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蘇俄KV坦克

1936年12月,初冬的蕪湖並沒有和北方地區一樣雪花飄揚,只是空氣中的寒氣略微濃郁了些,大街上走着的人們穿着比深秋時更厚的衣服,而且不少人還是穿着各大工廠發送的工廠制服。

蕪湖這個城市和中國的其他城市有些不同,這是一個很純粹的工業城市,幾乎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工廠,而這些工廠絕大部分都是和鋼梯、機械能夠扯上關係的,受益於蕪湖鋼鐵行業的迅速發展,蕪湖目前是中國最大的鋼鐵基地,同時還是中國最重要的機械製造基地。

裡頭擁擠了一大堆中國目前最重要的企業,其中蕪湖鋼鐵是中國第二大鋼鐵製造企業,中國最大的特種鋼生產企業。蕪湖重型機械公司是國內最大的重型機械製造商,主要生產各種特種工程機械。蕪湖重武器兵工廠是中國最大的火炮生產製造商。蕪湖特種機械公司也就是原來的蕪湖坦克廠是中國最大的履帶式機械生產供公司,包括民用的拖拉機、挖掘機、推土機,當然它最重要的業務還是坦克,蕪湖特種機械幾乎提供了中國所有的坦克,在國內外大名鼎鼎的T6、T9系列坦克就是他們的產品,而中國陸軍最新式的T11、T12系列坦克也是他們所生產的。

就連蕪湖重型機械公司生產的1934年式105毫米自行火炮、1935年式155毫米自行火炮、武漢重型機械公司生產的T13自行反坦克炮這些裝備所採用的坦克底盤都是蕪湖特種機械公司所提供的。

除了這些大型企業外,實際上蕪湖還有衆多的基礎材料方面的企業。

毫不客氣的說,蕪湖這個城市就是撐起了中國至少半數的工業,一旦沒有了蕪湖,幾乎整個中國工業都會陷入停頓的狀態,甚至無法制造坦克、飛機,無法建造軍艦。

如此重要的工業城市自然是受大的重視,陸軍在這裡佈置了足足兩個師、一個獨立防空團,而把範圍擴大一些的話,以蕪湖爲中心,一天之內中國的陸軍就能夠隨時抽調十個師以上的兵力。

但從防禦來說,蕪湖的防禦力量比南京、上海都要強一些。

當然這些軍事力量平時是不會出現在民衆面前的,在普通人的眼中,蕪湖是一個整天都濃煙滾滾,機器聲不斷的城市。

不過這天裡,平常忙綠而平靜的蕪湖卻是嚴肅了許多,一些要緊地方也能夠看見軍人出現,在火車站更是有着衆多神情嚴肅的軍人,而且這些軍人和他們平常所看見的士兵有些不同,這些人身上的軍服並不是尋常軍人的棕綠色軍服,而是藏青色的軍服,袖口上還繡着金邊,而且一個個肩膀上的軍銜都非常高,清一色的士官,連一個普通的士兵都沒能見到。

如果有熟悉中國軍隊的人在,那麼就會認出來,這些軍人並不是普通的軍人,而是極爲特殊的警衛師。

而如果能夠認出來這些部隊是警衛師的話,那麼也就很容易就能夠猜得出來,總統陳敬雲來蕪湖了。

蕪湖火車站裡,剛下火車不久的陳敬雲面帶微笑的見過了蕪湖當地的市政府官員,下面的這些官員雖然也神情恭敬,不過並沒有和其他城市的地方官員一樣顯得很緊張,理由嘛也簡單,因爲陳敬雲來蕪湖的次數多了。

蕪湖作爲中國目前最重要的工業基地,加上南京距離蕪湖也不遠,早上去,傍晚就能夠回到南京,所以陳敬雲來蕪湖的次數比較多。

不用多時,陳敬雲和一大羣軍政高層出了火車站,然後總統的視察車隊就是開始駛離車站,和往常的視察一樣,先去當地的市政府看了一邊,然後聽了當地政府的報告,之後纔去了各大企業。

蕪湖特種機械公司,公司的管理高層小心的跟在身邊,而陸軍的新任兵器總監郭恆思中將走在陳敬雲身邊。

“我們的一些兵器裝備在西班牙內戰裡還是經受住了考驗的,早期我們向西班牙兩方面提供的T6坦克雖然因爲都是老舊坦克以至於維護上麻煩一些,但是面對其他國家所提供的坦克還是有着較大的優勢,經過實戰證明,目前蘇俄中依舊大量裝備的現役T26系列坦克和BT5系列坦克根本無法對抗我國的T6坦克。”郭恆思一邊走一邊說着。

其實不用西班牙內戰的實戰證明,中國陸軍方面都是知道T6坦克的性能勝過蘇俄目前的大量輕型和中型坦克的,就是對上蘇俄最新式的KV系列重型坦克的話,T6坦克上的五十七毫米坦克炮就顯得力不從心了。不過蘇俄的KV重型坦克設計之初可不是爲了對抗中國的T6坦克,而是爲了對抗中國的T7重型坦克,不過KV坦克還沒有研究好呢,中國的T9中型坦克就隆重登場了,加一步加大了中蘇之間的裝甲力量差距,當時斯大林也夠狠心,一下子就拋棄了原有的多炮塔的T-100等重型坦克的研發,並根據已有的研究成果繼續研發KV坦克,併成功的在1935年研發出樣車,據說斯大林看過這款坦克後大爲滿意,而蘇俄內部更是聲稱KV重型坦克足以碾壓世界上的所有現役坦克,蘇軍的滿意讓這款KV坦克的樣車一通過測試後就迅速大規模量產,並迅速部署到了西比利亞前線。

不過他們也不想想,他們的KV坦克可是用了足足四十多噸,才取得了這種性能,而且他們裝備的火炮也不過是七十六點二毫米的坦克炮,威力甚至都比不上T9坦克上的主炮。不過蘇俄陸軍既然敢放出話來說KV坦克足以碾壓世界上所有的現役坦克,自然是因爲它那厚重的裝甲,那七十八十毫米厚的裝甲足以讓大多數七十五毫米口徑以下的坦克炮無法穿透。

蘇俄設計了四十多噸的KV坦克去對抗中國的T9系列和T6系列坦克,不過他們的KV坦克服役時,中國的T12坦克和T11坦克也相繼服役了,這兩種坦克如果對上KV坦克的話,都能夠佔據優勢,尤其是T11重型坦克,防護比KV好,機動性也比它好,火力更不是一個檔次的,T11重型坦克碾壓KV坦克基本是無懸念的。

三十年代的坦克的研發和設計上,中國陸軍敢說第一,其他國家基本就不敢說第二了,就連老牌的工業強國英國、美國都比不上。

以至於到了1936年的今天,中國的T6坦克都服役十多年了,很多都是到了使用壽命而報廢或者退役了,但是T6坦克在世界衆多現役坦克中,性能依舊算得上一流。

“重武器方面的試驗機會不是太多,所以陸軍方面也是不打算繼續向西班牙供應先進的重型裝備了!”中國陸軍本來是想要在西班牙戰場上試驗新式武器的,不過西班牙戰場上卻是沒有和預料中的一樣出現大量新式武器,比如中國陸軍原本預料蘇俄會向西班牙提供他們的KV系列坦克,要不然也不會往西班牙那邊賣了少數T9坦克,但是沒想到蘇俄實在太小氣,連他們唯一的小弟都不肯給KV坦克,只給了一批T26和BT5坦克,而這些坦克用T6坦克就能夠對付了,完全用不上T9坦克。

至於中國陸軍所研發的其他新式重型裝備,比如自行火炮,比如自行反坦克炮,自行防空炮,這些東西基本都是第一次出現,而且價格也不便宜,更關鍵的是他們在西班牙根本就找不到對手。中國的T13自行反坦克炮的作戰目標是蘇俄的KV系列重型坦克,自行防空炮是裝備裝甲部隊的,自行火炮也是用來伴隨裝甲部隊快速突進的,而西班牙那邊根本就用不上,他們連成規模的裝甲部隊都沒有。

“不過輕武器方面的機會還是非常多了,我們賣給佛朗哥的1935年式衝鋒槍第一次得到了實戰檢驗,效果非常不錯,在各國輸入西班牙的新式衝鋒槍中性能算得上是一流的!”郭恆思繼續說着。

陳敬雲一聽這個1935年式衝鋒槍,有些疑問什麼時候又冒出來一個新式衝鋒槍了。他陳敬雲雖然關心軍備的發展,不過他關心的大部分都是重型裝備,比如坦克、飛機軍艦之類的。而對於普通軍械的一些改進偶爾雖然也會看,不過關注的並不算多。畢竟他事情非常多,不可能每天都分出太多的功夫來關注軍事裝備。

眼見陳敬雲面露疑惑,郭恆思當即解釋道:“這是根據1928年式衝鋒槍改進而來了!”

陳敬雲點頭,衝鋒槍的發展在十幾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現在是正常的改進,陸軍那邊沒當大事給他彙報也算是正常的。

由於技術每一天都在發展,軍事裝備的性能基本上每年都一個臺階,三五年就得更新換代,那種一槍`包打天下的時代是不會出現在一戰和二戰期間的,中國的輕武器系列發展到今天,可以說是型號衆多,以最基本的步槍爲例子,從第一代6.8毫米的1916年式步槍開始,已經先後改進了五六次,然而每次改進後名字也不變,還是叫1916年式步槍,還有重機槍也是發展了好幾個型號了,輕機槍更是先後發展了差不多十個型號,儘管這衆多型號的槍械不可能每一種都大規模裝備,大規模換裝的只有一兩種,不過發展了衆多型號是事實,陸軍要從衆多的型號中選出最優秀的一款大規模裝備。

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1024章 忍讓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619章 桃花情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57章 北京初雪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139章 7月調整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91章 伍世鍾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09章 衝鋒(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67章 關餘貸款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858章 秦海濤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86章 毒氣彈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51章 胡陳之爭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848章 空襲!!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233章 喜與憂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1040章 秋熱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760章 xb10項目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917章 F5對P51(一)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
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475章 青島第一戰第799章 烏蘭烏德戰役(四)第974章 南京談判(二)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183章 杭州晚宴第807章 阿斯塔納攻勢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1024章 忍讓第731章 自安級驅逐艦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619章 桃花情第638章 黎明前的衝鋒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第957章 繼承人(三)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57章 北京初雪第633章 經濟危機下爆發的戰爭第850章 黎明到來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139章 7月調整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537章 陸軍的兩千五百門火炮第180章 莊大福和第八師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191章 伍世鍾第565章 燕薩聯姻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209章 衝鋒(一)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683章 平壤戰役(二)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67章 關餘貸款第414章 江北大捷(一)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858章 秦海濤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189章 黃興的選擇(二)第586章 毒氣彈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第422章 我要做你女人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123章 浙江之未來(一)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979章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862章 魂斷大和(一)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871章 擊沉瑞鶴號(二)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027章 政治體系第466章 段芝貴入川第51章 胡陳之爭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第655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一)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955章 繼承人(一)第753章 泰國的擴張(二)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848章 空襲!!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605章 巡視之蕪湖第233章 喜與憂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1040章 秋熱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760章 xb10項目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515章 華夏銀行危機第917章 F5對P51(一)第333章 午夜初啼第305章 入役儀式(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