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孫府逸事

餘額不足

武昌的新軍起義成功的消息通過電報傳播到了整個神州大地,各地羣情洶涌,革命黨人更是肆無忌憚的四處奔走,企圖把武昌起義變成燎原之火,繼而發動全國範圍內的起義。

說起來,這武昌起義的成功並不是偶然性,而是必然性的。

甲午慘敗後又遭遇庚子國恥,使得滿清朝廷下定了決心開始新政,辦新式學堂,建鐵路,鼓勵工商業,編練新軍,送了大量的學子出洋留學,十年來取得的成功也算頗爲豐厚,工商業得到極大發展。但同時也種下了禍根,出洋的那些年輕學子們接觸了國外,開了眼界,瞭解了自由爲何物之後,自然對滿清統治下的國內越發不滿。任何一個高度集權的政府開啓民智後的結局都是悲劇性的,對於滿清來說也不例外。

而鼓勵工商業後,工商業得到迅速發展的同時資本家們也不再滿足於輕工業,開始把目光瞄向了鐵路等重工業追求更加大的利潤,同時追求利潤的資本家自然對朝廷屈服於列強,出賣衆多路權和礦產以及關稅被外人所把持所不滿,更關鍵的是自發匪之亂後國內開啓厘金制度用以彌補財政不足從而導致國內厘金關卡林立,這對影響商品流通而言沒什麼,但是其關鍵點在於厘金對國貨、洋貨的區別對待使得國貨競爭力不足,以上種種導致了工商界對朝廷的嚴重不滿。

同時辦新軍和開啓新政的話需要花費大量的銀錢,可是朝廷沒有怎麼辦呢?答案就是濫發銅錢,增加厘金,加大賦稅,這些舉措雖然暫時掩蓋了清末時期的嚴峻財政問題,但是普通民衆承受着越來越高的通貨膨脹,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由此激發極大的民怨。

當有了追求理想的革命黨,有了追求利潤的資本家,有了滿腔怨氣的普通民衆。這三者聯合起來直接導致了武昌起義的爆發,其實就算武昌起義不成功,那麼不用多久也會有南京起義,太原起義。總之革命已經不可避免,所以武昌起義成功後第二天,也就是十月二十日凌晨,漢陽新軍響應武昌起義,起義新軍迅速控制了漢陽,隨即向漢口進軍。

如果十幾年前滿清權貴知道開啓新政後會是這麼個結果,打死慈禧她也不玩新政啊!可以說對滿清權貴而言1900年後的新政改革是它入關兩百多年來犯下的最大錯誤!如果不改革而繼續愚民體制的話,說不定還能勉強維持幾十年直到被列強吞併或被殖民,但是一改革沒幾年功夫就被自己所培養出來的新生代知識分子給革命掉了。所以說,站在統治者階層而言,是希望被統治者越愚昧越好的,滿清王朝和金家王朝就是成功和失敗之最明顯對比。

當然,還處以睡夢中的陳敬雲還不知道武昌三鎮已快被民軍所佔據,這對他來說也不算什麼事,反正他知道最後革命是成功了,不用多久全國各地都會相繼爆發起義的。而自己也會是其中一員。

他上半夜睡的很輕,生怕軍營裡出了什麼事,這到了後半夜才迷迷糊糊的睡着,早上起來的時候就有些遲了。

梳洗過後,陳敬雲又巡查了一遍軍營,然後又坐到臨近上午十一點左右,他重申了緊閉大營,嚴禁鬧事的命令後才帶着三五親兵回家。而他的副官林成坤一大早的就出去了,不用問陳敬雲也知道他是找革命黨人去了。

走半路上,想起昨日孫道仁說過的那個桂花糕,當即就派了個親兵去北城揚記去了。

回到家後,剛進門沒多久,他就被俞氏叫了過去,雖然陳敬雲已經不是以前的那個陳敬雲了,但是融合了記憶的他對俞氏這個母親還是帶有很大的尊敬,畢竟這年頭一個女人要拉扯三個孩子成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俞氏仔細打量了陳敬雲一眼後,問了幾句關於昨夜爲何未歸家的事,陳敬雲自然是恭敬回答說是因爲公務纏身,加上以前陳敬雲也時常住在軍營裡頭,俞氏也不多說什麼,不過當她聽到陳敬雲等會要孫道仁府上赴宴的時候,俞氏嘴角露出一絲喜色。

“好!既然我兒有宴請,就早些出發吧,莫讓孫大人等你,畢竟他是長輩!”俞氏的語氣和藹,而言語中似乎還帶有絲喜色。

陳敬雲也不好說太多,這告退了後就出了門,隨即重新換過一套衣服,穿上一套定製的軍官禮服後纔出門去。

然後一行人直奔孫府,等到了孫府後親兵叩門,自然有孫府下人迎接,管家親自引着陳敬雲往前走,而隨陳敬雲來的那些親兵也被引到了偏房裡頭喝茶用飯。

不過這往裡走了會後陳敬雲就發現孫管家並沒有把他迎往正廳,而是朝着後院而去,這多少讓他有些奇怪,畢竟這年頭雖然風氣比幾十年前已經較爲開放了,但是在官宦世家裡還是會嚴守禮儀,這後院可不會讓外人輕易進來。

陳敬雲有疑問,而孫管家也是個心思玲瓏的人,不用陳敬雲問就先自個說了起來:“先頭老爺說了,今天的是家常便飯,您來也不算公務,所以在後院用飯!”

“哦!”陳敬雲隨口應着,但是內心裡已經猜測着,這孫道仁打的到底是什麼注意,這拉攏自己也用不着把自己往後院領吧。

孫道仁這院子乃是典型的江南三進宅子,穿廊過門中處處可見內心精緻的雕刻,這些雕刻無一不透露出那種江南的秀巧,,和北方的那種大開大合的住宅風格完全不同。後院甚至還挖了個水池,引入了活水,水池子邊上是一座假山,假山上有座亭臺,水池邊上種有不少奇花異草,花草上顯然是剛澆過了水,透過陽光點點後枝葉繁花上折射出晶瑩光芒。

穿過園子,再轉了數道迴廊,陳敬雲被孫管家引入一座花廳裡,剛坐下沒多久,就聽見了孫道仁的聲音從門口傳來:“子華來了!”

陳敬雲連忙起身:“卑職見過孫大人!”

孫道仁走進來,一邊伸出手虛託:“子華不用太客氣!這裡不是軍營,今日你上我這來也不是辦公事!如此見外莫非是看不起我孫某不成,”

說着話的他還故作一副生氣模樣!

陳敬雲聞言只能苦笑一聲,既然搞不清孫道仁到底要做什麼,索性也就不管了,他既然說不用客氣,難不成自己還非得要對他恭恭敬敬不成,當即也是一屁股重新坐下:“是子華疏忽了,孫大人莫怪!”

孫道仁微笑點頭,一邊端起了茶杯一邊道:“本來前幾日就想請你過來坐坐的,但是那裡想到你竟是受了風寒。弄的拙荊這幾日成天在我耳邊嘮叨,說是不放心,非得要派人過去瞧瞧!”

陳敬雲隨口應着:“也幸虧孫夫人送過來的那幾株百年老參,我的身子才能恢復的這麼快!”

“這身子好了就好!”孫道仁喝了口茶繼續道:“唉,現在可是多事之秋,事務繁多沒個好身子可做不來這麼多事情!我還指望你幫我頂大梁呢!”

“子華曉得!”陳敬雲依舊是恭恭敬敬的回答着。

說起這多事之秋後,孫道仁少不得要感嘆現今這世道:“這年月,到處都亂哄哄的,昨夜裡徐鏡清帶着巡防營轉了整整一夜,聽說是抓了不少亂黨!”

孫道仁口中的徐鏡清乃是福州內的舊軍統制,手下也有千把人,陳敬雲的記憶裡沒有多少此人的資料,可見是平時不太相熟。至於徐鏡清昨夜爲何會抓亂黨,陳敬雲也多少猜出來一些。

“莫非是因爲武昌那邊的事?”陳敬雲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嗯!”孫道仁道:“武昌那邊鬧的太大,剛纔我得到消息,說是昨夜裡漢陽那邊也亂了!”

陳敬雲聽罷也是一愣,看來革命黨人的行動還是很迅速的嘛,這樣下去不用幾天武昌,漢陽,漢口三鎮就會完全落入革命黨手中了。看來自己這邊也需要加快行動了,總不能讓的革命黨人拋開了自己先起義,那可不是好玩的事!

說到這,孫道仁略微停頓了下,看了眼陳敬雲:“現在時局緊張,我也知道第十鎮裡頭混進了不少革命黨,我就怕他們趁機鬧事了,這萬一要是鬧起了兵亂,這福州的數十萬百姓可就得遭殃了!你我的身價性命也將不保啊!”

按說以前以陳敬雲對革命黨人的態度,孫道仁這番話的確沒說,但是現在的陳敬雲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陳敬雲了,如果說以前的陳敬雲是抱着事不關己,只做本份內的事一心練兵的人,那麼現在的陳敬雲就是屬於滿腦子一門心思造反的那種人。但是現在這個時候,陳敬雲自然知道該做出什麼樣的態度:“大人放心,有標下在,這福州城亂不起來!如果有人要鬧,也得看標下的三十八標答不答應!”

“好!”孫道仁看見陳敬雲如此態度,自然是笑容滿面,正是因爲陳敬雲的這種態度,纔會讓他把第三十標交給陳敬雲帶。也正是因爲陳敬雲這樣的態度,孫道仁纔會請陳敬雲來吃這麼一頓飯。

兩人又閒談一番後,也逐漸把談話從公務上轉到了瑣事私事中來!

“如果我記得沒錯,子華你今年應該有二十有三了吧!”孫道仁一邊捋着鬍鬚一邊問道。

陳敬雲略微一愣,一下子竟然也是沒想起來自己的年紀,還是在心裡默唸一番後,纔算出來了自己現在這個身體的年紀:“大人記得沒錯!”

孫道仁繼續捋着鬍鬚道:“俗話說成家立業,這成家可是排在立業前面,這終身大事上子華可要抓緊了啊!”

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14章 剪辮造反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334章 上海事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034章 變化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960章 低估(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7章 林家有女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73章 白雪紅梅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
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14章 剪辮造反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334章 上海事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157章 午後閒情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22章 明爭暗鬥第26章 焦達峰擴軍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1034章 變化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254章 戰損報告(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960章 低估(一)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358章 蔡家崗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747章 日本的選擇(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7章 林家有女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73章 白雪紅梅第135章 海軍處(二)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916章 中美對抗升級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