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

到了滁州飛機公司後,陳敬雲也是第一次看見了巨大的廠房里正在組裝生產着的飛機了。

原福州飛機制造廠,現任滁州飛機公司總經理的秦國鏞走在陳敬雲面前對着陳敬雲說着:“這個現代化的廠房是我們專門爲了新一代飛機的生產而投入建設的,廠房裡不但具備了現代化廠房的電氣化水平,而且由於巨大的空間可以讓我們同時進行超過十五架飛機的組裝工作!”秦國鏞帶着陳敬雲繼續往前走着。

指着身前的一架還沒有完工,只有個金屬框架的飛機道:“這就是我國最新式的F2戰鬥機!”

F2戰鬥機的成品陳敬雲可是見過多次了,不過這正在組裝的半成品他倒還是頭一次看見,初看時也是覺得有些新鮮,一邊看一邊隨口問着:“F2戰鬥機也服役了好年了,這些年也應該做出了一些改進吧!”

秦國鏞當即回答道:“主席說的沒錯,我們從1922年開始向空軍提供F2戰鬥機,在1923年的時候也開始向海軍提供F2戰鬥機,這算起來服役時間也有三年了。這三年裡F2戰鬥機在中日戰爭中表現優異,尤其是在旅順上空中F2戰鬥機取得了十比一的優異成績,F2戰鬥機參戰以來累計擊落擊傷敵機超過二十架,而自身在戰鬥中只被日軍的地面火力擊落了一架,性能上已經是大大超過了F1戰鬥機。雖然F2戰鬥機在戰爭中取得了優越的成績,不過也是暴露出來一些實戰中出現的問題,我們公司已經對此作出了設計的更改,分別針對空軍和海軍重新設計了最新型號,現在我們再看的就是空軍版本的F2C戰鬥機。在另外一個廠房裡,則是海軍版的F2D戰鬥機。”

陳敬雲聽罷點頭:“很好,我們不能滿足於現有的成績,還必須做到更好!”

F2戰鬥機身爲中國的戰後第一代,同樣也是第一款全金屬飛機,對中國的海空軍可是對它寄予厚望的,而F2戰鬥機在中日戰爭中也是表現優異,當時中國的少量數十架F2戰鬥機幾乎是承擔了所有的戰鬥護航任務,大批的F1戰鬥機受限於性能限制已經是被迫退出了一線戰鬥序列,只能擔任二線的作戰任務。

而F2戰鬥機在中日戰爭中的優異表現,也是海空軍對F2戰鬥機的信心更加滿了,準備對F2戰鬥機進行技術改進後延長它的服役時間。要知道這年頭飛機的更新換代實際上是很快的,如果是按照一戰時期的話,一款戰鬥機從服役到退出一戰戰鬥序列,頂多也就半年時間。而一戰後的和平時期裡,這個時間就算會延長,但是也就三年到五年的時間而已。一旦超過五年時間後,這飛機的性能就會遠遠落後於各國最新研發的飛機性能了。

中國的幾款飛機都算是服役時間超長的了,F1戰鬥機從戰前的1913年開始研發,1915年開始批量裝備,而後一直作爲中國的主力戰鬥機一直服役了整整八年之久,直到1923年中國的F2戰鬥機服役後才慢慢退出一線戰鬥序列,但是也沒有完全退出現役,而是作爲二線戰鬥機繼續服役,中國空軍和海軍中裝備的F1戰鬥機總量可不少,加起來超過了三百架,這還沒算這些年因爲戰損以及事故而損失的飛機呢,中國海空軍累計裝備的F1戰鬥機數量超過了七百架,此外還在一戰時期向俄國、英法等過外銷了約三百架。後來又在俄國內戰期間,向俄羅斯國防銷售了約一百多架,這總產量可是超過了一千一百多架。,俄羅斯共和國那邊還有着一百多架的F1戰鬥機在服役呢,而中國自己的F1戰鬥機要真正的退役也是從1925年纔開始,當F2戰鬥機的總產量足以裝備全部戰鬥機中隊的時候,F1戰鬥機才能夠完全的退出現役。而這些退役的F1戰鬥機也沒浪費,直接當做軍援送到俄羅斯共和國那邊,直接拆零件替換也是可以的.

F1戰鬥機服役時間很長,而作爲轟炸機的B3轟炸機就更久了,這B3轟炸機也是和F1戰鬥機同時代的產品,但是現在F1戰鬥機都是陸續推出現役了,但是B3轟炸機的衆多改進型號卻還是繼續在空軍的轟炸機中隊裡服役,除了那些老式的B3轟炸機退役了外,而且空軍暫時也沒打算把那些改進型號的B3轟炸機退役,原因很簡單,那就是轟炸機太貴,空軍雖然有更新式的B4轟炸機可以替換,但是B4轟炸機的價格是多少呢?出廠單價已經上漲到了整整三萬六千元,而空軍在最近1922年採購的最新改進型號的B3轟炸機纔多少錢呢?只要一萬六千多,這中間的價格差了整整兩萬。而且這說的還是單機價格,實際上飛機更費錢的是後勤維護體系,養一家飛機三五年的時間就差不多可以讓空軍買一架新的了。

B4轟炸機雖然性能更好,但是更先進同樣代表着維護起來也是更麻煩,現在空軍把有限的軍費都用在了換裝F2戰鬥機,拿不出太多的錢用來大規模換裝B4轟炸機,只能是慢慢來了。

而如此一來,B3轟炸機在中國的服役時間估計還得持續到1930年左右,到了那時候這B3轟炸機可真的成爲了老古董了。

戰鬥機和轟炸機的大規模服役陳敬雲並沒有擔心太多,其實上就算中國空軍和海軍現在不進行飛機的更新換代,面對周邊敵對國家的空軍也能佔據優勢,但從空中力量來說,中國空軍可是遠勝蘇俄以及日`本,就算考慮到海軍航空兵的美國和英國法國,中國的空中力量也敢說沒有落後。

蘇俄的空軍剛剛起步,不足爲慮,而日`本的空軍同樣也剛起步沒多久,前幾年雖然靠着外購法國和英國的飛機組建了一支空軍,但是中日戰爭裡頭這支陸軍航空兵和海軍航空兵在旅順以及朝鮮上空被打的落花流水,現在日`本那邊雖然卯足了勁想要發展空軍,但是靠外購它也買不到能夠壓制F2戰鬥機的飛機了,不是別人不肯賣給它們,而是英法自己手裡的貨色也就那樣,要壓制F1戰鬥機不成問題,但是要壓制中國最新的F2戰鬥機的話那是力不從心的。外購沒有辦法而靠自己研發的話,沒有研發基礎和經驗的日`本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

所以從現實角度上考慮,中國的空中威脅並不大,更多時候是直接威脅別人,而不是別人威脅自己。以中國空軍十個聯隊的規模加上海軍航空兵的話,已經足以讓中國在亞洲地區取得空中優勢了。

陳敬雲之所以不着急大規模換裝新式飛機的原因還有一點就是,這年頭的飛機更新換代實在是太快,和平時期都是幾年換一代了,而到了戰爭時期更是幾個月時間就能夠更新換代,完全不是後世裡一款飛機都要十幾年時間來研發,然後裝備改進幾十年都沒有問題的那種。如果說在和平時期陳敬雲保持了一支大規模空軍的話,純粹就是浪費錢的行爲,因爲這支超大規模的空軍興許在戰前以及戰爭的前半年裡還算先進,但是半年後絕對都會淪爲落後飛機的。

而且這個空軍和陸軍一樣,都是消耗性兵種,既然是消耗性的兵種那麼也就說這空軍是可以快速暴兵的軍種,這年頭的空軍還真算不上什麼高技術兵種,戰爭一爆發後憑藉中國現今的工業規模,一年生產出上幾千架飛機不成問題,如果是再過十幾年到了二戰時,一年生產幾萬架飛機都是可能的。可不像海軍那種只能吃老本的軍種,打起來只能靠戰前的存貨。

相對於飛機的大規模裝備,其實飛行員的培養和儲備纔是更重要的東西,要不然一旦打起來後大批飛機生產出來了,卻是沒有合格的飛行員那就得歇菜了。

雖然說沒有必要及時並短時間就完成新式飛機的更新換代,但是這並不代表着中國會停止對新式飛機的研發了。

根據陳敬雲一貫以來的要求,空軍可是有着衆多的研發項目的,要不然空軍一年拿幾千萬軍費做什麼,這購買飛機和養人還真花不了那麼多,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各種研發經費,三軍中空軍雖然規模最小,但是對各種新式項目的研發經費卻是投入的最多的。

而在F2戰鬥機正式進入中國海空軍服役的時候,中國空軍的下一代飛機的研發早已經是進行了一年多了。

看完了那廠房裡的大批組裝飛機後,陳敬雲就是看到了空軍所研發的下一代飛機的原型機。

“根據空軍對下一代飛機的設計要求,要求新一代戰鬥機的最高速度超過三百六十公里每小時,巡航速度不得低於三百公里每小時,而且要求航程不得低於現役的F2戰鬥的八百公里的航程,裝備兩挺以上的12.7毫米機槍,而且還要求新一代戰鬥機必須擁有搭載兩百五十公斤航彈的能力,以及搭載機載通訊系統的能力。”以上就是空軍在1921年對下一代新式戰鬥機提出的設計要求了,而這種設計要求已經是超過了二十年代的技術水平了,要知道中國的最新式的F2戰鬥機最高速度不過兩百五十公里,而這個速度已經是遠遠超過了一戰時期各國戰鬥機一百多公里的速度了,要知道當年中國F1戰鬥機速度才一百六十多公里而已。除了速度要求太過苛刻外,對於航程上以及巡航速度的要求都太高,巡航速度高肯定就是耗油量大那麼航程就會變小。

這是一對相互矛盾的要求!

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1034章 變化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39章 關餘貸款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358章 蔡家崗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230章 問與答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52章 蔡凝(三)第4章 花巷所聞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133章 籌餉處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394章 蔡秘書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71章 各省局勢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0章 密議(二)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42章 廣東亂局(一)
第338章 主攻方向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214章 雙劍勳章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1034章 變化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446章 南邊來人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929章 落日計劃(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905章 東京空戰(五)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111章 嚴苛軍法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237章 居仁堂寒夜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469章 戰爭紅利的前湊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326章 第一次空戰(二)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76章 冬衣風波(三)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39章 關餘貸款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358章 蔡家崗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230章 問與答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630章 大興土木第38章 英國領事第352章 蔡凝(三)第4章 花巷所聞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74章 冬衣風波(一)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372章 北洋應對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133章 籌餉處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153章 海軍規劃(一)第394章 蔡秘書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71章 各省局勢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10章 密議(二)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42章 廣東亂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