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

當核彈爆炸的那一刻,不但陳敬雲心情有些失態,而其他幾個人同樣失態,吳有訓看着屏幕上的那朵盛大的蘑菇雲,嘴裡更是喃喃着:“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然後就是蹲在地上嚎啕大哭,掄起對核彈工程所付出的心血,哪怕是陳敬雲也不如吳有訓啊,自從知道陳敬雲打算研發一種超級炸彈,而這種炸彈能夠讓國家民族立於不敗之地的時候,吳有訓就是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把他搞出來,從最開始的各種基礎理論的研究,再到進入實際上的各種實驗,然後建立核裂變反應堆,再建造製造濃縮鈾的巨型工程,這一步一步走過來都有着吳有訓的身影。

如今爲止努力了十幾年的核彈終於是研發成功了,這讓吳有訓是止不住心中的激動。

身邊的其他人也是在歡呼着,有着大笑有的大哭,核彈爆炸的那一剎那他們就知道自己這些人二十多年來的努力沒有白費。

而一旁的參謀部總長陳儀以及海軍的關時傑則是目瞪口呆,儘管先前他們還不太相信那些科學家們解說的,這個核彈爆炸足足有十萬噸tnt的當量,可是當他們看到這朵巨大的蘑菇雲時就知道,之前吳有訓等人沒有說假話,這麼一枚核彈足以摧毀一個城市。

就當其他人心情激動的時候,陳儀卻已經是開始考慮其他的事情,比如這個核彈的成本,能夠製造出多少來?

畢竟之前他也聽陳敬雲說了,核彈工程目前已經花費了數十億之巨,如果說一枚核彈的成本就要好幾十億,那麼不要也罷,但是如果核彈的成本能夠降低下來,能夠批量生產達到數十枚甚至數百枚的時候,那麼他陳儀就敢和其他軍方的激進派將領一樣說:“中國單挑全球一點問題都沒有!”

此外,這樣的一枚核彈重達好幾噸,要運載這樣的核彈轟炸敵人國土,尤其是轟炸美國本土的話,即便中國現在已經佔領了俄羅斯共和國的領土,而北方起飛的話穿越北極圈,那麼就至少需要上萬公里航程的轟炸機。

而想到這裡,陳儀就是想到了空軍的那種超過上萬公里航程的轟炸機b19。

“我說當年怎麼花費巨資研發b19這種超遠航程的轟炸機呢,哪怕是數百萬元一架也要裝備,原來是打算這麼用的!”陳儀當年可是極力反對空軍購買這些昂貴無比的b19轟炸機呢,認爲b19轟炸機就是一種昂貴的玩具,雖然能夠飛到美國本土轟炸,但是昂貴的價格導致他們進行轟炸時的性價比極低,到時候帶那麼幾百噸炸彈也不管用啊。

但是如果把普通的彈藥換成核彈的話,只要核彈數量足夠,那麼這些b19轟炸機就足以成爲中國對美轟炸的最佳選擇。

陳儀所想並沒有錯,當年陳敬雲下令研發b19轟炸機就是隻有一個目標,那就是作爲核彈載機而研發,常規轟炸根本就不是b19的設計目標。

而另外一邊,關時傑的想法和陳儀又不同,畢竟他們兩個人的身份不同,出發點也不一樣。陳儀是參謀部總長,但是中國的軍事體制當中,雖然有陸軍、海軍以及空軍之分,但參謀部並不是單純的陸軍參謀部,而是一個負責全國所有軍事力量的參謀部,制定全國戰略作戰計劃的時候不但包括了陸軍,還包含了空軍和海軍,爲了配合參謀部工作,海軍和空軍都是有將領在參謀部中任職。

比如參謀部次長這個位置,一開始只有一個次長,後來又分成了作戰次長、常務次長,而在三十年代後期,又是加設了兩個次長,即參謀部空軍次長、參謀部海軍次長,都是中將銜的高級將領,主要是配合參謀部協調三軍作戰。

之所以造成這樣的局面,還是因爲中國一直是個大陸國家,從開始到現在一直都是以陸軍爲主體,哪怕是現今的1942年也不例外,空軍和海軍甚至都可以說是配合陸軍作戰的。

三軍之中海軍的獨立性還強一些,而空軍則是一直都很難擺脫陸軍的影響,說得不好聽些就愛是陸軍航空隊了。不過近年來中國空軍大力發展戰略轟炸,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空軍試圖擺脫以往那種‘支援陸軍作戰’的印象,轉向具備獨立作戰能力的戰略空軍。

目前中國以陸軍爲主,而陳儀這個參謀部總長雖然是陸軍將領,但是他所考慮的卻是全國性的戰略問題,所以纔會想到用核彈轟炸美國本土這方面,然而關時傑卻是個純粹的海軍將領。

當他看到核彈爆炸的那一刻,腦子裡想到的不是轟炸美國本土,而是想象着以後中美海軍進行海上決戰的時候,如果自己的海軍能夠往美國艦隊頭頂上扔這麼一顆核彈,那豈不是勝券在握了?

一想到這種可能性,關時傑立馬是問向旁邊的錢三強:“你們這核彈現在有多少了?什麼時候能夠大批量生產,我海軍不用多,到時候有個幾十枚的話也就夠用了!”

錢三強一聽關時傑張口就是幾十枚,那臉色漲得有些通紅,深吸了口氣後才道:“我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才造了兩枚,現在一枚試驗了,也就只剩下一枚了!至於大規模量產現在還不太可能!”

錢三強繼續道:“如果投入繼續加大,各種配套設施能夠跟得上來的話,一年五枚也極限了,不過這麼多資源投下來,估計你們海軍的戰艦也就沒錢造了!”

這年頭核彈就是拿錢堆出來的,理論研發並不怎麼花錢,花錢的在於生產尤其是濃縮鈾的這個過程,以中國目前的技術能力,花費了無數巨資,建立了舉行的濃縮鈾工廠才弄出來兩枚核彈的量,要弄幾十枚的話憑藉目前的技術還是很難的。

關時傑一聽就是鬱悶了,這麼好的東西怎麼那麼難造啊!

關時傑鬱悶的同時,另外一邊的陳敬雲也在和吳有訓說着話了:“你們的研究已經是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核彈的成功足以讓我們立於不敗之地,而今後你們的工作就是加一步加大核彈的產量,不要怕花費資源,我會讓各個部門配合你們的,另外核彈的小型化要加快,只要這核彈小型化了後才能裝上火箭嘛!”

整個核彈工程中,不但有核彈的研發和生產,同時導彈研發也是屬於核彈工程的一部分,因爲導彈是核彈的運載工具,兩者是搭配使用的。如果不能用導彈的話,就只能依靠超遠航空的轟炸機了。

吳有訓道:核彈的小型化難度還是比較大的,不過我們的工作人員一直都在努力,應該能夠在航天部研發出戰略火箭彈之前把核彈成功小型化的!”

“嗯,現在火箭的研發應該也差不多出成果了吧!”陳敬雲問着。

吳有訓道:“火箭的研發目前進展順利!”隨後他招了招手,然後對一個人道:“錢學森,你來說說你們火箭的情況!”

錢學森道:“現在我們火箭部這邊的進度還是非常快的,上個月我們已經試射了一枚三百公里射程的火箭彈,雖然最終落點偏差有些大,但是對於以運載核彈爲目的的火箭來說,這區區數百米的偏差不算大。現在我們根據研發成功的火箭發動機正在進行更大射程的火箭研發,預計年中就能夠進行試射,一旦能夠取得成功,那麼我們就能夠在這一級火箭上設計二級火箭甚至三級火箭,並最終把火箭的射程提高到五千公里以上!”

目前火箭部的研發主要是以火箭燃料、火箭發動機的研發爲主,因爲火箭也和飛機一樣,其根基還是在於發動機,只要發動機設計成功了那麼就能夠根據發動機來設計火箭。

陳敬雲點頭道:“不錯,不過你們火箭研發的進度還是要加快,儘量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研發成功!”

火箭的研發進度是有些延後的,不過這種延後也是因爲大環境,目前人類航天科技還處於極爲原始的水平,中國至少還成功試射了三百公里射程的導彈,而除了中國還有火箭研發的德國,現在還掙扎在v型火箭的研發當中呢,至於其他國家,連研發的計劃都沒有。

相對來說中國的導彈研發還是處於世界最先進的水平,目前已經是正在向突破一千公里射程而邁進了。

另外研發導彈研發中,也是出現了衆多導彈的支線研發,雖然整個核彈工程中的導彈研發是以核彈運載工具爲核心目標的,但是導彈的技術卻是通用的。

可以說研發核彈運載火箭的計劃直接帶動了中國常規導彈的發展,而一邊的海軍關時傑聽到說有導彈這東西后,立即就是生出了興趣問:“不知道這導彈可不可以常規裝藥然後進行反艦攻擊?”

旁邊的錢學森道:“理論上是可以的,如果要攻擊敵軍移動目標,那麼只需要一個指引系統了就可以了。”

錢學森說到這裡,然後想了想後又道:“你們海軍如果要用的話,射程太遠也用不上,五十公里的射程也就夠用了,如果距離足夠近的話,那麼可以用軍艦上的雷達進行引導,導彈自身就可以不裝探測搜索系統,如果距離過遠軍艦無法引導的話,那麼就需要在導彈上加裝探測引導系統了。這方面主要還是一個探測目標和引導攻擊的限制,我們的導彈自身是可以滿足這種需求的。”

導彈或者火箭,其實說白了就是一個運載工具,只要火箭發動機夠給力,就可以運載核彈,也可以運載常規裝藥甚至發射衛星,其中的射程和載重取捨都是比較簡單的事情,現在錢學森的火箭部連上千公里射程的導彈都正在試驗了,要弄一個海軍用的幾十公里射程的火箭還不是小事一樁!

但現在的問題不是火箭的運載能力問題,而是火箭如何擊中目標的問題,這個問題對於核彈轟炸來說問題不大,因爲運載核彈的導彈是採用固定彈道,即便有着偏差,但是偏差距離哪怕是有幾千米都是可以接受的,畢竟一顆核彈扔過去,誰還管那幾千米的命中偏差的。但是對於常規導彈來說就不行了,海軍要用導彈攻擊敵軍的軍艦,難度可不小,因爲對方是高速機動的目標,無法使用固定彈道,而是需要不斷的進行機動。而這裡頭就需要一個探測和引導的系統了。

錢學森繼續道:“關於探測和引導方面,就需要國內其他企業的幫助了!”

關時傑道:“這麼說來,這個火箭本身是沒有問題的?”

錢學森點頭:“問題不算大,只要你們能夠解決探查和引導問題,幾十公里射程和幾百公里射程的火箭隨便你要那種都可以搞出來!”

關時傑聽罷笑容滿面:“這就好,這就好,探測和引導這個東西交給漢中電子公司或者福樂電氣那邊都可以,他們搞這個還是比較強的,現在飛機都能撞上雷達了,還不能在火箭上裝不成!”

關時傑現在是一廂情願的想着,在他看來,現在飛機都可以裝備雷達了,海軍甚至都改裝了一部分的轟炸機,裝備上雷達,然後最爲雷達預警機使用。然而他並不知道現在中國的雷達技術雖然已經比較成熟和完善,但是受限於整個時代的侷限,雷達技術依舊是有着不小的缺陷的,軍艦上裝備的那些大型雷達就不說了,而能夠裝上飛機的那些雷達,探測距離很有限,根本不可能引導飛機作戰,實際上現在的中國海軍裝備的雷達預警機就是一個初步預警的東西,使用性有限的很,可不是後世里人們常說的那種預警機可以引導數十架飛機直接進行空戰的。

要在小小的火箭上裝上雷達系統,可不是一般的難。

關時傑到底不是技術人員,他只是從海軍的作戰角度去考慮,想着如果自家海軍有了導彈這玩意,哪怕射程不用太遠,只有幾十公里的話,那麼也足夠了,到時候把自家的那些巡洋艦、驅逐艦什麼的一水的裝上這些導彈,看見敵軍的戰列艦就打幾發過去,到時候縱觀全球海洋,還有誰是中國海軍的對手?

看着關時傑有些興奮,錢學森覺得有必要提醒下關時傑:“關老,這火箭要裝雷達系統還是比較困難的!”

關時傑卻不管這些,心裡頭已經是想着,等完了今天的行程後,立即就讓海軍對國內的幾家企業下研發合同,讓他們儘快拿出來成品!

陳敬雲視察西北核彈基地後,很快離開了核彈工程基地,然後繼續往西北的中亞和西伯利亞而去,他要親自去那裡看一看,看看那些中國剛獲得的土地到底是怎麼樣的!

再也沒有比親自踏上開疆擴土後的領土更加讓人高興了,而且不久前陳敬雲等人還觀看了核彈的爆炸試驗,不但是陳敬雲,陳儀和關時傑兩人也是顯得興奮無比。

當然了,核彈工程作爲中國最爲絕密的工程,陳敬雲已經是親自吩咐陳儀和關時傑兩人不得把這個消息外泄,所以除了核彈工程內的科學家外,知道中國已經成功爆炸核彈的只有陳敬雲和陳儀以及關時傑這三個人了。

在中國之外,美國、德國、甚至英國和日`本都有着各自的原子彈計劃,不過到了現在日`本早就放棄了原子彈的研發,而德國也是因爲困難重重而放棄,英國的核彈研發已經都和美國的進行了合併,算起來,目前除了中國外,也就只有美國還有核彈項目。

中國爲了延遲美國的核彈研發進程,中國對外情報機構,也就是軍事情報處早就已經對美國的關鍵科學家進行暗殺,實際上自從陳敬雲掌管中國以來,就一直有對外國的科學家進行暗殺,著名的都殺了不少,但是後來陳敬雲很悲劇的發現,他殺掉了a科學家,但是人家又冒出來一個b科學家,殺來殺去也沒有怎麼影響整個西方科學界的進展。

因爲在科學研究中,很多發明都是經過了深厚的底蘊沉澱後才爆發出來的,也就是說一切東西都已經有了,所缺的只是少個人把他率先替出來。很多實物發明不同於那些純理論性的研究,理論研究是走在人類發展的最前沿,比如愛因斯坦,說實話他的一些理論性研究是一個長期性的影響,對於二戰並沒有直接作用,而在二戰中呈現出來的那些實物發明的理論基礎都是幾十年前都已經定下的了。

陳敬雲也想過把愛因斯坦也給殺了,不過後來覺得實在沒必要所以也就算了,這幾年請報仇主要暗殺的科學家一般都是核物理或者航天方面的,尤其是那些搞核物理的科學家可是被情報處殺了不少,搞的人家美國都緊張起來,現在已經是把那些重要的科學家都給保護了起來,讓情報處都找不到機會暗殺了。

不過這也大大延遲了世界其他各國尤其是美國的核彈研發進程,想要徹底阻止是不可能,陳敬雲能夠做到就是儘量延遲他們的進度,給中國爭取更多的時間。

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369章 十九號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358章 蔡家崗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998章 陰謀(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82章 左將軍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1034章 變化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1024章 忍讓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230章 問與答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71章 各省局勢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619章 桃花情第207章 空襲(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
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369章 十九號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822章 北方六省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306章 自造驅逐艦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80章 福州兵工廠(四)第948章 德國問題(二)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358章 蔡家崗第733章 戰爭前夕的軍備競賽第417章 戰後整編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998章 陰謀(二)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82章 左將軍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728章 混亂的1936年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389章 財團和鐵路第24章 殺人奪權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336章 總攻命令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1034章 變化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906章 火燒東京(一)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684章 元山戰役(一)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659章 裝甲洪流(三)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1024章 忍讓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373章 擴軍再擴軍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814章 慘烈巷戰(二)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194章 鎮江之戰(三)第876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一)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811章 巴爾瑙爾會戰(二)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230章 問與答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244章 財政預算(二)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256章 軍級機構第648章 夜幕中的炮聲(二)第154章 海軍規劃(二)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71章 各省局勢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654章 潛艇破交戰(二)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619章 桃花情第207章 空襲(一)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596章 爆發(一)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620章 北平王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