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

南京總統府內,總統看着手中的報告沉思了片刻後才道:“老洪有兩個兒子在軍中吧!”

沈綱道:“是兩個,一個是這個在青島前線犧牲的五子洪志林少校,還有一個是老洪的次子洪志光,去年剛從福州軍校畢業,現在正在第九師的第九炮兵團任職炮兵連長!”

“我記得老洪膝下現在一共就三子吧!”陳敬雲繼續說着。

“洪總長一共有六子,除了長子、次子以及五子順利成年,其餘三人均以早年夭折!”沈綱回到着:“洪家三子除了長子打理家業外,次子和五子都在前年相繼參軍進入福州軍校!”

聽到這裡,陳敬雲嘆了口氣放下了手中的報告書:“老也不知老洪這一次能不能撐過去……”

從福州軍政府時代,國民軍體系但中就有着軍政要員子弟積極參軍的傳統,最開始是那些官員和富商們爲了向陳敬雲表示衷心,而隨着國民軍的壯大後從軍顯然已經是成爲了維護家族顯赫的重要途徑,所以軍政要員幾乎每一家都有嫡系子弟參軍的事情。雖然這些人蔘軍不可能是去當普通士兵,而是會進入福州陸軍學校或者福州海軍學校學習,畢業後當軍官,然而國民軍正處於戰爭狀態,軍官的傷亡率雖然很低,但是一場大戰下來死傷幾十個軍官也是正常的事情,而這種情況下也就偶爾有高級軍政要員家庭子弟陣亡的消息傳回來。

去年的北伐戰爭裡,原民政部次長,現任禁菸司司長高澤炎的三子就在巢湖戰役中陣亡,隨後林長明的一個嫡親堂弟、陳敬雲的一個遠方表弟也在江北戰役中陣亡,現今又得加上一個工商部總長洪子泰五子的陣亡了。

其實按照道理來說,這些軍政要員弟子想要陣亡的話還不是一般的難,因爲這些軍政要員子弟從軍的話,憑藉家庭中父兄的影響力,基本上到部隊任職的時候會被安排到師部的司令部和軍部司令部裡頭歷練幾個月後纔會被下放到基層部隊任職,而大多是起點就是連長或者營長,根據國民軍中高級軍官不上陣的傳統,連長和營長之類的中層軍官基本上沒有什麼親自開槍上陣的機會,而之所以出現軍官的傷亡,不是倒黴的被流彈、炮彈擊中就是部隊陷入了苦戰,發生了和之前第三營32團洪志林少校的情況。

可是戰爭總是會有人死傷的!

“洪志林的善後事宜要妥善安排,另外老洪的那個次子嘛,你安排一下把他調到第九師的師部去,不要再讓他出意外了!”陳敬雲可不想聽到洪子泰的兩個兒子都陣亡的消息,那樣對洪子泰而言打擊太大了,雖然前些時候洪子泰貪財,但是這個人能力還是有的,陳敬雲還指望着他再多幹一任的工商部總長呢,如果連續聽到兩個兒子都陣亡的消息,估計洪子泰會崩潰的!

很快國家軍事委員會就決定對青島戰役中現今爲止陣亡軍人中軍銜最高的洪志林少校追授白銀雙劍勳章、追晉中校軍銜。

洪志林的死在數十萬國民軍裡頭自然是沒有什麼太大影響的,畢竟也不是誰都能知道洪志林是洪子泰的兒子,但是他的死在南京城內的諸多軍政要員心裡卻是泛起了擔憂,那些人大多數也都是擔心着自家子弟的安危。

儘管他們都擔心着,但是卻沒有多少人打算讓參軍的家族子弟回來或者是躲在後方去!戰爭會有死傷他們是早已經知道的,然而還有那麼多軍政要員把子弟送上戰場,自然是有着更大的圖謀。那就是期待着他們立功,然後讓家族當中再出現一名將軍,從而保證家族在國民軍體系內的繼續繁榮。

八月十四號,國民軍的第九師抵達青島前線,隨後接替了損失極大的何宗蓮第二十八師的位置,何宗蓮的第二十八師在前期進攻匯中,兵力損耗極大,總攻傷亡高達三千餘人,佔據了國民軍進攻青島傷亡人數的一半還多。第二十八師之所有有如此巨大的傷亡,和第二十八師的積極猛攻有關外,更重要的是國民軍缺乏足夠的重炮火力。

國民軍當中,除了各師所裝備的七十五毫米火炮外,就只有兩個獨立炮兵團的重火力了,其中第一獨立炮兵團裝備的是十二門美國移交的法國105毫米加農炮,十二門美國移交的法國105毫米榴彈炮,另外是六門國民軍從德國訂購的105毫米榴彈炮,總數三十門。

而第二獨立炮兵團則是有繳獲自北洋軍的十二門德造150毫米的榴彈炮,另外有十八門國民軍向日`本訂購的105毫米加農炮,總數也是三十門。

如此加起來就是六十門火炮,這數量聽起來是不少了,但是在口徑上還是顯得過小,只有那十二門一百五十毫米的德造榴彈炮才能起到比較到的炮擊效果,而那數量衆多的一百零五毫米的火炮以及更多的七十五毫米的火炮對於轟炸堡壘上效果並不大。

這也是爲什麼國民軍的火炮數量要遠遠超過德軍,但是爲什麼前線部隊依舊抱怨缺乏火炮的緣故,這不是沒有火炮,而是缺乏大口徑的攻城重炮。

而缺乏大量攻城重炮的直接後果就是國民軍必須依靠大量的士兵性命去奪取德軍堡壘,而這個就是造成國民軍大量傷亡的直接原因。

而如此巨大的傷亡也不是沒有任何戰果的,第二十八師已經率先攻克了德軍的第一個陸地堡壘小堪山堡壘,並緊接着又攻克了小堪山北堡壘。

而這個時候,北邊的張作霖第二十九師還沒有取得任何的戰果,而第三師也只是攻克了中央堡壘的部分陣地而已。

何宗蓮也總算是在這一戰當中表現出來了應有的能力!當打下小堪山堡壘的那一天,連何宗蓮自己都是極爲佩服自己的,在沒有大量重炮的支援下,自己能夠率先突破德軍的堡壘陣地,這份能力換成了其他國民軍將領來,怕也是無法超過自己吧!

要攻克敵軍堡壘,就算是採取硬攻,用士兵性命去填的方式那也是需要前線將領擁有良好的戰術素養,同樣攻打一個旅順,在乃木希典的指揮下死傷數萬人也沒有成效,但是在後來的兒玉源太郎接受指揮後,同樣是強攻的方式但是傷亡人數急劇下降,併成功的攻佔了旅順。

攻堅戰,那也不是隨便下個命令讓部隊往上衝就可以的!

何宗蓮的第二十八師從前線撤下來後,已經是從戰前的一萬三千人只剩下現在的九千餘人了,第二十八師撤往即墨休整的時候,第九師也是接替了第二十八師的戰線並對小堪山北堡壘發動了大規模的進攻。

在國民軍現今的諸多師長、旅長當中,左玉剛乃是最爲出名的一個了,要知道在去年北伐戰爭時期,他可是和徐離善號稱國民軍兩大猛將師長,徐離善是因爲蘇南渡江戰役以不到三百人傷亡就殲滅北洋軍第七師一個旅而一戰成名,而他左玉剛雖然沒有一戰成名,但是他手下的第九師卻是北伐當中的頭號王牌,當時第九師的火力是其他國民軍部隊所不能比擬的,所以第九師也是一直擔任北伐的絕對主力,從進攻巢湖再到進攻合肥,再到進攻滁州、蚌埠、徐州、濟南,左玉剛手下的第九師一直都是主攻部隊,而且這些戰役當中第九師未嘗一敗。左玉剛可以自豪的說,不管是曹錕還是潘矩楹又或者是唐天喜、徐樹錚,全都是他的手下敗將!

儘管他過於剛猛的作戰指揮風格一直受到諸多國民軍大佬的指責,不但沈綱對他有所反感,北伐戰爭當中他的兩位頂頭上司對他也沒有什麼好感,比如第二軍軍長袁方,後來的第一軍軍長李繼民。儘管有着諸多人的不滿,但是他的戰功卻是實打實的,從巢湖一路打到北京去這一份功績,誰也抹殺不了,而他連接獲取勝利也是獲取了陳敬雲的信任,要不是有陳敬雲保着,當初他就不可能從代理第九師師長上轉正,估計早就被調到其他部隊任職了,那裡還能有機會一直擔任當時國民軍的頭號王牌師的師長啊!

左玉剛的指揮風格是否過於剛猛實際上對於陳敬雲而言不是那麼重要的一個東西,陳敬雲需要的只是勝利,而左玉剛能夠帶給他勝利,那麼這就已經足夠了,至於左玉剛是怎麼打仗的,那是他自己的事情,陳敬雲可不管那麼多。

左玉剛一接聽何宗蓮的防線後,立即就是指揮着第九師對小堪山北堡壘發起了猛攻,儘管現在的第九師在火力配備上已經遠不如北伐時期的第九師,而是和其他國民軍主力部隊一樣的火力配備,但是在左玉剛的指揮下一如既往的發揮了剛猛無比的進攻風格!

第九師投入作戰僅三天時間,就已經攻克了小堪山北堡壘!

第九師的戰報傳到了南京參謀部沈綱手上後,讓沈綱嘀咕了聲:“這個左玉剛倒也沒辜負總統的信任!”

雖然左玉剛已經拿下了小堪山北堡壘,但是沈綱對此人的反感依舊,並沒有因此而改變什麼,而陳敬雲得知了這個消息後也是微笑着點頭自語:“他果然是個猛將!”

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83章 軍制改革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29章 購軍械(二)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334章 上海事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597章 爆發(二)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
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818章 北方定(二)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83章 軍制改革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564章 爲什麼當海軍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175章 火炮試射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392章 吳佩孚的怒氣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29章 購軍械(二)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521章 核物理實驗室第115章 紅北山危局第334章 上海事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220章 居仁堂(二)第447章 北洋的葬禮(一)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203章 沈綱計劃(四)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十六 軍激戰總督府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571章 李上士和裴中尉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840章 風雨涌動第885章 琉球作戰計劃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945章 前出太平洋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601章 大清洗(二)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597章 爆發(二)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634章 雪地煙火(一)第484章 陸軍整編方案二第344章 巢湖激戰(一)第240章 軍事會議(二)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404章 報喜不報憂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