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xb10項目

噴氣式飛機的關鍵在於渦噴發動機技術,而這渦噴發動機上,英國那邊要略差一些,他們至今也沒能解決軸流渦噴發動機的關鍵技術,導致噴氣式發動機的研發進步遠遠落後於中國和德國,而德國那邊則是非常快,他們的噴氣式發動機技術實際上適合中國一起研發的,就和液冷發動機一樣屬於共同研發的項目,這也就導致了福樂航空公司的fl39型發動機和德國容克公司的尤莫109-004型發動機有着共同的技術源頭,兩者也是大同小異。

在三十年代期間,中國爲了發展航空發動機業,可是拿出了不少先進貨色和德國進行軍事合作,德國的海軍重建過程中,新式飛機的機體設計中都有着中國技術的影子存在。而類似的軍事技術合作廣泛存在於各行各業,甚至也不是隻和德國一家合作,和意大利、法國、英國、德國、美國方面都有着廣泛的技術合作。這年頭各國雖然都有着技術保密的念頭了,但是貿易自由的觀念還是非常深入人心的,二戰前可沒有什麼國家對中國進行技術封鎖,全球範圍內開始施行技術封鎖的時候是在二戰爆發以後。

和中國共同研發的噴氣式發動機在德國的發展也很快,他們的雙發噴氣式飛機的p1065方案已經開始實施,目前正在進行初始研發和原型機的製造中,比中國的噴氣式軍用飛機的實用化大概晚了兩到三年。中國的噴氣式飛機進度之所以會快一些,不是因爲中國的技術比德國厲害,而是中國空軍投入了更多的資源。

簡單說就是比德國人更重視噴氣式飛機的發展,而重視就代表着更多的資源投入,更快的研發速度,更快的服役速度。

世界航空技術一天一個變化的今天,中國空軍爲了保持技術領先優勢可是花費了巨大代價的,當年從風冷發動機時代跨越到了液冷發動機時,空軍就發現自己的液冷發動機水平有限,雖然在機體設計上佔據了一定的優勢,但是戰爭時期英國和美國完全可以動用大量資源而短時間內追趕上中國空軍的步伐,也就是說液冷發動機並不能給中國空軍帶來決定性的優勢,爲了進一步擴大和穩固領先地位,這才使得了空軍在噴氣式發動機領域上投入了重大的資源,試圖依靠噴氣式發動機重新建立一個時代的領先優勢,而且希望這種領先優勢至少保持五年甚至更長。

陳敬雲聽到說空軍那邊說也已經進行後掠翼的試驗時,也就把心放了下來,原本他還打算提醒提醒空軍的人,讓他們用後掠翼設計呢,沒想到他們不用提醒自己就準備搞了。這一點讓陳敬雲對空軍很是滿意。

在海陸空三軍的發展中,尤其是軍事裝備的發展中陳敬雲經常提出自己的一些理念和要求,然後讓軍方的人去詳細搞,不過很多時候不用陳敬雲去說,軍方的人首先就是發現了問題並提出瞭解決方法,實際上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泰山號改裝航空母艦就不是陳敬雲的意思,而是海軍那羣人看到了飛機的潛力後弄出來的,陳敬雲只是在後期的正式航空母艦建造上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路。

空軍這邊也差不多,液冷發動機、噴氣式發動機這些項目的研發實際上一開始並不是陳敬雲的提醒,都是空軍搞起來後報告到陳敬雲那邊去了,陳敬雲纔會知道。當然也有一些陳敬雲親自下達指示搞的,比如雷達項目,比如海軍那邊的防空無線電引爆炸彈,又比如核彈和導彈項目。

不過總體上來說,還是軍方自主研發的項目比較多,陳敬雲只是一個點綴而已。

“這架飛機在量產上問題大不大,成本如何?”陳敬雲除了關心飛機的性能,他更關心這些飛機的產量和價格,只有能夠大批量生產,價格便宜,那麼這一款飛機才具備實戰性,要不然就是一個昂貴而稀少的玩具,不具備實戰價值。

林飛揚中將道:“量產化方面不成問題,廣安飛機公司和福樂航空公司方面隨時都可以對發動機和機體盡心大批量的生產。價格的話,這個要看採購總量,前期小批量採購的話由於均攤的研發費用比較高,預計單價在二十萬元左右,如果採購量能夠超過一百架,那麼單價有望在十五萬元內實現,如果採購數量超過五百架,那麼採購價還會進一步降低到十三萬元左右。”

陳敬雲聽到這裡略微皺眉:“這樣的話,即便是大規模量產後,一架f10戰鬥機的價格也會達到f5戰鬥機的三倍以上了?”

作爲中國空軍的新一代主力戰鬥機,大規模量產化後的f5戰鬥機實際上非常便宜,單價只有五萬元左右嗎,折算成美元才兩萬美元,在世界範圍內都是屬於很便宜的那種了,而這組要是因爲f5戰鬥機的產量非常高,導致生產的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如果f10戰鬥機想要把價格控制在十萬元以內,那麼量產數量至少要在一千架以上。

“對於高技術裝備來說,產量是越少越貴,越多越便宜的!”林飛揚似乎是預計到了陳敬雲會是這個反應,當即解釋道:“不過如果能夠正式定型,那麼空軍裝備的數量是不會少於一千架的,這樣均攤下來單價就可以接受了,而且後續噴氣式飛機的改進和研發也能夠大幅度降低成本!”

空軍現在就想要裝備噴氣式戰鬥機的話,那麼成本是非常昂貴的,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當初f5戰鬥機開始小批量生產的時候,價格也是昂貴的很,有時候價格這東西不能只算一批次,而是得多個批次聯合到一起來計算,要不然就會發現同一款武器,前後價格差別非常大。

陳敬雲的皺眉並不代表着他反對裝備噴氣式飛機,只是價格那麼貴的話經費問題不太好解決,現在空軍自己已經是沒錢的了,要想給空軍裝備噴氣式飛機,就得額外再給空軍一筆經費,這筆錢從哪裡挪用也是個問題。

再着,陳敬雲記憶裡頭早期噴氣式戰鬥機應該都是單座單發後掠翼的那種,比如朝鮮戰爭時期裡的美國f86戰鬥機,蘇聯的米格15戰鬥機,因此也就給陳敬雲造成了這麼一種假象,那就是噴氣式戰鬥機到了f86或者米格15的那種水平後才具備了空軍主力的基礎。而現在眼前的這款x10a噴氣式戰鬥機對於陳敬雲來說,實際上更像是一個早期試驗品,用來積累經驗的。

所以內心裡也是不太願意大規模裝備這些雙發的噴氣式戰鬥機。

眼見陳敬雲陷入了沉思,林飛揚也是不敢亂說話,生怕一個不小心就讓陳敬雲槍斃了x10項目。

而另外一邊,滁州飛機公司的總經理一臉愁雲,不過這個時候,海軍的關時傑卻是走了過來。

“範經理,剛纔的飛行表演很精彩!”關時傑首先誇讚了一句,然後道:“不知道貴司對噴氣式艦載機的項目有沒有興趣!”

正所謂有得有失,範經理現在就是有着這種心情,來南京之前他可是充滿着信心拿下這一次招標的,可是廣安飛機公司那邊弄了點小技巧,利用特技飛行吸引了陳敬雲的目光,現在陳敬雲都已經和空軍的人商談起了量產化和成本控制這些話題了,而這幾乎也就代表着滁州飛機公司設計的這款x10b幾乎無緣與空軍的噴氣式戰鬥機項目無緣了。

然而現在關時傑的話卻是讓範經理眼前一亮,這空軍不行那就找海軍啊!海軍的艦載機戰鬥機數量可不比空軍戰鬥機少到那裡去,而且競爭還小。

自從空軍大規模轉向液冷發動機後,海軍和空軍選用的機型也都不一樣了,這讓中國海軍被迫投入了衆多資金進行新式飛機的研發,f8戰鬥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不過這並不是說海軍就得投入非常多的資金和技術了,因爲海軍航空兵對艦載機的招標顯得很保守,往往是主動要求採用成熟技術,和空軍喜歡創新用大量新式技術不一樣,而這樣一來幾乎也就是說,海軍的飛機可以使用空軍出資研發的衆多成果而不是撥付大量的研發資金。

而現在關時傑找到滁州飛機公司也是差不多同一個思路,要知道在今天之前海軍內部可沒有什麼噴氣式艦載機的研發項目,現在嘛,關時傑看空軍的噴氣式飛機已經搞得差不多了,空軍投入重資研發的噴氣式發動機也成熟了,所以就是又想着直接摘桃子,不用出那麼多錢就能夠讓海軍裝備上新式的噴氣式戰鬥機,這種好事可不多。

而滁州飛機公司正愁着噴氣式飛機的發展落敗後該怎麼辦呢,所以這海軍和滁州飛機公司正所謂是一拍即合,當即這兩個人就是走到了一邊,然後細聲交談了起來。

“不過我們海和空軍那羣鄉下人不一樣,我們對噴氣式艦載機的要求會更高,而且要求儘可能低的降低起飛速度和起飛距離,起碼這x10項目裡的兩款試驗機是絕對無法在我們海軍的航空母艦上起降的。而且最好是單發的戰鬥機,這樣維護和機動性上也能更好解決!”

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22章 明爭暗鬥第41章 南下北上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744章 f5戰鬥機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98章 航空部隊第1040章 秋熱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408章 煉油廠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1056章 分析(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315章 B3轟炸機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918章 F5對P51(二)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302章 遷移第599章 鎮壓(二)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597章 爆發(二)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
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201章 沈綱計劃(二)第109章 動亂之際第22章 明爭暗鬥第41章 南下北上第898章 轟炸東京(一)第145章 袁世凱的心思第744章 f5戰鬥機第767 東南亞戰爭(二)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926章 美國人的震驚第672章 山下源太郎的戰爭(二)第403章 徐樹錚的懷疑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98章 航空部隊第1040章 秋熱第699章 進軍琉球(二)第934章 丈高山登陸(二)第155章 經濟開發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035章 菲律賓內戰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450章 進軍北京第408章 煉油廠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361章 利益代表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367章 吳佩孚之夜襲第346章 巢湖激戰(三)第378章 國會和政府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652章 雷達計劃第128章 紈絝與良家第534章 炎帝級戰列艦第800章 香港迴歸第1056章 分析(二)第849章 上海空戰第515章 壟斷的危機第315章 B3轟炸機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228章 泰山鎮(二)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637章 向安州進攻第819章 戈壁灘上的蘑菇雲第465章 談判和戰爭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805章 主動出擊(二)第737章 1939年的夏天第918章 F5對P51(二)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837章 1942年的結束(一)第219章 居仁堂(一)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1051章 坦克對決(六)第15章 激戰軍械庫第55章 內部爭鬥(一)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391章 德國和鎢礦第302章 遷移第599章 鎮壓(二)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132章 商業競爭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170章 廣州十月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349章 財政支柱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420章 冬天繁榮第597章 爆發(二)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987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一)第796章 烏蘭烏德戰役(一)第727章 第二次倫敦海軍裁軍會議(二)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308章 六月調整第966章 橄欖枝一號(一)第679章 進攻平壤(二)第284章 風雨雨來(二)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769章 進軍東南亞(二)第14章 剪辮造反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