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內部爭鬥(二)

韓辰旭的上任三把火燒的那叫一個旺盛無比,讓鄭祖蔭和林文英看了都是臉色陰沉,彷佛別人欠了他們千八百萬似地。

“這個韓辰旭簡直就是一個瘋狗,見誰咬誰!”林文英這幾天很不舒心,因爲在韓辰旭的高壓政策下,不但監察部內部的一些革命黨人被清洗了出來,就連其他部門的一些高級革命黨人官員也是遭到了監察部的傳喚調查,如果僅僅是調查也沒什麼,關鍵是那韓辰旭是來真的,兩三天功夫就對三個革命黨方面的高級官員提起了公訴,而這次的公訴可是堂堂正正的來,不像前幾天的奎林洋落馬那樣,爲了軍政府的威望還遮遮掩掩,對外只是公佈因病辭職。一時間裡,福州的好幾個報紙都是報道了韓辰旭這幾天的風暴`行動,各方揣測着是不是軍政府下定決心革新吏治。

林文英不順心,鄭祖蔭也不好過,這會的他也是陰沉着臉坐着,同時和他坐在一起的還有另外幾人,分別是工商部總長洪子泰、教育部總長嚴冠學、財政部次長陳之麟、工商部次長劉鬆生,這幾個人都是出身於諮議局,和鄭祖蔭關係密切。如果算上外交部總長林長明的話,鄭祖蔭這一小羣人裡頭就有四個總長,兩個次長,再加上前些時間倒臺的監察部總長奎林洋的話,說是佔據軍政府半壁江山也不爲過。外人如果知道這樣的情況也就明白陳敬云爲什麼之前不願意插手軍政府的相關事務了。

不是陳敬雲不想插手,而是插不了手。雖然陳敬雲掌控了軍隊,財政這兩個至關重要的東西,但是對軍政府的其他事物卻是無能爲力的,畢竟他總不能指揮部隊把這些都趕下臺去,然後隨便抓幾個人去當軍政府的高級官員。

之前陳敬雲對這種狀況的應對方法無奈之餘也簡單,那就是死抓軍權、財政不放手,同時支持林文英爲首的革命黨人對抗鄭祖蔭等人,然後自己則是暗中發展自己的勢力,培養出能夠接任總長、次長職位的高級官員。正是因爲打定了這種策略,所以陳敬雲纔不着急,把軍政府放手讓鄭祖蔭以及林文英把持。

只要等陳敬雲手底下的人足夠維持一個政府的運轉,那麼陳敬雲就會毫不猶豫的把現在這人趕出軍政府,手握軍隊和財政的他有這個實力和信心。

原本以爲這種的情況最少也要持續好幾個月甚至一年半載的,但是沒想到奎林洋的貪墨引出了的風波卻是讓陳敬雲看到了機會!

韓辰旭之所以有這樣的高壓舉動,自然和陳敬雲脫離不了關係。雖然之前韓辰旭是個中立人士,但是陳敬雲是都督,福建軍政府的最高領導人,手握大軍和財權,成爲福建的實際主人,陳敬雲縱然短時間內無法把控整個軍政府,只能任由鄭祖蔭和林文英等人插足軍政府,但是這並不代表陳敬雲沒有足夠的能力。

陳敬雲對韓辰旭說的很簡單,陳敬雲先是給韓辰旭兩點保證,一是他可以做放手去做,天塌下來有陳敬雲頂着。而第二點就是保證監察部的純潔性,不會對韓辰旭使絆子。

給了韓辰旭保證後,陳敬雲自然免不了要有所要求的:如果三個月內軍政府的吏治得不到答覆改善,那麼韓辰旭的這個監察部總長也就該下臺了。

韓辰旭雖然不想參與陳敬雲和鄭祖蔭等人的明爭暗鬥,但是他是個有野心,同時也有理想的人,如果自己能夠用自己的心思去掌控監察部,做自己心目中的法制,他並不介意臨時依靠陳敬雲的力量。

再者,監察部總長這個位置已經屬於真正的高層,和之前的司法部次長一職有巨大的差別。人嘛,一旦嘗試到了權力帶來的痛快感,就沒幾個人願意放棄權力了。

“鄭兄,韓辰旭是欺人太甚!”洪子泰說話的時候都有些臉色漲紅,語氣也不好,顯然是對韓辰旭的意見很大,因爲無他,就因爲那幾個被公訴的高級官員中,就有他那個掌管造幣廠(原福寶局)的妻弟夏侯東。

聽到洪子泰這麼說,鄭祖蔭卻是臉色更沉了:“如果不是夏侯東魯莽行事,怎麼會陷入這種境地!”

洪子泰的工商部接到了支持印製銅元的計劃後,他就把自己的妻弟安排到了造幣廠擔任總辦,但是他也沒有想到夏侯東整個人都掉錢眼去了,造幣廠原本每月足有數十萬的利潤只上交了不到十萬元,剩下的全吞自己腰包去了。要知道當初洪子泰可是親口對陳敬雲說過每月能夠有數十萬利潤的,夏侯東做的如何明顯,很自然的就引來韓辰旭的注意。

這會的韓辰旭正愁着抓不到大魚向陳敬雲交差呢!

可以說是夏侯東正撞在了韓辰旭的槍口上,韓辰旭立馬就向陳敬雲報告,對夏侯東正式提起公訴的同時,監察部順藤摸瓜查出了高達十餘個高級官員的貪墨違法行爲。

財政部次長陳之麟道:“是不是和韓辰旭說和一二,畢竟這次人數衆多,一個搞不好怕是軍政府人心不穩啊!”

鄭祖蔭卻是搖頭道:“這就不用想了,我上午才見了他一會,言談中他閉口不談此事,顯然是沒打算鬆手!”

“那也總不能眼看着那麼多同僚身陷牢獄吧!”工商部次長劉鬆生也是滿臉憂色,那些被抓的人裡頭也有好幾個是他手底下的人。

鄭祖蔭看了看在座的衆人,沉思片刻後道:“韓辰旭這人是留過洋的,眼裡都是洋人的那一套,這人情往來對他不起什麼作用。不過福州里也不是沒人能治他!”

洪子泰聽罷壓低聲音道:“鄭兄是說都督?”

鄭祖蔭也不否認,而是直接點頭:“韓辰旭現在是監察部的總長,手裡是有權有勢,我們說的話人家不一定能聽入耳,但是我們的話不停,都督的話他總是要聽的!”

鄭祖蔭的這話卻是讓低下衆人各自面色深沉。

對於陳敬雲的感覺,包括鄭祖蔭在內都是很複雜的,一方面是佩服陳敬雲的軍事手段,對於陳敬雲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掌控福建全省是佩服的。這等手段,這等魄力不是普通人可以辦到的,正是因爲這一點,當初鄭祖蔭等人才推舉陳敬雲當這個都督。

同樣是因爲陳敬雲手中強悍的軍事力量,才讓鄭祖蔭等人對陳敬雲格外忌憚,甚至到了明確防備的地步,就怕陳敬雲以軍事手段強行獨裁。

爲此軍政府成立後的這一個多月時間裡鄭祖蔭等人牢牢把控着軍政府的事務不讓陳敬雲染手,同時也試圖拉攏軍中將領,不過現在國民軍的中高級將領幾乎都是陳敬雲的嫡系,少數幾個關係稍微偏一些的也看不上鄭祖蔭這些士紳富商。不得已之下他們轉而支持林文英等革命黨人和陳敬雲爭奪軍權,可惜林文英等革命黨的勢力早已經被陳敬雲排擠出了國民軍,眼下只剩下一個蕭奇斌而已,偏偏那蕭奇斌原先和林文英也不怎麼對路。

他們辛苦防備了陳敬雲這麼久,自然不想再讓陳敬雲把手伸進軍政府當中來。

如果說現在去請求陳敬雲的話,會發生什麼事誰也說不清楚,如果一個弄不好讓陳敬雲找到機會徹底掌控軍政府的話,那麼自己這些人也就該辭職下臺了。

可是如果不去找陳敬雲的話,韓辰旭那隻瘋狗就會繼續咬人,現在是夏侯東,下一次說不準就是在做的諸君了。

衆人無話,鄭祖蔭也是嘆了口氣,半晌後道:“我等會就去求見都督!現在軍政府要穩下來,就不能讓韓辰旭繼續發狂下去!”

當鄭祖蔭等人愁眉苦臉的時候,韓辰旭卻是站在陳敬雲身邊,陳敬雲揹負着手站在亭子的欄杆邊上,視線落在了不遠處的幾株矮樹叢上,同時嘴上卻是說着話:“我前幾天對你說要革新吏治,說是要三個月見成效。可你是不是也太急了些,這不過兩三天工夫就弄的人心惶惶了!”

韓辰旭知道陳敬雲擔心什麼,直接道:“都督放心,卑職知道分寸。這批人裡頭除了夏侯東還有些分量外,其他的都是閒職或中低級官員,不會影響到軍政府的正常運轉!”

陳敬雲聽罷點頭:“這就好!”

陳敬雲雖然指望着韓辰旭革新吏治,但是他卻更在意軍政府的穩定,現在福建軍政府成立不過一個多月的時間,軍政府的主要工作也都還在穩定民心上面,大批的撤換中高級官員會造成政局動盪,危及軍政府的正常運轉,這就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了。如果說韓辰旭做事不懂得分寸,胡亂抓人的弄的軍政府面臨崩潰的話,從而影響到他的戰略大局的話,陳敬雲說不準就會把韓辰旭直接槍斃掉。

儘管韓辰旭說自己知道分寸,但是陳敬雲還是覺得有必要親口囑咐:“吏治革新不是一天兩天的事,重在持久,不爭朝夕。”

韓辰旭恭敬道:“屬下明白!”

此時陳敬雲似乎想起什麼,而後道:“對了,你監察部裡能辦案的行家不少,抽調幾個得力的人出來,我有另用!”

韓辰旭聽到陳敬雲要人,想要問陳敬雲要這些人做什麼用,但是見陳敬雲沒打算主動說他也就沒問了:“我回去就把人送來!”

陳敬雲卻道:“嗯!”

韓辰旭一直待到了傍晚時分纔出來,出來的時候剛好碰見了來求見陳敬雲的鄭祖蔭,兩人雖然有意見,但是誰也沒表露出來,兩人還笑呵呵的問候了幾句。

鄭祖蔭走遠了才輕聲的罵了句:“瘋狗!”

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29章 夏日情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891章 趙臨東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848章 空襲!!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187章 上海亂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891章 趙臨東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157章 長樂號第891章 趙臨東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233章 喜與憂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31章 財政困境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598章 鎮壓(一)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38章 英國領事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
第459章 教育興國第129章 夏日情第735章 炎帝級改裝計劃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724章 低速重彈計劃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421章 初冬陽光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786章 香港問題(一)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891章 趙臨東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848章 空襲!!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781章 蘇德戰爭(二)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64章 悅己者容第29章 購軍械(二)第1018章 德國的崩潰(二)第383章 於世峰的小心思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187章 上海亂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134章 海軍處(一)第824章 印度洋是我們的!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332章 雙方計劃第206章 妻妾諸事第578章 總動員(二)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503章 護國軍大敗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582章 第二軍的覆滅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45章 煙土和財政第327章 空中決戰第891章 趙臨東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60章 蘇浙局勢(三)第335章 航空變革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667章 安州戰役(二)第366章 空運補給第157章 長樂號第891章 趙臨東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233章 喜與憂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277章 教育事(一)第594章 大罷工(一)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499章 孫文回國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451章 張作霖的選擇第834章 太平洋戰略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863章 魂斷大和(二)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501章 長沙無恙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31章 財政困境第489章 西南攻略第522章 航運和造船第598章 鎮壓(一)第264章 小別新婚第38章 英國領事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903章 東京空戰(三)第142章 炮艦討論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