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洪子泰(三)

洪子泰拿出了幾乎全部家產,除了部分原有的產業留下來維持家用外,其他的全都秘密捐獻給了國庫。

洪子泰這一手功夫讓安華林詫異的同時,也是讓陳敬雲感到意外。

洪子泰利用權勢擴大產業、謀私這些事情陳敬雲是知道的,但是之前他可沒考慮過要把洪子泰現在就拉下來,要不然之前也不會讓他擔任宣撫使工商部總長一職了,要把他拉下來那也是以後的事。

要把洪子泰拉下來容易,但是貿然動一個核心的高層文官所造成的影響是陳敬雲需要考慮的,如果一個鬧得不好就會成爲閩浙兩省官場上的大丑聞,繼而讓兩省民衆對國民軍喪失希望,甚至給國內其他軍閥,尤其是北洋一個很好的攻擊藉口,如果讓輿論一邊倒的話甚至動搖國民軍的統治基礎。

陳敬雲自從福州起義開始就要求內部保持穩定,現在國內局勢緊張,他可不想爲了什麼貪污腐敗就把內部給弄混亂了。所以儘管洪子泰高居黑名單的第一位,但是陳敬雲依舊沒有現在把他拉下馬的打算,等以後走上了正軌後,陳敬雲有的是機會把他拉下來,簡單的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另外一個則是洪子泰也不是什麼普通商人,派出他的官員身份,他還是閩浙兩省工商界的領頭人,算得上是那些財閥的代表了。當初閩浙兩省的財閥商人爲了發展以及壟斷浙江生絲行業而聯合打造的福杭紡織公司就是他牽的頭,這個已經控制了兩省四成生絲產量的聯合企業也是最開始陳敬雲拉攏兩省商人的手段。

國民軍現在的主要支持者就是工商階層,而身爲工商階層的頭面人物洪子泰如果貿然失勢的話,很容易讓那些工商階層對國民軍產生不好的看法,甚至會認爲陳敬雲要開始剪羊毛之類的。

最後一個嘛,洪子泰辦事的能力還是有的,兩省的工商業在他的主導下發展很是迅速,儘管洪子泰發展工商的心思不怎麼單純,很大程度上是爲了自傢俬利,但是無法否認的是,這個人對發展工商還是相當有心得,而且也很重要,像福州、杭州兩個經濟開發區就是他一手主辦,而正在籌備當中的上海經濟開發區也是他在弄。對於發展工商業那些理論家多了去,各種喊着空洞口號的人也多不勝數,但是真正能夠辦實事的人還真不多,陳敬雲能夠找到一個爲自己效力的人就更難了,把洪子泰撤下去後,陳敬雲一時間還真找不到可以接替他的人。

有能力的人不是那麼好找的,有權勢的人那麼多,也不是每個都能夠和洪子泰一樣能夠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裡就積攢起兩千餘萬家產來的。

陳敬雲沒打算讓現在把洪子泰拉下來,但是以後嘛這個人肯定是不能留的,這個心思他沒對其他人說,別人又不都是陳敬雲肚子裡的蛔蟲,自然不可能陳敬雲打着什麼心思,洪子泰還以爲陳敬雲要對他動手,而現在已經意識到錢財在權勢面前什麼都不是的洪子泰也是咬着牙想把全部家財給捐獻出去。

面對這種情況,陳敬雲是感到有些意外,不過他也沒多矯情說不要,反正這些錢也不是給他的,而是捐獻給國庫的。但是爲了避免閒話,陳敬雲還是親自吩咐安華林把一部分的家財給洪子泰給送了回去,這部分家財乃是洪子泰原本自有的家產,就算要沒收非法所得也不會把這部分給沒收了。

洪子泰把錢送了出去,而陳敬雲又爽快的收了後纔算是把心給安了下來。

洪子泰的這事知道的人不多,就陳敬雲、陳彩、安華林少數幾個人而已,外界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而洪子泰捐獻的這部分錢即便送還了洪子泰兩百餘萬後,還有差不多一千七百多萬,不過大多數都是企業的股份,少數地契房契,還有差不多兩百萬的光復債券。這些資產都是固定資產,陳敬雲要動用的話一時間也用不了,只能是慢慢脫手用來換取現金所用,巧的是,很多固定資產又被洪子泰給買了回去了,他雖然把資產大部分都捐獻給了國庫,但是剩下的身價不菲,加上在工商行業裡威望尚可,向銀行借貸以及同行拆借也能湊上一大筆錢。不過爲了避免陳敬雲反感,洪子泰還是事先問過了陳敬雲的,這些產業之前大多數也都是洪子泰所經營,加上現在洪子泰用來贖買股份的錢都是借貸、融資而來,更關鍵的是這些資產脫手後財政部能夠迅速的拿到現金,所以陳敬雲也就準了。

如此轉了一圈後,洪子泰保住了位置,也保住了大部分的家產,不過欠下了銀行和同行一屁股的債。歷盡這一事後,洪子泰把全部產業也是拆分,然後分別交付給幾個兒子分別管理,而他自己則是專心投身政務當中,這一次他算是看明白了,只要把這官位給保住了,其他的什麼都不是。

而陳敬雲也算是給財政部弄來了一大批錢,還都是現金,本來就沒打算把洪子泰拉下來的他也是感覺佔便宜了,至於安華林,這幾天則是逢人笑臉,這平白無故多了千把萬可是讓財政部的壓力減少很多,甚至對海軍處程璧光暗示,今年的軍費預算裡頭,海軍的造艦款多了不敢說,但是百來萬還是有的。

洪子泰沒什麼事情,但是那些黑名單上的中層官員就麼那麼好運氣了,多數被調查局抓走的人再也沒回來了,少數被直接槍斃了,而更多的則是經過簡單的審訊和特別法庭的審判後迅速的被判數年乃至更長的徒刑,而無一列外,這些人都有着同樣的一條處罰:沒收非法所得,少數幸運兒則是平安的走出了調查局的大門,不過他們而對旁人的各種所問也是都緊閉嘴巴,一律答不知道。

這一場幾乎波及整個閩浙官場的大規模行動就這麼悄無聲息的來,又悄無聲息的走了,官場上雖然很多人都知道調查局抓走了很多人,但是大多數都以爲是和前段時間的抓捕有關,想的更多是政治問題而非經濟問題。官場中人都不怎麼知道事情真相,外人就更一無所知了,這件大事甚至連報紙上一點風聲都沒有,調查局嚴格執行了陳敬雲要低調的命令,全部過程中沒有任何曝光的行爲,一些有內幕消息渠道的記者雖然寫了一些類似猜測的文章,但是也都被調查局下屬的宣傳部門給控制了起來。

這一場規模宏大的反貪污行動沒有給兩省政壇引起太大的波瀾。當然此事的餘波還是有一些的,比如那些官員被處置了後,空出了不少位置,而這些位置大多數也都是一些實權位置比較重要,引起了下面諸多官員的爭奪,不過這些事情陳敬雲自然是不太在乎的,那些位置大多數都是一些中層職位,也沒人敢爲了這些職位就來找陳敬雲說情之類的,陳敬雲可沒那些閒工夫去弄這些事情,下面人要爭就讓他們爭好了,誰上位對陳敬雲而言區別不大。不過陳敬雲也是知道這些位置有些是比較重要的,爲了避免這些新上位的人又緊隨他們的前任撈錢爲己任,陳敬雲吩咐陳彩重點關照他們,發現一個殺一個,發現兩個殺一對,發現一百個槍斃一羣。

中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想要當官的人,陳敬雲殺了一個,後面就有一百個排着隊當官。用前仆後繼來形容他們是最合適不過了。

陳敬雲在福州整理着政壇,打擊貪污的時候,相對而言國民軍也是低調了很多,在蘇南地區老老實實的根據和北洋簽訂的協議蹲着,前線三個師都在構築防線,後方杭州、寧波以及金華的三個師也是訓練休整,和北洋方面的衝突已經全面停止。

國民軍在軍事行動上很低調,同時在國內其他事務上也保持着沉默,比如唐繼堯出兵四川,現在北洋軍已經和國民軍停戰了,袁世凱也就有了精力來關注四川,四川那麼重要的一個省份他自然不想讓滇軍所控制,所以連接要求滇軍退兵,另外一方面也能是支持四川的其他幾個軍閥,給錢給槍給頭銜,讓他們抵擋滇軍。

滇軍在四川裡也是打了好幾個月了,但是進展卻是不怎麼順利,現在四川的其他幾個軍閥一被袁世凱大力支持,滇軍的進展就更慢了,一時間就有了僵持的局面。

對於四川方面的事務,國民軍和對待其他國內事務一樣,保持了低調,甚至連相關通電都沒發一封。而面對唐繼堯說要採購軍火,陳敬雲也是前後買了一批的日造步槍,後來唐繼堯又說要買炮和更多的槍支,火炮方面陳敬雲自然是沒準,現在國民軍自己的火炮都要外購呢,所產的七十五毫米的山炮根本無法補充國民軍的巨大消耗,迫擊炮也嚴重缺編。不過槍支子彈倒是有,福州兵工廠正在大量批產12式步槍,除了補充部隊的消耗外,也正在慢慢替換原先裝備漢陽造步槍的部隊,國民軍中裝備的漢陽造有新有舊,老舊的已經有用了十幾年了,新的也有近幾年的,所以把一些老舊漢陽造給慢慢替換了下來,這些退下來的漢陽造現在數量自然是不多,不過也都一股腦的賣給了唐繼堯。

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207章 空襲(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235章 岑春煊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456章 北巡(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835章 h1直升機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351章 蔡凝(二)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7章 復古風情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457章 北巡(二)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7章 林家有女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457章 北巡(二)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
第653章 潛艇破交戰(一)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924章 櫻花計劃(三)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985章 T18之震撼(一)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891章 趙臨東第226章 參謀部總長(二)第897章 貿易和黃金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1037章 突如起來的空戰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207章 空襲(一)第611章 兩千公里半徑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790章 進軍緬甸(一)第258章 設軍任免(二)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882 兩敗俱傷(二)第86章 瞬間的永恆第235章 岑春煊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53章 佐藤涼介(二)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456章 北巡(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427章 長沙事件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119章 反攻開始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527章 天佑中華第1022章 中德停戰協議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368章 懲處撤換第806章 李玉挺的運氣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835章 h1直升機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1019章 德國亂局(一)第229章 外交酒會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641章 目標佐世保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592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351章 蔡凝(二)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49章 和談呼籲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978章 我們需要戰爭(二)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19章 孫道仁的條件第1061章 全球關稅協議第47章 復古風情第821章 核彈和火箭第457章 北巡(二)第146章 輿論控制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7章 林家有女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457章 北巡(二)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1章 被革命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