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危急四伏的軍營

餘額不足

十月的福州城本是風高氣爽的時候,不過前些時候剛下了幾場大雨,這空氣裡彷佛還能聞見雨絲的味道,這騎馬迎風疾馳竟也能感到絲絲的涼意!

陳敬雲和馬管帶、林成坤三人三馬由朝着南校場而去,陳敬雲身穿新式青色軍服,腳蹬黑色長筒馬靴,肩章黃紅交叉爲底色,上別三枚龍紋金扣、領章則是三道金邊半繞着金龍吐寶藍珠,按照清末新軍軍銜制,乃是屬於中等第一級,同正參領銜,正三品。這換成西式軍銜約同上校!清末對新軍軍銜控制的很嚴,實行的是一官一職,整個福建內比陳敬雲軍銜高的只有幾個而已!和以後的民國數十年裡將軍滿地跑的情況完全不同。

騎着馬走在大街上,看着街上那帶有明顯歷史韻味的建築,再看路上的行人,讓陳敬雲感到陌生的同時又熟悉,對於這些自己本該是感到陌生的,但是原屬陳敬雲的記憶卻又讓他對這些感到熟悉。甚至他都有些搞不清楚到底是自己搶佔了陳敬雲的身體還是陳敬雲吞噬了他的靈魂。

感嘆之餘眼光一掃,看着馬管帶和林成坤各自騎的馬突然想起。這新軍中戰馬本來就不多,一共也才近五十匹戰馬編成一隊,馬管帶和林成坤騎着的馬應該還是從馬隊裡借來的。

也許是察覺到了陳敬雲的目光,馬管帶朝着陳敬雲咧嘴笑了笑!

這馬管帶姓馬名成,據他自個說取的馬到功成的意思,以前是舊軍的一個哨官,後來福建從各營舊軍中抽調勁銳補入新軍,馬成憑藉一身勇武,愣是擠到了進入新軍的機會,到第三十八標第二營裡當了個正目,後來陳敬雲擔任第二營管帶的時候慢慢把馬成提了起來當隊官,由此成爲陳敬雲的心腹,年初的時候陳敬雲暫署第三十八標統帶,自然就把馬成又提了上來任第二營的管帶。

而林成坤乃是陳敬雲的姻親,陳敬雲的胞姐嫁給了林成坤的大哥爲妻,有了這等關係後,今年才從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的林成坤一回到福州就被陳敬雲招攬,現到第三十八標第二營任督隊官,另外還兼了陳敬雲的親兵隊隊官一職。

這兩人可以說都是陳敬雲親手提拔招攬的,自然是親信中親信,都被委以重任。

也正是有了這層關係在,這兩人才會在一得到武昌起義的消息後立馬通報陳敬雲。

南校場距離柳河巷雖然有些距離,但是騎着馬小跑片刻後也就到了。剛進南校場,就有人迎了上來牽馬,下馬後陳敬雲就是沿着腦海的記憶往標署而去,進門後陳敬雲略微一打量這第三十八標的司令處,發現和記憶裡相差無幾。

此時,司令部內有數人,陳敬雲定睛一看,和腦海的記憶略微一對比就是知道了這些人的身份。

那身穿便服,約莫四十餘歲的男子乃是第三十八標的教練官馮勤,副參領銜,此人身材並不高大,甚至看起來略微瘦弱,不過別看他如此,這當真打起來,三五個壯漢近不了他的身。這馮勤算是陳敬雲的繼任,當初陳敬雲從第三十八標教練官調任第二營管帶的時候,就是馮勤接替了他的位置。這兩年來做事可謂是滴水不漏,不偏不移,讓人找不出一點毛病來。

陳敬雲年初掌管第三十八標的時候原本想把這教練官也安插爲自己人,但是奈何一時間找不到馮勤的錯處,也只能任由他了。畢竟,這年頭新軍裡的都是正職掌管大權,副職是一個很尷尬的位置,地位雖高,但是沒多少實權,也就是平常時候提提意見罷了。

馮勤對面乃是一名三十餘歲的軍官,協參領銜,此人名爲蕭奇斌,乃是炮營的管帶,這人雖然陳敬雲相熟,但是炮營是直屬鎮司令處管轄,和步兵營可以說不同系統,關係比起馬成而言自然是要次上一些。

除了這兩人外,還有幾個書記官等司令部軍佐!

屋裡的衆人間陳敬雲等人進來了,自然是連忙起身相迎,馮勤更是上前一步:“陳大人,您來了!”

陳敬雲點了點頭道:“嗯!”

應了聲後陳敬雲轉頭對一書記官道:“快去把隊以上主官都請過來議事!”

不說那書記官應聲去請人的時候,陳敬雲則是轉頭對馮勤、馬成、蕭奇斌、林成坤等人道:“都進來議事廳吧!”。

相對比知道武昌爆發革命的馬成和林成坤,馮勤和蕭奇斌則是一頭霧水,他們可還沒有得知武昌革命的消息呢,畢竟南校場這邊可沒有直通電報,這消息一時半會應該是傳不過來的。

待這幾個人坐下後,不用吩咐就有司令處勤務兵端上了茶,這會人也沒有來齊,陳敬雲自然也不會着急說武昌起義的消息,只是按照腦海中的記憶和衆人說話:“馮大人,我不在的這幾天軍營事物可好?”

當即馮勤放下了茶杯,面帶恭敬:“大人放心,這幾天裡屬下一直按照您先前的吩咐署理營務,沒出半點亂子!”

馮勤這樣看似恭敬的樣子加上做事可謂是滴水不漏正是保住他數年來教練官位置的手段,當然了,這只是面子上的事情,低下里自然有着諸多見不得人的手段。

陳敬雲點了點頭,這南校場不但是第三十八標的大本營,更駐紮了其他鎮屬部隊,整個福州城內的新軍都駐紮都這裡,如此緊要的地方在現在這種時局裡可不能亂。

隨後陳敬雲把目光轉向了蕭奇斌:“上會聽統制大人說,給炮營新買了六門最新式克虜伯七五生步炮,料想這幾日應該到了吧!”南校場裡除了第二營外,其他的部隊雖然不歸屬陳敬雲直接管轄,但是這南校場只有第三十八標司令處,也只有陳敬雲這麼一個標統,按照習慣平日裡其他鎮屬炮隊,輜重營,馬隊等一些軍務也能管管。

蕭奇斌顯然比馮勤豪爽的多:“承蒙陳標統在統制大人面前擡舉,總算是把這六門炮給拉了回來!手下兄弟正在加緊操練,不用多久就能成隊了!”

蕭奇斌言語中多有感慨,第十鎮地處福建,早年編練的時候就一直缺少經費,這麼多年來雖然練成了十營步兵,但是炮標馬標等兵種卻一直是缺編的,這原要千騎兵力的馬標也只練成了五十騎一隊,而炮標也只煉成了一營兩隊共十二門炮,這其中半數國產的五十七毫米過山炮,半數是克虜伯七十五毫米過山炮,自年初廣州爆發動亂後,閩浙總督鬆壽生怕福建受到廣東亂軍侵擾,緊急向洋行訂購了六門七十五毫米的野炮,準備備齊一營炮,原本這訂購的火炮要等洋行那邊從國外運來後纔可以到手,但是蕭奇斌得知怡和洋行那邊有庫存的六門野炮,就拉了陳敬雲等幾人一同說服了孫道仁,說是從國外訂購的話太慢,後來孫道仁又向鬆壽說了此事,纔算是加了兩成的價格,把原本其他省份訂購的這六門炮給拉了回來。

“應該的,畢竟萬一有了戰事,有了炮營的兄弟支持,我們這些步兵才能事半功倍啊!”陳敬雲已經起了拉攏蕭奇斌這人的心思,不爲別的,就爲了他手上的這十八門炮!

這話沒說多久,議事廳的門就推了開來,然後陸續走進來了一衆軍官,這羣軍官自然是南校場內的各部主官。

陳敬雲一個個看過去的同時,一邊翻動着腦海裡的記憶,試圖從這些人中找出所謂的革命黨分子。

這當先走進來的乃是第二營的四個隊官,這四個隊官都是陳敬雲親手從下面提拔起來的,雖然不敢肯定他們是不是革命黨,但是自己和他們的關係自然是不錯的,和馬成一樣屬於自己的親信。緊接着的是馬隊隊官黃安源,工程營林文英和他手下的兩個隊官。後面還有輜重營、軍樂隊等軍官陸續進來。

不多時,南校場所有隊以上的軍官都已來齊!

顯然和馮勤他們一樣,這些人還不太清楚陳敬云爲和會召集衆人來議事,面上自然是露出了疑惑表情。

待衆人坐定後,陳敬雲也不耽誤時間:“林成坤,你來說說昨晚的事!”

林成坤道:“是!”隨即起身環視一圈後道:“據電報消息,昨夜武昌那邊的新軍發生了兵亂,目前亂軍已經佔據了武昌城,吳兆麟和熊秉坤等軍官擁黎元洪爲督軍,併發布了告全國通告!”

此話一出,低下衆人皆是臉色大變!而坐在上首的陳敬雲則是仔細觀察着下面衆位軍官的反應,並暗自給下面的這些軍官下定語:這個是可以拉攏的,那個是不可以拉攏的,這個是忠於滿清的,那個是傾向於革命的。

第二營四個隊官反應比陳敬雲想象的還好一些,只見他們露出了驚訝之後齊齊看向了陳敬雲,顯然是把陳敬雲當成了主心骨,關鍵時刻是聽陳敬雲號令的。而馮勤一如既往的面無表情,眯着眼,彷佛沒聽見一樣。馬營隊官黃安源則是驚訝之餘閃過一絲喜色,而工程營管帶林文英和他手下的兩個隊官同樣露出了喜色,雖然他們表露的很輕,但是依舊讓陳敬雲看了出來。

至於陳敬雲看重的炮營管帶蕭奇斌則是驚訝之後陷入了沉思,這多少讓陳敬雲感到有些奇怪,這不怒不喜就是不太正常了,之餘他手下的兩個隊官則是齊齊看向了蕭奇斌。

這短短瞬間,就是讓陳敬雲看見了衆人的反應,甚至都略微猜出了他們的身份。不過陳敬雲對有這麼多軍官傾向於革命並不感到奇怪也不感到憤怒,畢竟連陳敬雲自己都打算着聯絡革命黨呢。

“這消息現在還沒有傳開來,不過這消息終究是會散開來的,想必到今晚恐怕整個福州城都會知道了。這等關頭,我不管外面發生什麼,但是在南校場這裡我只要求一點,那就是‘穩’!”陳敬雲話說着說着就是逐漸面色帶冷:“這幾天各部嚴令士兵,不得出營,不得鬧事,違者一律嚴懲!”

隨後他吩咐馮勤道:“等會傳令下去,緊閉營門,不得放任何一人進出!”

不過他這話剛落下,門外就是傳來了一聲槍響!

清脆的槍聲彷佛海嘯一樣,捲起了衆人心中的驚天駭浪:“難道出事了?”

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230章 問與答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969章 北非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352章 蔡凝(三)第28章 購軍械(一)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998章 陰謀(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350章 蔡凝(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261章 煙華夜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352章 蔡凝(三)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87章 洪府娶親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23章 收攏軍心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621章 陸小曼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139章 7月調整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210章 衝鋒(二)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456章 北巡(一)
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613章 航母崛起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192章 鎮江之戰(一)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279章 各方拉攏第294章 唐強的首戰第270章 洪子泰(三)第873章 戰列艦在行動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1059章 大戰終結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676章 南京冬日第81章 國民軍第一師第230章 問與答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61章 房樑和秋風第969章 北非第8章 暴風雨前夕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888章 登陸激戰(二)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265章 東南宣撫使(一)第899章 轟炸東京(二)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550章 戰列艦回國第369章 陳家兄弟(二)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352章 蔡凝(三)第28章 購軍械(一)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894章 新加坡戰役(三)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664章 戰爭中的工業經濟第998章 陰謀(二)第500章 曹錕之忐忑第350章 蔡凝(一)第323章 渡江計劃(一)第261章 煙華夜第136章 唐袁矛盾第1030章 調查局動盪第1001章 風雲再起(二)第1008章 破碎的水晶(三)第330章 商業和財團第585章 旅順攻略第435章 海軍變革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696章 轟炸日本第352章 蔡凝(三)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87章 洪府娶親第631章 大興土木第23章 收攏軍心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621章 陸小曼第718章 兒女初長第689章 林陳坤的重新的崛起第635章 雪地煙火(二)第657章 裝甲洪流(一)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188章 黃興的選擇(一)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998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122章 五月二十三號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250章 第二次轟炸(一)第69章 山本純一郎(二)第506章 第一屆國會選舉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866章 全軍覆沒第139章 7月調整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第101章 陳儀建議第285章 風雨欲來(三)第85章 暗殺風雲(一)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413章 北洋軍要逃了第1045章 電子對抗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561章 東海大海戰(一)第212章 大戰(二)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210章 衝鋒(二)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857章 第21分艦隊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780章 蘇德戰爭(一)第456章 北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