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2章 新加坡戰役(一)

趙臨東的出身並不能給他的晉升之路帶來什麼幫助,實際上除非父輩裡能夠到達中將以上或者總長次長之類的,不然的話父輩很難給他們帶來什麼幫助。

趙臨東就只能靠自己,而眼下,這一場新加坡戰役就是他趙臨東的機會!

站在趙臨東身邊的乃是第43師的師屬坦克營三連上尉連長,此時兩個人正在交談着詳細的戰術!

就在他們商討着詳細戰術的時候,炮兵們持續對當面的日軍陣地進行猛烈的炮擊,而新一波的空軍支援飛機也已經抵達並進行掃射和轟炸,以便支援步兵部隊隨後發起的進攻。

不過對面的日軍針對都是堅固的堡壘,不管是遠程火炮還是空中支援,都難以短時間內大量摧毀日軍的防禦堡壘,真正要突破這裡,還得靠步兵部隊以及坦克部隊的進攻。

外頭的李上士等了沒有多久,就看見自家連長已經回來了!

“已經和4312營商量好了,我們就從這裡發起進攻!根據前些時候4312營發起的火力偵察所獲得的情況顯示,這裡的日軍防守力量比較薄弱,而原有的幾個固定火力點都已經被遠程重炮所摧毀,雖然預判日軍可能也抽調了一部分兵力增援,但是這一片的日軍重火力應該很難短時間內得到回覆,這樣的話我們進攻的時候威脅也就不大!”

坦克部隊發起進攻的時候,能夠給坦克造成威脅的也就只有敵人的反坦克火力,而說實話日`本人的步兵反坦克火力還是比較強的,步兵反坦克炮可不少,這是由於日`本長期面臨中國大量裝甲部隊的威脅,而他們自身的裝甲力量也無法跟上中國裝甲部隊的發展步伐,所以自從二十年代開始就一直非常重視步兵反坦克火力,這種傳統一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也沒有改變,因爲太平洋戰爭爆發後,雖然日`本和美國之前也爆發了衆多的島嶼爭奪戰,不過雙方地面部隊的主戰場還是在澳大利亞那邊,而澳大利亞那裡的地勢可沒有島嶼那些複雜,英美和澳大利亞的軍隊可都是裝備了大量坦克了,而澳大利亞方向的兩百多萬日軍裡頭雖然也有不少坦克,但是反坦克的主力還是步兵,因此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的步兵反坦克火力非但沒有減弱,而是加強了不少。

單純論步兵反坦克火力的話,日`本陸軍也算得上是全球一流水平了,普通步兵師的反坦克能力不比中國陸軍弱多少。

畢竟日`本人好歹也是二戰的主要參戰國,在澳大利亞可是跟英美聯軍打了兩三年而且還不落下風,雖然在機械化程度上遠遠落後於英美聯軍以及中國陸軍,但是不代表着人家一點本事都沒有,在某些方面還是相當不錯的,比如步兵的遠距離射擊水平,單純的步兵對射的話,日`本兵可以在兩三百米距離上精確射殺英美士兵,而英美士兵就只能依靠半自動步槍的密集火力來抵抗了。

當然了,英美聯軍最大的依靠還是遠超日軍的重火力。

這種情況同樣發生在中國和日`本的對抗當中,中國面對日`本,擁有的是火力優勢,但是在具體的單兵素質上還是略有不如,玩步槍遠距離對射肯定是玩不過人家的。

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也和兩國對步兵的觀念差別有關,中國一直都在追求優勢火力,並且已經用1937年式半自動步槍全面取代了1916年式栓動步槍,而且還廣泛裝備衝鋒槍,然而日`本知道自己玩不起優勢火力,畢竟衝鋒槍和半自動步槍帶來密集火力的同時也代表着更大的彈藥消耗,所以玩不起乾脆就不玩轉而極端重視單兵射擊能力,追求中遠距離上的步槍命中率,想要要一發子彈打掉一個敵人!

如果當面日軍擁有大量步兵反坦克裡火力的話,都不用太高端的,隨便來幾門五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就能夠給李上士所屬的這個坦克連造成不小的麻煩。

畢竟t16坦克雖然也有十八噸重,但它畢竟是作爲南方坦克而設計,加上爲了加強火力又是裝上了一門七十五毫米的坦克炮,同時又高度重視機動性能,因此在防護上就比較差了,可沒法和t15這種北方主戰坦克相提並論。

以它的防護能力,還是有大量的反坦克火力能夠給它帶來殺傷的。

“眼下這個方向沒有太多反坦克火力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從這個地區率先突破,並帶領步兵兄弟們攻佔這一陣地,隨後步兵營的兄弟們會以這一段缺口爲基礎,向兩邊擴展!對於我們來說,只要能夠掩護步兵營的兄弟突破這片陣地就是完成任務!”

上尉連長進行了一番解說後,然後又是詳細安排四個坦克排的作戰任務,爲了加大強攻的火力密度,這一次坦克連並沒有分散開來,而是集中到了一起準備發起衝鋒!

眼下的這種坦克和步兵的協同作戰和人們想象力的坦克戰鬥有些不同,人們大多數都以爲坦克的敵人是敵人的坦克,並且在戰鬥中會經常遭遇到敵方坦克並展開坦克大戰,但在實戰中,純粹的雙方坦克之間的戰鬥是非常少見的,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向今天這樣,坦克爲步兵提供掩護髮起進攻。

至於那種數百輛坦克再有一起進行大規模決戰的,也就只有在蘇德戰場上才能看見了!

這不是說中國或者美國的坦克比他們少,相反,中美的坦克比他們多多了,但是中美兩國卻是得不到這種坦克大戰的機會,你自己有自己個實力還得敵人有這個實力才行,而且對地形的要求也非常高,山地、叢林這些地形可打不了坦克大戰。

因此絕大部分的坦克作戰都是像今天這樣,以小規模、步坦協同爲主。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坦克的最大敵人實際上還是敵方的坦克,因爲坦克的防禦能力對於步兵而言實在是太無解了,而步兵反坦克火力又不可能做到太大口徑,目前中國陸軍的步兵反坦克炮最大口徑才七十五毫米,連t15都打不穿,更別說更新一代的t18或者t17重型坦克了,而各國使用最爲廣泛的反坦克炮還是以三十七毫米和五十七毫米這兩個等級爲主,其中的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效果已經非常弱了,五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威力也還可以,對付德國的四號啊、蘇俄的t34,中國t9/12,美國的m3/m4都效果不錯,畢竟步兵反坦克炮一般都是近距離首先開火,而且一般都會優先選擇打擊敵坦克。

因此坦克部隊遇上敵軍五十七毫米以上的步兵反坦克火力預設陣地的時候,都是比較頭痛的,畢竟就這麼直接衝上去的話又不能優先發現敵人隱蔽的反坦克炮,只能等人家開了炮之後才能還擊,先捱打總是吃虧的。

如今既然有這麼一片的日`本陣地重火力減弱,那麼這個坦克連自然也就當仁不讓的選擇了這個方向作爲主要突擊方向,就算有日`本步兵增援,不過對於坦克來說,單純的步兵不算什麼敵人,機槍掃射甚至碾壓都能夠輕鬆獲勝,而且後頭還有着己方的步兵保護,也就不用擔心敵人的步兵進行肉搏反坦克作戰了。

坦克連和4312營在休整了約一個小時後,坦克連的坦克就是相機發動,李上士爬進了坦克後就是跟着所屬坦克排排長的車前進。

“轉過這個山腳就是敵軍陣地,各車注意!”此時排長的聲音通過耳機傳到了李上士的耳中,坦克上裝備的對講機能夠讓戰場上的坦克之間進行實時便捷的通訊,可算得上是坦克部隊的一大重要進步了,前幾年各國都還沒有裝備,當初蘇俄開始那幾批的t34可沒有無線電,作戰的時候傳令只能依靠旗語來指揮,後來才陸續裝備無線電。而中國在電氣化領域的領先也就使得了中國早就大規模裝備無線電,而這種短距實時通話系統——對講機也是早在三十年代後期的時候就已經普及。

李上士的這輛t16坦克跟在前面幾輛坦克之後,當他們跨過這個小小的山腳之後,就是迎來了一片開闊地帶,這片開闊地帶足足有兩百多米,而且地形也不怎麼好,有着衆多爛泥潭,這片地方之前應該是一片農田,而在這片農田之後是連串的日`本陣地,有着土木工事,也有着部分水泥工事。

看着眼前的這個地形,李上士才知道爲什麼偌大一個4312營竟然在這裡無法衝過去了,因爲這兩百多米的開闊地帶根本就是最好的獵殺場所,日`本人只要有那麼幾挺重機槍攔着,一個步兵都別想跑過去。

“加大馬力,跟上!”李上士大聲喊着,而同時他不斷的用潛望鏡觀察着前方的日軍陣地,試圖找出那些隱蔽的日軍火力點。

他知道,前方的日軍陣地肯定會有反坦克火力,就算沒有那些五十七毫米的反坦克炮,但是反坦克槍或者火箭筒什麼的應該是有的。反坦克槍不算什麼,不過火箭筒這東西卻不是好對付的,說起這火箭筒其實還是出自中國的火箭筒的,中國的火箭筒在三十年代就服役了,而且在1941年的時候在俄羅斯戰場上大規模應用,但是不但是中國陸軍用,俄羅斯陸軍也用來,而此戰過後火箭筒這個東西率先被蘇俄仿製,緊接着又是被德國仿製,日`本自然也不甘落後甚至仿製的時間度還早於這兩個國家,然後緊接着英美也是仿製,於是乎1941後,幾乎一夜之間火箭筒這種武器就是傳遍了全球,在各國陸軍當中都能夠看見他們的身影了。

這說起來,火箭筒是中國這幾十年來帶給世界的第二種武器了,第一種自然就是迫擊炮了,一戰時期中國流傳出來的迫擊炮迅速列裝了各國陸軍,然後幾十年來一直是各國陸軍的核心營以下級別部隊的支援火力,然後就是這個火箭筒了的,同乎是一夜之間流傳出來並迅速列裝到各國陸軍當中,至於其他更加重要的兵器,比如航空母艦、坦克這些東西雖然說中國發展的也早,不過卻也談不上是中國引起潮流的,因爲中國研發這些武器的時候,其他國家也在研發了,算不上是中國原創並引發潮流的。

李上士不短用潛望鏡搜索着,突然他就大聲喊:“十點鐘方向,距離五百,敵反坦克炮!”

第960章 低估(一)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4章 人事任命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835章 h1直升機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4章 花巷所聞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95章 北京兵變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50章 蔡凝(一)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230章 問與答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960章 低估(一)第369章 十九號第27章 袁氏復出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034章 變化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261章 煙華夜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02章 大會戰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
第960章 低估(一)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967章 橄欖枝一號(二)第963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一)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437章 春季攻勢第287章 流言紛飛第1011章 破碎的水晶(六)第395章 蘇南渡江計劃第65章 也許是愛情第1044章 浴血衝鋒第606章 巡視之火炮坦克第5 百四十一章 特遣裝甲團第442章 1914財政預算第458章 青島第一方案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1047章 坦克對決(二)第431章 任人唯親第791章 進軍緬甸(二)第568章 渡江南下!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813章 慘烈巷戰(一)第884章 吉村大野的絕望第661章 山下源太郎第107章 董白氏(一)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84章 人事任命第908章 日軍的反撲第345章 巢湖激戰(二)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835章 h1直升機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666章 安州戰役(一)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766章 東南亞戰爭(一)第531章 海軍第二期發展計劃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4章 花巷所聞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900章 東京轟炸(三)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354章 計劃變故第514章 經濟騰飛第986章 T18之震撼(二)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95章 北京兵變第472章 一戰爆發第874章 戰列艦的夜襲第1033章 海軍的換代第754章 中美海軍競賽第584章 第一次調停第491章 唐陸會面第416章 熱烈反響第647章 夜幕中的炮聲(一)第350章 蔡凝(一)第939章 毀東京滅天皇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20章 府院之爭(二)第933章 丈高山戰役(一)第230章 問與答第290章 戰略安排第960章 低估(一)第369章 十九號第27章 袁氏復出第1007章 破碎的水晶(二)第703章 中日上海條約(二)第137章 善後大借款第1034章 變化第643章 海空大戰(二)第936章 寺崗謹平的玉碎第970章 菲律賓問題(一)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815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77章 我們需要戰爭(一)第574章 大反攻(二)第398章 合肥捷電第116章 增兵浙北第462章 裝甲科與裝甲部 隊第1029章 陳彩時代的結束第881章 兩敗俱傷(一)第261章 煙華夜第687章 陳敬雲的擔憂第502章 大會戰第543章 蔡凝有了第943章 日本投降(二)第216章 騎兵的輝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593章 航空戰艦的陰謀第310章 第二輪援助計劃第729章 蘇俄KV坦克第3章 突如起來的槍聲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490章 戰爭再起第227章 泰山鎮(一)第246章 英日謀劃第793章 中蘇協議(二)第341章 轟炸機和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