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北京初雪

餘額不足

自從韓辰旭上任監察部總長後,福建政局動盪,報紙更是時不時的放出大消息,說某某官員辭職,某某官員被監察部提起公訴等,這政局動盪的背後自然是各方各派的明爭暗鬥。鄭祖蔭、林文英、陳敬雲這三方利用着手中的資源進行着暗中的政治博弈,誰勝誰負一時半會還不好說,但是表面上看還是陳敬雲獲利最大。

通過奎林洋落馬一事,陳敬雲成功的把韓辰旭推了出來,雖然直到目前爲止韓辰旭好沒有透露出投靠他的意思,但是從韓辰旭現在所做的事情來看,對陳敬雲還是極爲有利的。因爲監察部的高壓調查,軍政府內一大批中高級官員或辭職或被辭退甚者身陷牢獄,短時間內雖然無法動搖各部總長次長這樣的實權人物,但是也空出了不少實權位置,陳敬雲這段時間收攏的一些官員也逐漸掌控實權。

像福建這樣的明爭暗鬥可以說是目前整個南方各省的一個縮影,幾乎和福建軍政府一樣,各省的軍政府中也存在着激烈的矛盾,主要各方也都是士紳富商和軍隊實權人物以及革命黨人之間的矛盾,其中最激烈最爲明顯的例子就是湖南的焦達峰被刺殺。

湖南的事例幾乎就是革命黨人和士紳富商之間矛盾的最佳代表!革命黨人和士紳富商以及軍隊的實權人物聯合起義後,各方就是爲了權力開始廝殺。有些地方是革命黨人贏了,比如江西方面。有些地方是士紳贏了,比如湖南,而有些地方則是大權落入了軍隊高級將領手中,比如福建,比如廣西。

有些還在繼續爭鬥中,比如浙江、廣東等地。

其中又以廣東的爭鬥最爲激烈,龍濟光和胡漢民以及民軍首領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同時也導致了廣州城內混亂不堪,到處都充斥着爲非作歹的民軍,燒殺劫掠處處可見,僅僅十一月二十一號那天就有五十餘人被城內的民軍所殺,其中包括一家老少二十餘口慘遭滅門,連三歲幼兒都沒有放過。其中緣由是廣州軍政府拿不出足夠的軍費來填飽民軍的胃口,要知道現在廣州城內各種名號的民軍土匪足足有十萬餘,這些人都自稱是革命功臣,要求廣州軍政府給予正式軍費的同時,民軍的各個首領也是獅子大開口,張口就是數十萬數百萬的,胡漢民那裡拿得出那麼多錢啊。

沒有錢來安置這些民軍土匪,人家自然就是在城內燒殺劫掠了。

而唯一有能力維持廣州治安,驅逐民軍亂匪的龍濟光部卻是按兵不動,原因也簡單,那就是龍濟光想要把控廣東的全部軍權,學臨近福建的陳敬雲。胡漢民那裡肯讓龍濟光把控軍政府啊,不但把錢根抓的緊緊的,就連軍務部總長這個位置都一直抓着不放。

這三方繼續耗着的同時,湖北和江蘇前線的戰事還在繼續!徐紹禎率領的南方聯軍各部已經從四面八方陸續向南京方向集中,前線已經發生了小規模的交火,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不用三五天的時間,南方聯軍就能夠在南京集中兩萬五千左右的部隊,這兩萬多人可不是什麼新兵,而都是江蘇、浙江等地的原新軍,戰鬥力比起湖北那邊的民軍要強的多,如果指揮得當的話,固守南京的張勳將極難抵擋。

其實張勳能不能守住南京,很大程度上還是要看袁世凱的意思,如果袁世凱下定決心要守南京,不用多麻煩,從第五鎮中分出一個混成協沿着津浦線南下南京援助張勳就足以守住南京,但問題是袁世凱並不想守南京。

自從山東宣佈獨立之後,袁世凱就命令第五鎮速回山東,同時直隸混成協也南下靠近山東沿線,數天後第五鎮的前鋒剛回到濟南孫寶琦就宣佈取消獨立,同時第五鎮奉袁世凱命令大肆搜鋪革命黨人,同時前段時間鼓吹獨立的一批士紳富商們也被堅決鎮壓。在第五鎮的強力鎮壓下,山東光復只持續了五天不到的時間就宣告失敗,大批的革命黨被捕殺,少數逃亡山東各地,不過從大局上而言已不足爲慮。

山東發生的動亂讓袁世凱也謹慎了起來,對北方各省的革命黨人開始嚴厲鎮壓,各主力部隊也暫緩南下,防備北地動亂。如此情況下,第五鎮大部只能駐守山東,只派出了一標兵力前往徐州,防備江蘇局勢敗壞而不可收拾。至於南京,袁世凱已經是下定決心放棄了,甚至暗地裡已經給了張勳密令,稱如果守不住南京的話,就退往徐州方向。

第五鎮暫緩南下,也就給了徐紹禎一個極爲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所以這段時間徐紹禎調兵遣將,意圖在山東第五鎮南下之前拿下南京,從而從政治奠定南方各省聯軍的基礎。

南京方向的戰事順利的同時,湖北前線的局勢卻是越來越敗壞,雖然袁世凱給馮國璋的密令中暗示馮國璋要注意把握分寸,既要讓南方黨人認識到北洋軍帶來的強大壓力,又不能真的把武漢三鎮給全部拿下來,可是馮國璋剛地了朝廷封賞的爵位,心裡想着報銷朝廷的同時也對袁世凱的拖延戰略不理解。

按照他的看法,那肯定是集中力量一舉而下,早日平定南方亂事,爲此雖然他得到了袁世凱的暗示,礙於袁世凱的原因不能大舉調動兵力進攻,但是暗地裡卻沒有放鬆進攻的步伐,在拿下漢口後對漢陽展開猛攻,漢口形勢危急,已經是到了失陷的最後關頭。

十一月二十四號,湖南援鄂軍一標到達漢陽,湖北民軍得到了這支支援力量卻是沒有能夠哦挽回一敗再敗的戰略頹勢,當天就失守漢陽戰略要地十里鋪,湖北民軍發生大規模潰逃,其中以援鄂軍爲甚。

二十五號,眼看着漢陽失陷在即,黃興、宋教仁等一大批湖北民軍高層領導人開始緊急會議,準備放棄漢陽,全力守衛武昌。會議中黎元洪等大批武昌軍政府的高層對黃興前期的指揮作戰極爲不滿,大有把漢口、漢陽失守的責任全部推到黃興身上。

這時候的黃興是有嘴不能辯。如果說漢口、漢陽失守的責任全部在黃興,那自然是不妥當的,但如果說黃興一點責任也沒有,那肯定也是睜眼說瞎話。

鬱悶無比的黃興開會的時候沒說幾句話,等會議散了後他一個人沉思了許久,最後就以個人名字再發了一封通電,而這通電和上次陳敬雲發的擁袁通電極爲相似,無非就是說如果袁世凱如果願意投身共和的話,他黃興願意擁戴袁世凱爲大總統。

黃興雖然軍事素養不咋地,但是也知道按照目前的局勢下去,湖北民軍戰敗是遲早的事,如果不舉行和談的話,按照目前各部南方軍隊的實力根本就擋不住北洋軍,所以和談是必要的。

發完這封通電後,黃興立即辭去了湖北民軍總指揮的職務,然後連夜和宋教仁等人沿江東逃,準備去南京。

按照黃興的意思自然是不管和談不和談,這武漢三鎮都已經沒有繼續打下去的資本了,未來的革命中心已經不在於武漢,而在於正在圍攻南京的南方聯軍,他是準備去指揮部隊攻佔南京了。可是他這個想法只是一廂情願而已,南方聯軍可是浙江、江蘇、福建、上海數個實權都督聯合發起的軍事聯盟,手下的基本也都是正規部隊,總司令司令徐紹禎原先更是一鎮統制,黃興去到那裡要想接管指揮權的話,估計沒幾個人會同意。

實際上,到目前爲止,在各地實權派的督撫眼中,孫文還好,至少名頭夠響亮,藉着他的名頭振臂一呼就能招攬衆多熱血年輕人爲自己賣命。但是黃興、宋教仁之流就要弱許多,和他們刷嘴皮子功夫那自然可以,但真要來奪權的話,估計立馬就得翻臉。

所以黃興要來南京接管南方聯軍指揮權的話,除了陳其美外就沒其他人支持他了!先不說權力這問題,就算是不考慮到這些,南方聯軍中都是原來的新軍部隊,職業高級將領一抓一大把,不像湖北那邊羣龍無首,唯一的一個高級軍官黎元洪還是被槍逼着當都督的,說什麼也輪不到他黃興來指揮他們。

黃興又一次扔下正在浴血奮戰的將士逃跑了,不過他東逃之前發的那封通電卻是發揮了不小的作用。

袁世凱看到這封通電後,心中沉思了起來。

南邊說要擁戴他當大總統也不是第一次說了,上一次也是這個黃興,然後接着是陳敬雲,後來也有其他幾個實力督撫發過類似的通電,不過袁世凱卻一直沒有得到明確的消息。這一次又看到黃興的通電,他纔算是放下心來:看樣子南邊的黨人是真準備讓我當這個大總統了。

楊度也是恭喜道:“袁公,此次黃興所言,怕是八九不離十了!”

昨天剛到達北京的段祺瑞也是道:“按照目前的情況,南邊那些人是不得不談,南京雖然局勢不穩,但是湖北一戰想必他們也知道了雙方的高下之分,繼續頑抗下去只是徒勞而已!”

袁世凱放下手中的電文,走到窗前,看見窗外飄揚而起的雪花,沉思着不知道想些什麼。今年北京的第一場雪來的很早,小雪剛過呢就是下起了雪來。

足足半個時辰後他纔回過身來:“也打了這麼久了!老是這麼打下去總不是辦法!”說罷眼光一掃楊度:“哲子,你辛苦些就到南邊走一趟,看看那些黨人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發書後有不少朋友打賞,如:屁股上的時間、雞情肆射、solilly、蚤聖、流浪江南、硝煙的消炎藥、多福、非專業噴子;雨天是看在眼裡喜在心裡!在此多謝各位的大力支持,雨天無以爲報只能是埋頭碼字再碼字,以精彩情節來回報各位……

又是新的一個星期,也是大軍閥能夠呆在新書榜的最後一個星期,新書榜對雨天有多重要就不用多說了,各位要給力啊給力,沒事刷幾個點擊,有時間來本書頁面瞧一瞧,紅票啊什麼的隨便也來幾張……雨天拜謝!

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478章 97號陣地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40章 亨利歸來第997章 陰謀(一)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
第964章 紐約外的蘑菇雲(二)第159章 龍濟光東進第583章 1923年9月1號第715章 中東佈局第765章 緬甸動亂第680章 進攻平壤(三)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556章 中日宣戰第176章 東南大學第956章 繼承人(二)第573章 大反攻(一)第529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677章 二月南京第798章 烏蘭烏德戰役(三)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893章 新加坡戰役(二)第283章 風雨欲來(一)第210章 衝鋒(二)第195章 鎮江之戰(四)第535章 華太級重型巡洋艦第665章 五星勳章第441章 一億元軍費第300章 皖贛之末第587章 中日倫敦條約第553章 戰後經濟危機第507章 組閣風波第860章 帝嚳號危機(一)第38章 英國領事第1050章 坦克對決(五)第112章 半截煙(一)第942章 日本投降(一)第540章 頑抗到底第68章 山本純一郎(一)第748章 日本的選擇(二)第478章 97號陣地第474章 戰爭爆發!第825章 伊朗和中東局勢第513章 第一屆內閣信任危機第430章 代表團抵達第275章 國會選舉(三)第707章 陳氏聚會(二)第722章 海軍貪污案(一)第709章 瘋狂時代的開始第390章 各方爭奪第629章 挽救危局(二)第165章 溫庭和的決定第151章 吉利斯(四)第163章 各方反應第548章 鄂木斯克會戰(一)第384章 鐵路之憂慮第297章 蕪湖和宣城計劃第656章 清川江上的炮火(二)第62章 黃興的北伐軍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40章 亨利歸來第997章 陰謀(一)第992章 大勝大敗(二)第42章 廣東亂局(一)第434章 海軍的野望第179章 南北利益集團第712章 各國新政第231章 酒和女人第360章 宣傳處(二)第973章 南京談判(一)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771章 混亂年代第78章 福州兵工廠(二)第915章 中國威脅論第682章 平壤戰役(一)第162章 龍濟光的鬱悶第402章 意外戰爭第464章 唯一合法政府第59章 蘇浙局勢(二)第108章 董白氏(二)第608章 廬山號航空母艦第616章 原野上的火車第523章 歲青號驅逐艦第342章 渡江第三天第497章 長沙危急第58章 蘇浙局勢(一)第810章 第五航空軍第749章 日荷戰爭(一)第603章 總統爭奪第721章 預研計劃第538章 中蘇的第一戰第1009章 破碎的水晶(四)第764章 嚴傲雲(一)第803章 阿雷斯戰役(二)第720章 T11重型坦克第282章 參謀部會議(二)第85章 續 暗殺風雲(二)第79章 福州兵工廠(三)第374章 古美電器第736章 盛大的戰爭開幕式第968章 劇烈反應第706章 陳氏聚會(一)第889章 新加坡(一)第141章 薩鎮冰南下第650章 海航輝煌第199章 上海之行(二)