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 波斯王儲來訪(二)

“波斯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清楚,我也就不多說,前幾年我們就一直努力在波斯擴大影響力,不過巴列維王朝也並非那種普通的中東宗教國家,他們這些年的世俗化改革還算是比較成功的,當政的禮薩汗出身于軍隊,通過政變起家的他也有有着不小的野心,這從他這些年一直抵`制英國和蘇俄的滲透就可以看的出來,當然了,這也是他們之所以會找上我們的原因所在!”國家軍事委員會會議裡,作爲陸軍代表的沈綱如此說道:

“1928年和1931年我們先後兩次和波斯方面進行了小規模的軍事合同貿易,向他們出口了一部分的軍事裝備,然而這兩次的軍事裝備合同都引來了英國方面的抗議和反對,不過由於合同數額並不大,所以英國方面也沒有進行深究。但是他們這一次卻是要我們向他們提供足足兩個師的全套裝備,除了步槍、機槍這些輕武器外,還不要求採購火炮,反坦克炮和防空炮等一系列裝備,而這麼大規模的軍事採購除了涉及的金額巨大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得出來,他們有着建立新式軍隊的野心,而這種野心是英國方面所不能接受的!”

此時,空軍方面的伍世鍾也接口道:“更何況,他們除了要求採購陸軍方面的裝備外,還要求採購我國的新式飛機,而且胃口不小,要求我們提供足足三個中隊的戰鬥機和一箇中隊的偵查機,此外還要求提供數量不少的訓練機!”

說道這裡,伍世鍾開了個小小的玩笑:“就憑藉波斯現在的那支不成氣候的空軍,我偶估計他們是連足夠的駕駛員都找不到吧!”

“海軍的裝備他們倒是沒有采購很多,只是提出了採購四艘輕型海防艦的要求,不過數額也不算小,一整套加起來也要七八百萬了!”海軍方面的溫庭和如此說着。

“不過如果能夠和波斯方面簽訂一個海軍基地使用合同的話,我們海軍倒也能夠在中東取得落腳點了!”

不過說是這麼說,但是海軍的溫庭和也知道,想要在波斯取得海軍基地的使用權,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波斯本身的態度倒是其次,重要的是英國,中國如果說往波斯賣槍支大炮和飛機都還好說,但是如果中國方面如果試圖在波斯方面取得海軍基地,這就是英國方面絕對所不能忍受的,其嚴重程度大體類似於英國試圖在朝鮮謀求海軍基地,而這種事情也是中國方面覺得不能答應的,英國如果執意要這麼做,那麼一場戰爭就是不能避免的了。

波斯對於英國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波斯灣和印度洋向來都被英國海軍視爲腹地,如果中國海軍想要在這裡插上一根釘子,除了和英國開戰外是別無他法。

聽着這些面的討論,陳敬雲也是沉思了後開口道:“如果我們大規模涉足波斯內政,英國方面的抗議是可以預料的,現在的問題是,如果我們真的涉足了能夠給我們帶來多大的利益!”

陳敬雲說的這個利益並不是指經濟利益,因爲插手波斯根本就無法給中國帶來多大的經濟收益,波斯除了石油可以說就沒有什麼資源了,而波斯方面的石油又不是中國所必須的,中國自己的石油都夠用,完全不用從遙遠的波斯進口石油,就算退一步說爆發大戰後,中國的石油用量急劇上升,而中國自身的石油產量無法滿足這個需求的話,中國方面也是希望能夠從東南亞地區獲得足夠的石油。

戰爭時期保證充足的石油供應是中國軍方在二十年代裡的重點考慮,因爲二十年代中國的石油產量不高,大慶油田和勝利油田都還沒有開發,而當時軍方的戰略就是希望能夠從南洋地區獲得足夠的石油供應,外交上不可取的話那麼就出兵南洋地區,用武力奪取南洋地區的石油產區。這一點倒是和歷史上的日`本在二戰時期的戰略有些相同。

不過這一問題在中國國內的石油產量大幅度提升後就迎刃而解了。

既然不要石油,那麼其他的經濟收益實際上就非常少了,所以陳敬雲口中所指的利益是軍事上的戰略利益。

陳敬雲這個問題的核心軍方里的高層也是清楚的,沈綱道:“如果能夠把波斯拉倒我們這一邊來,就等於我們在中東地區插下了一根釘子,利用波斯我們可以牽制英國在印度、伊拉克方面的實力,從而爲我國的大西北方面取得根本上的戰略安全保障。此外一旦我們和蘇俄再一次開戰,就算波斯方面不直接出兵,但是隻要波斯方面的力量足夠強,蘇俄方面就不得不有所顧忌,如此足以牽制蘇俄在南方的大量部隊。如果兩國之間的關係提升到戰略合作關係的話,那麼我們甚至可以聯合波斯一起出兵,屆時就能夠形成蘇俄兩面受敵的局面,對於我國而言是有着大好處的!”

沈綱的如此說法基本就是代表着和陸軍方面是同意扶持波斯了。

伍世鍾也道:“現在空軍裡的大量F2改型戰鬥機性能也已經落後世界主流戰鬥機了,這麼白白的退役封存也是有些浪費,趁着這個機會把這些二手F2戰鬥機提供給波斯方面也是可以的!不過如果能夠說服波斯方面,給我們提供一兩個空軍基地的話,那麼就更好了!”

他的這個想法和海軍想要在波斯建立海軍基地的想法是一樣的,如果空軍能夠在波斯部署一部分的空軍部隊,那麼就等於爲中國空軍開闢了一個前沿的防空線,不但可以威懾英國部署在印度方面的空軍部隊,同樣也可以威脅蘇俄。

陳敬雲道:“這麼說的話,我們扶持波斯的話,是能夠收穫足夠的利益了!”

下方的一羣軍方高層齊齊點頭。

實際上都不用這麼問,軍隊嘛,不管是那個國家的軍隊都喜歡開闊疆土的,中國軍方自然也不例外,按照他們的想法如果能夠把波斯拉進來的話,那麼將來對付蘇俄的時候就能夠獲得極大的戰略優勢。

國家軍事委員會的這一次會議後,陳敬雲也沒有立即下決定,而是自己又是考慮了幾天,他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要更多,除了經濟利益和軍事方面的戰略優勢外,他也想着早早的在中東地區獲得立足點,爲中國未來百年的石油大計立下基礎。可以說他不但需要考慮到現在,甚至都不單單考慮到若干年後爆發的世界大戰,他還得考慮到戰後的世界局勢。

他非常清楚等上幾十年,中國乃是全世界都會對中東地區的石油形成依賴,中國的石油產量現在是夠用但是不代表數十年後還夠用,控制了中東就等於控制了往後百年的世界石油供應,而這個誘惑比佔領整個東南亞都要大。要不然陳敬雲也不會這麼費心費力的想要涉足中東地區了。

在陳敬雲考慮中東戰略的這段時間裡,波斯的巴列維王儲繼續待在中國,而中國方面也是派出了不少重量級的人去陪同,除了軍政兩屆的高層外,還有陳敬雲的長子陳華天。

陳華天參加了朝鮮戰役後又參加了中日上海談判,隨後才和弟弟陳華俊一起回到武漢軍校繼續就讀,去年就已經正式畢業,並正式進入警衛師服役了,年底就是被晉升爲少校,隨後被掉入陸軍參謀部作戰司擔任作戰參謀。

對於陳華天和陳華俊這兩兄弟的培養,陳敬雲還是非常用心的,給他們一系列的機會讓他們慢慢的成長。

這一次波斯的巴列維王儲來華訪問,陳敬雲也是派了陳華天擔任接待人員,畢竟陳華天除了是陸軍少校外,還有着另外一個更加重要的身份,陳敬雲的長子。

這年頭雖然大家都沒有明說,但是也都知道中國是一個獨裁國家,陳敬雲可是名副其實的獨裁者,而身爲獨裁者陳敬雲的長子,很多人也都是把陳華俊和陳華天兩個人當成了陳敬雲的繼承人來看待,別看這兩兄弟年輕而且在陳敬雲面前大話都不敢說一句,但是現在這兩兄弟也已經是開始培養他們自身的名望和勢力了了。只不過陳敬雲自己都還年輕力壯,而且遲遲都沒有表現出要確定誰來當他的繼承人,所以中國的軍政高層也是不敢貿然下注,站隊可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一個搞不好就會身敗名裂的同時給家族帶去覆滅之災。

而這種顧忌也是陳敬雲所希望看到的,他雖然有心思培養陳華天和陳華俊這兩兄弟,但是並不代表着他希望這兩兄弟的勢力快速膨脹,他可不想自己還沒死呢,自己的兒子就出來造反了。

這說起來,倒是和中國封建時代裡的帝王和王儲之間的關係,某種程度上來說,陳敬雲也是有些不太放心自己的這兩個兒子的。

所以培養歸培養,但是這個培養的力度他也是會有所限制。

巴列維王儲來華,陳敬雲也就讓陳華天去當然接待人員,畢竟他們都是年輕人而且地位相當,話題也能夠多一些。

而陳敬雲的另外一個兒子,目前並不在國內,陳華俊和陳華天一樣,畢業後就是進入警衛師服役,不過上個月他就跟隨一個軍事訪問代表團去了美國,並且會去美國的軍事院校旁聽三個月左右。

巴列維王儲這幾天裡在南京參觀訪問,和陳華天交談甚歡,表面上看起來大有已經建立起了兩國下一代領導人的深厚友誼。

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456章 北巡(一)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48章 山東亂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5章 光復餉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1002章 兄弟(一)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82章 左將軍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41章 南下北上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891章 趙臨東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
第570章 上野貞浩(二)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487章 蒙古問題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902章 東京空戰(二)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409章 程子賢的進攻第193章 鎮江之戰(二)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789章 緬甸獨立(二)第456章 北巡(一)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245章 形勢變化第97章 航空工業第726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一)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870章 擊沉瑞鶴號(一)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298章 雷震春第七師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48章 山東亂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5章 光復餉第410章 商務酒會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842章 太平洋作戰方案(二)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730章 通用機槍MG34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817章 北方定(一)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622章 東北開發的序幕第758章 噴氣時代(一)第1002章 兄弟(一)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808章 巴爾瑙爾會戰(一)第488章 鎮壓蒙古叛軍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743章 奧拉夫戰役(三)第717章 安南阮家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632章 朝鮮事變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713章 波斯王儲來訪(一)第847章 中日大戰,起!!!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82章 左將軍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846章 超級航空母艦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770章 金蘭灣軍事基地第532章 海軍爭奪經費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581章 平壤激戰(二)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607章 二十個軍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883章 天亮出擊第251章 第二次轟炸(二)第56章 內部爭鬥(二)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41章 南下北上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867章 第二輪大戰起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843章 對日作戰計劃第524章 1917年的俄國第887章 登陸激戰(一)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891章 趙臨東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