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3章 籌集軍費(一)

在當代中國,人們對陳敬雲的印象以及感情是複雜而矛盾的,首先是當代任何一箇中國人,哪怕是躲在外國流亡的那些國`民`黨餘孽都無法否認陳敬雲對華夏復興所作出的覺出貢獻,陳敬雲當年提出的‘華夏復興’這四個字的口號也是被其他反對他的人所逐漸採用。而那些曾經或者依舊反對陳敬雲的人都無法否定陳敬雲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但是他們知道陳敬雲發揮了巨大作用的同時,也同樣知道陳敬雲的存在本身來說就是一種對中國的毒害,只要陳敬雲一天不死,中國民`主就無從說起。但是很多人不願意承認一點,那些玩政治的社會主流精英們一個個都是精明的人,他們並不像普通的士兵或者農民一樣被洗乾淨了腦袋,他們有着屬於自己的想法,他們很清楚陳敬雲現在所做的是什麼,更加清楚陳敬雲在1940年的時候爲了繼續連任第三屆總統,而特別讓國會出臺了臨時法案,聲稱如今世界局勢緊張,中國人民需要陳敬雲,華夏復興需要陳敬雲,所以批准陳敬雲繼續擔任第三屆總統。

雖然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號稱民`主燈塔的美國羅斯福身上,那人可是和陳敬雲一樣,已經執政了兩屆總統任期,目前和陳敬雲一樣是屬於連續第三任任期。不過他比陳敬雲嚴格上說起來少了一些,因爲陳敬雲同樣還是中國第一任、第二任總統,後面又連續擔任第四屆、第五屆、第六屆總統,中間只缺席了第三屆而已。

這要說起獨裁的時間和資格,陳敬雲絕對是當代世界領導人的獨一份,實際上如果把時間爲往前推移的話,就會發現實際上自從1911年開始,陳敬雲就已經是大權在握了,至今已經是三十餘年時間,其他獨裁者比如佛朗哥、斯大林、希特勒等人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了。

如此的陳敬雲已經很難讓人們相信,他不是一個獨裁者了。

實際上,陳敬雲近些年在公開場合的談話中已經避免了類似‘民`主’的詞彙,並且把重點放在了華夏復興這四個字上,試圖用經濟、工業、軍事上的諸多成就來緩解民衆對自己獨裁的反對,現在嘛,還的加上一場第二次世界大戰。

而這些成就也是當代中國人所無法忽視的,尤其是社會中堅的那一代,也就是跟隨者陳敬雲一路走過來的那一代,這些三四十歲左右的人幾乎親眼見證了中國崛起的奇蹟,而這種奇蹟讓他們興奮,狂喜的時候也就選擇性忘卻了陳敬雲獨裁的本質。

如果說這個中國哪一個羣體是對陳敬雲獨裁最反感的話,那麼肯定是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社會精英,這裡頭說的精英是指那種接受過高等文化教育,有着國內大學或者國外留學學歷的那種,軍方中的中層將領、文官系統中的大量中低層公務員、經濟體系中的中堅角色。這一羣人是對陳敬雲獨裁最爲清楚的,也是最爲反感的。

其他的羣體中,年輕人嘛不用說了,年紀還輕的他們恨不得把陳敬雲當成神來拜,不管是辛亥年還是建國初期又或者是三十年代甚至現在,其實陳敬雲最爲堅定的擁護者並不是某個階層的社會羣體,農民或者工商之類的,他最爲堅定的擁護者是十三四歲到二十五歲之間的年輕人。如果陳敬雲需要,他完全可以在這個年代發起一場年輕人主導的文化小革命。

誰沒個年輕的時候,十五六歲的男孩子總是熱血的,在學校了被那些陳敬雲的各種各樣偉大事蹟洗了腦後就變成陳敬雲的堅定擁護者了,然後發誓爲了陳敬雲而讀書……

шшш.тт κan.¢O

當時間逐漸過去,等他們不再年輕了步入中年的時候,那份熱血就沒有了,所思考的更多是利益得失的問題。

而說到利益,那麼就可以迴歸到我們先前所說的那個社會中堅羣體中去,那些社會精英們絕大部分也都是年輕過的,當年也是跟在陳敬雲後頭口水橫飛的喊過“華夏復興萬歲!”而現在年紀大了,沒有了熱血,自然而然的也就對陳敬雲常年掛在嘴邊的華夏復興沒有了熱情,然後很自然的就是發現了陳敬雲的獨裁行爲。

但是對陳敬雲獨裁行爲的反感就代表着他們反對陳敬雲嗎?

不是,人啊,總是矛盾的,當熱血激情的年代過去後,人更多的就會考慮自己的利益得失問題,那些四十歲多的社會精英們在反感陳敬雲的時候如果要把陳敬雲趕下臺,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大大的問號:“我能得到什麼?我會失去什麼?”

當這種疑惑擴大後,他們又會產生其他疑惑,比如如果沒有了陳敬雲,誰還能夠帶領中國進行華夏復興的偉業,誰還能夠讓自己的財富越來越多,誰還能夠讓自己的軍銜越來越高?

進而延伸出其他的疑惑,如果沒有了陳敬雲換成了其他人上臺的話,那麼我們如今的地位是否能夠保證,後來者是否會陳敬雲一樣支持工商界,後來者是否會和陳敬雲一樣堅定實行土地改革以及農業化肥補貼政策?

當這些都成了疑問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實際上他們沒有第二個陳敬雲讓他們所選擇,對於這個時代的他們來說,陳敬雲依舊是不可或缺的。

所以現在對於中國人來說,陳敬雲是否獨裁已經不是重點,重點是陳敬雲能夠給中國給他們帶來什麼?如果失去了陳敬雲中國以及他們個人會失去什麼?

陳敬雲這數十年來算是極爲巧妙的融合了各階層的利益,只要陳敬雲還代表着他們的利益時,那麼陳敬雲的獨裁對於他們來說就不是不能接受的。

陳敬雲要坐穩自己的位置,那麼關鍵點只有一個,那就是源源不斷的給中國帶來利益,給中國各階層帶來利益,至於什麼主義什麼忠誠都是王八蛋,不值一毛錢。

而現在,世界已經處於大戰的環境了,對於中國來說是百年難尋的發展機會,而有着多高的收益就代表着同樣有多高的風險,這一個搞不好就是亡國滅種的下場,所以這個時候人們更加信任並依賴陳敬雲,他們相信陳敬雲能夠帶領他們在這場世界大戰中獲取勝利並撈到大量的利益。

而作爲社會利益的主要獲得羣體,那些精英階層們雖然心底裡是反感陳敬雲獨裁的,但是現在的他們比以往的任何時候都要更加堅定的支持陳敬雲,因爲現階段而言,支持陳敬雲就是支持他們自己的利益。

這一點對於工商界來說體現的更爲明顯一些,因爲中國的擴軍發展離不開他們的支持,工業生產不用說了,單單是爲了解決大量的軍費,就需要發行近乎海量的國債。

從1939年開始,財政部已經是連續數年發行了大量國債,這些國債數額巨大,很大程度上都得依靠社會各界,尤其是工商界購買。

5月,南京中央飯店。

傍晚的南京中央飯店籠罩在淡淡的華燈之下,宴會廳裡聚集了近百人,而在飯店的五樓一間豪華客房裡,幾個男人坐在沙發上,一邊抽着雪茄一邊低聲談論着。

“韓兄,聽說你這次打算動用不少的資金啊,這麼大本錢砸下去可不會對貴基金造成太大影響吧!”一個光頭的男子彈了彈手中雪茄的菸灰,微笑的看着對面一箇中年人道。

那長相有些蠻橫,身材略微矮小的韓先生卻是搖頭道:“無妨,不過區區一個億而已,對於我們基金來說不算什麼,再說了這國債本來就是極好的投資,收益雖然一般但是勝在穩定!”

“呵呵,可別這麼說,我估計這錢是左手出右手進吧,你旗下的三林食品和軍方的合同差不多也快要簽了吧,這可是大手筆啊,一個多億的採購合同裡頭,毛利至少有個兩三千萬吧”另外一人笑呵呵的說着。

“別說我了,你們還不如一樣,你的幾個紡織公司不也一樣接到了大量軍裝被服的訂單嘛,數額可是比我的幾個罐頭大多了!”韓先生同樣也是笑呵呵的說着。

“我們這搞紡織的可不比你,競爭大了去,雖然這一次的單子總額也不算小,但是也不是我一家能夠吃下的,和國內十幾家公司分呢,而且利潤被壓的很低,這能不虧本就不錯了!”

說起來,他還是有些羨慕這個韓先生,手裡頭不但有着一個實力強悍的投資基金,而且還有個實力出衆的實業公司,三林食品,這個三林食品也許聽起來不算什麼大企業,但他卻是中國最大的食用罐頭生產商,此外還生產各種各樣的食品,是中國軍方的重要供應商之一。

而他們生產的各類罐頭不但是中國軍方的重要物資來源,在前期也是出口其他國家的重要物資,一戰時候他們就向歐洲出口了不少,二戰前期也就是38年、39年的時候也是出口了不少,後來希特勒進攻法國後受到英國封鎖的影響,歐洲市場大減,但是人家又勾搭上了日`本啊。當然這些出口的罐頭也都是小數目,並影響什麼,重點還是來自中國軍方的採購。

每年中國軍方都會採購大量的罐頭,而現在陳敬云爲了備戰,更是加速了各種軍事物資的採購,這罐頭也是其中之一。

“我看時間差不多了吧,總統也該到了,走我們下去等着,另外還有幾個朋友我也想給你們介紹介紹!”韓先生把手中的雪茄掐滅在菸灰缸裡,站起來如此道。

其他幾個人也是陸續站起來:“嗯,是差不多了,下去吧!”

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90章 蔡鍔心思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207章 空襲(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997章 陰謀(一)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1038章 f12對f80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18章 整編行賞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38章 英國領事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1055章 分析(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157章 長樂號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369章 十九號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95章 北京兵變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22章 明爭暗鬥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
第238章 授勳升職第475章 炮擊青島第498章 湖南危急第935章 一號作戰計劃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954章 援助伊朗第984章 克桑西之戰第792章 中蘇協議(一)第103章 動亂前夕第895章 制導時代的來臨第43章 廣東亂局(二)第626章 經濟危機大爆發第1039章 連鎖反應(一)第301章 解散國會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732章 大型裝甲航母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827章 反遊擊作戰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164章 陸榮廷的野望第443章 抵近京畿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90章 蔡鍔心思第177章 龍濟光的去向第207章 空襲(一)第66章 福寧公司第530章 新技術涌噴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878章 魚雷威武!第576章 蘇俄參戰第104章 朱蔣通電第569章 上野貞浩(一)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982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一)第1056章 分析(二)第953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二)第519章 府院之爭(一)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547章 坦克首戰第620章 北平王庚第938章 投降爭論(二)第289章 戰略選擇第589章 第一款條約型戰列艦第997章 陰謀(一)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63章 所謂漂亮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816章 鋼鐵洪流(一)第1060章 裁軍和改革第1038章 f12對f80第644章 海空大戰(三)第18章 整編行賞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396章 泰州大捷第880章 高雄之蕩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832章 1942年編制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38章 英國領事第764章 戰時經濟(二)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660章 戰鬥機的對決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591章 主炮的選擇第539章 卡拉欽斯克之戰第286章 爲了中國第152章 吉利斯(五)第168章 海軍變節第1055章 分析(一)第452章 進軍東北第185章 緊急會議第495章 唐陸叛亂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1057章 巴格達談判(一)第331章 馮國璋計劃第72章 牽手賞梅第546章 伯爵夫人(二)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1042章 克查赫衝突(二)第157章 長樂號第645章 海空大戰(四)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369章 十九號第149章 吉利斯(三)第295章 二代子弟第95章 北京兵變第439章 購前無畏艦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106章 各方反應第371章 俘虜和戰利品第988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二)第406章 工業體系發展計劃第174章 東南鋼鐵廠第423章 女人的狠第22章 明爭暗鬥第485章 第一代國產驅逐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