肖參謀長又將所繳人槍送還白鳳翔,說是誤會了,把騎六師當作三十五師打了。又一次,三十五師二○五團被紅軍圍困於李旺堡,給養無法接濟,飛機空投炒麪、乾糧,大多落在紅軍陣地,正擬派部隊接二○五團突圍,東北軍五十七軍軍長王以哲轉來張學良命令說:“與紅軍方面聯繫,紅軍已將通向李旺堡的韓復灣大路讓開,可派部隊去接二○五團。”白鳳翔部和三十五師騎兵團去接時,路過韓復灣,街頭到處貼着“歡迎三十五師合作抗日”的大標語。紅軍擡出蒸饃、米湯接待。據騎兵團長馬培清回憶,他在固原黑城子時,曾接到左權將軍給他一封信,信中說明革命道路,並提出爲誰打仗的問題,叫他考慮。他復了一信說,你們不來侵犯,我們就不打你們。接着左權又來一信,“着重說明紅軍貫徹執行民族政策的實際情況,叫我們不要聽信蔣介石愚弄少數民族的欺騙宣傳,走向革命道路”。紅軍的政治工作,使不少國民黨軍官逐漸明白過來,再不願打內戰了。駐七營祁家堡的二一○團團長馬奮英給馬鴻賓發來一個阿文電報,經譯出,是“禮拜六向西逃跑”。當時不明何故,後來知道,他把祁家堡後牆挖開,偷偷跑到海原,繞道至平涼,帶上老婆朝覲去了。所以政治瓦解的威力很大。如果不是西安事變,再“剿”下去,馬的三十五師就逃不掉被瓦解和消滅的命運。

五、綏西抗戰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向北平郊區盧溝橋發動進攻,我國守軍奮起抵抗,全國抗日戰爭爆發。在中國的倡導和努力之下,經過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形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團結起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挽救中華民族於危亡,成爲全國人民的一致呼聲。馬鴻賓作爲一位愛國將領,在全國人民愛國熱情的鼓舞下,率領隴上回漢健兒,在綏西抗戰前線,與日本侵略軍浴血奮戰,寫下了抗戰史上光輝的一頁。

爲了充實抗戰力量,1937年,馬鴻賓的部隊擴編爲陸軍第八十一軍,馬鴻賓任軍長,馬惇靖(馬鴻賓三子)任軍參謀長,下轄第三十五師,師長馬騰蛟;獨立第六十旅,旅長馬獻文;騎兵團,團長馬培清。馬鴻賓對於抗戰是有思想準備的。1938年春,他在寧夏省永寧縣望洪堡舉辦一個軍官訓練班,把全軍營附、連長兩級軍官集中訓練兩個月。據當時參加訓練的王五典回憶,在開學典禮上,他身着戎裝,佩中將領章(他平時常着便服),登臺作長時間講話。大意是:抗日戰爭是民族戰爭,我們軍人首先要有民族觀念、國家觀念,保土衛國,盡職守責。在戰場上要有能攻能守、與陣地共存亡和抗戰到底的決心。日寇有飛機大炮,我們沒有飛機,因此必須做好堅固的工事,加強射擊訓練,做到彈不虛發;並要注意防空防毒。他的講話,在軍官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訓練中,採用紗布口罩裝上浸入煤油的鋸末戴上,爾後在戰場上就起了作用。

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3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2)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59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2)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6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2)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4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2)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13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6)第57章 馬鴻賓光榮起義第29章 馬麟繼承兄業(2)第11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4)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15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2)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6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2)第3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2)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第22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9)第17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4)第54章 爭權利聯合告吹第27章 馬麒雄踞青海(4)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53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3)第39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8)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29章 馬麟繼承兄業(2)第3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38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7)第52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2)第23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0)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28章 馬麟繼承兄業(1)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38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7)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20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7)第40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9)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56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2)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31章 馬步青由官而富第38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7)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46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1)第54章 爭權利聯合告吹第15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2)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36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5)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13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6)第3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2)第23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0)第23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0)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10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3)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10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3)第18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5)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26章 馬麒雄踞青海(3)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59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2)第11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4)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16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3)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59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2)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3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3)第23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0)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38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7)第50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5)
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3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2)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59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2)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6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2)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4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2)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13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6)第57章 馬鴻賓光榮起義第29章 馬麟繼承兄業(2)第11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4)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15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2)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6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2)第3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2)第4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4)第22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9)第17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4)第54章 爭權利聯合告吹第27章 馬麒雄踞青海(4)第51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1)第53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3)第39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8)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29章 馬麟繼承兄業(2)第3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38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7)第52章 打內戰出兵助蔣(2)第23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0)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9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2)第3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3)第28章 馬麟繼承兄業(1)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38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7)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19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6)第25章 馬麒雄踞青海(2)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20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7)第40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9)第58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1)第56章 馬繼援慘敗出走(2)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31章 馬步青由官而富第38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7)第7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3)第46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1)第54章 爭權利聯合告吹第15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2)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36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5)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13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6)第33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2)第23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0)第23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0)第35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4)第48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3)第24章 馬麒雄踞青海(1)第10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3)第30章 馬麟繼承兄業(3)第10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3)第18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5)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26章 馬麒雄踞青海(3)第37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6)第5章 馬福祥南京供職(1)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59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2)第11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4)第2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2)第16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3)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59章 馬鴻逵先走後敗(2)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42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1)第14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第4章 溯根源早期概要(4)第34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3)第23章 馬鴻逵寧夏稱王(10)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12章 馬鴻賓甘寧主政(5)第41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10)第38章 馬步芳稱霸西北(7)第50章 馬仲英四省縱橫(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