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南邊來人

w南京總統府的東西兩側,分佈着有着近似樣式的十八棟小樓,這十八棟水泥建築中位於南京總統府東側的乃是五層的五棟,而這五棟小樓也比西側的十三棟三層小樓要高。144書!院無。,彈窗?.....當初陳敬雲把東南宣撫使府從福建福州搬遷到南京來,爲了給軍政府的諸多部門和國民軍軍事部門提供辦公用地,所以特地在總統府兩側修建了這十八棟小樓,當時由於趕工的緣故所以這些小樓甚至連外牆裝飾都沒有,而內部也沒有裝飾,連地板都是最普通的水泥地盤,而外牆的水泥青灰色讓這座建築羣看起來有些壓抑。最新小說“”

而這一片不起眼的建築羣裡卻是集中了南京共和政府的大多數中央直屬部門,西側乃是政務院下屬的諸多部門,而東側就是國家軍事委員會下屬的各部,而中間就是總統府。

然而由於辦公場所有限,也不是所有的政府部門都是設立在這裡的,比如陳彩的調查局就沒有在這裡,而是在距離千米之外的一棟不起眼小樓裡。和調查局一樣,南京共和政府體系裡另外一個情報部門同樣低調無比,甚至很多共和政府體系內的人都搞不清楚他們到底在那裡辦公。

而這個南京共和政府體系下的另外一個情報部門就是嫡屬於國家軍事委員會下屬的軍事情報處。這個部門原本歸屬於參謀部,爲參謀部下屬的軍事情報司,雖然陳敬云爲了進一步提供軍事情報的收集能力,就把這個軍事情報司獨立出來,設立軍事情報處,直接歸屬自己管理。最新小說“”

和主要負責對內部監察不同,這個軍事情報處從成立的那一天開始就是爲了對付外敵,作爲國民軍的第一個情報部隊,情報處的成立時間比調查局還要長,而且長期以來情報處的經費都是來至於軍費,從經費來說可比調查局要充裕的多,而且情報處的情報官員絕大部分都是軍隊出身,導致人員的素質也要比調查局也要強得多。

成立數年來,情報處的情報站已經觸及到了衆多地區,北洋、桂軍和滇軍以及其他軍閥當中有着大量情報處的情報人員,甚至除了在國內,情報處已經向日`本等外國派遣了一定數量的情報人員,收集各種情報,並且爲國民軍的決策提供了大量的軍事情報。除了提供最直接的軍事情報外,情報處現階段的另外一向主要業務就是策反或者說是拉攏。

當初龍濟光主動投誠國民軍的過程中,情報處的人就是出了大力氣,前期的鋪墊和中期的溝通聯絡都是情報處經手。最後成功的讓龍濟光投誠於國民軍,讓國民軍在粵西方向多了一股助力。

有了這個成功例子後,情報處的情報人員更是四處聯絡其他軍閥,而山西的閻錫山就是情報處的下一個目標。

作爲一個在北方中少有能夠保持基本獨立狀態的軍閥,山西閻錫山可謂是不簡單,當初辛亥軍閥時他閻錫山可是站在南方諸省這邊的,然而隨着孫文的南京臨時政府失敗,袁世凱掌權之後閻錫山就是投向了袁世凱這邊,並且接受了袁世凱的整編命令,把山西部隊從四個師縮編爲兩個師加兩個旅,甚至還打算派遣一部分兵力進入湖北聽從北洋軍調遣南下。

可是北洋軍並沒有閻錫山想象中的那麼能打,北洋軍在津浦線上連續遭遇慘敗,江北戰役、徐州戰役兩戰讓北洋軍部署在津浦線上的精銳盡失,現在都讓國民軍打到北京城去了,這種情況下閻錫山脫離北洋投向國民軍的懷抱也就順理成章了。

情報處太原站的情報人員在得知了閻錫山有着這種意向後,迅速的進行了試探接觸,在得到了肯定回覆後,情報處的人立即就向上彙報並得到了陳敬雲的批准從而執行拉攏閻錫山的計劃,隨後情報處迅速展開了工作,隨後閻錫山也是通過秘密電報和陳敬雲交換着各種條件。這些條件裡頭有些是無關緊要的,而有些是陳敬雲怎麼都不能給與的。

ωωω◆тт kán◆co

除開那些名義外,閻錫山的要求很簡單,他要求山西保持現狀,保住他山西護軍使的頭銜,保住他手下的兩師兩旅,不接受國民軍提出的派遣軍官到晉軍中任職,而且還要求每年得到不少於兩百萬的軍費。

對於這些獅子大開口的條件,陳敬雲毫不猶豫的就給拒絕了,護軍使?他陳敬雲手下的統治區內就沒有這種職位,哪怕是唐繼堯和陸榮廷也沒有當護軍使或者都督這種職位。在南京共和政府的序列下,唐繼堯的正式官職是:國家軍事委員會中央委員兼任第六軍軍長、上將軍銜。雖然這改變不了唐繼堯實際上控制第六軍和第七軍並事實上控制了雲貴兩省,但是從法律層面來來說,他唐繼堯並不是雲貴兩省都督,更不是所謂的滇軍司令,這一點陸榮廷同樣如此。

而閻錫山顯然是沒能看清楚這些,他還是抱着和當初投靠袁世凱的心態來投靠陳敬雲,他給的只是一個臣服的名義,但是依舊想要保持山西的獨立狀態,至於那兩百萬的軍費權當是這一次投靠國民軍的好處費了。

而這種條件連討論都沒有討論後就被陳敬雲拒絕了,閻錫山那邊顯然也是意識到了問題沒有那麼簡單,隨後提出的條件就要正常的多,陳敬雲答應給閻錫山一個第九軍的番號,並讓閻錫山當第九軍的軍長,上將頭銜。並在第九軍下給予兩個中央師的番號,也就是第二十五師、第二十六師的番號。至於軍費,一點不給也說不過去,就先一年給個一百萬湊合着,當然這一百萬軍費是不可能給現金了,國民軍會以彈藥等補給支付。

這表面上看依舊是國民軍吃了大虧,平白給了閻錫山一軍兩師的名義,更加是給了一百萬的軍費。但是這對於陳敬雲來說,番號這種東西說要多少有多少,隨便給不心疼,反正也不是說給了番號就給給相應多少軍費,他閻錫山要是有本事弄出幾十萬的大軍來那就算他閻錫山的本事。至於那一百萬軍費,純粹是爲了買個名義而已。

陳敬雲現在已經不算太缺錢了,區區一百萬並不算什麼,而這一百萬如果能夠讓閻錫山發表一封通電公開投靠自己的話,那麼對國民軍的聲勢可謂是有着巨大的作用,而陳敬雲現在缺的就是名義,他需要的是中央名義。

同時,閻錫山的宣佈投向國民軍,將會給原本就奄奄一息的北洋軍再一次致命打擊,徹底壓垮北洋軍的抵抗意志。

哪怕是從以後的統一中國佈局來說,這一百萬也能能夠初步穩定閻錫山這個實力不算小的軍閥,從而讓國民軍騰出時間來穩定局勢,等陳敬雲把河南、直隸、山東地區給徹底穩定下來後,就是國民軍揮軍全國之時。

陳敬雲是無法容忍這些大小軍閥只是名義服從,他需要的是真正的中國統一,這些大小軍閥不管是閻錫山還是東北的那幾個小軍閥又或者是唐繼堯和陸榮廷都是需要一一清除掉的。爲此陳敬雲從收攏龍濟光開始就已經開始準備了。

當然閻錫山不會看不出來陳敬雲未來要怎麼做,誰都知道陳敬雲成爲下一個袁世凱後會想要統一中國,不管是政治手段還是軍事手段,不管這兩個人喊着的口號是什麼,但是這兩個人的根本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想要統一中國。很不辛,現在看來袁世凱失敗了,而陳敬雲即將取代袁世凱併爲了統一中國這個目標而繼續努力!

這事情閻錫山都知道,就和當初他知道袁世凱要武力統一中國一樣,但是當時他依舊選擇了投靠袁世凱,這個就跟今天他選擇了投靠陳敬雲一樣,力量弱小的他需要時間發展來等待時機,並期待着成爲下一個陳敬雲!

唐繼堯、陸榮廷何嘗又不是這樣想的,走到了今天這個地位權勢的他們是沒有人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勢,更想着繼續進一步成爲統一中國的那個人!

將相王侯寧有種乎,他袁世凱可以當總統,他陳敬雲可以當總統,憑什麼我唐繼饒陸榮廷閻錫山就得甘居人下!

軍閥之間的這種心態就註定了他們不可能進行真正的聯合,所謂的同盟不過是短時間內的利益結合而已,至少現在的南方三大軍閥裡誰都沒有把所謂的南方同盟當真了,真到了關係到切身利益時,那紙盟約就是用來撕毀的。

閻錫山宣佈投誠了南京共和政府後,消息傳到了段祺瑞的耳中更是讓他鬱悶不已,這兩天裡國民軍已經對北京展開了進攻,段祺瑞隱約間彷佛聽到了城外的爆炸聲,在書房裡關了很久後,他纔是匆匆披上了外衣出門而去,不用多久,他就是出現在了副總統黎元洪那裡。

段祺瑞的突然到來卻是讓正在會客的黎元洪嚇了一跳,這能不被嚇着嗎,他正在見的人可不是普通人,而是南邊情報處的重要官員,而更重要的是,他黎元洪正和南京情報處的人策劃着一場出逃呢!m

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302章 遷移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39章 關餘貸款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89章 政治聚會第1002章 兄弟(一)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353章 王麒第40章 亨利歸來第575章 伏擊戰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478章 97號陣地第457章 北巡(二)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187章 上海亂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261章 煙華夜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29章 購軍械(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91章 福州冬日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
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921章 核平東京(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829章 中國需要中東(二)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752章 泰國的擴張(一)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160章 作戰司推演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302章 遷移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976章 中美聯合公約(二)第241章 造艦方案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701章 夕陽下的進攻(二)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505章 全國統一第555章 戰前會議第1026章 德國的新生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39章 7月調整第381章 陸榮廷之對比第39章 關餘貸款第642章 海空大戰(一)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281章 參謀部會議(一)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419章 繼續北上第89章 政治聚會第1002章 兄弟(一)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52章 佐藤涼介(一)第353章 王麒第40章 亨利歸來第575章 伏擊戰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779章 中日密約(二)第692章 海軍軍備限制協定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138章 授銜授勳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1014章 第十集團軍第五四十二章 慶祥重型機械公司第411章 滁州失守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478章 97號陣地第457章 北巡(二)第872章 乙隊攻擊第947章 德國問題(一)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187章 上海亂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449章 和談與投降第812章 巴爾瑙爾會戰(三)第1010章 破碎的水晶(五)第261章 煙華夜第460章 裝甲車的黯然登場第318章 南京國會第29章 購軍械(二)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一六十七章 蔡鍔哀嘆第148章 吉利斯(二)第678章 進攻平壤(一)第854章 復涼號苦戰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579章 貨幣信用化第91章 福州冬日第363章 救援通道(一)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965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三)第493章 南通紡織公司第215章 陳俞氏的決斷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