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

在顧維鈞遞過去的方案書裡頭,第一條就是朝鮮獨立。這說的好聽是獨立,實際上就是把朝鮮割讓給中國。因爲誰都知道,中國現在佔領着朝鮮,而礙於國際影響,中國並不會說直接吞併朝鮮,因爲直接吞併朝鮮的話,會造成重大的國際影響,美國、英國肯定會全面反對的,而且吞併朝鮮對中國來說也沒什麼太大好處,就跟美國吞併墨西哥一樣,這要說出來一百個美國人九十九個都得反對。因爲吞併了朝鮮這樣的落後地區後,朝鮮半島就是中國領土,朝鮮人民就是中國人了,如此一來就不能把朝鮮當成產品傾斜市場和原料來源地,反而還要爲發展朝鮮經濟而投入大批力量,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

中國自己都還有着一大片的欠發達地區翹首以盼中央財政和政策的支持呢,那裡有多餘的精力去扶持開發朝鮮啊。

而扶持朝鮮獨立的話,那麼中國就有把握把朝鮮徹底控制住,通過駐軍、商貿條約等一系列的手段,完全可以把朝鮮當成殖民地來`經驗。

而這種殖民地式的經驗只單純的掠奪就可以了,不用費心思去提高當地的民衆生活水平。

不管中國只打算直接吞併還是說殖民朝鮮,這都不是日`本所能夠忍受的,日`本雖然被中國趕出了朝鮮,但是他們也絕不會輕言放棄朝鮮,誰要是敢輕言放棄,那麼第二天就會被罵成賣國賊。

顧維鈞早已經預料到日方代表會有這種反應,當即道:“幣原先生彆着急,還請看完後面的內容!”

這個時候,幣原喜重朗纔是忍着怒氣繼續看下去,而看着的時候,臉上的怒氣也是慢慢平淡,繼續出現了濃濃的疑惑之色。

“重新修訂兩國商貿條約,制定兩國海軍限制條約這兩點倒是可以商討!”幣原喜重朗這個時候翻看完了整個方案書後如此道。

“先放下朝鮮地位的問題不談,我方提議爲了加緊兩國的經濟聯絡,商定一個互惠商貿條約。想必貴方也清楚,目前全球都有着嚴重的經濟危機,此次危機對貴我兩國也是影響重大,各國的貿易壁壘讓貴我兩國的出口額急降。我們的意思是,建立中日兩國間的商貿互惠條約,承諾對彼此恢復經濟危機之前的關稅水平,甚至進一步降低!我想這對於貴國的紡織等產業來說是極好的消息!”

說到這裡的時候,顧維鈞繼續道:“除了我們兩國之間的上好互惠條約,我國也是準備和俄羅斯共和國簽訂類似條約,如果日後的朝鮮地位問題能夠得到順利解決,也可以把朝鮮納入進來。屆時中日俄朝四國,就可以形成了一個東亞互惠商貿聯盟。”

“朝鮮問題乃是本國原則性問題,貴使就不用多談了。不過對於這商貿互惠條約,倒是可以商討一二,此外也可以把泰國加入進來!”幣原喜重朗不打算把朝鮮牽扯進來,朝鮮地位的問題是個大問題。但是他卻是對中國提出的這個商貿互惠聯盟很感興趣,他很清楚目前世界的經濟危機對日`本經濟的嚴重影響,而更加清楚一旦中日兩國之間放下貿易壁壘的話,那麼將會對日`本重整經濟發揮出重大的作用,畢竟在戰前,中國可是日`本的主要貿易國之一。

當然了他也很清楚,這種好處並不是日`本一家獨佔,通過互惠商貿條約,日`本的紡織業以及其他輕功產業能夠獲得中國的一部分市場,但是不可避免的日`本也必須對中國開放一部分的市場,而其中可以預料的是,一旦這些條約敲定,中國的醫藥、電氣甚至汽車這些產品都會大規模進入日`本。

這以上說的都是工業產品,此外還有原材料部分,而這一點對於資源緊缺的日`本而言則是有着更大的好處,原料廠中的農產品,尤其是糧食是不可能獲得大量進口的了,畢竟中國人口那麼多,自己都不夠用,每年還得從東南亞地區進口相當多,泰國,法佔印度支那(越南等地區)都是中國進口糧食的主要地方。糧食這些不可能會有,但是礦產資源卻是可以大量輸出的,中國的煤炭,鐵礦,石油以及其他的稀有礦產都是日`本所急需的。

原本在戰前的時候,日`本就是大量進口中國的礦產資源了,現在失去了朝鮮後日`本資源緊缺的情況更爲嚴重,雖然由於中日開戰後,日`本也是開始從東南亞甚至美國、印度進口這些資源,但是海途遙遠,運費高昂,這種措施在和中國進行戰爭時還能採取,但是在和平狀態下繼續這樣的話,會讓日`本猛獸極大的經濟損失。

而戰爭不可能一直都持續下去的,哪怕目前中日已經處於戰爭中,但是大家都很清楚,朝鮮那邊日`本陸軍戰敗後,實際上兩國之間的戰爭就已經結束,接下來中國沒能力登陸日`本本土,日`本也沒能力反攻朝鮮,如果硬要撐下去的話就是一個兩敗俱傷的僵持狀態。所以戰爭結束是肯定的,而且是會在短期內就結束,現在的問題就是雙方願意爲結束戰爭付出多大的代價。

而戰爭結束後,大家雖然是剛打了一仗,但是貿易肯定是會再一次開啓,這個和願不願意沒關係,而是赤裸裸的利益關係,這都不打仗了,不賺錢幹嘛,難道還一直隔着大海對罵不成,一直僵持對持可發展不了經濟,國際經濟不發展,哪來的錢發展軍備啊,不發展軍備又談何抵擋周圍國家的進攻。

有錢不賺王八蛋,這話雖然粗俗一些,但是基本可以運用到世界上主要國家的外加政策裡頭。仇恨、甚至意識形態這些東西都是爲了爭奪利益而喊出口的口號而已,誰信誰倒黴。

所以別看中日兩國打生打死,兩國軍人在戰場上生死相對,但是在兩國的高層心裡頭,打仗那純粹是因爲利益關係,可不是爲了虛無縹緲的仇恨。

現在世界各國都相繼建立了貿易壁壘,中國和日`本的出口貿易都是受到了極大的阻礙,如果戰爭能夠順利結束的話,儘管中日兩國依舊存在敵意,但是中國依舊是日`本極爲重要的貿易國,這一點不會因爲兩國打過仗就發生變化的。

和平時期大家做生意,戰時大家打仗,這種事情聽起來或許會覺得很奇怪,但現實就是這麼操蛋啊。

“現在的商貿互惠聯盟只是一個草案,具體的還需要大家一起共同來完善,而爲了表示我國維護東亞地區和平的決心,我國願意和貴國重新簽訂一份海軍軍備限制條約,當然了,這份軍備限制條約必須是在上一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的框架內進行。”

顧維鈞說出了這話後等着幣原喜重朗回答。

如果說中日商貿互惠條約能夠讓兩國能夠彼此間獲得較好的產品市場和資源供應外,那麼這個海軍軍備限制條約大體上可以看成是壓制兩國爆發下一場戰爭的東西。

海軍軍備限制條約,世界的主要海軍國家已經是簽訂了華盛頓海軍條約,而各國當初簽訂這個條約,其主要目標也是爲了避免各國無限制的發展海軍,從而導致引發世界大戰。因爲發展海軍是很花錢的,大家一旦海軍軍備競賽一起來,那麼就是一個無底洞,再多的錢也不夠往裡頭填,別說原本經濟困難的日`本了,就連經濟狀況好很多的中國也是無法承受海軍軍備的重擔。

去年中日兩國相互開戰後,很自然的和上一次戰爭那樣相繼臨時退出華盛頓海軍條約,那份華盛頓海軍條約約束的是和平狀態下的各國,簽約國一旦打起仗來那裡還會有心情顧得上這些條約啊。

不過雖然都臨時退出了華盛頓海軍條約,但是實際上卻沒有做出太多範圍華盛頓海軍條約的事情。

因爲開戰之初大家實力都處於一個巔峰水平,日`本對自家的戰列艦有着非常的信心,而中國也是對自己的航空母艦有着非常大的信心。儘管一場海空打仗打下氣日`本海軍實力受損,但是也同樣的空出了大量的噸位,所以現在日`本海軍往後五年內就算全力發展海軍,頂多也就是恢復到以往的水平,這種情況下日`本要想超出華盛頓海軍條約的限制還是比較困難的事情。

而中國海軍也沒有類似的計劃,中國海軍在交戰中損失並不大,受傷的主力艦也都能修復,而損失的主力艦即就一艘華武號重型巡洋艦而已。海軍內部雖然也有建議繼續大規模擴張海軍,但是規模也不會太大,而且主要工作會放到在建中的那兩艘航空母艦來。

而一旦這兩艘航空母艦建成後,中國就擁有六艘艦隊航空母艦,這等實力實際上已經能夠穩壓現今的日`本海軍了,別說日`本海軍了,就算對上美國海軍和英國海軍,如果能夠把航空母艦的優勢發揮出來,獲得戰略優勢也是比較容易的事情。

當然了單單靠航空母艦也不行,還得有其他的軍艦,比如驅逐艦,巡洋艦,戰列艦。

這戰爭還沒有結束呢,中國海軍內部就已經是有聲音提出建造下一代戰列艦了,不過對於戰列艦是否應該建造卻是引起了海軍高層的一番議論,其中海軍內部的航空派和戰列艦派引經據典訴說着該不該建設戰列艦。

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72章 牽手賞梅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72章 牽手賞梅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502章 大會戰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350章 蔡凝(一)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133章 籌餉處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597章 爆發(二)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187章 上海亂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213章 大戰(三)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213章 大戰(三)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941章 終戰令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
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47章 復古風情第93章 福建國民黨第33章 羅漓心思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72章 牽手賞梅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376章 態度和退路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625章 繁榮背後的危機第509章 海陸空發展計劃第471章 105毫米榴彈炮第1052章 十大集 團軍第72章 牽手賞梅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588章 第二次華盛頓海軍條約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494章 經濟戰爭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11章 午夜暗香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316章 陣營選擇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658章 裝甲洪流(二)第920章 核平東京(一)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380章 衡陽戰役第615章 林家的意第896章 血戰琉球第125章 浙江財政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259章 聖誕夜(一)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293章 孫黃李的憂慮第502章 大會戰第202章 沈綱計劃(三)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949章 德國問題(三)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292章 雙方聯合第558章 空襲旅順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350章 蔡凝(一)第20章 袁方的第三營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1036章 奉陪到底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914章 中美聯合公報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12章 家事天下事第745章 印尼騷亂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357章 第五混成旅(三)第927章 日本人的選擇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496章 十字路口激戰第133章 籌餉處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697章 制空權的爭奪第597章 爆發(二)第831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二)第1023章 杜魯門的問題第797章 烏蘭烏德戰役(二)第131章 軍事教育變革第405章 商務代表團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187章 上海亂第110章 通電罵戰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196章 鎮江之戰(五)第213章 大戰(三)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213章 大戰(三)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218章 解家莊戰事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691章 商貿互惠協定第549章 鄂木斯克會戰(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941章 終戰令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844章 太平洋公約(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