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

根據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相關限制和漏‘洞’,韓通林上校提出完全建造一款三萬三千噸又或者是兩萬七千噸的航空戰艦。此類戰艦將會佔用航空母艦的噸位,戰艦的前半部集中佈置三到三座炮塔,炮塔上暫時部署八寸艦炮,但是炮塔座圈卻是按照可裝備十四寸艦炮來設計,如果在條約期間開戰,那麼就可以通過緊急換裝十四寸的艦炮,讓己方短時間內獲得一艘裝備十四寸艦炮的主力戰列艦。

當然爲了讓航空戰艦符合航母的分類,後半部還必須部署機庫和甲板,不要求他具備航母的作戰能力,但是至少看起來得像是航母。

簡單說,這就是一種打着航母的名頭的戰列艦!

這種構思讓中國海軍高層動心不已,要知道主力艦的噸位是有限的,航母的噸位雖然也被限制了,但是中國的航母噸位不少,足足有十三萬五千噸,現在都只用了八萬噸,還有足足五萬五千噸可以用呢。而且航母的地位雖然有所提高,不過按照中國海軍目前的規模來說,四艘兩萬噸級的航母已經足夠使用了,剩下的噸位空着也是空着,造多也是‘浪’費,如果把剩餘的五萬多噸位用來造航空戰艦的話,那麼就可以讓中國海軍增加兩艘兩萬七千噸左右的航空戰艦。

到這時候這種航空雖然在條約期間只裝備了八‘門’的八寸艦炮,但是卻能集火力、防護以及航速甚至是航母空戰能力於一體,不但可以勝任均衡‘性’重巡的作戰任務,而且航空戰艦還能提供作戰飛機爲艦隊提供空中保護以及空中偵查等。

因爲哪怕是不經過改裝,那麼這種航空戰艦也能夠集航母和重巡於一身,並有效的完成任務。

而在條約期間如果爆發戰爭又或者是條約到期後,那麼海軍完全可以在短時間內把這些八寸炮換成十四寸炮,上海兵工廠雖然暫時造不了十五寸或者十六寸的艦炮,但是老式的十四寸四十五倍炮還是勉強可以的“, ”。而如此一來,就能夠多出兩艘裝備了十四寸艦炮的主力艦來了。

如此‘誘’人的構思讓海軍高層立刻讓艦政司拿出具體的設計方案來,而這年頭的軍艦設計雖然具體數據保密,但是一些概念卻是很難保密的,這個航空戰艦的概念一提出來後,中國海軍內部進行討論之際也是被其他國家情報機構迅速得知,於是乎,各國的軍艦設計師‘門’看到了一個突破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的曙光!

那就是航空戰艦!

當中國海軍自己也在進行着航空戰艦的設計和研討的時候,日`本和美國乃是英國都是迅速的展開了相關的研究和設計!

而當中國海軍歷盡數月把初始設計方案隨同第四期海軍發展計劃送到了陳敬雲,卻是讓一直不知道此事的陳敬雲哭笑不得,然後是搖着頭就是準備大筆一揮把這個不倫不類的設計方案給槍斃掉。開什麼玩笑,他從華盛頓海軍條約裡頭爭取來的航母噸位可不是用來造航空戰艦這種東西的,那可是爲了打造航母艦隊而爭取的。

不過當他看到了設計理由裡說各國也已經展開了相關的設計時,陳敬雲的腦海裡立馬就出現了這樣的場景,那就是三十年代後中國的一票正規航母PK日`本甚至美國的一堆航空戰艦,從中國航母上起飛的大批艦載機無情的淹沒了那些不倫不類的航空戰艦。想到了這個場景的陳敬雲放下了筆,然後是一邊用手指敲擊着桌面一邊是沉思了起來“,”。

半晌後他直接在航空戰艦的設計方案中批示:“此艦甚好,望有詳細內容呈之!”

既然航空戰艦這種東西被提了出來,而且看英日美等國也是大有興趣一副要跟進的模樣,那麼陳敬雲就想着,能夠用航空戰艦把他們帶到溝裡去,使得各國暫緩甚至停止正規航母發展的話,那麼未來給中國海軍所帶來的優勢絕對比造兩艘戰列艦要大。

既然是要把英日美都帶到溝裡去,最好是連自己人也一起騙。於是乎陳敬雲召見了程璧光,說航母戰艦的概念很不錯,希望海軍繼續研究,繼續完善相關的作戰理論和戰艦的設計工作。

陳敬雲都這麼說了,中國海軍上下更是呈現了對航空戰艦的研究高‘潮’,各種航空戰艦的作戰理論被不斷的提了出來,各種的詳細設計方案也是被拿了出來。

而這種關乎到艦種的大討論自然是很難做到嚴格保密的,於是乎英日美等國家在知道中國正在進行着航空戰艦的設計時,他們也是不甘落後,很快就是拿出了相應的具體設計,反正航空戰艦這東西只是一個概念,概念知道了後具體的設計不是什麼難題,而一直把中國海軍視爲重大挑戰的日`本海軍迅速是確定了新式航空戰艦的設計,並搶在了中國的前頭迅速開工了一艘兩萬七千噸的航空戰艦。

面對日`本開工了這艘航空戰艦,美國和英國也是迅速跟進也是準備着開工相應的航空戰艦,而在中國海軍也是呼聲甚大,要求儘早的開建航空戰艦,然而海軍部每一次提‘交’上去造艦計劃卻都是被陳敬雲反對,反對的理由也是一樣,那就是:這船我是很看好的,但是設計依舊有所缺陷,希望你們再進行設計上的修改!

面對陳敬雲的反對,中國海軍內部也是無可奈何,以至於讓中國的航空戰艦的設計和討論工作從1924年一直持續到了三十年代,那時候日`本和美國以及英國的航空戰艦早已經是服役了,但中國的航空戰艦卻是依舊連個影子都沒有,一直等到三十年代後期,等中國的正規航母編隊大放異彩的時候,各國海軍才明白,他們被中國海軍提出並主張的航空戰艦帶到‘陰’溝裡頭了。

當然了以上這些都是後事,陳敬雲這會自然是預測不到的。

雖然航空戰艦一次次的被陳敬雲拍回了原形,不過並沒有阻礙到海軍第四期發展計劃的施行。

中國海軍在統一後也就是1915年正式啓動了海軍第一期發展計劃,然後又是在1918年的時候啓動了第二期發展計劃,當年的第二期發展計劃核心就是購買兩艘炎帝級戰列艦,緊接着1920年又是提出了第三期發展計劃,核心內容就是構築四四六艦隊,繼續自主建造兩艘戰列艦,不過這個計劃只實施到了一半就因爲華盛頓海軍條約而被迫中止,作爲計劃核心的那兩艘堯帝級戰列艦被迫停工拆除。但是去年的中日戰爭爆發後,海軍迅速再一次重啓了第三期發展計劃,冠上了‘戰時緊急造艦計劃’的名頭重新開工了那兩艘戰列艦。

然而沒有幾個月呢,中日戰爭就已經結束,然後因爲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再一次被迫中止。

雖然計劃一而再再而三的被打‘亂’,但是海軍的發展卻是不可能停滯下來的,於是海軍方面根據中日戰爭時期尚未完成的‘戰時緊急造艦計劃’再一次制定了海軍第四期發展計劃。

計劃內容的核心自然是開工建造那兩艘條約型戰列艦,此外就是續建兩艘衡山級航母,以及中日戰爭時期緊急開動的兩艘輕巡以及多艘驅逐艦。

海軍第四期發展計劃的核心就是組建一支以四艘戰列艦、四艘航母爲核心的龐大海軍,除了這作爲核心的四艘戰列艦和四艘航母外,還有作爲輔助用的重巡和輕巡以及驅逐艦。按照海軍第四期發展計劃,從1924年開始施行到1927年完成後,中國海軍種將會擁有兩艘四萬噸戰列艦,兩艘三萬五千噸的戰列艦,四艘兩萬噸的正規航母,三艘一萬五千噸的重型巡洋艦。除去以上主力艦外,尚有多艘輕巡和驅逐艦組成防空、反潛以及雷擊兵力輔助主力艦進行作戰。

如此計劃看似龐大,但是實際上很多內容都是延續之前的第三期發展計劃以及戰時緊急造艦計劃,所以並沒有額外‘花’費更多的軍費。

1924年後的海軍看似熱熱鬧鬧,但是實際上海軍在1924年的財政預算裡頭所得到的軍費配額甚至連前幾年都不如。

得益於這數年來的關稅提高,這種人爲製造的貿易壁壘讓國內工商業得到了一定的保護髮展,加之連續幾年政fǔ都投入了龐大的資金進行基礎建設,拉動國內消費讓國內的經濟形勢比前兩年好轉了許多,而去年的一場中日戰爭雖然讓政fǔ支出了龐大的戰爭費用,但卻是極大的刺‘激’了國內經濟的畸形發展,和國防工業有關的行業呈現出一片戰爭繁榮經濟的景象。這些情況加起來就是讓中國1924年的財政收入增長幅度終於是突破了1920年以來的艱難局面,從去年的二十二億元一舉攀升到了二十六億元,增加幅度堪比當年的一戰時期。

雖然財政收入增加了,但是軍費比例卻是降低了很多,去年中國打了兩場大戰,直接‘花’掉的軍費都高達七八個億,間接‘花’費還有三四個億,以至於去年的軍費比例佔到了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五十還多。而今年戰爭已經結束,政務院那邊肯定是要大幅度壓縮軍費支出的,在莊楠和馬寅初幾個人的強烈要求下,1924年的軍費預算直接暴跌一半,從去年的53%降低到今年的27%。軍費比例降低到了有史以來的最低點,要知道之前軍費比例最低的那年是剛統一後,軍費比例是28%,今年的27%可是再一次創造了最低記錄。

如此軍費中,海軍分到了百分之二十五,軍費約爲一億七千五百萬左右,然後空軍那邊也是拿了個小頭百分之五約三千五百萬左右。剩下的全都是被陸軍拿走了。然而海軍在去年的時候已經得到了大批經費用於戰時緊急造艦計劃,就連這第四期發展計劃都是延續戰時緊急造艦計劃的,所以雖然1924年裡頭的軍費比例不高,但是海軍方面的軍費壓力並不大。

真正壓力大的是陸軍!

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44章 f5戰鬥機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39章 關餘貸款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429章 ‘抗菌素’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859章 生和死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157章 長樂號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209章 衝鋒(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597章 爆發(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369章 十九號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
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205章 午後上海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486章 工業國第一步第348章 外交工商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719章 1934年編制第386章 俞府婚宴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113章 半截煙(二)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44章 f5戰鬥機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39章 關餘貸款第950章 主戰爭論第663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二)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1056章 分析(二)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429章 ‘抗菌素’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347章 巢湖激戰(四)第114章 八號高地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640章 第一集團軍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481章 戰後狂歡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98章 航空部隊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879章 黃帝號危機第859章 生和死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57章 石油儲備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77章 福州兵工廠(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157章 長樂號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一)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473章 英國表態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288章 北京冬夜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209章 衝鋒(一)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623章 財團壟斷第761章 b19超遠程戰略轟炸機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1048章 坦克對決(三)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124章 浙江之未來(二)第560章 此戰必勝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528章 義務兵洪九第597章 爆發(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369章 十九號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362章 空軍學校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