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

手槍是屬於自衛武器,對於整體作戰而言影響並不算大,因爲在大規模的戰場上軍官所配手槍就兩個作用,一個是裝飾,另外一個就是自殺!等真正到了軍官拿着手槍拼命的時候,那肯定已經是戰局敗壞到無法挽回之地步。

陳敬雲手底下的種羣軍官們都現實的很,所以對手槍並不怎麼看重,一羣人試了試後也都覺得湊合,甚至還有人拿着自己的配槍也就是原裝的魯格手槍比了比,然後發現福州兵工廠仿製的魯格手槍實在不怎麼樣,就連陳敬雲打過兩槍後都覺得還不如自己原來用的那隻六響手槍呢,比如原版的魯格手槍更是差了一截,只能說徒有其表而已。

眼見衆人興趣缺乏,唐輝康也就停止繼續推銷,心裡琢磨着這魯格手槍怕是仿製不了了,得找找其他手槍仿製,至於自己研發,唐輝康暫時沒那個信心也沒那個時間和資金,能仿製就不錯了。

不過,接下來的迫擊炮卻是讓衆人眼前一亮。

迫擊炮目前還沒有正式出現在世界兵器譜上,現在世界各國的軍隊用於曲線射擊,山地作戰火炮支援的一般爲山炮,比如國民軍裝備的60毫米速射山炮,後世日軍裝備的九二步兵炮都是類似產物。迫擊炮的原型臼炮雖然早已經出現,甚至在日俄戰爭中發揮出不小的作用,但是一直沒有得到各國陸軍的重視,直到一戰壕溝戰的進行,各國需要曲射並無死角的火炮後才大規模研發和列裝迫擊炮。

身爲後來人的陳敬雲在迫擊炮上算是佔了點便宜,剛接手兵工廠那會他就讓唐輝康研發迫擊炮,還從自己有限的記憶中一股腦的告訴的唐輝康,比如這玩意很小,比如這炮是前裝的,直接從把手持炮彈從炮口放進去發射,再比如說這炮的彈道是曲線的,林林總總基本上都是一些模糊的概念,再加上陳敬雲畫的幾張不是很清晰的圖紙,唐輝康就是率領技術人員開始研發。

首先第一個問題就是炮管,依照福州兵工廠的能力根本就製造不出來無縫鋼管,直接全部從美國進口,別說是福州這邊沒能力製造無縫鋼管了,目前整個中國都沒有那個工廠能夠製造無縫鋼管的。好在現在美國人對中國還沒有所謂的戰略物資封鎖,這無縫鋼管你想要多少隻要有錢就能賣多少,陳敬雲野心也大了點,幾個批次下來竟然採購了近千支無縫鋼管,而且還在後續採購當中。

後了無縫鋼管後,這迫擊炮就簡單多了,基本沒什麼實際性的技術難度,就算不是福州兵工廠這樣的職業軍火工廠,就算是隨便一家手工作坊也能把迫擊炮弄出來。其實早在一個月以前唐輝康就已經陸續弄出了樣炮,可是第一門就炸膛了,浪費了好幾天功夫發現是炮彈問題,然後又花了半個月的時間纔算解決炮彈問題,之後再試射,發現射程遠遠達不到陳敬雲的要求,兵工廠的技術人員又是絞盡了腦汁,把一門迫擊炮改動了十餘處,甚至連炮彈又重新設計了一遍,如此下來後纔有了第三次的試射。

這次好了,總算把大體的性能達標,如此才又造了好幾門的迫擊炮用以各種測試,直到半個月前才初步確定下來各項參數,到了今天,纔有了這幾門樣炮用來正式的測試。

眼見着自己手下的一羣將領露出疑惑神色,陳敬雲主動道:“這叫迫擊炮,是一種短身管,大射角的曲射火炮,主要作爲山地戰和營連級以下單位的火炮支援。”

此時袁方走了上來,蹲下了看了看後道:“都督,這炮這麼小,能打嗎?”

陳敬雲笑道:“這你得問唐總辦!”

唐輝康道:“這個自然是能打的,我們前後都測試了一個多月了!”

然後自己走了上前去,指着其中一門的迫擊炮道:“這是八十毫米口徑的迫擊炮,設計用於營級別的近距火炮支援,按照預計,一個營有六門八十毫米迫擊炮的話,足以滿足自身的火炮支援需求。”

一聽到是一個營要六門,林成坤和陳衛華就是皺起了眉頭,因爲他們現在還不知道這迫擊炮到底是什麼價錢,如果是和六十毫米速射山炮一個價的話,別說一個營裝備六門,一個團裝備六門都是不可能的。林成坤當即就是想要打斷唐輝康的話問問價格,但是看見陳敬雲正在仔細聽着唐輝康介紹,他也只能暫且忍下,準備等會再問。

唐輝康繼續介紹道:“此炮全重八十公斤,炮全長一點三米,高低射角四十度至八十五度,最大射程兩千八百米,正常射速十發一分鐘,最大射速二十發一分鐘。平時又用馱馬機動,戰時可分拆由士兵分開來扛着走。”

陳敬雲道:“射程會不會太近了些,才兩千多米,我記得當初要求的是三千米以上!”

聽到陳敬雲這麼說,唐輝康也是一臉尷尬道:“都督,射程的確是距離都督的要求差了些,不過我們前後已經做了多次測試,後來發現問題出在炮管上,如果繼續加裝發射藥的話,就會有炸膛的危險。現在的射程已經是多次改良炮彈而來的了!”

陳敬雲一聽,知道他們也是盡力了,炮和炮彈的設計他們可以改,但是炮管本身卻是直接進口的,他們想改都改不了,要想提高射程的話只能以後採購質量更好的炮管了,可更好質量的無縫鋼管卻不是那麼好採購的。目前福州採購的都是普通鋼材的民用無縫鋼管,如果要採購軍用級別,甚至是合金鋼材的無縫鋼管的話,不說能不能買到就算能買到那價格也不是目前福建所能承受的。。

陳敬雲點頭後示意唐輝康繼續。

唐輝康這才繼續解說道:“除了用於營級別炮火支援的八十毫米口徑外,我們還在八十毫米口徑的基礎上研製了一百毫米口徑的迫擊炮,設計用於團級火炮支援,也可以加入現在的旅一級速射山炮連當中加強混成旅的火力。”

將軍們總是對越大口徑的火炮越感興趣的,當即把陳奎就是連忙道:“哦,這一百毫米的能打多遠?”

唐輝康先是對陳奎抱以微笑,然後才繼續解說起來:“一百毫米口徑的迫擊炮是依照八十毫米的迫擊炮發展而來,炮的體積增加不少,重量有較大幅度地增加,最大射程三千八百米,正常射速七發一分鐘,最大射速十五發一分鐘。用於加強團級炮火支援以及混成旅炮火支援很適合,同樣可以分拆運輸,戰鬥時如有必要可以人工轉移,快速組裝後發射。”

聽着他把這兩款迫擊炮說完,陳敬雲一邊點頭一邊對衆人道,看你們滿臉問號,有什麼要問的直接問。

聽到陳敬雲這麼說了,林成坤就不客氣了,直接上來後道:“八十毫米口徑的還好一些,雖然射程少了些,但是勝在輕便,裝備後用于山地作戰還是很方便的。不過這一百毫米的超過三百公斤,相對比我們的七十五毫米山炮不過也才五百多公斤,而且還有炮架用以拖拉,射程更是遠勝於它。這樣的話,裝備起來是不是不划算!比如混成旅,同樣是六門炮,我肯定是選六門七十五山炮,而不是這六門一百毫米的迫擊炮!”

林成坤的話說的很現實,的確,從目前福州兵工廠拿出來的這兩款迫擊炮中,八十毫米的在衆人眼中還不錯,但是這一百毫米的就顯得雞肋了,但是他不知道的是,這迫擊炮可比山炮簡單多了,更便宜多了。要不然陳敬雲怎麼會早早就讓唐輝康研發呢。

這會唐輝康也是直接道:“目前一門全新的七十五山炮沒有一萬元是很難買到,就連我們買德國人的二手貨也要五六千之多。可是這迫擊炮嗎,最大的成本就是那進口的無縫鋼管,加上其他部件以及人工,一門八十毫米的迫擊炮成本不會超過兩八百元!”

聽到這個三千!下面的一衆將領瞬間就都說不出話來了。在場的都是戰場上的老人了,對各種軍火價格不說了然於胸,但是大概還是知道一些的。這年頭一門重機槍都得近兩千,而這一門迫擊炮竟然比重機槍只貴了一千不到?這如何讓他們敢相信。

當即林成坤就是道:“此話當真?”

唐輝康道:“難不成我還說假話來忽悠你們不成!”

那裝備部的歐陽天笑呵呵道:“不用懷疑了,這個成本價還是我和唐輝康一起覈算出來的,當然了,以後如果真的下訂單,價格還得往上浮動,畢竟也不能讓兵工廠的一大羣人喝西北風不是!”

可就是加上百分之十,甚至百分之三十的價格也不會貴到那裡去了。按照這麼說來的話,一門七十五毫米山炮可以買將近三門的迫擊炮了,這樣就算迫擊炮的性能差一些也可以接受啊。

陳奎更是笑呵呵的對陳敬雲道:“都督,採購吧,不用多,來個千來尊的,到時候也讓第四旅也能分個百來尊。”

陳敬雲笑罵:“就算是比山炮便宜也不是說有就有的。”說着,他轉向了唐輝康問道:“這產量如何?”

唐輝康道:“等大批設備到齊後,一個月產五十門還是可以的!”

陳敬雲點頭:“好,相應的炮彈生產線也要建立起來!”

說到這,他轉念一想後道:“還有,也弄一款六十毫米口徑的,到時候用來當連排級別的火炮支援!”

唐輝康道:“是,現在東西都是現成的,半個月內就能拿出樣炮來!”

第83章 軍制改革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369章 十九號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章 光復餉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6章 孫府逸事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775章 演講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91章 福州冬日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1055章 分析(一)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98章 航空部隊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41章 南下北上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91章 福州冬日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88章 軍事調查局
第83章 軍制改革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830章 波斯灣軍事基地(一)第84章 人事任命第1021章 中德談判第234章 曹錕的猶豫第776章 國強民富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21章 籌建軍政府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369章 十九號第428章 新的一年第877章 太平洋上的炮聲(二)第479章 左玉剛的勇猛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181章 陳敬雲北上第304章 入役儀式(一)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70章 視察警衛旅第1049章 坦克對決(四)第5章 光復餉第940章 華山號戰沉第913章 中美談判第388章 利己主義者第1031章 公開軍售第610章 下一代戰機第6章 孫府逸事第296章 時代歸屬第809章 參謀部會議第675章 第一軍的覆滅(二)第150章 吉利斯(三)第983章 地中海我們來了(二)第995章 譭譽參半的勝利第705章 bb-08輕型戰列艦‘少昊號’第928章 落日計劃(一)第775章 演講第518章 華夏銀行重組風波第756章 天山號上第91章 福州冬日第763章 戰時經濟(一)第280章 第十一師第901章 東京空戰(一)第274章 國會選舉(二)第212章 大戰(二)第1055章 分析(一)第994章 大勝大敗(四)第171章 沈綱之計劃第526章 銀行家沒有國界第662章 平壤城外的激戰(一)第975章 中美聯合公約(一)第937章 投降爭論(一)第886章 登陸琉球(一)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263章 閒扯一二第609章 農民問題和化肥第127章 夏遊寂音寺第688章 和平談判的開始第1041章 克查赫衝突(一)第907章 火燒東京(二)第98章 航空部隊第778章 中日密約(一)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232章 伯爵夫人的女兒第225章 參謀部總長(一)第455章 北京肅清第445章 大廈將傾第944章 往紐約扔一顆?第989章 塞薩洛尼基之戰(三)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508章 軍費爭奪第958章 繼承人(四)第1046章 坦克對決(一)第41章 南下北上第35章 激戰福鼎(二)第91章 福州冬日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922章 櫻花計劃(一)第853章 奄美海戰(二)第670章 安州戰役(三)第243章 財政預算(一)第385章 鐵路和基礎建設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117章 沈綱之見第399章 陸軍大學第307章 基礎行業第438章 馬鞍山鐵礦開發合約第242章 家務瑣事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614章 青島和海防第217章 中尉和家書第517章 股票瘋狂第321章 南北,初戰第272章 第九師和第八師第267章 黑名單(一)第639章 第一裝甲軍第88章 軍事調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