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錢翰朗和國社黨

國民軍和滇軍的關係有些複雜,某種程度上來說,兩者一直都保持了默契的合作關係,甚至有着面對北洋軍大舉南下是共進退的口頭同盟關係,然而陳敬雲自己也是不願意讓滇軍佔據四川的,現在佔據雲貴兩省的滇軍實力已經很可觀了,如果在把四川給佔了,依靠四川這個富足的內陸省份,滇軍的實力會更上一個臺階,到時候不但對北洋是個巨大的威脅,對國民軍而言同時是個巨大的威脅。但是陳敬雲同樣也不願意滇軍在四川遭遇慘敗,消耗太大的實力,到時候實力大減的滇軍如果無法承受北洋的壓力的話,那麼國民軍就會少了一個實力強勁的天然盟友。

如此矛盾下,陳敬雲纔會答應和唐繼堯繼續軍貿,給予唐繼堯最基本的步槍和子彈的支援。

不過儘管國民軍想要低調,但是有些事情想要低調也是低調不了的,比如現在鬧得亂哄哄的第一次國會選舉陳敬雲就脫不了關係,手握閩浙兩省和廣州以及蘇南的國民軍已經成爲國內第二大軍事勢力,而國社黨也是掌控了這些地區的議員。屆時這些屬於國社黨的國會議員怎麼投票是個關鍵。

當然了,給袁世凱投票當總統是確定了,這個可是當初陳敬雲用來交換東南宣撫使的主要條件。但是這個總統職位還是有着不小的懸念,國民黨和共和黨以及滇軍控制下的統一共和黨都在磨拳搽掌想要在國會裡控制權力,甚至聽聞他們國民黨和共和黨達成了某種協議,聯合起來一起組閣。

當然,更重要的是,國民黨的宋教仁一心想要弄成總理內閣制,限制總統的權力,如果國民黨控制了國會,那麼第一件事就是施行總理內閣制,把袁世凱或者孫文又或者其他什麼人當的總統變成傀儡。

所以即將到來的國會選舉當中,袁世凱當不當總統不是主要問題,所謂的內閣制或者總統制纔是大問題。

現在國會選舉還沒有完成,但是基本上已經可以預測結果了,到時候國內的第一大黨肯定是國民黨無疑,至於第二或者第三的位置就值得商討了,不是共和黨就是國社黨,另外雲貴的統一共和黨大概排到第四。剩下的那些亂七八糟的黨派都是烏合之衆無法成事,這大概的排名是有了,但是各黨派在國會裡所佔的具體席位卻是未知數。

面對轟轟烈烈的第一次國會選舉,陳敬雲雖然保持了低調,但是國社黨已經成爲國內前三的黨派,這個事實是陳敬雲想要低調也低調不了的。隨着國會召開的日子慢慢臨近,陳敬雲和國社黨的名字頻繁的登上了各報紙的頭條,而身爲國社黨的主要負責人,國社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錢翰朗一時間也是成爲了國內政壇的風雲人物,一時間風頭雖然不如宋教仁,但是也差不到那裡去。

和宋教仁不同,宋教仁可謂是名副其實的革命黨人,早年就已經開始革命活動,對於黨派更是深有研究。但是錢翰朗呢,卻是個正兒八經的官僚,福州起義之前還是個前清官員呢。而陳敬雲在福州起義之後,他也是受到了牽連,雖然沒有獲得什麼通匪什麼罪名之類的,但是也是被革職丟掉了差事,後來到福州投奔陳敬雲,本來也只是想當官重返政壇。但是正式官員沒當成,反而是那時候陳敬雲剛好要成立一個黨派,這個錢翰朗是投其所好,雖然對黨派一無所知,但是明確是抓住了陳敬雲成立黨派的核心思想,那就是控制軍隊和政權。

他這人本來就是個資深官僚,知道陳敬雲想要做什麼後又加上想要上位,所以雖然之前對黨派什麼的都不懂,但是硬是幫着陳敬雲把國社黨的框架給弄了出來,隨後國社黨的擴張發展中也是出力衆多,成功的當上了委員會秘書長。

有了這份資本後,他錢翰朗更是潛心研究黨派,雖然他沒上過新式學堂,更沒留過學,但是的確招攬了不少通曉黨派事務的人才,然後自己也是找了衆多外國的相關書籍學習,雖然一個外文單詞都不懂,但是他可是養了好幾個翻譯人員專門翻譯這種書籍,愣是把自己弄成了一個黨務專家。

說起黨派政策,民族主義優越論那更是一套一套的,隨後他更是爲陳敬雲編寫了衆多的理論文章,然後又爲陳敬雲量身打造各種理論,整編出了一套國社黨的理論體系,錢翰朗的轉型可謂是前清官員的最成功例子了。

可是儘管他已經披着黨務專家的名頭,但是實際上他對自己所弄出來的那一套東西也是不信的,和陳敬雲乃至其他國民軍高層一樣,他們對國社黨的那些理論看的很透切,那就是利用。

不管是什麼民族主義優越論還是其他什麼國民軍所提出來的口號理論,絕大多數都是爲了陳敬雲的個人權威和國民軍的發展以及統治爲基調所定下的。反正錢翰朗是不覺得自己是什麼華夏民族的精英人士,更不覺得華夏民族就是所謂的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就一定要統治世界啊什麼的。

這些東西的本質是很明確的,那就是用來宣傳的。要是自個被自己所瞎編弄出來的這一套東西給糊弄迷惑了,那說明他就不是個合格的黨務專家了。

所以儘管國民軍體系當中絕大部分高層都已經加入了國社黨,甚至一些核心人士是國社黨中央委員會的委員,但是不管是馬成還是安華林,他們對國社黨的那一套都是不太懂,甚至有些是理解不了的。在他們看來,國社黨就是一個統治以及用來爭權奪利的工具而已,真要把自己給套進去了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相對而言,一些中下層官員和軍官裡頭,纔是國社黨的最堅定信仰者和支持者。當然了,過上若干年,等國社黨發展成熟了,乃至國民軍統一中國,國社黨成爲中國統治黨派的時候,那些中下層軍官和官員們也會逐步上位,那個時候國民軍體系的高層纔會有國社黨的堅定信仰者。

現在嘛,還太早。

這一點,把國民黨是很相似的,衆多被宋教仁拉着加入國民黨的士紳們那裡知道國民黨是個什麼玩意哦,他們只需要知道國民黨是最大的黨派就知道了。至於信仰,口中說說無所謂,真要他們相信的話那就是不太可能的了。

說到底,現在中國的黨派發展還太慢,黨派更像是以前的親朋古舊的利益結合體。這一點連國社黨都無法脫離這一侷限,儘管國社黨已經提出了完整的理論體系,但是要真正的成爲一個現代化的黨派,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要走。

但是不可否認的,錢翰朗隨着國社黨的發展壯大也逐漸成爲了國內政壇的重要人物,掄起國內的威望和名聲而言,錢翰朗要比國民軍的一大羣將軍和官員們都要強得多。

閩浙兩省內還好,說起陳敬雲來,別人還會知道馬成、鄭祖蔭這些人。但是國內其他省份當中,頻繁在報紙上出現的錢翰朗顯然更有知名度。國內官場上,知道鄭祖蔭、洪子泰的人是不少,國內乃至國內軍界當中,知道馬成以及號稱陳敬雲手下頭號戰將的沈綱的人也很多,但是基於國民軍的特性,高級軍官調動很頻繁,完全和國內其他軍閥尤其是北洋軍下的那些大將們一樣擁有龐大的政治影響力。比如馮國璋,他可是公認的北洋第二人,說起話來政治影響力極大,但是同樣手握軍權的沈綱說的話就沒太多人在意了。

普通民衆甚至都有些人不知道沈綱這個名字,他們一提起國民軍就只知道陳敬雲而已。

相對而言,主管國社黨主要事務並且經常上報紙提出各種口號和理論的錢翰朗在國內普通民衆當中的知名度要高得多。

甚至很多人都認爲錢翰朗乃至陳敬雲下第二人。

這種表面現象多少有些奇怪,說起實權來,十個錢翰朗也不如國民軍的那些手握大權的將軍們,就算是鄭祖蔭和洪子泰這些的文官在國民軍體系裡也比錢翰朗重要的多,但是錢翰朗在國內的威望卻是要比他們高得多,甚至一度能夠和宋教仁相提並論。

這威望大實權小也和宋教仁差不多,別看宋教仁掌管着國民黨,但是在安徽和江西兩省的革命黨體系當中,他還沒什麼實權,上面有孫文,而下面的實權角色則是黃興、李鈞烈、柏文蔚手裡也握着兩個師呢。

國社黨的發展讓錢翰朗風光無限,一時間躋身民初的著名政治家行列當中,而身爲國社黨主席以及國民軍總司令、東南宣撫使的陳敬雲就更是威望日益攀升了。

所以這第一次國會選舉裡頭,縱然陳敬雲不想太過出頭露面,但是輿論依舊把他送上了風尖浪口。

只是這些陳敬雲都不怎麼在意而已,他是個很實際的人,眼下國會選舉啊什麼的都是虛的,就算國社黨成爲國會第一大黨派又能怎麼樣,還不是個虛頭,袁世凱隨手就能把國會給解散了,最後還是要依靠國民軍的實力來說話。

所以儘管國會選舉已近鬧的沸沸揚揚,但是陳敬雲除了少數關心外,任舊把大多數時間放在了處理內部事務當中,反腐敗,興工商,辦實業等等,當然還有最重要的軍隊事務。

現在的他三天兩頭就往警衛師或者駐紮福州的第九師去,關心着部隊的訓練等事務,尤其是第九師這個全新組建並裝備美式火炮的師更讓他關注。

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1024章 忍讓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97章 航空工業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596章 爆發(一)第461章 方大山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859章 生和死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143章 飛鴻號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157章 長樂號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29章 購軍械(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1040章 秋熱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1040章 秋熱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456章 北巡(一)
第845章 太平洋公約(二)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470章 1914式野炮第536章 華山級航空母艦第1024章 忍讓第751章 越來越近第50章 袁屠夫在潮州第480章 青島克和自沉第746章 泗水衝突第377章 關餘和憲法第387章 幻象和愛國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190章 夜幕交鋒第742章 奧拉夫戰役(二)第545章 伯爵夫人(一)第612章 b6俯衝轟炸機第303章 唐繼堯的站隊第397章 戰爭需要英雄第946章 論功封賞第725章 進攻性海軍 海軍內部的戰列第823章 託管安達曼羣島第552章 海軍假日時代第627章 高調回歸第512章 收復外蒙第602章 收回上海租界第788章 緬甸獨立(一)第980章 歐洲遠征軍(一)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1032章 技術合作第97章 航空工業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432章 空軍視察第510章 泰山號航空母艦第156章 航空聯隊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200章 沈綱計劃(一)第492章 緊急軍情第173章 陸榮廷的雄心第436章 全軍動員第596章 爆發(一)第461章 方大山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312章 鎮江視察(二)第839章 只能有一個勝利者第482章 授銜儀式第100章 蔣朱之爭第567章 裝甲集羣在行動第859章 生和死第184章 大戰將起第198章 上海之行(一)第262章 南返途上第178章 兩廣總督第784章 擴張再擴張第328章 伍世鐘的憂慮第273章 國會選舉(一)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126章 各方反應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962章 遙遠的戰爭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801章 十月下旬攻勢!第339章 渡江第一天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768章 進軍東南亞(一)第166章 戰火紛飛第554章 旅順!動員!第143章 飛鴻號第932章 唐津登陸(三)第931章 唐津登陸(二)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157章 長樂號第851章 清剿作戰第29章 購軍械(二)第952章 波斯灣的第六機動艦隊(一)第1040章 秋熱第991章 大勝大敗(一)第61章 蘇浙局勢(四)第852章 奄美海戰(一)第382章 蔡凝的困惑第415章 江北大捷(二)第1040章 秋熱第467章 六月南京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681章 新的戰略理論第909章 夜間攔截第795章 中俄戰爭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674章 第一軍的覆滅(一)第28章 購軍械(一)第826章 偉大事業第99章 黃興的迷茫第222章 滇軍和四川(一)第456章 北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